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

搜索文档
利好!九部门联合发布,事关服务消费!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8:15
《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5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一是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实 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打造服务消费热点。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建设,促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二是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提升文化娱乐、体育、家政、养老、托育 等服务供给水平,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是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 费,扩展数字服务消费。四是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 资金渠道支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服务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实施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激发服务消 费市场活力。五是健全统计监测制度,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创新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
九部门: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7:09
政策核心目标 - 扩大服务消费 推动消费转型升级 发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作用 [1] - 更大力度提振消费 扩大内需 [1] 消费平台培育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2]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 [2] -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2] 服务供给扩容 - 扩大互联网/文化/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对外开放试点 [2] - 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领域精品创作 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文化场馆 [2]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鼓励免预约 [2]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打造精品赛事和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品牌 [2] - 培育多元化教育培训市场 规范发展非学科教育培训 [2]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领域市场准入 吸引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 [3] 民生服务强化 - 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 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 [3] - 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 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3] 跨境消费促进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入境免签政策 [3] - 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 [3] - 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 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3] 数字消费创新 -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3]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3] 消费时间优化 -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服务消费时间 [3] 财政支持措施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设施建设 [4] -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服务消费企业 [4] 金融支持政策 -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4] - 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加强对消费场景和重点项目支持 [4] - 开展消费贷款贴息 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4]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降低融资成本 [4] 统计监测优化 - 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工作 [6] - 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6]
广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周开启 开设5个行业专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0:30
南都讯 为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为新业态经济发展聚势赋能,9月15日至9月19 日,中共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委网信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 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总工会、市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2025年"权'新'为您·生态共融"新就业形态劳 动者权益保障周活动。本次权益保障周活动别开生面地采用"主会场+专场"活动形式,共举办2个主会场 和5个行业专场活动,活动安排紧密、形式丰富多样,实现新业态行业的广泛覆盖。 9月15日下午,隆重的权益保障周启动式和就业供需对接会在海珠区乐峰广场举行,28个现场摊位集岗 位发布、求职咨询、职场规划、创业集市、健康义诊等为一体。 9月16日上午在黄埔区萝岗万达广场举办网约配送员专场"金秋送暖"节日慰问和政策宣传咨询活动;9月 16日下午在天河区岑村举办"红色引擎·暖'新'同行"新就业群体心理知识及法律讲座暨网约车矛盾调解热 线周年活动,将网约车货车司机的心理健康服务与纠纷化解服务创新结合。 9月17日上午在市邮政管理局举办"健康相伴·快递员专场活动",邀请医师为快递员们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和义诊活动,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9月18日 ...
解读北京“十四五”成绩单,市发改委回答八大关键问题
新京报· 2025-09-15 19:17
9月15日,北京市召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布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北京市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剑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 主任刘伯正,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晓涛,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鑫现场答记者 问,全面解读北京"十四五"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经济韧性是怎样炼成的? 问:前两年北京经济受疫情等影响有过波动,但很快恢复稳定增长,如何看待北京经济的韧性和潜 力,"十五五"这种向好的态势能否延续? 张鑫:产业方面,北京先后启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形成"双标杆引领、双引擎驱动"。 北京国民经济前3大支柱行业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稳居全 国首位。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制造业向新优化、向高攀升,集成电路、新 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效,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汽车市场增量部 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需求方面,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能够超过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投资新动能 持续释放,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 ...
京东外卖、京东旅行、京东家政等多业务亮相2025服贸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1 14:09
京东旅行依托京东集团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数字技术优势及数亿优质用户基础,打造了交通出行、酒店 住宿、旅行度假、景区乐园以及跨界项目等多个板块。其中,酒店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上线近40 万家国内酒店,超100万家海外酒店;机票业务已覆盖数万条航线,火车交通提供全国列车票及高铁 票,为旅客提供7*24的无忧订票及客户服务;旅行度假覆盖知名乐园、上万条品质线路。 转自:新华财经 2025年7月,七鲜小厨正式上线,定位"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主打"现炒现做+透明厨房",门店采 用"外卖+自提"模式,旨在通过供应链创新解决传统餐饮行业连锁化困难、"幽灵外卖"泛滥等痛点,促 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七鲜小厨首创"菜品合伙人"模式,投入10亿现金面向全国餐饮品牌及个体厨师 招募"大厨配方",成为菜品合伙人可获得单菜100万元保底分成,以及后续持续的销售分成。 作为京东旗下首个餐饮实体基础设施品牌,七鲜美食MALL是京东在本地生活领域的一次创新布局,与 品质外卖相辅相成,互相带动。2025年6月18日,七鲜美食MALL首店正式开业,并携手六必居、乐寿 御坊、肆月河豚、咖啡熊、六丁火烤肉等十大网红餐饮品牌首登哈尔滨。七鲜美食 ...
政策问答·回应关切|服务消费怎样成为新的增长点
人民日报· 2025-09-11 09:23
服务消费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商务部将围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实施政策组合拳以优化供给和激发消费潜能 [2] - 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增强两个市场资源联动效应并培育新增长点 [2][3] 服务消费市场表现 - 前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且占比持续提升 [1]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 [1] - 截至8月底国内电影票房超392亿元且观影人次达9.09亿均超去年同期 [1] - 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1] 重点领域发展举措 - 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及提质惠民行动打造消费新热点 [2] - 通过持续举办中华美食荟等活动培育餐饮消费热点 [2] - 推动家政服务供给扩大并开展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3] - 建立家政服务信用体系以优化消费环境 [3] 行业现存挑战 - 一老一小和家政服务等领域存在优质供给不足问题 [1] - 部分领域服务质量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2]
服务消费怎样成为新的增长点(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09-11 05:56
读者关切 一方面,持续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围绕支持政策、平台载体等方面推出一批务实举措;开 展"服务消费季"活动,打造服务消费新热点。另一方面,针对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以及群众关心的服 务质量问题,将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同时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 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餐饮业和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商务部相关负责 人说,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办好"中华美食荟"系列促消费活动以及"跟着电影品美食"等活动,着力培育 餐饮消费热点。同时,将积极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规范行业经营秩序,总结梳理各地推进餐饮业高质 量发展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做好宣传推广。 针对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的情况,将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持续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 动,提升家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和家政服务质量。此外将通过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建设等举措,营造 良好的家政服务消费环境。 相关部门将围绕"对外开放、对内放开",改革、开放、创新并举,引进更多优质服务,大力培育服务消 费新增长点,努力增强服务消费发展后劲。 (文章 ...
我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服务1.18亿居民 这些业态排名前三
第一财经· 2025-09-10 21:54
在今日(9月10日)举行的2025国际消费大会上,中国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公布了《2024年度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报告》 (下称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进一步提速,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 5188个,服务社区居民1.18亿人。 《报告》指出,便民生活圈的业态功能持续优化。基本保障类业态占主导地位,达86%,品质提升类业态占14%。具体来看,早 餐店、便利店和智能信包箱在基本保障类业态中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25%、19%和11%;品质提升类业态中,运动健身房、托育 机构和养老站点位列前三。 同时,便民生活圈集约化程度明显提升。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便民生活圈内共建成社区商业中心(包括邻里中心、商业综合 体等)8039座,较上年同期增加4044座,平均每个生活圈拥有1.6座,同比增加0.4座。数智化建设同步推进,使用智慧服务平台的 社区达7250个,同比增长3033个,智慧化覆盖率达到53.2%。 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有效带动了就业增长。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试点生活圈内的商业网点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32.4万个,同比增 长44.9%。 《报告》建议 ...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更多新举措在路上
经济网· 2025-09-05 15:30
政策动向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 [1] - 政策重点包括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并纳入更多领域至《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 - 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策略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激发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多元服务领域活力 [2] 行业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2.2% 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比提升至2.1% [2] - 旅行服务出口增速达97.5% 同期旅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5849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服务出口占对外贸易总出口比重达11.5% 较前期提升0.7个百分点 [4] -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顺差扩大409.2亿元 显示向"世界服务提供者"转型趋势 [4] 消费结构 -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6] - 2024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比重达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 [6] - 服务业就业占比达48.8% 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增长显著 [6] 发展举措 - 2025年服贸会将展示190余项服务贸易成果 含91项全球/全国首发服务 [4] - 筹划40余场商旅文体健融合活动 包括文创市集/精致美食/经典赛事等新消费场景 [4] - 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系列活动 推动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业态 [5] - 通过财政补贴和减少政策限制双轨激励 形成制度红利与市场红利共振 [3]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5 08:36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实施期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1] -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被称作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2] - 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针对居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针对8类服务行业经营者[4][8]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详情 - 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和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2] - 重点领域涵盖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7大类[2]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3]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 同一贷款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 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同一贷款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3] - 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多为3%左右 1个百分点贴息约为利率水平的1/3[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详情 - 支持范围包括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4]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7] - 贷款必须用于经营活动 贴息期限最长1年 贷款期限不足一年按实际期限贴息[7]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3] 政策背景与依据 - 中国服务消费自2020年以来保持较快增长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9.6%[5] - 2023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6.1%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5] - 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48.8% 其中餐饮住宿 居民服务 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人员增长明显[6] 政策预期效果 - 初步测算1元贴息资金有望带动100元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10] - 截至2024年6月末 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达21.2万亿元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达2.8万亿元[8] - 政策打破以往对整笔贷款贴息惯例 精准支持实际消费部分 体现普惠性[10]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