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锦盛新材突发被监管立案,上市后业绩变脸产能闲置,股民或可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6-30 09:46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主营化妆品包装容器生产销售 雅诗兰黛为主要客户之一 [1] - 2015-2019年净利润增长近3倍 但上市后受疫情及产能问题影响 2024年营收未恢复至上市前水平且连续三年亏损 [1] - 上市前毛利率超35% 上市第二年毛利率不足上市前一半 [6] 产能利用率问题 - 2021年新增4500万套产能项目投产后总产能达11400万套 但2021-2022年实际生产量仅6632万套和5129万套 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8.2%和45% [3] - 2024年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1% 但仍存在显著闲置 [3] - 2024年销售量7515.68万套(同比+27.65%) 生产量8095.38万套(同比+25.95%) 库存量1585.19万套(同比+57.65%) [4] 扩产项目争议 - 2021年终止1500万套技改项目 转而投资2.99亿元建设6000万套新项目 [8] - 6000万套项目2024年转入固定资产1.46亿元 目前仅为房屋建筑物 无机器设备 [8] - 项目施工存在关联交易 承包方阮钟炎为实控人侄子 公司2025年4月才追加确认关联交易 [8] 财务异常现象 - 2023年末短期借款余额1.39亿元(同比+54.34%) 交易性金融资产1.59亿元(同比+37.50%) 主要为理财产品 [9] - 公司解释为子公司浙江锦盛锂业业务规划需求 但该子公司2024年更名且未开展实质业务 [10] 监管风险 - 2025年6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具体原因未披露 [5] - 立案调查可能涉及未披露的6000万套项目关联交易问题 [8]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独立董事离任的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6-28 20:55
独立董事离任 - 公司独立董事赵兴群因个人原因辞去独立董事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战略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1] - 离任导致公司独立董事人数低于公司章程规定且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赵兴群需继续履职至补选完成 [2] - 赵兴群未持有公司股票且辞职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公司对其任职期间贡献表示感谢 [2] 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 公司因未及时审议2025年度及部分年度1-3月关联交易、部分关联交易金额超审议额度被警示 [3] - 公司存在对控股子公司担保金额超审议额度且未披露重大担保进展的问题 [4] - 公司募投项目决策不审慎、募集资金使用进度未达计划且风险揭示不充分,存在少量资金使用不规范情形 [4] - 违规行为涉及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及募集资金管理等多项规定,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被认定负主要责任 [5] - 江苏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的监管措施,要求限期提交整改报告 [6] - 公司表示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规范运作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三连亏阴影未散!锦盛新材再陷信披违规疑云,遭证监会“盯上”
格隆汇· 2025-06-28 15:22
公司动态 - 锦盛新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3] - 公司回应称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监管工作 强调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5] - 2024年股东宁波立溢原计划减持450万股(占总股本3%) 实际减持79.77万股(0.53%) 减持均价14.81元/股 [5][8][9] 财务表现 - 连续三年净利润亏损:2022年亏损2250.95万元(同比跌312.62%) 2023年亏损2387.49万元(同比降6.07%) 2024年亏损2264.75万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6900万元 [10][11] - 2024年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28.15%) 外销收入9766.48万元(同比增744.49万元) 内销收入2.35亿元(同比增6570.18万元) 综合毛利率15.56%(同比升0.68%) [10][1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443.36万元(同比增10.97%) 净利润亏损383.64万元(同比降290.10%) [13][14] 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为欧莱雅、雅诗兰黛、百雀羚、丸美等国内外化妆品品牌提供包装容器 [5] - 2024年管理费用增加760.71万元 主因新建项目转固后未投入使用导致折旧摊销 [12] - 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进一步影响净利润 [12]
港湾周评|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被监管层认定要“换人”后辞职
搜狐财经· 2025-06-28 10:07
公司治理违规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黄裕辉被多地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但未在临时报告及相关定期报告中如实披露[2] - 董事长黄裕辉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构成《公司法》规定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3] - 公司、董事长黄裕辉、总经理卫国及董事会秘书杨翔瑞均因违反《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被深交所出具监管函[3] - 广东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黄裕辉、卫国、杨翔瑞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4] 高管变动 - 黄裕辉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务,其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657.07万股,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5] - 黄裕辉于2025年3月28日被选举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履职仅3个月即辞职[5] - 黄裕辉同时担任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6] 高管历史违规记录 - 黄裕辉曾于2022年8月29日、2023年12月29日受到中国证监会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6] - 黄裕辉于2022年9月30日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通报批评的自律处分措施[6] - 黄裕辉目前有4条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涉案总金额达2.43亿元,以及1831条限制消费令,6条被执行人记录,被执行总金额高达7.94亿元[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2009年9月29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是"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广东省创新试点企业"等[7] - 公司主营业务为铜加工产业和数字能碳服务,构建了完善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基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8] - 公司与格力、美的等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产品遍布全球各大市场[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7.54亿元,同比增长38.43%,归母净利润2771万,同比增长15.57%[8]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960万,同比增长26.71%[8]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79亿,同比增长48.58%,归母净利润772.4万,同比增长6.69%[8]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668.9万,同比增长18.38%[8] - 截至6月27日,公司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三成[9]
家联科技: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宁波证监局警示函及监管谈话
快讯· 2025-06-27 17:29
公司违规事项 - 公司未及时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涉及2023年度和2024年度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2664.58万元和7781.48万元 [1] - 董事长兼时任总经理王熊、总经理马恒辉、董事会秘书汪博、财务总监钱淼鲜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违规事项承担主要责任 [1] 监管措施 - 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宁波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及监管谈话决定 [1] - 公司及相关人员将在30个工作日内向宁波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1] 整改措施 - 公司及相关人员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规范运作意识 [1] - 公司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1]
江苏证监局关于对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邱京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新浪财经· 2025-06-27 17:29
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 - ST路通未披露股东提请监事会召开临时股东会罢免现任董事的议案以及股东在年度股东会上增加罢免现任董事提案的事项 这些事项对投资者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具有重大影响 [1] - 公司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董事长兼代行董秘职责的邱京卫对此负有主要责任 [1] - 江苏证监局对ST路通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对邱京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 公司需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书面报告 [1] 监管措施执行情况 - 公司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或在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法院提起诉讼 [2] - 复议与诉讼期间 上述监督管理措施不停止执行 [2]
精艺股份董事长上任不足三个月便辞职 因失信问题被监管警示
中国经营报· 2025-06-27 15:09
公司高层变动 - 精艺股份董事长黄裕辉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职务 [1] - 黄裕辉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违反《公司法》相关规定 [1] - 黄裕辉于2025年3月28日当选董事长,履职不足三个月即离任 [2] 监管处罚情况 - 广东证监局对精艺股份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对黄裕辉等高管出具警示函 [2] - 公司未如实披露黄裕辉失信情况,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1] - 公司需在2个交易日内整改,更换董事长并披露信息,30日内提交整改报告 [2]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证券部表示目前经营正常,未受上述事件影响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54亿元,同比增长38.43%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770.63万元,同比增长15.57% [3]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960.24万元,同比增长26.71% [3]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拥有广东顺德、安徽芜湖三大生产基地 [3] - 业务涵盖铜加工和数字能碳服务两大板块 [3] - 铜加工产业2024年营收36.5亿元,占总营收97.23% [3] 实控人情况 - 黄裕辉间接持有公司1657.07万股,为实际控制人之一 [3] - 2021年8月公司8位实控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3] - 实控人涉及4.01亿元股份回购款及利息连带责任 [3]
北特科技: 北特科技关于最近五年被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采取监管措施或处罚及整改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31
公司违规及处罚情况 - 2021年12月公司因全资子公司上海光裕多计收入、跨期确认费用等行为导致2018年年报多计利润总额1277.3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23.63%被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警告并罚款30万元[1] - 2020年因未按规定在2019年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业绩预告被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3] - 2021年5月因子公司上海光裕会计差错导致2018-2020年财报信息披露不准确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警示其中2018年净利润差错376万元占更正后净利润6.27%2019年调增营业收入3106万元[4] - 2021年8月因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2380万元及1.22亿元且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被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出具警示函并被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5][6] - 2024年11月因股份注销申请单填写错误导致业务风险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口头警示[7][8] 公司整改措施 - 针对2021年行政处罚组织董事、监事、高管学习法律法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加强财务核算及信息披露质量[2] - 针对2020年通报批评加强证券法规学习健全内控制度强化规范运作意识[3] - 针对2021年监管警示开展财务会计及信息披露培训强化子公司数据复核机制[4] - 针对2021年资金占用问题组织高管学习证券法规加强信息披露管理维护股东利益[5][6] - 针对2024年口头警示组织学习信息披露规定避免同类问题[8]
被监管喊话要求换人!精艺股份董事长正式辞职
搜狐财经· 2025-06-25 23:56
公司高层变动 - 精艺股份董事长黄裕辉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务 [1] - 黄裕辉仍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657.07万股,为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的法人及董事长 [3] 监管调查结果 - 深交所指出精艺股份及黄裕辉等人存在未按规定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失信情况等违规行为 [3] - 广东证监局查明精艺股份未披露实际控制人黄裕辉被多地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事实 [4] - 广东证监局认定黄裕辉不具备任职资格,因其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4] 监管处罚措施 - 广东证监局对精艺股份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4] - 对黄裕辉、卫国、杨翔瑞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4] - 要求公司在2个交易日内更换董事长并如实披露相关信息 [4] - 要求在30日内报送整改报告并抄报深交所 [4]
嘉澳环保五年三次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信披顽疾难除,连年亏损陷债务泥潭
新浪证券· 2025-06-25 18:35
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这是自2020年以来第三次因信披问题被调查 [1] - 最新调查核心矛盾指向子公司济宁环保增塑剂项目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导致2022年、2023年年报披露不准确 [2] - 追溯调整后,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从3244万元扩大至4689万元,2023年净利润由盈转亏754万元 [2] - 2020年财务造假案中,公司通过未合并境外主体、虚增收入成本等方式虚增2019年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 [3] - 多次出现"技术性失误",包括财务人员抄错数字更正2017-2019年报,2021年误将股东总数填为股份总数 [3] 公司治理问题 - 监管反复立案显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深层缺陷 [4] - 2021年至今包括财务总监查正蓉、董秘王艳涛在内的多名核心高管离职,削弱内控稳定性 [4]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营收从32.11亿元暴跌至12.74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4.07亿元 [5] - 2024年亏损3.67亿元,同比扩大4766%,创历史最差纪录 [5] - 核心业务生物质能源受欧盟反倾销税冲击,收入同比骤降76.64%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达80.45%,短期借款14.05亿元,货币资金仅剩2.3亿元,流动比率低至0.6 [6] - 2024年8月拟向实控人沈健定增募资3.67亿元用于偿贷,但沈健持股已质押29.03% [6] 经营前景 - 公司将扭亏希望寄托于连云港生物航煤项目投产及东南亚市场拓展 [7] - 一季度该项目采购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54.65% [7] - 欧盟反倾销政策长期化或持续压制出口复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