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协议
搜索文档
伊朗与英法德将于26日开启新一轮会谈
新华网· 2025-08-25 21:46
会谈安排 - 伊朗与英法德三国将于2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副外长级别会谈 [1] - 此次会谈是伊朗外长22日与英法德三国外长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通话的后续行动 [1] 会谈议题 - 主要讨论解除制裁和核问题 [1] - 将涉及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及其未来走向 [1] 协议背景 - 2015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要求伊朗限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 [1] -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231号决议对伊核协议加以核可 [1] - 决议包含"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允许协议签署国应对伊朗违规行为 [1] - 该机制有效期至今年10月18日 [1] 当前争议 - 西方国家以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相要挟 要求伊朗继续履行伊核协议 [1] - 要求包括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恢复全面合作 按协议限制核发展规模 [1] - 伊朗外长表示欧洲无权讨论或执行伊核协议包括"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1]
伊朗不跟美国谈?哈梅内伊发表强硬讲话
金十数据· 2025-08-25 10:30
伊朗政治立场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排除与美国直接谈判的可能性 指责华盛顿寻求伊朗投降[1] - 哈梅内伊批评主张与华盛顿直接谈判的伊朗政客浅薄 并坚称伊朗民族将坚定抵抗美国要求[1] - 哈梅内伊明确支持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 警告避免内部纷争并驳斥要求罢免总统的强硬派[2] 伊朗外交动态 - 伊朗外长上月透露已与美国特使接触 后者提议恢复谈判[1] - 伊朗已驳回E3国家关于启动制裁快速恢复机制的威胁 且不愿恢复与美国谈判或重启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2][3] - 伊朗新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表示即使E3考虑延长最后期限作为临时解决方案 伊朗也不会接受[3] 地区冲突与核计划 - 6月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导致1000多名平民丧生 数十名伊朗高级军事指挥官和核科学家死亡[2] - 美国在冲突末期加入以色列并轰炸伊朗核设施 导致公众焦虑情绪持续高涨[2] - 德黑兰仍无意遏制其核计划 伊朗认为2015年伊核协议已失效因E3未能履行解除制裁的承诺[2][3] 国内政治压力 - 改革派政治家认为外交接触可能带来关键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但强硬派反应激烈甚至提议罢免改革派总统[2] - 全国范围内持续的火灾报告加剧了对影子战争的担忧 尽管当局予以否认[2] - 哈梅内伊自6月冲突后首次全面公开露面 此前数周仅通过简短视频讲话发声[1]
伊核博弈升温,欧洲失衡何以左右中东
搜狐财经· 2025-08-16 17:59
伊朗外交立场 -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公开指责欧洲无权讨论或执行伊核协议相关机制 尤其针对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强调欧洲的零浓缩立场与协议存在根本冲突 [1] - 伊朗拒绝欧洲对核活动的干预 明确表示任何尝试操纵或恢复制裁的行动将被视为无效 展现出在国家主权和核技术发展问题上的坚决态度 [3] - 伊朗将协议条款置于国家利益优先位置 不愿被外部施压左右 反映出多边国际机制在面对主权国家坚定立场时的脆弱性 [3] 伊核协议动态 - 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初衷是通过限制伊朗核计划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制裁 但美国单边退出及欧洲附加条件施压打破协议平衡 [3] - 法国 德国和英国已联合向联合国致函 威胁若伊朗未在西方设定时间节点内达成外交解决方案将恢复制裁 可能引发新一轮紧张对峙 [3] - 欧洲试图通过制裁威慑和外交压力推动协议执行 但伊朗回应表明单纯依靠威胁和时间压力难以实现协议有效执行 [6] 地缘政治影响 - 伊朗核技术不仅是国家战略自主的重要象征 也是中东地区政治平衡的核心因素 欧洲单方面设定期限和零浓缩条件忽视地区安全稳定需求 [4] - 伊朗采取更为坚定和自主的外交策略 直接拒绝欧洲干预性讨论 为伊朗赢得舆论主动权并对西方未来谈判手段提出明确警告 [6] - 伊核问题再次升温增加中东局势不确定性 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推动伊朗与其他大国寻求新战略联盟 冲击全球安全与能源市场稳定性 [6] 欧洲角色演变 - 欧洲在伊核协议框架下曾扮演桥梁与协调者角色 但面临核心国家利益冲突时影响力有限 难以单独改变伊朗战略选择 [7] - 欧洲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地位边缘化 其制裁威胁和外交压力无法有效改变伊朗决策 反映出传统多边机制在处理中东问题时的局限性 [7] - 欧洲处于相对被动位置 美国退出与单边政策使局势复杂化 任何单边施压或时间节点威慑做法都可能削弱协议约束力 [9] 战略博弈趋势 - 伊核协议进入新战略博弈阶段 伊朗坚持主权和核技术发展权利 欧洲施压策略存在失衡 局势复杂化 [9] - 伊朗与欧洲的拉锯不仅是核技术争议 更是国家主权 国际规则和地缘政治权力的交锋 中东国家正日益强化自主决策能力 [9] - 传统外交工具和机制在新时期中东事务中面临严峻考验 各方需重新审视策略并寻找更加平衡务实的解决路径 [9]
伊朗外长:欧洲无权讨论或执行伊核协议
新华社· 2025-08-16 11:50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表示欧洲无权讨论或执行伊核协议 包括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因欧洲要求伊朗不得进行铀浓缩活动的零浓缩立场与协议相悖 [1] - 法国 德国和英国12日向联合国致函表示 如伊朗不愿在西方所设8月底期限内达成外交解决方案 三国将恢复对伊制裁 [1] 伊核协议关键条款 - 根据2015年伊核协议 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 [1] - 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包含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允许协议签署国应对伊朗违规行为 该机制有效期至今年10月18日 [1]
威胁“重施制裁” 英法德致函联合国催伊朗恢复核谈判
新华社· 2025-08-13 19:57
英法德三国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 - 英法德三国向联合国致函表示,若伊朗在2025年8月底前未达成外交解决方案,将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1] - 三国认为伊朗2019年以来的做法违背了伊核协议承诺,因此有正当理由重施制裁 [1] - 三国均为2015年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签署方 [1] 快速恢复制裁条款的相关细节 - 2015年伊核协议中的"快速恢复制裁"条款允许签署国应对伊朗违规行为,该条款将于今年10月到期 [2] - 美国与英法德同意将8月底设为伊朗与美国达成核协议的最后期限,否则将恢复制裁 [2] - 欧洲三国提出若伊朗同意在9月前恢复谈判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可延期启动制裁机制 [2] 伊朗方面的回应 - 伊朗外交部长表示英法德三国没有法律或道义依据启动制裁机制 [2] - 伊朗威胁若三国坚持推动制裁进程,将把他们排除在核问题谈判之外 [2]
威胁“重施制裁” 英法德致函联合国催伊朗恢复核谈判
央视新闻· 2025-08-13 19:17
英法德三国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 - 英法德三国向联合国致函表示若伊朗在2025年8月底前未达成外交解决方案将恢复制裁 [2] - 三国认为伊朗2019年以来的行为违背伊核协议承诺因此有正当理由重施制裁 [2] - 三国均为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方并引用协议中的"快速恢复制裁"条款应对伊朗违规行为 [2] 美国与欧洲三国的协调 - 美国务卿与英法德外长7月14日电话会商同意将8月底设为伊朗与美国达成核协议的最后期限 [2] - 若未达成协议英法德三国将恢复对伊朗制裁 [2] 伊朗与欧洲三国的会谈动态 - 7月伊朗与英法德三国在伊斯坦布尔会谈欧洲三国提出若伊朗同意9月前恢复与美国谈判可延期启动制裁机制 [3] - 伊朗外长表示三国无法律或道义依据启动制裁机制若坚持推动将把三国排除在核谈判外 [3] 制裁机制的时间节点 - "快速恢复制裁"条款将于今年10月到期 [2] - 欧洲三国提出将8月底启动制裁的期限后延的条件是伊朗恢复谈判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3]
美国对伊朗实施2018年以来最大规模制裁
新华网· 2025-07-31 08:13
制裁行动 - 美国对伊朗商人穆罕默德·侯赛因·沙姆哈尼控制的航运网络实施制裁 涉及50多个实体和个人以及50多艘运油船和集装箱船 [1] - 美国国务院将参与伊朗石油和石化产品贸易与运输的20个实体列入制裁名单 将10艘船只列为冻结资产 [1] - 这是自2018年美国政府对伊朗"极限施压"以来实施的最大规模制裁 [1] 受制裁业务范围 - 侯赛因控制的航运网络将伊朗和俄罗斯的石油、石油衍生品以及其他货物运至世界各地 [1] - 制裁对象包括石油运输、石化产品贸易及相关航运实体 [1] 背景与关联关系 - 侯赛因的父亲阿里·沙姆哈尼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政治顾问 曾于2020年受到美国制裁 [1] - 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 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 [1] - 自今年4月以来美伊举行了五轮间接谈判 第六轮谈判因以色列突袭伊朗而取消 [1]
伊朗说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探讨如何继续合作
新华社· 2025-07-28 21:48
伊朗核问题最新进展 -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可能在未来两周内访伊讨论技术问题并探讨继续合作[1] - 伊朗重申将继续推进包括铀浓缩在内的核计划[1] - 伊朗正在等待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核设施现状的报告[1] - 伊朗将在议会法案基础上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新的议定书[1] 伊朗议会法案内容 - 伊朗议会6月25日批准法案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1] - 法案禁止国际原子能机构观察员进入伊朗核查除非保障伊朗核设施安全及和平利用核能权利[1] - 法案规定任何核查需得到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1] - 伊朗总统已批准该法案[1] 伊核协议相关机制 - 2015年伊核协议规定伊朗限制核计划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制裁[2] - 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核可伊核协议[2] - 决议包含"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有效期至2020年10月18日[2] - 西方国家威胁启动该机制要求伊朗继续履行协议[2] 伊朗对欧洲立场 - 伊朗明确表示欧洲无权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1] - 伊朗已向欧洲阐明反对立场[1] - 伊朗警告若欧洲滥用该机制将面临坚决回应[1]
国投期货能源日报-20250725
国投期货· 2025-07-25 21: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原油操作评级三颗星,代表更加明晰的多趋势,且当前仍具备相对恰当的投资机会 [1][5] - 燃料油操作评级三颗星,代表更加明晰的多趋势,且当前仍具备相对恰当的投资机会 [1][5] - 低硫燃料油未给出操作评级 [1] - 沥青操作评级三颗星,代表更加明晰的多趋势,且当前仍具备相对恰当的投资机会 [1][5] - 液化石油气操作评级一颗星,代表偏多,判断趋势有上涨的驱动,但盘面可操作性不强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季度旺季以来石油市场延续累库趋势,OPEC+增产使供需盈余压力存在,油价震荡承压,8月底、9月初地缘波动或带来支撑 [1] - 燃油系期货今日在油品中表现偏强,高低硫价差承压,FU裂解反弹力度待察,LU基本面缺驱动,单边随原油但波动小 [2] - 沥青09合约触底反弹但涨幅弱,委油供应或宽松,8月地炼排产降,需求恢复缓,低库存有支撑但上行空间有限 [2] - 海外市场下调带动国内LPG市场走弱,国内PDH复产化工需求坚挺,国产气有望趋稳,盘面弱势运行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原油 - 隔夜国际油价上行,SC09合约日内涨1.71% [1] - 三季度以来原油去库0.6%、成品油累库1.7%,OPEC+增产使供需盈余压力存在 [1] - 美国或放开雪弗龙在委经营许可,委原油出口或恢复20万桶/天 [1] - 贸易战相关利空风险在协议落地前存在,油价震荡承压,8月底、9月初地缘波动或带来支撑 [1] 燃料油&低硫燃料油 - 今日燃油系期货在油品中表现偏强,FU涨幅居前 [2] - 高低硫价差承压,FU裂解自低位小幅反弹,持续力度待察 [2] - LU基本面缺驱动,单边随原油但波动不及SC,裂解承压 [2] 沥青 - 日内09合约触底反弹,收盘小涨但在油品中涨幅弱 [2] - 雪佛龙获准在委运营,委油供应或宽松,需观察委油资源分流影响 [2] - 8月地炼排产环比降,需求恢复缓,54家样本炼厂出货量环比增,厂库去化、社会库持平,商业库存环比降 [2] - 低库存对BU有支撑,但需求好转前上行空间有限 [2] LPG - 海外市场下调带动国内市场走弱,中东销售增加和北美累库压制市场,关注月末CP下调可能 [3] - 国内PDH复产,毛利良好,短期化工需求坚挺 [3] - 炼厂外放量下滑,供需双弱下国产气有望趋稳,现货宽松强化交割折价压力,盘面弱势运行 [3]
伊朗外交部:英法德无权启动对伊制裁 核谈判旨在纠正其立场
快讯· 2025-07-25 17:16
伊朗与欧洲三国核谈判立场 -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伊斯梅尔·巴加埃表示英法德三国没有资格和权利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1] - 伊朗认为讨论延长联合国第2231号决议毫无意义且毫无根据 [1] - 本轮谈判是纠正欧洲三国针对伊朗核计划立场的机会 [1] - 伊朗希望英法德三国弥补此前的非建设性做法 [1] - 欧洲三国此前的做法损害了欧洲的信誉和谈判地位 [1] - 欧洲三国此前的做法使欧洲沦为核问题的"边缘参与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