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重整
icon
搜索文档
张家界财务困境加重 预重整阶段又遇3.86亿元诉讼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8:26
财务风险 - 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高达86.12% [1][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22.83%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6.49% [1][5] - 流动负债69.95亿元 流动资产仅1.01亿元 缺口达5.98亿元 [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5.82亿元 同比增亏143.22% [3] - 连续五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 [2][3][5] 诉讼纠纷 - 被湖南建工起诉涉诉金额3.86亿元 [2] - 湖南建工申报破产债权5.3亿元 确认1.44亿元 未确认3.86亿元 [3] - 诉讼请求包括确认3.86亿元债权及3.24亿元优先受偿权 [3] - 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对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 大庸古城项目 - 项目工期延误1070天 导致重大损失 [2] - 2024年计提减值4.78亿元 几乎吞噬全部利润 [3] - 延期开业近三年 资金流承压 [4] - 2024年营收仅414.24万元 同比减少20.47% [4] - 净利润亏损5.96亿元 同比翻倍 [4] - 定位和运营模式存在缺陷 缺乏差异性 [4] 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4.32亿元 同比增长2.77% [3] - 部分银行借款逾期 多起诉讼 账户被冻结 [5] - 2024年10月进入预重整 期限延至2025年7月16日 [5] - 能否进入重整程序仍存不确定性 [5]
ST张家界及子公司涉诉金额3.86亿元 “山水旅游第一股”预重整工作仍在推进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3:00
诉讼案件 - 公司及子公司大庸古城被湖南建工集团起诉 涉诉金额3 86亿元 案件已被张家界中院受理 [1] - 诉讼源于2016年签订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 原告指控因公司与第三方的共同过错导致工期延误1070天 造成重大损失 [2] - 湖南建工集团诉讼请求包括确认3 86亿元破产债权 其中3 24亿元要求优先受偿 并要求被告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第三方承担2 35亿元连带责任 [3] - 除本次诉讼外 公司新增2项诉讼事项 涉案金额合计2130万元 [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5 82亿元 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主因大庸古城项目拖累 [4] - 2020年至2024年连续5年亏损 归母净亏损分别为0 92亿元 1 35亿元 2 6亿元 2 39亿元 5 82亿元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总资产21亿元 总负债18 2亿元 净资产2 6亿元 资产负债率87 55% [5] - 2024年接待购票游客697 09万人 同比下降2 61% [4] 重整进展 - 2024年10月公司进入预重整阶段 2025年4月预重整期延长至7月16日 [4] - 截至2025年2月12日 共47家意向投资人提交材料 45家提交重整投资方案 [5] - 若重整成功 公司将引入产业投资人整合资源 盘活大庸古城资产 提升运营能力 [5]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2年 为中国旅游板块首家上市公司 拥有武陵源景区核心资源包括环保客运 宝峰湖 杨家界索道等 [4]
2024中国债务重组市场深度观察:在破立之间重构经济新生态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21:31
债务重组是化解企业债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在 宏观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关键作用。从事债务重组 相关工作的律师,常把自己的角色比作企业医生。 作者:李晓丹 封图:图片资料室 4月17日晚间,某房地产企业发布公告,宣布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得重大进展, 同时披露实施"强制性债转股"重组方案。该公司在2023年11月完成首次境外债重组,16个月后将 二次重组的方案摆上谈判桌,而这次谋求的是"彻底化解公司境外债务风险"。 这家企业的境外债务重组仅仅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房地产行业探索债务重组的一个缩影。当前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旧动能、新旧产业、新旧模式转化的关键过渡期,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从"高速扩 张"变为"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并举。在此背景下,债务重组成为当前阶段各市场主体深化结构调 整必要而关键的手段和工具。金杜律师事务所债务重组团队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债务重组市场 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指出,房地产行业的"减速增质"恰恰揭示了当前中国经济的深 层次变化——债务重组正在从风险处置的"最后防线",升级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 根据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4年全 ...
2024中国债务重组市场深度观察:在破立之间重构经济新生态
经济观察网· 2025-05-15 18:28
房地产行业债务重组进展 - 某房地产企业宣布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 实施"强制性债转股"方案 目标为彻底化解境外债务风险 [2] - 房地产行业债务重组反映中国经济从高速扩张转向"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并举 债务重组成为资源配置核心枢纽 [2] - 2024年房企分化加剧 部分出险房企退市或停牌 央国企表现显著优于民企 资金向优质房企集中 [5] - 房企境外债务重组以"时间换空间"缓解短期压力 但最终风险化解依赖后续经营发展 [5] - 房企境内债务规模更庞大且类型复杂 部分头部房企通过破产重整程序统筹出清风险 如上海祥生蝶恋花项目通过单个项目重整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6] - 2021年以来房企债务风险渐次爆发 大型房企违约"洪峰"或已界至 2025年债务重组环境有望改善 [6] 破产案件与行业债务风险 - 2024年全国法院审结破产案件约3万件 较2022年峰值4.7万件明显下降 增速放缓 [3] - 债务风险从传统制造业、房地产扩展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及金融行业 部分"独角兽"企业因融资环境变化走向破产 [3] - 上市公司重整投资热度激增 2024年个别公司投资人报名数量达近100家 AMC、私募基金及地方国企积极参与 [8] 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案例 - 2024年四川信托成为全国首例通过重整方式处置风险的信托机构 涉及30余家金融机构及8000余名个人投资者 [9] - 四川信托重整案创新"一种模式、两套机制、四个关键问题"的风险处置机制 为金融机构破产重整提供经验 [10] - 金融机构风险处置需结合市场化与法治化手段 对缺乏经营价值的机构通过破产程序实现退出 [10] 债务重组制度与创新实践 - 2024年全国及各省市加强债务重组规则建设 呈现府院联动加强、程序规范统一的发展态势 [11] - 预重整制度实践探索增多 截至2024年底全国出台130份相关文件 上市公司启动预重整案件近百件 [11] - 《企业破产法》修订提上日程 需建立统一规则并考虑主体特殊性 完善法人、个人及非法人组织破产制度 [13] - 深圳个人破产试点至2024年9月底受理申请358件 审结288件 包括全国首例个人破产重整案和夫妻共同破产案 [14] 债务重组市场未来趋势 - AI驱动的智慧破产系统在多地法院试点 上海、深圳、浙江探索AI技术成为破产审判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15] - 2025年债务重组将加速落后产能出清、推动产业整合 促进信用市场修复和融资环境改善 [15]
*ST金刚(300093) - 300093*ST金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8:49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度公司未实现盈利,亏损7.95亿,原因是光伏行业周期下行,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产能激增,供需失衡致全产业链价格暴跌,电池及组件产品售价及毛利率持续下行,且破产重整事项影响正常经营,产能利用率低,产品毛利为负 [3][12][1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3,072,431.02元,同比增加65.21%,原因是向德国、印度销售组件及电池片规模增长;亏损1.26亿元,同比增加50.10%,原因是光伏行业整体处于底部周期,产品单价低毛利低,产能利用率低,财务费用随债务规模增加而增加 [5][8][13] 公司预重整与分红 - 公司主动配合法院及临时管理人推进预重整工作,目前未收到法院受理重整申请的裁定书 [2] - 2024年度母公司报表期末未分配利润为负,不满足现金分红条件,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3] 公司股东与股票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总 户数为32,306户 [4] -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开市起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叠加“其他风险警示”,简称由“金刚光伏”变更为“*ST金刚”,若2025年经审计后相关指标触及规定情形,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7] 公司业务与市场 - 公司自2021年转型后专注于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研发生产,未涉及光伏玻璃业务 [7] - 产品主要出口新加坡、印度及德国等国家,未直接出口至美国 [9] - 未来将加强国内外营销团队建设,已搭建海外事业部加国内营销中心,在多地设立直属分支机构并成立本地直销团队,将加大客户开发力度,拓展行业客户群,扩宽产品应用场景 [9][10] 公司应对措施 - 推进可持续经营的措施包括配合预重整及重整工作化解债务风险,在监督指导下开拓海内外市场,严控订单履约风险,以降本为中心推动降本增效,加强成本控制、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化解流动性风险 [3] - 应对被*ST的措施包括内部成本管控,推动资源整合,优化人员配置,完善内控体系;推进预重整及重整工作,优化资本结构;提升产品质量,降本增效,拓宽销售渠道获取优质订单 [12] 公司降本增效 - 以降本为中心,通过技术研发和引入新技术推动降本增效,围绕硅材料成本和非硅成本引入量产先进工艺技术,建设分布式屋顶电站降低能源成本 [11]
*ST长药预重整迎实质性进展 仍面临较高退市风险
证券日报· 2025-05-07 20:39
本报记者李万晨曦 据了解,今年4月21日,*ST长药披露关于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暨停牌的 公告,因公司2024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且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值,2025年4月21日开市起停牌一 天,自2025年4月22日开市起复牌,复牌之日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 他风险警示,公司证券简称由"长药控股"变更为"*ST长药"。 公告称,2025年5月6日,公司和临时管理人分别与产业投资人四川嘉道博文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十堰市 昊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投资人合肥当歌长弘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安徽宏业股权 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上海琉光东承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大涵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深 圳)有限公司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以上市公司现有总股本3.50亿股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15股的比例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 股本,共计可转增5.26亿股,转增价格2.42元/股。转增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由3.50亿股增至8.76 亿股(最终转增的准确股票数量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实际登记确认的数量为 准)。 回溯预重整的进展,2025年1 ...
持续经营能力仍存重大不确定性 纳川股份被出具保留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13:04
公司财务状况 - 纳川股份2024年发生净亏损约3亿元 连续4年亏损累计超10亿元 [1]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升至94.12%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4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约-4300万元 [3] 审计机构意见 -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对2024年财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 指出存在大额受限资产及逾期债务 [1] - 审计机构认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重整程序推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 - 上会所声明审计证据充分适当 履行了职业道德守则要求 [3] 预重整进展 - 泉州市中院2025年3月决定启动预重整 指定临时清算组担任管理人 [1] - 公司强调预重整启动不代表法院正式受理重整 进入程序前需履行审批流程 [2] - 截至年报批准日尚未形成各方认可的重整方案 [3] 法律风险 - 因债务逾期引发多起诉讼及仲裁案件 [1] - 公司是否进入法定重整程序仍存重大不确定性 [2][3]
ST香雪复牌首日跌停,实控人被罚千万元加五年市场禁入
华夏时报· 2025-03-25 14:47
公司股票也因此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由"香雪制药"变更为"ST香雪",自3月24日开市起停牌1天。3月25日,复牌 首日的ST香雪股价开盘跌停,截至当天上午收盘股价跌19.96%,报8.02元/股。 ST香雪复牌首日跌停,实控人被罚千万元加五年市场禁 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黄敏璇 胡梦然 深圳报道 历经近半年的调查后,香雪制药涉嫌信披违规一案调查结果出炉。公司2月23日公告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书》,因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广东证监局拟对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警 告、罚款等措施,总罚款金额超2000万元。其中实控人王永辉因违法情节严重被罚款1000万元,采取5年市场禁入 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连续多年亏损的ST香雪已经债台高筑。今年2月,公司因一笔6600万元的欠付工程款被债权人申 请预重整,其认为ST香雪"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此次立案调查落定是否将推动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的事项,前期已进行了公告,后续会 根据信息披露规则结合事项的进展情况进行信息披露。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3月24日,ST香雪回 ...
ST西发预重整又双叒叕延期,2023年10月至今延期已达17次
深圳商报· 2025-03-25 14:44
预重整进展 - 公司预重整事项第17次延期 自2025年3月26日延长至2025年4月25日 [1][2] - 延期理由包括历史债务问题复杂 需维护企业运营价值和债权人权益 [2] - 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受理重整申请的正式文书 [2] 债务重组历程 - 2023年7月拉萨中院裁定启动预重整程序 [1][3] - 西藏国资旗下西藏盛邦控股作为战略投资者介入 承诺注入1.8亿元流动性资金并承接债务 [3] - 2024年3月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 通过债转股加现金清偿化解超9亿元债务 [3] 经营表现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99亿元 同比增长21.79% [3] - 归母净利润2399.19万元 同比增长144.96% [3] - 啤酒业务单季营收同比回升37% 带动净利润扭亏为盈 [3] 资产与业务调整 - 公司加速剥离非啤酒资产 关停亏损房地产及商贸业务 [3] - 集中资源重启拉萨啤酒生产线 [3] - 2024年末获得西藏自治区政府2.3亿元专项产业扶持资金用于产能升级和营销网络重建 [4] 未来规划 - 2025年计划推出青稞精酿等高原特色新品 [4] - 探索啤酒加文旅跨界模式 [4] - 区域市场容量有限和全国品牌竞争力不足仍是长期挑战 [4] 风险状况 - 公司累计涉案金额超12亿元 曾导致银行账户冻结和主营业务停滞 [3] - 历史债务重组产生的利息支出及非主业资产处置损失影响盈利 [3] - 股票仍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