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育人
icon
搜索文档
思政赋能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08 05:23
科学组织话题讨论,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话题讨论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 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讨论话题、组织互动讨论等,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社会现象、历史事件以及道德伦 理问题之后,适时开展进一步的交流探讨,在意见分享和观点碰撞中不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例如,围 绕"教育的起源"这一话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进行梳 理,提炼各理论的不同观点,然后再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以思辨的态度自我探索三种起源论的利与 弊,在潜移默化的教学引导中完成马克思辩证唯物观的讲授。 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教育全过程,既有助于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还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行业规范,在未来工作 中展现出更高的职业操守。为此,各中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 力培养既具备过硬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树立正面典型的方式, 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内生动能,引导他们在模仿、追随榜样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 ...
燃动北疆青春力量!“五一”假期内蒙古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遍地开花
内蒙古日报· 2025-05-06 22:29
转自:草原云 5月6日,记者从内蒙古体育局获悉,"五一"假期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掀起青少年体育热潮,乒乓 球、足球、篮球、羽毛球、冰球、游泳、跆拳道、霹雳舞等8个项目的赛事活动密集开展,直接参与青 少年运动员超7000人次,辐射带动约两万名家长和群众观赛互动,形成"以赛育人、以赛促练、以赛兴 体"的生动实践,为北疆大地注入澎湃的青春活力,绘就蓬勃向上的青春图景。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街舞俱乐部公开赛。 5月3日,"奔跑吧·少年"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街舞俱乐部公开赛(内蒙古赛区)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休 闲广场活力开幕。全国的街舞俱乐部代表队齐聚,共600余人参赛。参赛选手凭借灵动步伐与精湛技 巧,配合动感音乐,瞬间点燃全场气氛,为全国青少年舞者打造了一场高水准的街舞盛宴。本次赛事既 是全国青少年街舞爱好者的交流盛会,也是体育赛事与潮流文化融合的窗口。 "三大球"的热潮在呼包鄂地区涌动。呼和浩特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赛以8人制创新赛制锤炼300余名U9- U12球员战术意识;包头市青少年U系列足球比赛5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齐上阵,共同打造热 血赛事;在鄂尔多斯举办的内蒙古"东体杯"篮球选拔赛集结700余名少年展开 ...
着力提升教育医疗治理效能丨“一站式” 学生社区有啥不一般
河南日报· 2025-05-05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省内高校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从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文化建设、数字赋能、条件保障等方面推进建设,实现党团组织基本覆盖,巩固拓展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构建全员、全域、全时的学生成长支持体系,助力学生成长 [11] 优化流程,服务距离“减”下去 - 河南中医药大学东明校区“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让学生办事更便捷,如学生李可快速办完打印成绩单和异地科研外宿申请手续 [2] - 龙子湖校区“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8个窗口提供百余项办事服务,学校还设有多种渠道解决学生问题,形成工作闭环 [3] - “一站式”学生社区已覆盖省内高校,各高校打造“百米服务圈”,部署数字化基础设施,让师生生活更便利 [4] 汇聚力量,协同育人“乘”起来 - 郑州西亚斯学院招生就业处组织创业指导和校友进书院,书院联合开展心理团辅活动 [5] - 河南工业大学辅导员扎根学生社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汇聚“六方”育人力量,千名干部下沉一线 [5][6] - 河南工业大学千余名一线教师下沉社区,构建育人新生态,各高校开展多种活动让育人力量贴近学生 [7][8] 织密网格,铸魂育人“加”起来 - 河南中医药大学本草社区“社区议事厅”解决学生问题,学校建成多个社区、党支部和团总支覆盖全校学生 [9] - 省内高校引导学生参与自治,如郑州西亚斯学院成立自治管理组织,信阳师范大学打造红色育人课堂 [10] - 2023年省教育厅印发方案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2024年提质增效,2025年我省4所高校入选全国示范名单 [11]
驻校社工点亮青春“心”灯
苏州日报· 2025-05-03 08:22
学校社会工作联合体建设 - 太仓市2017年起探索"学校社会工作联合体"模式,由政府购买服务、教育部门引导、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1] - 该模式使区域学生极端事件占比从5.3%下降至2.8%,并入选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1] - 2023年实现20所初高中3.1万名学生驻校社工全覆盖,各乡镇设立流动站提供节假日服务[3] 政社协同机制 - 太仓作为"政社互动"发源地,拥有社会组织超500家,持证社工2022名,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达37人[2] - 2021年将学校社工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教育局和民政局联合出台试点方案和管理办法[2] - 建立"校园联合体"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社区、妇联、卫健等资源进行全周期守护[5] 服务成效数据 - 开展心理健康筛查8.3万人次,提供专业咨询3952人次,防范自杀自伤危机50起[6] - 研发4大类11模块课程,开展社工课1966节、公益活动240余次,建立128个社会实践基地[5] - 家长训练营使93.8%参训家长优化教育方式[6] 专业人才建设 - 驻校社工平均年龄32.7岁,100%持社工证,40%持教师证,20%持心理咨询师证[6] - 建立实训基地开展脱产培训,已进行团体督导8次、个体督导80次[7] - 2024年项目扩展至90所学校,被列入苏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7] 未来发展计划 - 将服务延伸至小学阶段,推动从"全覆盖"向"高质量"转型[8] - 持续优化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心理健康"本质安全"水平[8] - 总结可复制经验,为全国提供"太仓样板"[8]
九江学院化学(师范)教学团队赴九江一中开展教学交流
中国化工报· 2025-04-29 14:44
协同提质促发展,务实创新谱新篇 交流会上,刘东升作了题为"以实验铸魂,以创新育人"的专题报告。他结合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经 验,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中的核心作用,并分享了如何通过趣味实验、探究式教学 设计激发中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报告内容紧贴新课标要求,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受到在 场教师的高度评价。 占昌朝认为,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高校与中学的深度交流,也为化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实 践参考。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校际协作,共同探索"大中衔接"育人新模式,为化学 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据介绍,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与九江第一中学自2015年以来,已经积极开展深度合作达10年之 久,打造了"五个一"工程(共育一批名师、共建一个专业、共筑一批平台、共担一批项目、共享一批成 果)合作范式,成效显现。双方签订《共施"五个一"工程全面合作协议》、《化学(师范)专业实习实 践基地协议》、《化学奥赛人才共育基地协议》,双方师资互聘(九江学院聘请了九江一中吕良艳等10 名兼职教师,九江一中聘请了九江学院刘东升、叶姗等8名兼职教师),双方共编出版《普通化学实 验》教材一部,共建《中学化学实验》 ...
高校网络育人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南航召开
中国青年报· 2025-04-28 17:42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伟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仟煜 记者 李超)4月26日,高校网络育人 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16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 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等省内外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参会。 研讨会现 场。主办方供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甄良在致辞中表示,南航始终秉承"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光荣使命,坚持 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徐川思政工作法"为代表的思政品牌,构建了南航特 色"大思政课"体系。他希望大家以研讨会为契机,充分交流经验、分享智慧,共同探索深化网络思政育 人模式,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在致辞中指出,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做到 把握时代脉搏,主动超前布局,营造数字思政"新生态";聚焦思想引领,有力应对变局,奏响网络育 人"主旋律";坚守育人初心,奋力开拓新局,汇聚立德树人"强动能"。 南航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川流不息"思政团队负责人徐川汇报了"南航徐 川"公众号运营十周年的成果。自2015年创立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