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

搜索文档
特朗普、马斯克骂战升级!特斯拉直线跳水
证券时报· 2025-07-01 16:59
法案争议 - 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减税及支出法案在国会参议院遭遇强力阻击 原计划表决未举行 进入预计长达一天的"马拉松"会议讨论修正案 [2] - 马斯克持续加大对该法案的抨击力度 誓言若法案通过将组建新政党"美国党" 称国家需要替代民主党和共和党一元化的政党 [2] - 马斯克态度强硬表示要击败支持该法案的政客 称"如果这是我在这个地球上做的最后一件事 他们明年的初选就会失败" [2] 特朗普回应 -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回应马斯克 称其早知道自己反对"电动汽车强制令" 认为电动汽车不应强制拥有 [3] - 特朗普指责马斯克获得的补贴可能远超历史上任何人 称若无补贴马斯克可能关门大吉 回到南非老家 [3] - 特朗普表示若没有补贴 将不再有火箭发射、卫星或电动汽车生产 国家能节省一大笔钱 建议政府效率部调查 [3] 法案内容 - "大而美"法案包含多项条款 内容超1000页 主要侧重减税和削减开支 [4] - 法案将延长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 对小费、汽车贷款等提供新税收减免 [4] - 法案增加国防支出 为打击非法移民提供更多资金 [4] 经济影响 - 白宫报告称法案和特朗普更广泛经济政策有望在2034年将联邦政府债务降至GDP的94% 期间财政赤字有望减少8 5万亿美元至11 2万亿美元 [4] - 国会预算办公室评估法案参议院版将导致美国国债10年内增加3 3万亿美元 比众议院版多约8000亿美元 目前美国国债已高达36 2万亿美元 [4] 行业立场 - 马斯克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工作 直言不讳表达对法案不满 称其为"令人作呕的可憎之物" [5] - 马斯克称法案增加联邦赤字 破坏了政府效率部为削减开支所做工作 [5] - 马斯克表示法案"给过去的行业提供援助 同时严重损害了未来的行业" [5] 市场反应 - 特朗普发声后 特斯拉夜盘股价迅速跳水 一度杀跌超7% [3]
特朗普、马斯克骂战升级!特斯拉直线跳水!
证券时报· 2025-07-01 16:50
在"大而美 " 法案于美国国会激烈讨论之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特斯拉CEO马斯克再次在各自社交媒体上激烈表达了不同意见。 为何又起争吵? 周一,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减税及支出法案在国会参议院遭遇强力阻击。原计划于美东时间30日早上9点对法案的表决并未举行,而是进入一场预计长达一天 的"马拉松"会议,讨论该法案的修正案。 在此重要关头,马斯克在社交媒体持续加大了对该法案的抨击力度,并誓言如果该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他将组建一个新的政党。 "如果这个疯狂的支出法案通过,美国党将在第二天成立。"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说,"我们的国家需要一个替代民主党和共和党一元化的政党,这样人民才能 真正有发言权。" 在此之前,他还态度强硬地表示要击败支持这项法案的政客。他说:"如果这是我在这个地球上做的最后一件事,他们明年的初选就会失败。" 对于马斯克再次点燃骂战,特朗普也迅速给予回应。 他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帖说:"埃隆·马斯克在强力支持我竞选总统之前,早就知道我强烈反对'电动汽车强制令'。这太荒谬了,这一直是我竞选活动的主 要部分。电动汽车没问题,但不应该强迫每个人都拥有一辆。埃隆获得的补贴可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 ...
白宫发布特朗普动画直播视频,推广“大而美”法案,网友吐槽
环球网· 2025-07-01 16:40
特朗普政府推广"大而美"法案 - 美国白宫发布动画直播视频推广"大而美"法案 视频中动画版特朗普操作炸锅并向顾客挥手 右侧文字滚动播放法案带来的好处 包括恢复财政正常状态 永久保障边境安全 实现空中交通管制现代化等 [1] - 视频背景音乐节奏舒缓 标题为"一个适合放松/学习的'大而美'Lo-Fi MAGA视频" 指代特朗普2024年竞选总统期间的宣传噱头 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州一家麦当劳"打过工" [1] 类似推广方式的历史案例 - 特朗普政府5月初在YouTube和X平台推出类似直播 卡通版特朗普在总统办公桌"坚毅桌"上写写画画 旁边列出对美国人民"做出并兑现的承诺" [3] - 英国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2019年大选中也曾推出类似视频 [3] 社交媒体反响 - 视频在X平台引发争议 有网友批评视频只表达法案希望传达的意思而非具体内容 质疑"最透明的政府"说法 [3] - 有网友质疑宣传效果 吐槽"你们会看这种宣传吗" 另有网友批评法案"臃肿且残忍" [4] "大而美"法案内容及进展 - 法案5月在众议院以一票优势通过 文本长达940页 包含削减税率 新能源补贴 社会保障支出 增加军费和边境安全支出等条款 [5] - 参议院6月28日以微弱优势通过程序性投票 所有民主党参议员和两位共和党参议员反对 民主党批评法案"劫贫济富" 减税红利主要流向富人 却削减低收入群体社会福利 [5] - 特斯拉CEO马斯克怒斥法案"疯狂且具破坏性" 将"摧毁数百万美国就业岗位并造成战略重创" [5] - 民主党人采用"拖字诀"阻挠 迫使原定6月29日夜里的表决延至30日上午举行 [5]
特朗普回怼马斯克:你拿的补贴比谁都多!特斯拉夜盘一度跳水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6:20
马斯克怒发数十条帖文 据新华国际报道,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当地时间6月30日再次猛批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 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他连发数十条帖文,称那些支持该法案的议员应该感到羞愧,并表示, 如果法案通过,第二天就会成立"美国党"。 特朗普马斯克再次互放狠话! 据央视新闻报道,上个月初,特朗普与曾担任其政府效率部负责人的马斯克关系公开破裂,双 方一度通过公开发声和社媒发帖互怼。特朗普当时就曾威胁要取消马斯克旗下企业的政府合 同。但之后,双方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可近来,随着"大而美"法案在美国国会参议院"闯关", 马斯克再次接连发帖抨击这一法案。 马斯克还置顶了一条帖文,威胁将支持法案的议员头像做成讽刺海报并在明年的中期选举党内 初选阶段传播。配图上是匹诺曹的形象,还有显眼的四个英文字母:LIAR(撒谎者)。 马斯克还用侮辱性词汇形容共和、民主两党,称"大而美"法案将创纪录地把债务上限推高5万 亿美元。 "是时候成立一个真正关心人民的新政党了" 。 特朗普回应马斯克抨击"大而美"法案:你拿的补贴比谁都多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凌晨,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帖,回应美 国企业家马斯克对其力 ...
特朗普痛批马斯克拿太多政府补贴:没钱早就得回老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16:10
特朗普痛批马斯克拿太多政府补贴:没钱早就得回老家 "马斯克拿到的补贴比任何人都多" 当地时间7月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早在强烈支持我竞选总统之前,埃隆·马斯克就知 道我强烈反对'电动汽车强制令'。这太荒谬了,这一直是我竞选活动的主要内容。电动汽车很好,但没 必要强迫每个人都拥有一辆。" 特朗普表示,马斯克获得的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人都多","如果没有补贴,埃隆可能不得不关 门大吉,回到南非老家。不再发射火箭、生产卫星或电动汽车,我们的国家将节省一大笔钱。也许我们 应该让政府效率部(DOGE)好好查查?这能省下一大笔钱!" 图片来源:特朗普社交媒体截图 近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文抨击"大而美"法案,称其"疯狂且有破坏性""给夕阳产业提供施 舍,却严重损害未来产业"。他还表示,如果法案通过,他将立即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中新网7月1日电(张乃月)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企业家马斯克争执再起。马斯克抨击特朗普力推 的"大而美"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特朗普则指责马斯克过度受益于政府补贴。 "大而美"法案遭遇马拉松式投票 二人争论之际,美国国会参议院正对"大而美"法案进行"马拉松式的" ...
特朗普,怒怼马斯克!“你拿的补贴比谁都多”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5:01
特朗普与马斯克关于"大而美"法案的争议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回应马斯克对"大而美"法案的抨击,称马斯克获得的政府补贴远超历史上任何人 [2] - 特朗普暗示若取消补贴,马斯克旗下企业可能面临倒闭风险,涉及火箭发射、卫星和电动汽车生产业务 [2] - 特朗普提及曾威胁取消马斯克企业的政府合同,双方关系近期因法案争议再度紧张 [2] 马斯克对"大而美"法案的批评 - 马斯克称该法案的"疯狂支出"将使美国债务上限增加创纪录的五万亿美元 [3] - 马斯克批评共和党为"猪党",并提议建立真正关心人民的新政党 [3] - 马斯克此前多次发声反对税改法案,认为最新草案将摧毁数百万就业岗位并对美国造成战略伤害 [4] 法案推进动态 - 美国参议院于6月30日开始对"大而美"减税及支出法案进行投票,因民主党抵制导致投票拖延 [1] - 法案争议导致特朗普与马斯克原本缓和的关系再度破裂,双方通过社媒公开互怼 [2]
直线大跳水!特朗普,突然“发飙”!
券商中国· 2025-07-01 14:41
特朗普与马斯克矛盾升级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炮轰马斯克,称其获得的历史性补贴远超他人,并威胁若取消补贴特斯拉将面临倒闭风险[1][5] - 马斯克回应要求立即削减所有补贴,导致特斯拉股价夜盘暴跌7%[2][5] - 矛盾根源在于马斯克反对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包含新能源补贴等争议条款[3][8] "大而美"法案争议焦点 - 法案涉及5万亿美元债务上限提升,被马斯克批评为"疯狂支出"将摧毁数百万就业岗位[9] - 法案包含大幅减税、新能源补贴及军费增加等条款,引发两党激烈争论[3][12] - 共和党多数支持法案快速通过,民主党领袖舒默指责其使用"假数学"掩盖成本[12] 双方立场与影响 - 特朗普强调反对电动汽车强制政策,认为该政策损害马斯克利益[5][6] - 马斯克指控两党实质是"单一党",呼吁组建真正代表民众的新政党[9] - 特斯拉股价受此事件直接影响,市场波动剧烈显示投资者对政策风险敏感[2][5] 法案推进现状 - 参议院已启动特殊议程进行数十项修正案表决,程序可能持续数小时至全天[11] - 民主党采用拖延战术但未影响整体进度,投票结果将决定法案最终形态[11]
特朗普未曾预料,马斯克欲建第三党,美国两党联合打压,政治局势将如何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7-01 13:49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动机 - 马斯克认为"大而美"法案将造成5万亿美元债务负担,批评两党只顾自身利益[1] - 通过社交平台X发起投票,560万参与者中80.4%支持成立新政党[3] - 目标是为80%的中间派群体提供政治代表,打破两党垄断格局[3] 政治与商业的联动关系 - 马斯克试图为商业帝国建立政治支持,体现美国政商紧密关联的传统[3] - 历史上商人涉足政界具有普遍性,属于商业利益延伸策略[5] - 与特朗普合作破裂反映短期政治博弈与长期战略布局的差异[3] 新政党面临的挑战 - 需突破法律程序、资金募集、人才招募等多重障碍[5] - 选民长期受两党影响,对新政党接受度存疑[5] - 既有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可能采取阻挠措施[5] 事件潜在影响 - 动摇美国两党制根基,创造政治格局变革可能性[6] - 社交媒体成为政治动员新渠道,560万投票体现影响力[3]
美股三个月暴涨10万亿美元创纪录,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本周关键投票
金融界· 2025-07-01 09:1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在4月触底后迎来强劲反弹,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重新刷新历史新高 [1] - 标普500指数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市值增长超过10万亿美元,创下指数从高位下跌15%以上重新突破新高的最短纪录 [1] - 7月通常是美股表现最佳的月份之一 [1] "大而美"法案立法进程 - 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本周将面临关键投票,法案核心内容包括延长现行减税政策、增加国防及边境安全预算,同时削减医疗补助和食品援助项目支出 [3] - 法案在众议院以215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提交参议院审议 [3] - 参议院以51对49的票数通过程序性动议,推进法案立法进程 [3]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分析显示,该法案将在未来10年使联邦债务增加3.3万亿美元 [3] - 法案提议将联邦债务上限再提高5万亿美元,这一增幅创历史纪录 [3] 贸易政策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宣布暂停与加拿大贸易谈判,造成美股短线大幅跳水 [4] - 7月9日,为期90天的关税暂停期即将到期,特朗普表示无意将关税暂停期延长 [4] - 美国与欧盟、加拿大、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尚未达成贸易协议 [4] - 财报季将于7月中旬开始,为投资者提供企业应对新关税等宏观经济挑战的最新信息 [4] - 标普500指数从最近低点反弹主要由少数大盘股推动,给市场带来集中风险 [4] - 科技七巨头预计将在7月底至8月初公布收益 [4]
“大而美”法案表决前夕飞出“黑天鹅” 美国会山上演“马拉松”耐力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01 07:04
国会两党对"大而美"法案的博弈 - 参议院原定6月30日对"大而美"法案进行表决,但改为持续数小时的"马拉松"会议讨论修正案[1][2] - 民主党通过不断提出新修正案(如农村医院、食品券、医疗补助资金等)来阻击法案,共和党拒绝调整[3][4] - 民主党计划继续提出取消富人税收减免、削减医疗补助等修正案[5] - 两党在6月28日程序性投票中以51:49微弱优势通过推进法案,显示严重分歧[12] "大而美"法案核心内容 - 法案名称源自特朗普对其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方案的简化称呼[6] - 主要内容包括: - 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8] - 医疗补助领域削减近万亿美元,提高领取门槛[9] - 收紧食品援助资格(年龄从54提至64岁),预计10年削减2300亿美元[9] - 取消或压缩拜登政府的"绿色补贴"政策[9] - 提高联邦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增加军费和边境安全支出[10][11] 两党对法案的经济影响争议 - 共和党宣称法案将在未来节省约5000亿美元财政支出[14] - 民主党反驳称法案实际将增加4.45万亿美元联邦赤字(按新增减税永久保留假设)[15] - 国会预算办公室传统基线评估认为将新增3.25万亿美元赤字[15] 法案推进过程中的争议事件 - 民主党强制要求用16小时宣读940页法案文本[13] - 两党爆发"白板大战":共和党展示节省支出数据,民主党展示增加赤字数据[14][15] - 马斯克批评推动法案的共和党为"猪党",呼吁建立新政党[1] 专家对法案影响的评估 - 法案难产反映美国内部严重极化斗争,连共和党内部也存在分歧[17] - 若通过可能: - 加剧美国社会失衡和不平等[18] - 增加联邦政府负担和经济风险[18] - 推高军费支出并加剧世界动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