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

搜索文档
营商环境从碎片化改进转向系统性变革
消费日报网· 2025-05-12 11:23
营商环境改革成效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首次从企业全生命周期(设立、运营、融资、维权到退出)展开剖析,体现制度体系系统化、法治化、便利化的战略导向 [1]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117项缩减至106项,大幅释放准入空间 [1] -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推进,企业开办环节实现一网通办、一天办结,全面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1] 公平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 - 国务院颁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多地建立竞争审查工作机制,防止地方保护或行业壁垒 [2] -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实施快速确权、专利预警、司法维权一体化机制 [2] - 改革突破传统"重开办、轻退出"认知,深圳、浙江等地试点"简易注销"新规,企业退出流程仅需数天 [2] 营商环境优化方向 - "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体现服务型政府建设新高度,从政策工具向政策系统转变 [3] - 营商环境优化从"效率导向"走向"公平效率并重",处于质的跃升阶段 [3] - 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提升全球企业投资信心 [3]
这部法5月施行 四川民企说“正当时”
四川日报· 2025-05-09 15:52
法律框架和主要内容 - 法律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制度机制 [1] - 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1] - 首次将"促进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写入法律作为国家长期方针 [1]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标志性事件 [1] 社会影响 - 以法治稳定性增强发展预期,成为民营企业"定心丸" [3] - 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在市场竞争、生产要素使用、法律保护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 [4] -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破除准入壁垒 [5] 政策落实 - 联合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理整治准入壁垒 [6]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新兴产业投资 [6] - 四川连续两年清理477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11] 融资支持 - 设立"投资融资促进"专章,革新融资机制 [12] - 四川一季度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53万亿元,同比增长4.88% [12] - 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直接融资 [13] 权益保护 - 强调"非禁即入、一视同仁、不得侵犯"原则 [14] - 明确禁止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乱象,建立涉企执法监督机制 [15] - 四川开展"五个专项治理"优化营商环境 [16] 区域案例 - 四川一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8425.6亿元,同比增长5.6% [10] - 新希望集团认为法律增强投资信心 [10] - 仁新焊机机器人公司受益于普惠贷款政策 [13]
”民企发展有了“法治靠山”
证券日报· 2025-05-09 00:13
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彰显了公平竞争的理念,为民营企业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实行全国统一的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规定,让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生产要素获取等方面 享有平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 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筑牢了坚实的法治根基。 "法者,治之端也。"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有着"56789"的亮眼成绩,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 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然而,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发展 中始终面临着一些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如市场准入壁垒、融资难融资贵、产权保护不到位等。这些 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如今,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犹如一场"及 时雨",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苏诗钰 该法还着重加强了对民营企业产权的保护,让民营企业家能够安心经营、放心投资。"有恒产者有恒 心。"产权保护是激发民营企 ...
重磅发布会,要点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08 14:35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背景与意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通过立法确立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与宪法规定相贯通,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2] - 立法表明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会变且不能变,将推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律制度更健全完备 [2] 政策支持与配套措施 - 国家发改委重点推进破壁垒、拓空间、优服务三方面举措: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短,开展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并转为常态化,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招标投标 [3]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工业设备更新等领域支持资金占比超80%,2024年将推出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3] - 配套制度涉及投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领域正在加快实施,地方政府也在完善相关配套 [4] 金融与科技创新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7] - 推动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优化质押融资政策,联合财政部门出台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专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7] 行政执法与权益保障 - 司法部将加大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建立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和监督企业联系点,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遏制趋利性执法 [5][6] 工商联协同推进 - 全国工商联将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推动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和政企沟通机制完善,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8] - 实施"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计划",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等社会责任行动 [8]
权威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财经· 2025-05-08 12:19
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贯穿了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下称民营 经济促进法)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 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落下来,持续优化稳定、公 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司法部、金融监 督管理总局、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有关负责人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亮点和积极意义进行了解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表示,这部法律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将进一步稳 定预期、坚定信心。法律的出台必将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敢于闯、大胆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应关切稳定预期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 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 展,是国家 ...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公平竞争、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是各方认为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快讯· 2025-05-08 10:27
5月8日,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涉及面广,究竟哪些问题 需要在当下的立法中解决,哪些措施需要写入法律,哪些需要在下一步的配套规定中来进行规定,需要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汇聚各方面的智慧。王振江介绍,在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制定过程中,工作专 班始终坚持开门立法,集思广益。经过反复研讨,最终聚焦公平竞争、投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 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内容上,这也是各方面普遍认为在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人民财讯) ...
首部民营经济专门法出台 护航民企专心谋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05-08 10:21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背景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门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聚焦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等七大领域[2] -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政策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出台系列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2] - 此前支持民营经济的法律条文分散,存在"政策多、法律少"现象,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阻碍亟待解决[3]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登记民营企业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92.3%,个体工商户1.25亿户占经营主体2/3[3] - 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3] 立法进程与意义 - 立法历时18个月,经历三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体现重大战略意义和高度共识[4] - 将党中央方针政策转化为法律制度,首次在法律中明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5][6] - 写入"两个毫不动摇"原则,确立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6] 法律核心内容 - 法律共9章78条,设置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权益保护等专门章节[6] - 首次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生产要素平等使用[6] - 针对市场准入、拖欠账款等问题设置法律责任条款,禁止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纠纷[7] 实施保障措施 - 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全面整改违规设置准入限制的行为[9] - 司法部将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国家发改委重点破除生产要素使用障碍[9] - 配套法规制度将同步推进以增强系统性,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8][9]
民企的关切,这部法律有回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40
江苏如皋某民营造船企业船舶建造现场。 吴树建摄 如何破除"壁垒",保障公平竞争? 把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用法律制度落实下来 "立法把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用法律制度落实下来,保障各类经济组织享有 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杨合庆说。 核电领域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投资运营门槛较高,一直以来核电项目主要由中央企业投资和 运营。去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总投资2400多亿元,都有 民营企业参与投资。 位于广东的陆丰核电站1、2号机组,民营企业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占比5%。"作为核电材料供应 商,过去一直希望参与核电项目投资。"久立集团有关负责人感慨,能够有机会以较高股比参股,确实 感受到了国家支持民间资本的决心。 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 "民营经济促进法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构建系统性治理框架,在规范市场行为、优化投融资环境、推动科 技创新、强化服务保障等方面都有规定。"黄永维表示。 黄永维说,为推动政府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型,立法推动 ...
“实招”“硬招”护航民营经济破浪前行
新华社· 2025-05-07 20:54
民营经济促进法 -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2]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 [4] - 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4] - 重点关注投资融资、科技创新、公平竞争等领域 [6][8] - 奇安信科技集团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1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攻关 [6] 政策支持与高效服务 - 内蒙古自治区推出"助企行动"包含7项任务21条措施 [11] - 呼和浩特市实现"个转企"一站式办理 [11] - 海南省儋州市推出"信用+远程踏勘"服务大幅提升审批效率 [13] - 江苏推广"苏贸贷"等政银产品满足外贸企业融资需求 [15] - 宿城区"宿心融"平台为江苏吉龙提供6000万元授信 [17] 企业案例与行业动态 - 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法律为技术型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制度方案 [6] - 株洲联诚集团强调公平竞争环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8] - 惠斯安普医学系统计划将产品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合 [10] - 江苏吉龙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产品远销50余个国家和地区 [17] - 浙江永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 [19] 金融支持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19] - 江苏省委金融办推广"苏贸贷"等政银产品 [15] - 宿城区通过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银行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17]
22项“全球最优”!上海怎么做到的?
国际金融报· 2025-05-07 20:40
营商环境评估结果 - 世界银行对2189家中国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国在电子支付、获得电力、技能培训等12项指标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建筑许可、供水、互联网连接、创新等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2] - 上海企业在22项测评点中达到全球最优水平,绝大多数指标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2][3] - 上海企业在供电可靠性方面停电次数和时长为0次,电子支付费率成本为0,更换互联网提供商感受度得分96.2,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100 [4] 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 - 2023年5月世界银行推出营商环境成熟度(Business Ready)新体系,围绕监管框架、公共服务、实践效率三大支柱评估 [3] - 新体系首次引入企业调查项目,企业感受度占评估分值27%,普华永道中国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访谈2189家企业 [3] - 样本覆盖14个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地域分布全国六大片区,其中58家为上海企业 [3] 上海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上海自2018年起连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年升级至8.0版,重点聚焦企业感受度 [5] - 行动方案对标世行标准,在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国际贸易、纳税等10个领域持续优化 [5] - 上海清理超过100项不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地方标准,浦东新区推出全国首部公平竞争审查管理措施 [7] 市场竞争与公共服务 - 上海反垄断执法成效显著,查处多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行政性垄断案件 [6] - 上海制定关键领域公平竞争审查细则,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并设立举报渠道 [6] - 上海将推出"十大攻坚突破任务",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企业感受 [7] 基础设施与服务效能 - 上海电力供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等高精尖行业受益于稳定电力保障 [4] - 上海纳税时长、贷款申请时长、互联网稳定性等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4] - 智慧监管技术将被用于新兴行业的前瞻性监管,以优化监管架构与公共服务效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