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服务消费

搜索文档
扩大服务消费,9部门发文
搜狐财经· 2025-09-16 18:58
转自:新华社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 商务部等9部门9月16日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包括: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等 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
利好来了!九部门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8:40
商务部等9部门9月16日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全文如下: 服务消费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 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提出以下措施。 一、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一)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工作方案》,从加强政策支持、搭建平 台载体、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标准引领、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工作举措。持续深化"购在中国"品牌 打造,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贴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 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培育服务消费品牌,打造服务消费热点。(商务部牵头) (二)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 企业。(财政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三)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 放试点。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
9部门: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搜狐财经· 2025-09-16 18:30
政策支持措施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支持文化 旅游 养老 托育 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1]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并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相关领域投资[1] - 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并加大对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1] 金融创新支持 - 金融机构需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以实现可持续支持服务消费[1] - 支持金融机构针对服务消费经营主体特点和融资需求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1] -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 集聚区和相关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1]
商务部等9部门: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北京商报· 2025-09-16 18:24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提出,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在放假总天数和 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 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 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
商务部等九部门: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北京商报· 2025-09-16 18:24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9月16日,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提出,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在放假总天数和 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 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 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
商务部等九部门: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吸引外国优秀学生来华学习
北京商报· 2025-09-16 18:23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9月16日,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提出,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 家范围,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和通讯、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措 施,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加强我国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发挥美食、中医药、 文物古迹等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鼓励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推出若干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加 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吸引外国优秀学生来华学习。培育面向国际的医疗、会展等市场。 ...
商务部等九部门:规范发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类非学科教育培训
北京商报· 2025-09-16 18:23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9月16日,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提出,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训市场。规范发展文化艺术、科 技、体育类非学科教育培训,完善许可条件,符合条件的线上、线下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可依法依规申请 行政许可。鼓励相关机构以市场化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培训评价机制。有序发展社区学院、 市民夜校、老年培训,提供优质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免费或低租金场地设 施。 ...
利好!九部门联合发布,事关服务消费!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8:15
政策框架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包含5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 [1] 消费促进平台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并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以打造消费热点 [1]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并促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1] 服务供给升级 - 提升文化娱乐 体育 家政 养老 托育等服务供给水平 [1] -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1] 消费新增量拓展 - 吸引境外人员入境消费并扩展数字服务消费以激发新增长点 [1] 财政金融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服务设施建设 [1] - 加大服务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并实施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1] 统计监测体系 - 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并创新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1]
重大利好!9部门发文扩大服务消费
央视新闻· 2025-09-16 17:56
来源:央视财经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服务消费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 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提出以下措施。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一)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工作方案》,从加强政策支持、搭建平 台载体、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标准引领、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工作举措。持续深化"购在中国"品牌 打造,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贴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 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培育服务消费品牌,打造服务消费热点。(商务部牵头) (二)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 企业。(财政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三)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 放试点。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支 ...
19条来了!事关扩大服务消费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17:45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围绕重点领域培育服务消费品牌[1][3] - 开展消费新业态试点城市建设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1][3] - 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3]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互联网文化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开放试点[3] - 支持推出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精品创作 打造辐射带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 培育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3]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 鼓励推行免预约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1][3]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打造高知名度精品赛事 持续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商圈活动[3] - 培育多元化教育培训市场 规范发展非学科教育培训 有序发展社区学院市民夜校[3]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制度覆盖面 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培训[4] - 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发展 鼓励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4]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 吸引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4]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 吸引境外人员入境消费 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签证政策 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4] -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 发挥美食中医药文物优势 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4] -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场景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4]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服务消费时间[1][4]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服务设施建设[5]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投资服务消费企业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相关领域投资[5] -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信贷投放 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 加强对消费场景和重点项目支持[5] -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分担风险 开展消费贷款贴息[5]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5] 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 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 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 客观反映服务消费发展情况[6] - 创新统计监测方法 鼓励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