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政策调整
搜索文档
西安发布12条稳楼市新政!
券商中国· 2025-06-19 23:02
西安楼市新政 - 核心政策包括12条措施 从供需两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4] - 需求端:允许提取公积金直接支付新房首付款 省内及关中平原城市群缴存职工可享受本地同等公积金贷款权益 [1][4] - 需求端:推动一二手房联动 实施"以旧换新"、团购活动 落实个税退税及家装补贴政策 规范中介服务并降低费用 [4] - 供给端:优化土地供应标准 优先配套齐全地块 调整容积率等指标 允许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首月50% 剩余一年内缴清)支持"拿地即开工" [5] - 供给端:推进"好房子"建设标准 鼓励企业自主下调容积率 扩大绿化及阳台面积比例 部分公共空间不计入容积率 [6] - 金融支持:落实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 引导降低购房成本 扩大房企"白名单"覆盖 加强商办项目融资支持 [5][7] 土地市场动态 - 6月19日西安3宗住宅用地均底价成交 总成交金额28.24亿元 总规划建筑面积31.18万㎡ [2][8] - 高新区地块由绿城竞得 面积5.63万㎡ 规划建面15.77万㎡ 容积率2.8 成交总价17.68亿元 楼面价11211元/㎡ [9] - 未央区两宗相邻地块分别由保亿置业和绿城竞得 总价5.3亿/5.26亿 楼面价6924元/㎡/6782元/㎡ 容积率均为2.5 [9][10] 行业影响分析 - 新政被评价为"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预计显著推动西安房地产市场发展 [3][7] - 政策体现中央"止跌回稳"导向 预计更多城市将跟进优化房地产政策 [3][7]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房地产:信心、耐心与决心
中金点睛· 2025-06-09 07:57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进程 -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信心已树立,但实现过程需分三个阶段:住房交易量企稳、房价企稳、房地产投资企稳[2] - 926政治局会议后4Q24至1Q25市场信心显著改善,一二手房年化总销量累计提升1.2亿平,房价阶段性止跌走平,但2Q25量价表现再次边际走弱[2][10] - 步入正循环的核心点是供需结构改变带来的房价预期向上,需重点关注这一关键转折信号[2] 房地产政策框架 - 当前房地产政策框架分为三类:实体市场供需调节及房价预期修复政策、房地产下行周期衍生风险缓解处置政策、房地产行业新模式长期制度建设政策[3][20] - 第一类政策包括利率和限购调整、城中村改造、存量土地和住房收储,目标是尽快实现止跌回稳的前两个阶段[3][21] - 第二类政策对于短期内促成止跌回稳尤为关键,需防范企业端资产、负债、权益调整的系统性风险[3] 政策实施进展与约束 - 房贷利率已较周期前峰值下降250个基点(商业贷款)和65个基点(公积金贷款),但仍较重点城市租售比高90和37个基点[22] - 一线城市城中村改造2025年预算安排"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约2500亿元,较2024年提升39%,但落地执行仍存约束[25][28] - 存量土地收储涉及近3000宗地块、1.3亿方用地面积、3600亿元收购对价,但专项债发行进展仅约700亿元[26][29] 行业基本面展望 - 2025年房地产市场大概率演绎"中政策"情景,总销量同比跌幅或较2024年有所收窄,但房价走势更接近"中政策"情景[41][42] - 预计2025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7.5亿平(-8.4%),二手住宅销售面积6.2亿平(+0.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9万亿元(-10.6%)[42] - 当前16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去化周期约11个月,较历史上房价上涨时的6-9个月仍有差距,预计去化周期修复需1-2年[55] 中长期修复空间 - 一旦价格预期转为积极,总销量和新房销量中远期修复上限较低点的提升幅度或分别为四成和六成[55] - 新房销售面积持续修复将带动拿地和新开工同期好转,新开工面积修复空间可能较新房销售更为可观[57] - 竣工面积和施工面积在新房销售好转当年或仅呈现跌幅收窄,可能在滞后两年时间维度上触底转为正增长[57]
楼市已经触底,明年会回暖吗?国家重磅定调,房价走势清晰
搜狐财经· 2025-06-04 23:33
房地产市场现状与趋势 - 2024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9%,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格全线下跌,厦门跌幅达13.1% [1] - 2025年4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22个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北京、上海核心区二手房成交量同比激增30%,土地市场回暖,溢价率上升 [3] - 市场分化明显,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恢复至2019年90%,深圳核心区现房去化周期缩短至8个月,而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仅为2021年40%,广义库存超120亿平方米 [4] 政策与金融支持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首付比例降至15%,房贷利率低至3%,LPR有进一步下调空间,月供成本可再降5%-10% [3] - 2025年计划新增100万套城中村改造,政府收储存量房转为保障房,一季度消化1亿平方米库存,库存去化周期从18个月降至12个月 [3] - 不动产REITs试点覆盖保障房和商业地产,持有型物业年化收益率达5%-7%,为房企提供新融资渠道 [5] 供需关系与市场调整 - 供给端深度调整,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和新开工面积较2020年峰值下降67%,一线城市库存周转月数回到2015年的14个月 [5] - 需求端改善,《住宅项目规范》实施后,70%新建住宅采用新标准,核心区新房成交量上涨15%,144平方米以上大户型占比达45% [5] -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5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5%,工资性收入占比超60% [5] 未来市场预测 - 瑞银预测全国房价将于2026年初企稳,比预期提前半年,核心城市房价预计上涨3%-5%,成交量增长15%,三四线城市或继续下跌3%-8% [5][6] - 核心区域如郑州金水区、郑东新区因政策红利增值潜力或超10%,远郊及非优质房源可能长期阴跌 [6][7] - 房企2025年到期债务超5000亿元,部分项目或通过破产重整盘活,但政策持续发力将缓解资金链压力 [8] 长期价值与投资策略 - 房地产终极价值取决于地段、品质和城市发展潜力 [9] - 当前是抄底核心资产时机,需关注政策红利释放区域,避开远郊及非优质房源 [6][7]
津投城开: 津投城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5 16:22
主要经济指标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10亿元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134.64亿元,净资产4.9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资产0.17亿元 [2] - 2024年合同销售面积7.4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5.85%,合同销售金额12.84亿元同比减少46.94% [2] 项目建设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施工面积98.6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9.50%,新开工面积9.83万平方米 [2] - 竣工面积33.7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73.58% [2] - 沙柳北路B地块项目取得施工和销售许可,盛文佳苑项目获得2.5亿元调规补偿金 [4] 财务与融资 - 有息债务利率从年初8.25%降至6.78% [5] - 2024年母公司未分配利润-1.66亿元,合并报表未弥补亏损37.89亿元超过实收股本三分之一 [21][23] - 拟向控股股东津投资本定向增发股票以降低资产负债率 [23] 公司治理 - 修订《公司章程》等十余个制度文件,优化组织架构成立项目拓展部和投资管理部 [3] - 2024年董事会召开24次会议审议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等议案 [5][6][7][8][9] - 2024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华升物业完成200余次会务服务 [5] 2025年工作计划 - 拓展与金融机构合作降低融资成本,严守债务违约风险红线 [11] - 加强风险管理覆盖税务、法律、信息披露等各类风险 [12] - 探索BIM技术、智能化建筑和绿色建筑等前沿科技应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