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
搜索文档
江门“双创园”累计吸引创业项目209个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0:33
项目成果与人才集聚 - 累计吸引209个创业项目 其中港澳项目112个 占比约53.6% [1] - 汇聚183位港澳人士及156位博士和高层次人才 带动就业超2000人 [1] - 辐射引领近万名港澳青年来江就业 获得多项省级和市级基地称号 [1] 政策支持与成本减免 - 通过提供免租金 水电 物管等优惠及协助申领补贴 累计为入驻项目减负超5500万元 [4] - 发挥工信 科技 税务 社保等政策效能 出台江门市稳就业15条政策 [4] - 设立全国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服务点 提供政务服务绿色通道80多项 [6] 产学研合作与创新成果 - 与50所高校 科研平台及重点企业联动 推动共享共建科研实验室 [7] - 联合多部门以科技红娘为定位撮合科创资源 推动入驻项目累计获得专利702项 [7] - 入驻项目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累计获奖73个 [7] 产业聚焦与生态构建 - 重点培育人工智能 机器人 安全应急 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相关项目占比达80% [9] - 举办创业沙龙 投融资对接等活动 建立众创-孵化-加速-成果转换全流程服务体系 [9] - 构建孵化-反哺-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自循环创新生态 [9] 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 - 整合政府 企业 高校 投资机构等资源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 [10] - 加强与银行 风投 担保机构联动提供金融支撑 对接各类双创载体拓展创业空间 [10] - 为港澳青年提供双创服务 侨都研学 湾区见习等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务 [12]
光谷设立10亿元种苗创投基金群
搜狐财经· 2025-09-04 15:17
核心观点 - 东湖高新区发布《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 系统性重塑光谷创新创业生态 设立10亿元种苗创投基金群 力争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 [1][5] 创新原点引领 - 打造关山大道创新原点 塑造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典范区域 核心升级"原点智绘"项目 横轴焕新高密度创新创业街区 深化高校-光谷无界创新共同体 [7][8] 创业成本降低 - 打造十万方初创企业"零租加速营" 优质项目最高享受3年零租金入驻 [11][27] - 提供青年社区房源5000套 落实租金优惠和创业补贴政策 [11] - 民营孵化器参与"零租加速营"每年最高获100万元奖励 [27] 创业风险共担 - 设立10亿元"投早投小"基金群 覆盖概念验证/天使/VC三阶段 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 [1][14][32] - 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 采用"拨转股"机制 原型开发拨付50% 达到技术里程碑再拨付50% [1] - 规模4000万元以上民营天使基金可获得国资配资 [33] - 持续做好债权融资增信 建立正向激励与容错免责机制 [14] 创业活力激发 - 大学生创业项目最高获20万元分阶段资助 每年专项资金500万元 按"5+5+10"模式分阶段拨付 [2][33] - 高校教师/医生创业项目最高获50万元支持 采用"拨转股"方式 每年资金池3000万元 [34][35] - 鼓励研发机构技术成果市场化应用 [16] 资金支持措施 - 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最高30万元期限3年 10万元以下免反担保 享受50%贴息 [28][30] - 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500万元期限2年 享受50%贴息 [30] - 关山大道创业孵化改造项目3年累计最高获500万元补贴 [23] 服务效能提升 - 湖北科创供应链网站搭建"创新创业服务专区" [19] - 专业型/产业型/投资型孵化器最高获100万元绩效奖励 争创卓越孵化器3年累计最高获2000万元奖励 [37][38] - 本地创业活动每场最高补贴20万元 外地活动每场最高补贴30万元 单个机构年累计最高50万元 [38] - 升级"光谷青桐汇"品牌活动 完成项目发掘的机构每年最高获10万元奖励 [19][38] 平台建设支持 - 概念验证中心获30万元建设补贴 每年最高200万元运行补贴 [42] - 中试平台获50万元建设补贴 每年最高500万元运行补贴 [42]
武汉光谷五大行动构建“双创”新高地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23:26
行动方案与措施 -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行动方案》和《若干措施》 系统性重塑创新创业生态 立足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关键节点[1] 五大行动支持体系 - 实施创新原点引领 创业成本降低 创业风险共担 创业活力激发 服务效能提升五大行动[2] - 对孵化载体提供3年累计最高500万元支持 打造关山大道片区低成本孵化空间与校企联合平台[2] - 构建覆盖概念验证 天使 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 目标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 金额超10亿元[3] 资金支持机制 - 光谷金控以拨转股方式每年出资不超过500万元支持项目[6] - 设立喻越磐泽概念验证基金 三方共同出资4500万元 形成社会资本:政府资金:平台运营=1:1:1风险共担机制[5] 技术成果转化 - 累计入库高校及科研团队项目93个 优选39个进入验证环节 其中8个高价值项目成功转化83项专利 技术交易额超3000万元[6] 数字化服务平台 - 线上服务专区按1+4+10架构搭建 整合4大AI应用和10大功能模块[4] - 平台汇聚22000余条产业需求 数百款金融产品 关联144家技术平台和299家创业空间[4] - 四大AI应用包括点子生成器 光谷技术淘金虚拟人 技术预研导师和光谷创业小跟班 提供全流程赋能[4]
中国光谷升级创新创业生态 设立10亿元种苗创投基金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20:31
核心政策框架 - 推出《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明确未来三年推动创新创业的主要路径与具体举措 [1] - 以地理集中和政策普惠为思路实施五大行动包括创新原点引领、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共担、创业活力激发和服务效能提升 [3] - 配套11条资金支持措施覆盖关键环节和重要阶段 [3] 量化发展目标 - 力争2027年实现四大目标包括关山大道片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共聚原点 [3] - 累计培育500家硬科技创业企业并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 [3] - 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企业并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 [3] - 累计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不低于300场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3] 空间与载体建设 - 打造科创地标项目原点智绘促进创新资源集聚 [3] - 改造光谷步行街、关东工业园和光谷创业街为高密度创新创业街区 [3] - 建设低成本孵化场地和中试验证集聚区配备共享标准化厂房形成孵化—研发—生产完整链条 [3] - 打造10万平方米低成本物理空间降低初创企业房租和人力成本 [4] 资金支持机制 - 构建投早投小基金群力争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4] - 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采用拨转股机制 [4] - 项目原型开发阶段拨付50%资金达到技术里程碑再拨付50% [4] - 设立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分阶段资助大学生创业明星项目 [4] 创新生态构建 - 依托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搭建AI智能匹配和科创大模型的创新创业服务专区 [4] - 线下联动光谷青桐汇等品牌活动举办项目路演和培训 [5] - 拥有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6家湖北实验室 [5] - 形成科技领军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瞪羚和独角兽企业为骨干的企业梯队 [5] 战略方向 - 针对高技术项目构建覆盖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和孵化加速的全链条支撑 [5] - 针对高起点创业人才加大耐心资本供给与导师资源匹配 [5]
“中国光谷”构建“双创”新高地:三年拟投项目400个 金额超10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9:34
行动方案核心目标 - 光谷计划到2027年实现四大目标,包括将关山大道片区打造为华科大科技成果转化共聚原点、累计培育500家硬科技创业企业、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企业、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累计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不低于300场,并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1] - 行动方案以“地理集中、政策普惠”为思路,将实施创新原点引领、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共担、创业活力激发、服务效能提升五大行动 [1] 全链条创业支撑体系 - 为应对高技术项目转化难题,光谷将构建覆盖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孵化加速的全链条支撑体系 [1] - 支持链主企业建立垂直领域产业孵化器、高能级研发机构建未来产业孵化器、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型孵化器,引导传统孵化器提升专业运营与技术服务能力,实现未来产业孵化器全覆盖 [2] 创业成本降低措施 - 在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给予资金支持,例如对每个孵化载体3年累计最高支持500万元,旨在打造“楼上创业、楼下生活”的孵化高地 [2] - 汽发社区“原点智绘”项目将提供低成本孵化空间与校企联合平台,并配套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青年公寓等生活场景 [2] 风险共担与金融支持 - 光谷创新推出“投早投小”基金群与“拨转股”机制,构建覆盖概念验证、天使、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力争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2] - 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以“拨转股”方式支持,项目原型开发阶段拨付50%,达到技术里程碑再拨付50%,后续融资时可转为股权或退出 [3] 专项人才与项目资助 - 针对大学生创业设立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以“5+5+10”分阶段模式资助明星项目,准创业阶段支持5万元,完成产品原型与客户验证再支持5万元,稳定经营并带动5人以上就业后拨付10万元 [3] - 方案将加大耐心资本供给与导师资源匹配,以满足高起点创业人才的需求 [1]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高地的行动方案及措施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18:49
核心政策框架 - 东湖高新区发布《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 旨在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高地 实施五大行动并设定2027年四大高价值目标 [1] - 政策以地理集中和政策普惠为思路 聚焦创新原点引领 创业成本降低 创业风险共担 创业活力激发和服务效能提升五大领域 [1] 具体发展目标 - 目标一:推动关山大道片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共聚原点 [1] - 目标二:累计培育500家高技术壁垒和高市场潜力的硬科技创业企业 并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 [1] - 目标三:实现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企业 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 [1] - 目标四:累计组织不低于300场创新创业活动 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1] 资金与成本支持措施 - 在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 覆盖链主企业建立垂直产业孵化器 高能级研发机构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 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型孵化器等多类主体 [2] - 支持社会机构与产业园区合作运营孵化器 引导传统孵化器提升专业运营 技术服务与投融资能力 [2] 创新金融支持机制 - 推出投早投小基金群与拨转股机制 围绕高校院所 湖北实验室和龙头企业构建覆盖概念验证 天使和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 [2] - 目标三年内投资不少于400个早期项目 金额超10亿元 其中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 [2] - 拨转股机制在项目原型开发阶段拨付50%资金 达到技术里程碑后再拨付50% 后续融资时前期资金可按约定转为股权或退出 [2] 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 - 光谷金控搭建创新创业线上服务专区 按1+4+10思路整合资源 即1个服务专区 4大AI应用和10大功能模块覆盖全场景 [3] - 平台汇聚百余所高校院所 11万余家企业及1800余家服务机构资源 整合8500万余篇论文 5120万余项专利及304万余条专家信息的高价值数据体系 [3] 首例落地案例与成效 - 光谷金控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与浩华磐泽投资公司合作设立喻越磐泽概念验证资金 总出资4500万元 形成社会资本:政府资金:平台运营=1:1:1的风险共担机制 [3] - 华科科技园依托喻越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全周期孵化服务 两年来累计入库93个高校及科研团队项目 优选39个进入验证环节 其中8个高价值项目成功转化83项专利 技术交易额超3000万元 [4] 生态体系升级方向 - 从十万方物理空间的硬支撑升级至AI全栈服务的软赋能 结合10亿元创投基金的风险共担机制和拨转股机制的循环造血功能 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创新创业生态 [4]
光谷构建“双创”新生态:三年拟投项目不少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9-02 15:58
行动方案与投资计划 - 东湖高新区公布《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计划三年内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1] - 创新推出"投早投小"基金群与"拨转股"机制,构建覆盖概念验证、天使、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 [1] - 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以"拨转股"方式支持项目原型开发 [1] 具体支持措施与资金安排 - 大学生创业设立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以"5+5+10"分阶段模式资助明星项目 [1] - 支持链主企业、研发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建立各类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全要素扶持 [2] - 创新创业线上服务专区按"1+4+10"思路搭建,整合海量资源以提供全方位支撑 [3] 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 - 线上服务专区依托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汇聚百余所高校院所、11万余家企业及1800余家服务机构资源 [3] - 平台整合涵盖8500万余篇论文、5120万余项专利以及304万余条专家信息的高价值数据体系 [3] - 采用"线上AI+线下矩阵"模式解决传统创业服务"人力依赖强、资源匹配慢"的问题 [3] 发展目标与预期成果 - 力争到2027年累计培育500家硬科技创业企业,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 [4] - 目标包括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创新创业企业,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 [4] - 计划累计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不低于300场,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4]
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全面共建启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01 17:20
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位于庆盛枢纽区块,定位"粤港枢纽·创新城区",已成为南沙承接港澳创 新资源、推动"学研产城"融合的核心平台。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为核心,社区已形成人工智能、新 能源、生命健康三大产业集群,入驻企业180家,集聚近400名企业家和科学家。 会上,南沙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树立全范围、全体系、全周期的人才观,真正尊重和服务人才,迭代 升级国际人才港政策,每年拿出10亿—20亿元资金设立人才专项,引进全球的高端科学家、高技能人 才、跨国公司人才,力争3年内引进5万名大学生。 近日,共建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暨广州南沙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启动建设推进会在广州南 沙举行,汇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湾区高校、科创企业、金融资本、创新载体等多方力量,多个重点 项目完成签约,推动政策、空间、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整合,共建高效协同的创新创业服务生 态体系。 对创新创业团队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精准滴灌项目的全周期发展,南沙在会上公布"启翔"和"腾 飞"双轨并行的支持模式。对于怀揣梦想、刚刚起步的团队,"启翔"将根据学历层次,提供10万、20 万、3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对于已有技术积累、寻 ...
花果山英才“双创计划”为引才加码
江南时报· 2025-09-01 14:36
人才引进政策框架 - 连云港市推出花果山英才"双创计划"实施办法 通过6大项目类别覆盖人才需求全场景 包括双创人才(团队)项目 双创博士项目 博士后专项 留学回国人才专项(海燕计划) 外国人才专项与乡村振兴人才专项 [1] - 政策目标为以高端人才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引进一名人才 带来一个团队 创办一家企业 引领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 [1] 资金资助标准 - 创新类人才可获30万~200万元资金资助 创新类团队资助额度达100万~500万元 [1] - 创业类人才与团队按不高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分别享受50万~500万元和100万~1000万元资助 [1] - 双创博士可获5万元生活补助 企业博士后最高获20万元项目资助 事业单位博士后最高获10万元项目资助 [2] - 留学回国人才"海燕计划"提供3万~10万元项目资助 外国人才按A/B/C类分级给予最高30万/20万/10万元补贴 乡村振兴人才最高可获50万元资金支持 [2]
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幕
辽宁日报· 2025-09-01 08:55
赛事概况 - 第十届"创客中国"辽宁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沈阳完成 企业组评选一等奖1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6名 创业组评选一等奖1名 二等奖1名 三等奖1名 [1] - 企业组前10名入选国赛500强企业组备选名单 创业组前6名入选国赛创业组300强名单 [1] - 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指导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 [1] 参赛规模与领域 - 大赛共收到184项参赛作品 其中企业组102项 创业组82项 [1] - 参赛项目覆盖智能装备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材料 新能源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等多个前沿领域 [1] 历史成果与全国影响力 - 2016年创办以来累计培育服务创新创业项目近3000个 [1] - 65个项目入围"创客中国"全国大赛200强或500强 5个项目获全国优胜奖 [1] - 第九届大赛斩获全国三等奖 实现辽宁省在该赛事的重要突破 [1] - 本届优秀项目将代表辽宁出征第十届"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