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建管并重打造高标准农田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7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指明方向[1] -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举措,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1] - 甘肃、湖南、山东等省份已开展实践,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应用方面取得成效[1] 跨部门协同机制 - 建设涉及自然资源、农业农村、财政、水利、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协同[2] - 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划定良田范围,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施工,水利部门保障灌溉,财政部门确保资金[2] - 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共享信息,严把质量关[2]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建设不仅包括修路、通渠等基础设施,更注重田间设施短板补齐[3] - 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提升地力,配套农业社会化服务[3] - 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实现精准施肥、变量施药等数字化管理[3] 长效管护机制 - 建立权责清晰的"县统筹、乡监督、村落实"三级责任体系[4] - 需充实监管力量,严把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关[4] - 探索财政投入与土地收益反哺相结合的资金保障模式[4]
“智”农工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05:54
智慧农业工厂技术 - 北京工业大学智慧农业工厂采用"A"字形种植架,实现罗马生菜和番茄等作物的全流程机械化作业,包括播种、移栽、定植、收获和物流包装 [1] - 工厂已累计申请获批100余项发明专利,被中国科协评为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1] - 智能设备即将在北京农业园区和温室投入使用,机器人种植的农产品将进入市民餐桌 [1] 全柔性果蔬采摘机器人 - 研发团队历时4代技术更迭,开发出国内首个中空全柔性、主动驱动的瓜果采摘机械手臂,单个番茄采摘仅需5至7秒 [3] - 机械手臂采用八爪鱼式设计,前端模拟人手动作避免损伤作物,后端连接中空气囊管道直接输送至收集箱 [3][4] - 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人视觉系统定位误差不超过5毫米,能精准识别果实成熟度 [5] 机械臂技术创新 - 首创柔性中空机械臂结构设计,实现边摘边吞的仿生形式,但初期面临力学性能不稳定问题 [6] - 团队经过40多天每天十几小时的测试,优化机械算法和硅胶柔性材料配方,解决震颤导致果实破损问题 [6] - 意外发现机械臂可突破传统温室藤蔓高度限制,通过LED照明改造将藤蔓高度从2米提升至6米,使作物单产翻倍 [7] 自动化种植系统 - 开发适用于叶菜、果菜、花卉全系列的智能农机装备,形成从育苗到包装入库的完整自动化生产线 [10] - 种植架采用精密计算的空间布局,通过数字化仿真确定光照时长评价指标和立体栽培参数 [12] - 种植架改良为可移动"A"字形结构,解决上层遮挡问题,使喜阴生菜获得最佳光照条件 [12] 科研与教学融合 - 智慧农业工厂既是科研平台也是教学基地,机械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拆解设备学习系统工程 [13] - 改革《金工实习》课程,要求学生用一学期时间将钢块磨成"工大锤",培养工匠精神 [14][15] - 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拆解为学生课题,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16] 技术应用拓展 - 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通州区200亩现代设施农业温室和亚洲最大的翠湖设施农业温室,提升北京蔬菜自给率 [7] - 技术延伸至薄膜生产自动化包装、化工食品等行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工业生产效益 [17] - 毕业生参与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拓展技术应用领域 [17]
智能农机绘就“三夏丰景图”
科技日报· 2025-07-01 08:51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团队研发了20余项智能农机装备,包括小麦收获机、玉米精量播种机、植保机器人等,形成完整的智慧生产链条 [1] - 团队攻克了农田环境感知、自主路径规划与避障、种肥药精准投入等关键技术,农机路径跟踪误差控制在±2厘米,玉米播种粒距合格指数达95%以上,播量误差小于1%,施肥误差不超过3% [1] - 智慧农场管控云平台作为"神经中枢",集成作业智能决策、远程监控、多机协同功能,可节约人工成本超30%,提升机组利用率20%以上,节省肥药投入30%以上,提高土地利用率1%-2% [1] 露地蔬菜无人化生产系统 - 团队在国内率先创建100%国产化的露地蔬菜全程无人化生产系统,覆盖甘蓝、辣椒、胡萝卜等大宗蔬菜,实现从耕整到采收全程无人化连续作业 [2] - 已在北京昌平金太阳、大兴源本香、平谷农业中关村等地建成多个典型蔬菜无人农场,形成立足首都、辐射全国的智慧农业示范样板 [2] - 系统构建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云服务平台覆盖全国31个省份、795个县市,服务6464家合作社和133家国营农场,推广农机智能终端10万余台,监管作业面积达2.2亿亩 [2]
莲花镇智慧农场:千年农耕文明与数字科技的“稻田对话” | “长沙市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优秀案例”系列报道①
长沙晚报· 2025-07-01 06:30
智慧农业发展 - 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云盖村建成780亩智慧农场,运用无人插秧机、智能闸门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 [1] - 通过集中连片整治,2022至2023年累计恢复耕地53亩,新建完善水系6.3公里,88个田块完成"小块并大块"改造,为智慧农业奠定空间基础 [1] - 农场采用遥感卫星、无人机和GIS技术构建"农场一张图",实时监控土壤肥力、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预警,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管理 [3] 数字化农业模式创新 - 莲花镇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23个行政村、超5万亩耕地完成数字化改造 [3] - 长沙阎宽农业科技开发"联农宝"App,实现从种植到收割的全流程在线操作,农民转型为"数字农民" [3] - 数字综合治理平台可智能识别耕地破坏或撂荒行为,推动耕地保护从"人防"升级为"智防" [3] 综合效益提升 - 耕地连片整治与生态化建设使农田生态系统修复,形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格局,村民年均增收超万元 [4] - 通过"农耕文化体验区"融合智能农机展示与古法插秧活动,实现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的文旅结合 [4]
从“一骑红尘”到“荔行天下” 电力赋能广西智慧农业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30 21:20
智慧农业应用 - 灵山县荔枝产业采用水肥一体智能控制系统和虫情测报灯实现"地块监测、数据分析、问题处理"生产管理闭环 [1] - 数字大棚配备温度调节、通风换气、补光等设备依赖稳定供电为荔枝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1] - "光驱避"蛀蒂虫绿色防控技术在灵山县推广应用面积达两万亩 [3] 电力保障体系 - 南方电网广西钦州灵山供电局实施"双首席"服务机制定期对600多个规模标准化荔枝种植园开展用电检查 [3] - 供电局建立荔枝电商台账组织专业服务队提供冷库用电报装、安全用电技术指导等服务 [3] - 2024年广西第一产业用电量达24.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2%反映农业现代化加速 [3] 产业链升级 - 昊扬荔枝物流配送中心配备5000平方米智能化冷链仓储中心旺季日发货量最高达2万单 [3] - 广西园林水果总产量近3400万吨连续7年全国第一推动"桂字号"品牌建设 [3] - 农业算力提升带动田间传感器数据分析、AI病虫害诊断等场景推动电力需求指数级增长 [4]
九江银行:金融活水浇灌“致富菇”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30 18:01
公司发展 - 江西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用自动化设备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菌菇智能化生产,年产食用菌达5000万瓶 [1] - 公司计划建设日产10万瓶鹿茸菇工厂化项目,获九江银行1.2亿元贷款支持,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4亿元,年利润2900万元 [1] - 安远县凤山村菇农吴某获九江银行10万元贷款支持,用于扩大杏鲍菇生产线 [2] 行业动态 - 安远县将食用菌产业纳入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目标"三年搭框架,五年上规模,十年成体系" [1] - 凤山乡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年产量突破700万公斤,产值超5000万元 [2] - 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 技术应用 - 智能化菇房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环境提升菌菇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 [1] - 从传统种植向智慧农业转型,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2] 金融支持 - 九江银行通过"党建+业务"模式组建党员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2天内完成10万元贷款审批 [2] - 金融支持覆盖小微企业和产业集群,助力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 [1][2]
浙江加快建设全国首个“智慧农业引领区”
新华网· 2025-06-30 10:56
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 - 浙江正加快制定《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将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推进AI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 [1] - 大模型技术赋予农业自主分析与预测能力,驱动无人化生产和全链条智能化变革 [1] - 浙江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数字农业工厂1000家、未来农场100家 [5]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 兰溪杨梅产业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杨梅生长模型,实现精准施肥和病害预警 [2] - 浙江君缘生物科技利用金针菇生长调控模型实现日均65吨稳定产出 [2] - 华欣牧业湖羊数字孪生系统通过AI视觉识别技术减少15%饲料浪费 [2] 无人机与全域数字化 - 无人机在农田进行高精度三维建模,完成测绘、测产等任务 [3] - 湖州南浔区实现全域数字化覆盖,综合节本增效超700万元 [3] - 金华金东区"低空+AI"农事服务中心无人机服务成本降至每亩5分钱 [3] 设施农业与育种创新 - 舟山引进农业科技龙头企业14个,总投资3亿元,设施蔬菜面积增至5000余亩 [4] - 浙江省农科院利用大模型进行育种,已完成上百个品种数据录入 [6] - 宁波微萌种业构建数字化育种平台提升育种效率 [6] 农产品流通与电商发展 - 嘉兴海宁"三只懒蚂蚁"花卉电商年产值超2000万元 [7] - 江山"工匠主播"等年度"云订单"总额超30亿元 [7] - 浙江省1-4月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89.7亿元,同比增长8.49% [7]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 - 明辉蔬果开发"食安眸"大模型系统,年处理订单业务营收6.5亿元 [8] - 该系统服务500多家用户,带动1500余户种植户年均增收35% [8] - 浙江计划构建"感知—传输—分析—决策"智能闭环的智慧农业体系 [8]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摘取致富“金果子”
樱桃产业发展 - 秦州区樱桃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1] - 区纪委监委聚焦产业发展全链条,以精准监督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1] - 联合财政、审计、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专项督查组,对2024年乡村振兴项目及衔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集中监督检查,实地查看项目165个,督促解决问题32个[1] 产业扶持与技术升级 - 区纪委监委严格监督产业扶持资金发放、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运用大数据比对、实地督查等方式[2] - 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引进并优选10余个优良品种,实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2] - 推广智慧物联网、智能温控、果实套袋、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加速传统种植向智慧农业转型[2] 产业联农与增收模式 - 践行"产业联农、机制带农、增收富农"理念,推动种植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2] - 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方式,引领周边村庄和企业投身设施农业发展[2] - 催生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吸纳富余劳动力[2] 监督体系完善 - 区纪委监委将持续完善樱桃产业全流程监督体系,保障产业发展行稳致远[3] - 目标是将樱桃产业打造为带动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硬支撑"[3]
新疆棉“变身”走向世界:不止产品,更兼技术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19:56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使单位劳动力管理棉田面积从传统方式的30亩提升至200-300亩,效率显著提高[1] - 田间安装测量装置实时监测虫情、地下水、气象等数据,形成数字化种植决策[1] - 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农户通过手机进行作物轮灌,大幅提升种棉效率[2] - 精准数据管理使棉花质量和产量显著优于传统种植方式[2] 棉花深加工产业链 - 新疆棉通过深加工制成高技术新材料"钢纸",具有高强度、绝缘性和可降解特性[5] - 钢纸广泛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电池、汽车制造等领域,产品纤维含量达99%[5] - 新疆源一科创公司钢纸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5%,预计2025年营收达8000万元[7] - 深加工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产品价值飞跃,从农副产品升级为高技术新材料[7] 国际市场拓展 - 新疆源一科创公司钢纸产品出口亚洲、欧洲多国,直接出口额占营收35%[7] - 智慧农业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正推广至"一带一路"国家,已建立20个示范点[7] - 膜下滴灌技术可应用于多种作物种植,目前技术辐射面积近100万亩[7] - 新疆天业集团计划整体输出智慧农业装备与技术,提升国际影响力[7]
潍柴雷沃拟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8 16:43
分拆上市计划 - 潍柴动力拟分拆子公司潍柴雷沃至港交所主板上市 这是公司第二次推动其上市计划 [1] - 潍柴雷沃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4]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15日 潍柴动力和潍柴控股分别持有潍柴雷沃61.10%和27.26%股权 潍柴控股由山东重工全资拥有 [4]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中央企业基金(3.13%) 鲁信智农(2.40%) 中民创新(1.25%)等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9.5亿元 146.76亿元 173.9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8亿元 8.71亿元 9.56亿元 [8] - 2023年收入下滑主要因收获机械销售减少 2024年增长得益于拖拉机 收获机械及农机具销售回升 [10] - 毛利率从2022年12.0%提升至2024年13.2% 研发费用占比从3.6%增至4.8% [9][12] 业务构成 - 拖拉机业务占比最大 2022-2024年收入占比49.8% 52.9% 52.1% 金额分别为79.44亿元 77.75亿元 90.57亿元 [10][11] - 收获机械收入占比45.5% 41.9% 40.8% 金额分别为72.55亿元 61.44亿元 70.92亿元 [10][11] 募资用途 - 计划用于建设高端农机装备产业基地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12] - 推动智能农机研发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商业化 以及海外市场拓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