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可能三角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研发走向多路线融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3 10:32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 目前全固态电池领域存在4条技术路线: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和卤化物,但每条路线均有难以克服的难题 [2] - 氧化物路线量产能力和空气稳定性较高,但接触电阻、对锂稳定性较弱,且存在电解质薄膜制备和锂枝晶抑制的挑战 [3] - 硫化物路线离子电导率高,但材料易与H₂O、N₂、CO₂反应生成有毒气体,且生产装备耐腐蚀要求高,商业化成本门槛为硫化锂价格需低于50万元/吨 [3][4] - 聚合物路线界面接触和加工性优,但导电率和稳定性不足;卤化物路线界面接触性好,但电化学稳定性和加工难度大 [4] 多路线融合趋势 - 行业转向多路线复合技术,通过结合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的优势弥补单一材料短板,例如硫化物高电导率+氧化物稳定性+聚合物加工性 [5] - 复合路线已实现室温60℃~100℃下1500C高倍率性能,并推动电极生产低碳化和高压实 [6] - 具体案例包括:中科院物理所采用氧化物-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满足高能量/安全/低成本需求;欣旺达开发多维复合聚合物体系提升性能 [7] 固液混合半固态电池发展 - 固液混合半固态电池因兼容现有锂电工艺、满足实用化需求,预计将长期存在 [8] - 技术迭代路径:1 0时代电解液占比10~25wt%,4 0时代通过原位固态化实现全固态极片,电解液占比<5wt% [10] - 当前1 0和2 0产品已量产,聚焦低温/倍率/安全性;3 0和4 0产品处于中试阶段,重点优化寿命和安全性 [10] 商业化与经济性挑战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成本极高(硫化锂3000~7000元/公斤,电解质6000~50000元/公斤),较磷酸铁锂价格高20~1000倍 [9] - 行业目标为2025年电芯成本降50%,2027年降70%,2030年再降30~40%,通过原料降本、工艺提升和规模效应实现 [9]
又创历史新低,普通人在“低利率时代”如何理财?
36氪· 2025-05-30 11:09
存款利率下调趋势 - 六大银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首次跌破1%至0.95%,三年期定存利率从1.5%下调至1.25%,五年期定存利率仅剩1.3% [1] - 以100万本金定存5年为例,利率从2020年6月的4.0%降至2025年5月的1.3%,利息减少13.5万 [3][4] - 中小银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长沙银行等也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其中长沙银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利率从1.9%降至1.6% [7] 利率下调影响 - 利率下调导致储户利息收入大幅减少,如100万本金5年定存利息从20万降至6.5万 [3][4] - "存款特种兵"现象正在消失,因利率差异不足以覆盖跨城存款成本 [10][11] 金融产品属性 - 金融产品三大属性:收益性(如股票潜在收益高但波动大)、安全性(如国债、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流动性(如货币基金实时到账,股票型基金赎回需3-4天) [13][14][15][16][17][18][19][20] - 投资领域存在"不可能三角"理论:潜在收益、安全性和流动性不可能同时具备 [21] 低利率时代理财策略 - "不出银行"组合:包括大额存单、储蓄国债、结构性存款等现金存款类产品,以及RI\R2理财产品 [22][23] - "走出银行"组合:包括保险类产品(如养老、医疗险)、基金类产品(如货币基金、债基)、股票类产品(需控制仓位) [22][24] - "钱分三笔,配置4个数"策略:将资金分为短期备用钱、中期规划钱、长期增值钱,并按比例配置现金、保命钱、投资钱、未来钱 [26]
美元信用边际递减不可逆转
国际金融报· 2025-05-26 17:52
贸易赤字下美元信用不稳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美元指数至今仍保持着疲弱的态势,主要原因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全 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造成了的巨大风险。" 自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货币以来,美元的信用影响力虽然仍强于所有非美货币,但 由于美国贸易赤字的持续存在和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美元信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渐进式削弱。此外, 由于少数国家频繁将美元作为金融制裁的主要工具,美元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其"全球公共产品"的属性, 导致多国对美元信用的认可度出现裂痕并显著下降。更为关键的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美国经济衰 退风险和持续通胀压力,直接冲击了美元信用基础。在全球货币体系加速重塑的背景下,美元信用的松 动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快,且这一过程难以逆转。 美元之所以能在一战后取代英镑成为全球核心货币,并在二战后升级为金本位制的绑定货币,主要 得益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债权国地位以及长期贸易顺差。这种综合优势将美元推升至全球货币体系 的顶峰,同时强化了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任。然而,这一强势地位并未持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 国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到80年代中期更是从净债权国跌落为净债务国,最终成为全球最大债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