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

搜索文档
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增设运营管理和监督管理内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2:4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杭州报道 4月30日,为完善银行卡清算机构监管机制,促进银行卡清算市场 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据了解,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 定》),开放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实施市场准入管理。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原 银监会联合印发《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作为《决定》的配套制度,进 一步明确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的具体条件、程序及主要监管要求。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不断深入,有必要结合市场发展的新情 况、新趋势,对原《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为银行卡清算机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此次发布 的《办法》正是对原《办法》的修订和完善。 银行卡清算机构是指经批准,依法取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专门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的企业法人。 银行卡清算业务,是指通过制定银行卡清算标准和规则,运营银行卡清算业务系统,授权发行和受理本 银行卡清算机构品牌的银行卡,并为发卡机构和 ...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4-30 22:10
【导读】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发布,新增运营管理和监督管理两个章节 据悉,《办法》是对2016年版本《办法》的细化完善,延续了现行银行卡清算机构监管的基本原则,未对银行 卡清算机构准入条件、程序等作出大的调整,新增了运营管理和监督管理两个章节,并与外商投资领域法规制 度有效衔接。 新增运营管理和监督管理两个章节 银行卡清算业务,是指银行卡清算机构通过制定银行卡清算标准和规则,运营银行卡清算业务系统,授权发行 与受理本品牌银行卡,并为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提供本品牌银行卡的机构间交易处理服务,协助完成资金结算 的活动。 4月30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 印发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5〕第2号发布)(以下简称 《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在2016年版《办法》实施九年后,最新修订的《办法》正式 发布。 从本次印发的《办法》来看,修订后的《办法》共计七章58条,涵盖总则、申请与许可、变更与终止、运营管 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多个方面。较2016年版本《办法》增加了运营管理 ...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
快讯· 2025-04-30 17:11
中国人民 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 施行。原《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6〕第2号发 布)同时废止。《办法》坚持统筹开放与安全,立足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实际,围绕银行卡清算机构行 政许可、运营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原《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主要内容包 括:一是申请与许可,明确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开业、设立分支机构、董事和高管任职资格核准等行 政许可事项的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二是变更与终止,规定银行卡清算机构变更重大事项, 以及撤并分支机构、终止部分或全部业务等行政许可事项管理要求。三是运营管理,从清算业务规则、 成员机构约束、风险管理框架、外包业务管理等方面,提出银行卡清算机构展业要求。四是银行卡清算 机构监督管理相关规定。 ...
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
快讯· 2025-04-30 17:07
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 智通财经4月30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 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原《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 委员会令〔2016〕第2号发布)同时废止。《办法》坚持统筹开放与安全,立足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实 际,围绕银行卡清算机构行政许可、运营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原《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进 行了修订完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申请与许可,明确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开业、设立分支机构、董 事和高管任职资格核准等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二是变更与终止,规定银行 卡清算机构变更重大事项,以及撤并分支机构、终止部分或全部业务等行政许可事项管理要求。三是运 营管理,从清算业务规则、成员机构约束、风险管理框架、外包业务管理等方面,提出银行卡清算机构 展业要求。四是银行卡清算机构监督管理相关规定。 ...
美债爆雷!专家警告:美联储今晚若不降息,股灾或重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9 18:03
美债正面临超级大抛盘! 4月9日,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3 0年期收益率一度上行2 5个基点,涨幅超5%,创下了2 0 2 3年末以来最高水平;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 1 0年期收益率一度涨超2 0个基点,上涨幅度超4%,其他各期限国债几乎全线杀跌。 这意味着,美国国债正在被抛弃。 | < W | 美国国债 | | | --- | --- | --- | | 名称 ▼ | 买入 | 薬品 | | 30Y 美国国 | 4.8141 | 4.8111 | | 30YRBOND.GB | | | | M | | | | 20Y 美国国 20YRBOND.GB | 4.8545 | 4.8508 | | M | | | | 10Y 美国国 | 4.3567 | 4.3548 | | 10YRNOTE.GB | | | | M | | | | 7Y 美国国债 | 4.1848 | 4.1796 | | 7YRNOTE.GBM | | | | 5Y 美国国债 | 4.0015 | 3.998 | | 5YRNOTE.GBM | | | | 3Y 美国国债 | 3.8474 | 3.8446 | | 3YRNOTE.G ...
新《公司法》下,公司自主清算的重点问题及应对建议
梧桐树下V· 2025-01-10 16:45
公司自主清算组的成立程序和主要职责 - 清算组成员分为法定清算人和议定清算人 [2] - 法定清算人由公司所有董事担任 议定清算人由公司章程另行规定或股东会另选 [5] 清算组的主要职责 - 清理公司财产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6] - 通知和公告债权人 [6] - 处理未了结业务并清缴税款 [6] - 清理债权债务并分配剩余财产 [4][6] - 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4] 公司股东视角下的清算建议 - 资产充足时应严格按自主清算程序进行以避免股东责任 [7] - 资不抵债时需转破产程序以免除债务责任 [7] - 可灵活安排资产处置时间并在清算中直接清偿债务 [7] - 需妥善安置职工以避免劳动争议影响清算 [7] - 债务清晰时可先清偿完毕再公告和分配剩余资产 [7] 未获清偿债权人视角下的清算影响 - 一般注销后债权人仍可追究股东在所获权益范围内的清偿责任 [8] - 简易注销中债权人可依据股东承诺书主张清偿责任 [9] 课程内容概述 - 课程涵盖公司清算的定义、市场退出重要性及僵尸企业问题 [12] - 清算类型包括自主清算、强制清算和破产清算 [13] - 新公司法对清算义务人、解散公示和债权人通知有新规 [13] - 清算程序步骤从成立清算组到公司注销登记共10项 [15] - 常见法律问题包括经营活动限制、合同处理和股东出资等 [15] - 案例分析涉及清偿时效和控股股东破产等实务场景 [14][15] 课程会员权益 - 会员可免费学习400+课程并下载PDF课件 [16] - 享有内参、专属活动和1V1课程服务等权益 [16] - 可加入行业社群并参与线下沙龙 [16] - 现有21769位会员参与 [17]
寻找时代徽章,适应极端状态
青侨阳光投资交流· 2024-11-16 14:34
行业异质性分析 - 创新药行业存在显著分化现象,同一时期不同标的的基本面表现差异巨大,同一标的不同时期的股价主导逻辑也可能剧烈变迁[1] - 市场表现远超预期时,往往反映认知局限而非市场非理性,需跳出简单化思维重新审视复杂现实[1] - 2017年前获批的国产创新药在2022年PDB样本医院销售额差异显著:西藏药业新活素、三生制药特比澳、石药集团恩必普表现突出,而天士力普佑克等产品营收不佳[2] 创新药回报模型 - 经营杠杆放大创新药利润差异:世界级产品(峰值200亿营收)研发投入20亿可获780亿净回报(39倍),平庸产品(峰值4亿营收)投入10亿仅获6亿净回报(0.6倍)[4] - 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股价分化剧烈:17家公司跌幅超90%,8家实现正回报,其中1家涨幅超300%[5] - 成熟药企(如阿斯利康)通过多产品管线对冲风险,但会摊薄爆款弹性[7] 爆款产品筛选逻辑 - 顶级国产创新药国内峰值或超100亿人民币,海外峰值或超100亿美元,潜在回报倍数可达70-80倍[8] - 政策与技术是筛选爆款关键线索:需顺应"民族复兴"政策导向(投新/投价值驱动/投科创制造)和生物技术浪潮(关注抗体药物/基因疗法等)[11] - 国际案例显示爆款决定长期表现:礼来因多爆款10年涨10倍,百时美施贵宝因管线失利跑输行业指数[11] 市场极端状态应对 - 港股医药指数3年累计跌幅达110%(年化-40%/-40%/-30%),反映宏观叙事逻辑剧变[13] - 极端市场下定价机制扭曲:乐观期采用"终局回折价"(梦想成真现值),悲观期采用"破产清算价"(仅计净资产)[15] - 某TTVR产品公司市值从200亿港币(终局估值)跌至8亿(净现金估值),反映预期杠杆放大效应[20][23] 投资体系优化方向 - 优选标的需兼具时代属性(政策/技术趋势)与极端状态适应性,重点布局潜在时代徽章型标的[22] - 战术层面需改变买卖节奏:极端下跌趋势中避免过早对抗,极端上涨趋势中避免过早兑现[24] - 长期战略应坚持专业深度,通过差异化认知挖掘市场尚未认可的潜力标的[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