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搜索文档
2025年首期新粤商特训营成功举办 助力粤企业深入了解资本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20:32
活动背景与目标 - 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办2025年首期新粤商特训营 聚焦优质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发展 推动企业通过融资和上市做大做强[1] - 活动邀请40余名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代表参与 采用线下授课形式 涵盖政策解读、上市规划和财务核查等主题课程[1] - 特训营为公益性活动 计划共举办3期 本期为第1期 旨在探索创新服务模式 促进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衔接[3] 资本市场政策与规则解读 - 深交所市场发展部分享全面注册制改革细则及相关制度 结合实际上市案例解读服务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资本市场功能[1] - 开源证券解读国内资本市场动态 分析独立IPO与并购重组路径的优劣对比 帮助企业了解最新上市关注要点[2] -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分享股权架构管理经验 涵盖机构投资者引入和股权激励要点 结合实战案例指引上市道路[3] 财务与合规管理专题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详细分析近三年A股上市审核反馈 重点关注收入确认和研发支出等财务规范问题[2] - 专题课程涉及IPO财务核查核心领域 包括企业合并、股份支付和固定资产等案例的深入分析[2] - 海瑞芳华资本强调不同发展阶段融资所需经营指标和治理结构 讲解企业治理常见失误及改进措施[2] 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 - 专家分享企业AI数字化转型实践 以AI技术驱动战略、业务和组织体系变革 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和商业模式创新[2] - 活动安排参观深交所上市大厅及金融博览馆 结合上市规范操作课程 帮助企业深入了解交易机制和资本市场核心知识[1] - 特训营邀请券商、律所及会计师事务所专家 围绕产业人才、企业孵化和耐心资本等主题进行专题分享[1]
A股上市公司153家,广州加快推动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28 14:51
据了解,广州企业上市梯队培育成效显著。目前3家企业预计于9月或10月上市,另有一批企业计划下半 年或明年申报。广州市委金融办会同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联合开展政策宣讲、走 访调研等培育对接活动,增强企业上市信心。今年1月印发的《广州市企业赴全国股转系统、北京证券 交易所挂牌上市专项工作组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上市培育体系。 在服务模式上,广州已形成地方政府、证券监管部门、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华南基地、广东股权交易 中心多方联动机制,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 实现层层递进。同时,搭建26家证券、会计、法律专业服务机构库,拟上市后备企业库入库超百家,市 区部门会同交易所、机构平均每月走访企业10家,提供资本市场综合服务。 大湾区经济网广州讯(编辑 徐玲)近日,广州市委金融办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2025年广州市专精 特新企业"走进北交所"活动,20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作为广州加快推动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 举措,今年以来广州已有3家企业在境内外交易所上市。截至目前,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238家,总市 值约3.3万亿元,累计募资超7000亿 ...
2025年广州市专精特新企业“走进北京证券交易所”活动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8:29
本报讯(记者李雯珊)8月21日至22日,广州市委金融办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2025年广州市专精特 新企业"走进北交所"活动,广东省证监局,天河、白云、黄埔、南沙区金融工作部门及广东股权交易中 心、广发证券、万联证券、广州银行等4家机构参加。本次活动共有20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小巨 人"企业有11家,主要为生物医药、专业设备制造、汽车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企业,2024 年营业收入大部分企业为3亿元左右,净利润4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2家。 目前,广州市已经形成地方政府、证券监管部门、北交所华南基地、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多方联动的挂牌 上市服务模式,市委金融办会同工信、科技等重点产业部门、各区政府围绕广州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举 办产业发展座谈会、政策宣讲会、专题业务培训、一对一走访以及专项问题辅导等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找准定位,理清上市路径、上市板块选择等,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广东 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实现层层递进。截至目前,广州市现有境内外上 市公司239家,累计融资超7000亿元,总市值约3.3万亿元,其中北交所上市公司8家;现有新三板挂牌 企 ...
新任总经理邹迎光亮相,中信证券业绩会回应并购、IPO等多个热点
第一财经· 2025-03-27 16:0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中信证券增收增利,高管回应投行业务发展、IPO趋势等热点问题,认为今年投行业务形势好转,行业并购带来竞争压力,公司将多措并举提升竞争力 [1][2][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37.89亿元、净利润217.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和10.06% [4] - 2024年证券投资业务当期收入240.4亿元,同比增长近24%,贡献近四成营收 [4] - 2024年A股IPO阶段性收紧,公司证券承销业务增长放缓,但境内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业务仍居行业第一 [4] 投行业务形势 - 邹迎光认为今年投行业务形势逐渐好转,境内外上市企业申报数量逐渐上升 [2][4] - 预计今年香港市场IPO申报将明显增加,企业国际并购业务需求也将明显增加 [5] 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挖掘市场潜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2][4] - 去年以来调整人员和组织结构,积极推动并购业务发展 [2][4] 行业并购情况 - 并购重组是证券行业主流趋势,今年国联民生证券、国泰海通证券等以重组后“新面貌”亮相资本市场 [6] - 证券行业并购浪潮加速启动,行业整合频率和力度提升,并购周期缩短趋势有望在2025年延续,头部券商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提升 [7] 公司应对竞争策略 - 张佑君认为行业并购对公司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公司感受到竞争压力,但要保持战略定力 [2][7] - 业务端强化专业能力建设,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客户端依托全球业务布局增强服务能力,做大客户市场;管理端提升全球业务管控能力和管理效力 [8] - 未来保持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增长平衡,巩固境内领先地位,做大做强国际业务,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