Workflow
香梨
icon
搜索文档
“疆品南下”再添新动力!45团前海镇“叶河明珠”品牌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活动概况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45团前海镇2025年“叶河明珠”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于10月24日启动 [2][3] - 活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和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导,旨在通过品牌赋能与产销对接,打通疆粤两地农产品双向流通的新路径 [3][4][5] 产业基础与资源 - 45团前海镇拥有42万亩耕地和10万亩林果地 [9] - 年产红枣5.5万吨、冰糖心苹果与香梨5万吨,其中红枣占特色作物产量的75% [9][10] - 红枣产业是支撑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10][11] 产业现代化与品牌建设 - 在广东援疆支持下,前海镇农业加速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已建成红枣精深加工产业园并引入先进加工设备 [15][16] - 组建瀚海绿洲、军垦本草、明远红枣三大红枣加工企业,推动7万亩红枣实现标准化种植 [16][17] - 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活动上正式启用“叶河明珠”区域公共品牌,推动产品从“初级销售”向“品牌化运营”转型 [18][19][20] - “叶河明珠”品牌涵盖红枣系列、冰糖心苹果、香梨、红枣花蜜等12款产品,实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三标一体管控 [24][25] 产销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全球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广州)公司等4家广州企业与图木舒克鸿程国有资产公司签署“叶河明珠”特色农副产品采购意向协议 [34][35] - 协议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带来长期订单,标志着品牌正式扎根大湾区市场 [36][37] - 活动期间同步开启展销,展示红枣、苹果、香梨等特色产品及新疆美食,活动将持续至10月27日 [39][40][41] - 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依托粤疆协作优势,持续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助力更多疆品进入广东及全国市场 [46][47][48]
浙江省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1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3 13:08
抽检总体情况 - 嘉兴市监局近期对7大类食品进行抽检 包括餐饮食品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糕点 食用农产品 食用油 油脂及其制品 蔬菜制品和水果制品 [4] - 本次抽检总批次为56批次 其中合格样品54批次 不合格样品2批次 整体合格率为96.4% [4] 不合格产品详情 - 平湖市当湖街道凯杰牛肉批发部销售的牛肉被检出克伦特罗含量为11.4µg/kg 而国家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 [4] - 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益远蔬菜批发部销售的老山药被检出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含量为0.495mg/kg 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0.3mg/kg限量 [4] 监管措施与后续处理 - 针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已责成平湖市和经开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4] - 监管部门已要求食品经营环节相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 [4] 合格产品概况 - 本次抽检合格的54批次产品覆盖多种食品类别 包括生姜 土豆 白萝卜 宫廷桃酥 瓜子 榨菜 金桔蜜饯 各类包子馒头 火锅锅底 牛羊肉 芝麻香油 葵花籽油 大豆油及多种新鲜果蔬 [4][5][6] - 合格产品涉及多家本地食品公司与零售商 如浙江江南大厦 嘉兴麦香村食品 中粮东海粮油 佳格食品等 [4][5][6]
小果子“链”起大产业
人民日报· 2025-10-11 10:08
行业核心观点 - 新疆林果产业正从“林果大区”迈向“林果强区”,成为覆盖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 - 通过品种优化、科技赋能、产业链延伸和市场拓展,行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全年不间断供应 [2][3][4] 产业规模与布局 - 新疆红枣、葡萄、杏、巴旦木等果品产量排名全国第一 [2] - 已形成成熟的“一区三带”产业布局体系,包括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产区等 [2] - 通过引进新梅、杏李、樱桃等新品种,拉长了果品上市期,优化了品种结构 [2] 种植技术与科技应用 - 全疆累计开展技术培训超过5万场,培训农民和技术骨干超过380万人次,果园整体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3] - 应用无人机精准喷洒、“互联网+农业”系统及地下传感设备,实现了林果全生长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大幅提高果品标准化程度 [3] 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已培育林果加工龙头企业70余家,专业合作社超过2000家 [4] - 开发出核桃油、沙棘精华等精深加工产品180余种,产业链从单一鲜果销售走向多业态融合 [4] - 例如阿克苏金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成6条智能化生产线,年处理果蔬原料7万吨,开发产品100多种 [4] 市场销售与渠道拓展 - 新疆年均外销果品占年产果品总量的80% [5] - 通过举办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等线下活动,并借助电商平台,销售范围不断扩大 [4][5] - 在援疆机制下,“大仓东移”等工程累计促进31.1万吨喀什特色农副产品出疆销售 [4] 经济效益与民生影响 - 截至2024年底,全疆林果产业惠及果农550万人 [6] - 林果主产区果农林果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0%,部分区域甚至超过60% [6]
新疆从“林果大区”迈向“林果强区”—— 小果子“链”起大产业(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10-11 08:47
产业规模与地位 - 林果业已成为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 - 红枣、葡萄、杏、巴旦木等特色果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1] - 全疆林果产业惠及果农550万人,林果主产区果农林果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0%,部分区域超过60% [4] 产业布局与品种结构 - 已形成成熟的“一区三带”产业布局体系,包括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产区等 [1] - 通过引进新梅、杏李、樱桃等名特优新品种,拉长果品上市期,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 [1] 种植技术与标准化管理 - 全疆累计开展技术培训5万余场,培训农民和技术骨干超过380万人次,果园整体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2] - 推广新品种和标准化技术,如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通过技术培训推动香梨种植走向标准化、品牌化 [2] - 应用无人机精准喷洒和“互联网+农业”系统,实现林果全生长周期的数字化管理 [2] 加工产业链与附加值提升 - 已培育林果加工龙头企业70余家,专业合作社超2000家 [3] - 开发出核桃油、沙棘精华等精深加工产品180余种,产业链从单一鲜果销售走向多业态融合 [3] - 如阿克苏金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成6条智能化生产线,年处理果蔬原料7万吨,开发出100多种产品 [3] 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网络,已举办4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 [3] - 通过“大仓东移”等援疆项目,2018年以来累计促进31.1万吨喀什特色农副产品出疆销售 [3] - 新疆年均外销果品占年产果品总量的80%,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4] 产业效益与民生影响 - 林果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部分主产区林果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高达60% [4] - 产业实现从传统果园到智能工厂,从线下展销到云端订单的升级 [5]
小果子“链”起大产业(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网· 2025-10-11 06:11
产业规模与地位 - 林果产业已成为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1] - 红枣、葡萄、杏、巴旦木等多种果品产量排名全国第一[1] - 全疆林果产业惠及果农550万人,林果主产区果农林果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0%,部分区域超过60%[5] 产业布局与品种结构 - 形成成熟的“一区三带”产业布局体系,包括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产区等多个特色产业带[1] - 通过引进新梅、杏李、樱桃等名特优新品种,拉长果品上市期,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果品的能力[1] 种植技术与产业升级 - 全疆累计开展技术培训5万余场,培训农民和技术骨干超过380万人次,果园整体管理水平显著提升[2] - 应用无人机精准喷洒、地下传感设备及“互联网+农业”系统,实现林果全生长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大幅提高果品标准化程度[2] 加工产业链延伸 - 已培育林果加工龙头企业70余家,专业合作社超2000家,开发出核桃油、沙棘精华等精深加工产品180余种[3] - 部分企业建成智能化生产线,年处理果蔬原料7万吨,开发出苹果冻干、浓缩果汁、果酒等100多种产品[3] 市场拓展与销售网络 -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网络,已举办4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3] - 通过“大仓东移”等援疆项目,累计促进31.1万吨喀什特色农副产品出疆销售[3] - 新疆年均外销果品占年产果品总量的80%,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4]
中国最大的省,又升级了
虎嗅APP· 2025-09-26 22:56
文章核心观点 - 新疆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正通过国家战略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资源开发及外贸增长 实现从地域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转型 并在"陆权复兴"背景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4][5][6][8][26] 新疆经济崛起驱动因素 - 过去10年GDP从9000亿增至2万亿以上 年均增速7% 位居第一梯队 [9] - 外贸进出口三年内从2000亿增至4000亿以上 2024年1~8月达3563亿元 同比增长25.4% [13][15] - 能源优势显著:油气产量全国第一 原煤产量全国第四 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分列全国第二/第四 西电东送覆盖22省 [18] - 农业转型成功:粮食总产466亿斤(全国第13) 单产524.8公斤/亩(全国第一) 种植面积增202.9万亩(增量全国第一) 农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 [20] 战略定位与区位价值 - 被国家定位为"西北重要安全屏障"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并承担亚欧黄金通道 能源资源保障基地等五大战略职能 [27][30] - 依托中欧班列优势:2023年铁路双口岸通行班列1.64万列 连续五年超万列 [14] - 国际交通枢纽建设:乌鲁木齐入选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全省拥有19个对外开放口岸 [30]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000公里(全国第六) 较2010年不足1000公里大幅提升 [38] - 独库高速公路项目投资760亿元 通车后天山南北通行时间缩短10小时 [37][38] - 民用机场达28座(全国总量第一) 占全国1/10以上 规划未来增至33座 [39][42] - 新藏铁路(投资数千亿元)和中吉乌铁路启动 强化国际交通纽带 [33] 区域发展对比 - 新疆土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1/6 接近GDP十强省总面积 [7] - 与内蒙古 山西等能源大省相比 新疆集煤炭 油气 新能源优势于一体 [18] - 边疆地区(新疆 西藏 云南等)在经济版图中角色提升 [31]
秋分望秋实 丰收季新疆开出的全是“好吃”专列
央视新闻· 2025-09-24 06:28
新疆农产品丰收概况 - 新疆多地进入秋季丰收季,农产品种类多样,包括香梨、辣椒、玉米和棉花 [1][3][5][7] - 丰收景象壮观,形成多彩的农业景观 [1] 香梨产业 - 阿拉尔市13万亩香梨迎来丰收,果农正进行采摘、分拣和包装 [1] - 生产活动旨在满足各地客商的采购需求 [1] 辣椒产业 - 铁门关市辣椒进入大面积采收期,农民在戈壁荒滩上晾晒辣椒 [3] - 利用“沙漠阳光”天然晾晒加工成辣椒干,产品色泽饱满、红艳诱人 [3] - 辣椒干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市场抢手商品 [3] 玉米产业 - 伊宁县71.3万亩玉米迎来丰收,田野呈现金黄色 [5] - 收割过程机械化,一次性完成摘穗、剥皮、脱粒等工序 [5] - 玉米植株高大,籽粒饱满 [5] 棉花产业 - 昌吉州玛纳斯县88.5万亩棉花进入采收期,预计平均亩产达500公斤左右 [7] - 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九成,种植面积“棉”延千里 [7] - 棉花持续销往全国各地 [7]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各民族携手一心 共筑富裕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2 18:25
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达西村2024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30万元,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和线上电商销售农产品实现经济增长[12] - 新能源产业在2024年新增装机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并形成千亿级风电装备产业集群[24] - 30多个AI数据中心正在同步建设,显示新兴产业在新疆的快速发展[24] 农业与特色产业 - 达西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数百吨滞销香梨,并拓展蜂蜜、瓜果等土特产线上销路[6] - 阿亚格曼干村依靠新梅、瓜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生活[14] - 柯柯牙地区在沙漠环境中成功种植苹果、红枣、核桃、杏子等经济作物,创造戈壁变果园的奇迹[26] 旅游业发展 - 达西村凭借烤肉、烤鱼等特色美食吸引大批游客,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旅游业[4] - 伊宁市六星街作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通过升级手风琴馆和居民共同献策提升旅游体验,使十多个民族居民受益于旅游业[16] 基础设施与民生改善 -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远程诊疗服务覆盖所有乡镇[22] - 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显示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22] - 建成3046公里环沙漠生态屏障,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6] 对外开放与贸易 - 2022年起新疆进出口额连续三年跨越千亿元台阶,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和向西开放桥头堡[28] - 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凸显其对外开放的枢纽地位[28]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 贫困村→小康村 各民族携手一心共筑富裕路
央视网· 2025-09-22 10:05
电商与农产品销售 - 电商协会会长王晓红通过直播帮助达西村销售数百吨滞销香梨[3] - 电商模式帮助村民将蜂蜜、瓜果等土特产打开销路[3] - 达西村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代言人进行线上推广[3] 特色产业发展 - 达西村将盐碱地改造后种植棉花、小麦、林果并发展特色乡村旅游[7] - 喀什地区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依靠瓜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实现脱贫[9] - 新疆伊宁市六星街作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发展旅游产业[11] 乡村经济成果 - 2024年达西村集体收入超过230万元[7] - 各族村民共同奋斗使贫困村转变为小康村[1][7] - 多民族居民通过协作发展旅游等产业过上小康生活[9][11] 农业技术与协作 - 村民通过技术交流如阿不力克木·木沙向周金山学习果树种植技术[5] - 不同民族农户相互帮助进行香梨种植和葡萄树打理[5] - 各族居民共同为手风琴馆升级改造出谋划策并捐献老物件[11]
9月22日开播!“粤兵戈壁富农”直播电商系列活动亮点抢先看
南方农村报· 2025-09-18 21:02
活动概览 - 活动名称为“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2025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粤兵戈壁富农”直播电商系列活动 [2][3] - 活动于9月22日开幕 持续两个月 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电商产业孵化园举行 [1][3][4] 产品供应 - 活动深度挖掘当地产业优势 汇集冬枣 香梨 油莎豆 棉织品 牛羊肉 奶制品等代表性优质产品 [7][8][9] - 产品来源覆盖田间鲜采 车间精造 牧场直供等多个环节 [9] 直播模式 - 推出产地溯源直播 主播团队深入种植园 养殖基地 生产车间等核心产地 [13][14] - 直播实时记录产品从生长 养殖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 实现“沉浸式”原产地体验 [14][15] 营销策略 - 每周打造丰收节金秋主题专场直播 精准聚焦广东 新疆两地市场 [20] - 为对口援疆城市定制专属福利 包括福袋惊喜 地域定向券 满减券叠加优惠等 [21][22] 产业支持 - 活动配套电商专题培训 课程包括搭建直播间 互动技巧 短视频创作与投流 实战跟播等 [26][27] - 培训旨在培养懂运营 会带货的电商人才队伍 为当地电商产业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28][29] 资源扶持 - 活动为企业直播间精准投放流量扶持 依托平台资源倾斜增加曝光机会 [32][33] - 助力当地企业突破地域限制 提升品牌知名度 使兵团好物走向全国 [3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