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
搜索文档
汇丰银行主席王冬胜:香港可从三方面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搜狐财经· 2025-10-14 22:18
汇丰银行对“一带一路”的贡献与支持 - 汇丰银行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将一如既往通过支持企业的业务扩充、贸易和投资,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出贡献 [1][3] - 汇丰业务覆盖全球87%的贸易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开始,公司就充分利用跨境服务优势,为相关建设项目提供融资 [3] - 汇丰集团在全球26个市场设有“中资企业海外服务部”,覆盖东盟、中东及欧洲等地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和香港是极好的机遇 [3] 香港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与方向 - 香港可从加强区域联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助力绿色“一带一路”实践三大方向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3] - 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目前全球76.21%的人民币计价交易在香港进行 [4] - 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市场反响正面,若日后扩大规模可进一步助力“一带一路”倡议 [4]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和投资额增长,带动人民币贸易结算增加,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 - 汇丰银行乐见“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资产类别持续扩大和机制优化,这丰富了企业的风险管理工具并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 [4] 香港的绿色金融平台作用 - 去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社会及可持续债券(包括可持续挂钩债券)超过431亿美元,按年上升43%,占亚洲地区国际债券市场的45% [6] - 2024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发行定价约270亿港元的绿色债券和基础建设债券,获国际投资者踊跃支持 [6] - 香港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可积极发挥绿色融资平台作用,助力绿色“一带一路”实践 [6]
Agricultural Hi-Tech Fair to be Held in Northwest China's Yangling to Promote Agri-Tech Cooperation
Globenewswire· 2025-10-14 15:53
YANGLING, China, Oct. 14, 2025 (GLOBE NEWSWIRE) -- The 32nd China Yangling Agricultural Hi-Tech Fair, themed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for a New Agricultural Future," will take place in China's agricultural sci-tech hub Yangling, Shaanxi Province, from October 25 to 29. A Media Snippet accompanying this announcement is available by clicking on this link. This year's event is expected to draw participants from over 50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with a total exhibition area of 140,000 sq ...
北京世妇会对全球议程产生重要影响——访加纳总统马哈马
新华社· 2025-10-13 18:02
新华社阿克拉10月13日电(记者高剑飞 曾涛)加纳总统马哈马赴北京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前夕,在 位于加纳首都阿克拉的总统府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高度评价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 女大会,认为那次会议意义重大,"使每个国家都认真对待性别议题"。 "北京世妇会是重要的全球性事件,它将妇女议题置于全球议程的前沿和重要位置……产生了非常 积极的影响。"马哈马说,"30年过去了,我们都必须看看成绩表,看看我们的妇女事业取得了哪些进 步。" 马哈马认为,北京世妇会给加纳带来许多积极变化,在多个领域赋能妇女和女童,比如立法确保妇 女在政府机构和公共生活各领域的代表权、设立家庭暴力与受害者支持部门、筹建妇女发展银行、推出 女童教育政策等。 "我们在入学率方面实现了性别平等。"马哈马说,"现在每年入学就读的女孩数量与男孩相当。过 去人们总是优先让男孩上学,把女孩留在家中。" 马哈马还骄傲地说,加纳前不久迎来首位女性副总统,这是加纳在妇女事业方面的代表性成就之 一。 "她打破了玻璃天花板,打开了一扇门。"马哈马说,"我相信将有更多女性担任这一职位。或许在 不久的将来,我们加纳会有一位女总统。" "加纳视中国为重要合作伙 ...
海关总署: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6%
新浪财经· 2025-10-13 11:09
核心观点 - 东盟连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5.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占中国外贸总值16.6% [1] -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持续深化,贸易规模连续跨越5万亿、6万亿台阶,2023年达6.99万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预计将为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1] 贸易伙伴地位 - 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 [1] - 东盟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6% [1] - 东盟连续8年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 [1] 农产品贸易 - 前三季度中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增长15.3%,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值19.1%,东盟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第二大来源地 [1] - 通过中老铁路进口的水果增长37.8% [1] - 东盟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前三季度对东盟出口柑橘、莴笋等实现较快增长 [1] 产业合作与供应链 - 中国对东盟出口纺织机械增长28.2%,纺织原料增长13.4% [1] - 中国自东盟进口服装增长9.3%,进口橡胶增长40.7% [1] - 中国对东盟出口轮胎等汽车零配件增长19.8% [1] 贸易通道与互联互通 - 中国与东盟立体化互联互通网络更加完善,中老铁路等标志性项目落成 [1] - 前三季度中国以陆路运输方式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1% [1] - 以水运、空运等方式对东盟进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 [1]
周波:既然美国坚持把中美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那么中国会说:好吧
观察者网· 2025-10-12 09:01
中国军事实力与和平发展 - 中国自1979年以来未参与任何战争,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其崛起是和平的[1] - 中国通过天安门阅兵等方式展示军力,但这被视为一种透明化努力,而非挑衅行为[1] - 中国军队规模庞大,国防开支是俄罗斯的三倍,舰艇数量世界最多,但自冷战结束后未参与类似美军的大量战争[1][2] - 中国按GDP计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已是最大经济体,其发展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1][2] 中美战略竞争关系 - 中国最初将中美关系定义为合作关系,但因美国坚持定义为战略竞争,中国官方文件开始使用“敢于斗争”的表述[4] - 中国希望中美关系中的合作能大于竞争,避免滑入对抗,双方有共同愿望避免直接战争[4][12] - 台湾问题被视为可能将中美拖入全面冲突的唯一问题,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保持战略模糊[5] - 中国分析认为,美国可能因中国核弹头数量较少(约600枚)而更具挑衅性,中国有技术与方法增加核武库[5] 中国对俄乌冲突的立场与行动 - 中国在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后明确表示俄罗斯应尊重国家主权,此举被视为对俄的批评[7] - 中国未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但与俄保持战前已有的正常贸易,包括两用产品和能源,规模因西方制裁而扩大[7][8] - 中国对俄贸易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等民用物资,中国因自身经济发展需要出口[8] 中国全球倡议与军事原则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其中“一带一路”投入了数万亿美元真金白银[9] - 解放军海外行动专注于人道主义任务,如维和、反海盗、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避免使用武力[9][10] - 中国强调使用武力须极为谨慎,目标是在2049年前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但不寻求全球霸权或势力范围[10][11] - 中国区分“影响力”与“势力范围”,认为已有足够影响力,无需像美国那样建立成本高昂的联盟体系[11] 中美关系前景与对话机制 - 中美双方领导层有共同愿景避免直接战争,但需要大量对话来实现这一目标[12] - 对话应超越核武器核查,涵盖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等新领域,并可借鉴美苏在消灭天花、和平利用外空方面的合作[13] - 当前中美对话不足,需养成对话习惯,口号是“信任但对话”,以管理竞争并探索合作[12][13]
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人民日报》发表八篇“钟才文”署名文章|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11 07:57
文章核心观点 - 系列文章系统阐述中国经济在新时代实现的历史性跨越与蝶变,强调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 [2][3][10] - 中国经济在当前复杂国内外形势下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形有分化、势在向好,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确定性与正能量 [15][19][21] -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市场扩容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21][29][42] 经济发展成就与跨越 - 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近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接近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1%)的两倍 [3] - 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2012年的11.3%提升至2024年的17.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30%左右 [7][39] - 基于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专利数量达70160件,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和多排名第三的日本分别多30%和45% [5] - 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5年的第10位,成为10多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5] 发展动力与结构转型 - “十四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63%左右,投资的贡献率将降至28%以内,消费日益成为重要动力 [4]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工业增速,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动能产品出口增速超过20% [15][16]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经济发展底色更绿,绿色转型全面加速 [6][16] 科技创新与人才优势 - 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已超3.6万亿元,投入强度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22] - 每年培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毕业生超过500万人,人才红利特别是“工程师红利”不断强化 [22] - 人工智能相关行业薪酬增速是其他行业2倍,科技创新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18][22] 市场潜力与投资机遇 - 中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形成规模庞大、层次多样的国内市场,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50万亿元 [23][29]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美元以上,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3] - 在算力网络、移动通信、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保持快速增长,将为全球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24] 区域协调与城镇化 -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落地落实,城乡区域发展成效斐然 [5] -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中小城市和广大乡镇成为新的消费热土 [5] - 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更新、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将带来巨大投资机会 [24] 高水平对外开放 -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7] - 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20.6万亿元人民币 [31] -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 [41] 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 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10][35] -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2012年的74.8岁增加到2024年的79岁,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5.7岁 [8][35]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连续13年保持在4%以上,202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 [34]
“全球治理倡议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指明方向”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10 14:30
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观点 - 全球治理倡议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指明方向 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民众期盼 [1] - 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 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行动导向 [2] - 倡议建立在平等协商基础上 追求共同建设共享成果 让所有参与国家实现普遍安全共同发展 [2] 全球治理倡议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世界格局深刻变化 全球治理进入新的调整期 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单极政治不可持续 [2] - 时代发展要求世界各国在平等尊重协商等原则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 [2] - 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期间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恰逢其时 具有重要意义 [2] 全球治理倡议与霸权式治理的对比 - 霸权式治理建立在恐吓胁迫基础上 只服务于少数国家或垄断资本利益 让发展中国家利益受损 [2] - 全球治理倡议建立在平等协商基础上 服务于所有参与国家 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 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愿景 - 国际秩序应让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能够平等参与国际事务 合作建设国际体系 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4] - 中国积极推动上合组织 金砖机制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完善全球治理 共促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4] 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位与作用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规划的合作平台 [4] - 同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或某些殖民扩张逻辑完全不同 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 伊拉克对倡议的响应与合作 - 伊拉克积极响应和坚定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 [4] - 伊拉克与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签署一系列协议 为双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动力 [4] - 通过加强能源领域合作 助力伊拉克基础设施加快发展 [4]
塞内加尔积极评价中企助塞产业转型与经济振兴
新华网· 2025-10-09 16:47
塞内加尔总统特别代表、塞内加尔经济、规划与合作部长阿卜杜拉赫曼·萨尔在致辞中表示,几十 年来,塞中两国携手构建了以南南合作为基础、以共同发展为导向的伙伴关系,成果丰硕。目前,在塞 中资企业已超过100家,活跃于交通、能源、农业、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为塞内加尔产业转型与经济 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塞方愿与中方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开创共赢发展新格局。 新华社达喀尔10月8日电(记者司源)以"中国企业助力塞内加尔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企业投资论坛8 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近郊的迪亚姆尼亚久市举行。此次论坛是第二届塞内加尔投资论坛的重要组成 部分,吸引塞政府官员、150多家中塞企业和商协会代表等300余人出席。 塞内加尔农业、粮食主权与畜牧业部长马布巴·迪亚涅说,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以专业精神和创新 能力赢得塞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它们不仅带来资金,更带来技术和经验,为塞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提 供有力支撑。 塞内加尔工业园开发和促进局局长阿马杜·盖耶说,中资企业在塞工业园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福建、浙江、湖南三省商会的积极参与,为双方在工业投资、创新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注入新活 力。塞方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塞工业 ...
帕米尔高原上的坚守:红其拉甫口岸筑就“国门名片”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0:43
高原反应:身体与意志的较量 中新网太原10月8日电 题:帕米尔高原上的坚守:红其拉甫口岸筑就"国门名片" 作者 屈丽霞 范丽芳 群山寂静,唯有风声呼啸。国庆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2024年红其拉甫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 设项目前,五星红旗猎猎作响。近200名建设者坚守在"祖国西大门",用汗水与担当为节日写下别样注 脚。 "3月刚进场时,缺氧头晕是家常便饭,不少同事刚从山西来到这里,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中铁十二 局红其拉甫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工程师耿金睿说。项目开工半年,他的脸已烙上高原特有的黝 黑,曾经的不适已化作习惯,而拔地而起的综合业务用房,正紧锣密鼓推进二次结构施工——建设者们 争分夺秒,只为赶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啃下重要施工工序的"硬骨头"。 高原天气变幻莫测,白天紫外线强烈,大风天气较多,气温20度左右。夜晚则骤降至零度以下,昼夜温 差悬殊。 高原天气变幻莫测,白天紫外线强烈,大风天气较多,气温20度左右。夜晚则骤降至零度以下,昼夜温 差悬殊。耿金睿 摄 喀什地区2024年红其拉甫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位于塔什库尔干县,距离世界海拔最高的口岸100 多公里。"塔什库尔干县平均海拔4000 ...
经济压力大、人民不赚钱!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看好中国经济?
搜狐财经· 2025-10-08 21:19
经济转型与韧性 - 中国经济正经历从依赖房地产和基建向高科技、服务业驱动的模式转型,这一过程虽伴随阵痛但能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3][9] - 2025年政府与企业更注重高科技产业、绿色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11] -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基建、能源合作和人文交流,促进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并增强全球话语权 [15] 政策应对与市场稳定 - 面对2025年4月的关税冲击,A股市场一度暴跌245点,但政府通过托底港股和稳定A股市场的迅速措施使市场信心恢复并明显反弹 [5][7] - 政策灵活性体现在与美国的对比上,美国因美联储不降息及政府与央行政策矛盾导致经济增长不稳定和市场波动 [7] - 房地产政策转向以"保交楼、稳民生"为目标,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并推动"租购同权",旨在降低市场风险并确保平稳过渡 [19][21] 产业与金融资源再配置 - 金融资源正从传统产业如基建和房地产,更多地流向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及绿色产业等新兴领域 [22][24] - 政府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贷款政策及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 [24] - AI、数字化、绿色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更多投资和发展机会,新兴行业快速崛起替代传统就业模式 [26][28] 全球定位与供应链演变 - 中国在全球博弈中逐渐掌握主动权,供应链体系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全球合作纽带",推动国内外市场双向互动 [13][15] - 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扩大使用范围以增强经济安全性并为全球带来稳定因素 [15] - 不再单纯依赖外部市场需求,而是注重供应链建设和全球合作互利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