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

搜索文档
窥见一份指南背后的“中国标准自信”:万华禾香重塑家居健康底线
北京商报· 2025-07-04 16:35
行业标准升级 -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发布《家居人造板材健康消费指南》,首次将复杂甲醛标准转化为消费者易懂的决策工具,引入全球领先的ENF级标准(≤0.025mg/m³)和"过程清零"理念 [1] - 中国标准在限值严格性与技术完整性上领跑全球,无醛人造板定义及甲醛释放限量要求≤0.020 mg/m³,超越美国CARB NAF、日本F4星等国际标准 [4] - 中国人造板标准历经三次蝶变:2001年首部国标GB 18580-2001设立E1级(≤1.5mg/L),2017年迭代至≤0.124mg/m³,2021年ENF级(≤0.025mg/m³)全球领跑 [9] 消费者工具创新 - 《指南》推出"全球标准对比图"和"空间安全计算器",前者对比国内外标准,后者将安全限值转化为"房间能用多少板材"的直观答案 [4][5] - 聚焦人造板快速入门、甲醛释放量限量标准对比、消费选购策略及销售话术破解四大模块,破解消费者选购困境 [2] - 提出"人造板室内承载限量"概念,为特定人群和住宅空间提供精准选购指导 [5] 公司实践案例 - 万华禾香集团作为"过程清零"理念先行者,采用聚氨酯胶替代脲醛胶,实现源头无醛化 [12][14] - 公司实施最新企业标准Q/JS.BZ007—2025,甲醛释放限量值趋近天然木材含醛量,测试条件严苛度超国标35倍(35㎡无封边板材 vs 国标1㎡) [14][15] - 建立全链条管控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运输各环节杜绝甲醛引入,构建透明可追溯机制 [15]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次提出"过程清零"理念,要求检测结果趋零(≤0.02mg/m³)且全流程无醛添加胶黏剂 [9][12] - 国家林草局专家指出中国已形成E1、E0、ENF完善标准体系,在限值严格性、技术体系完整性等方面全球领跑 [10] - 行业从"标准输入"转向"标准输出",万华禾香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全球健康人居通用语言 [18]
《家居人造板材健康消费指南》发布:助力实现安全、健康的“好房子”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00:1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人造板材是导致室内甲醛超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甲醛释放量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直接影响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 [1] - 当前市场存在标准多样、认证标识繁杂、企业宣传与实际效果脱节等乱象,尤其是围绕甲醛释放量的片面解读与概念炒作现象频发 [1] 政策与标准发展 - 中国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标准已形成包括E1、E0、ENF在内的完善体系,在限值严格性、技术体系完整性和检测方法科学性等方面处于全球领跑地位 [1] - 2024年团体标准T/CNFPIA3002-2024《无醛人造板及其制品》修订发布,将甲醛释放限量要求提升至≤0.020mg/m³,并要求生产过程必须实现无醛添加 [2] - 行业正在从单纯关注检测结果向更深层次的生产过程管控迈进 [2] 关键概念澄清 - "无醛级"通常指达到ENF级板材的俗称,聚焦于产品检测"结果趋零" [2] - "无醛人造板"特指在生产过程中不施加含醛胶黏剂的板材,是真正的"过程清零" [2] - 板材环保性能的核心关键在于所使用胶黏剂的类型及生产工艺控制水平,而非其名称或简单的用胶量概念 [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正向"低醛、无醛添加"方向升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端市场需求和"健康中国"战略 [2] -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好房子"概念,并将安全列为好房子标准的第一位 [3] - 业界需要破除对标准引进的惯性崇拜,践行中国标准,树立标准自信与引领担当 [3]
《家居人造板材健康消费指南》发布,中国标准定义健康家居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7-03 15:27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周鸿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万华生态集团董事长郭兴田,中国工 程设计大师、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席专家肖小兵,中国消费者报消费研究四部主任谭笑,国家林草局产业发展规 划院教授级高工张忠涛,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付跃进共同发布《家居人造 板材健康消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聚焦人造板快速入门、甲醛释放量限量标准对比、消费选购策略以及销售话术破解共四大模块,把复杂 专业的人造板选购知识变成消费者真正"看得懂、用得上"的实用决策工具。《指南》系统梳理并对比了国内外的 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标准体系,清晰展示了我国标准在限值严格性与技术完整性上已领跑全球,树立起坚实 的"中国标准自信";通过"人造板室内承载限量"概念,将抽象的安全限值转化为"一个房间能用多少板材"的直观 答案,让安全看得见、算得出;《指南》还精准拆解市场营销话术,帮助消费者有效避坑,也为特定人群和住宅 空间提供了精准的选购指导。 周鸿升在致辞中表示,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好房子"概念,并将安全列为好房子标准的第一位。遵循 着这份指引,协会积极推动《指南》的发布,希望让更 ...
格力电器主导制冷压缩机“新标准”全球发布 董明珠:消费者的需要才是真正的标准
证券日报· 2025-06-12 21:46
核心观点 - 格力电器联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清华大学主导制定的两项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ISO 18501:2025)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ISO 18483:2025)正式全球发布 [2] - 这是ISO制冷压缩机分委会(ISO/TC86/SC4)成立近半个世纪以来首次由中国牵头制定并成功发布的核心性能评价标准 [2] - 两项标准填补了该领域长期以来的国际空白 [2] - 标准为制冷压缩机的能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且合理的解决方案 [3] - 标志着中国在国际制冷压缩机标准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3] - 成功将"中国智慧"融入国际标准 [3] 标准制定背景 - 压缩机是空调核心部件 中国是压缩机制造大国但过去在主导制定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方面没有掌握话语权 [5] - 格力电器总结出"消费者的需要才是真正的标准"的理念 [5] - 两项标准将为世界所有制造压缩机的企业提供新标准 [5] - 标准有助于为创造绿色能源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5] 标准内容与应用 -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标准适用于空调热泵机组、冰箱、热泵热水器、冷冻冷藏及除湿机产品 [6] -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标准适用于舒适性离心冷水机组、数据中心离心冷水机组、冰蓄冷及热泵离心冷水机组 [6] - 两项标准已分别于今年3月份和4月份在ISO官网发布 [6] 行业意义 - 彰显中国企业在全球制冷压缩机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标准话语权 [6] - 标志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迈出关键一步 [6] - 全球产业竞争是技术与规则制定权竞争 [5] - 标准发布是从"产品出海"迈向"规则出海"关键一步 [5] - 高标准将助力高技术创新 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技术水平 [5] - 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竞争力 [5] 未来发展 - 格力电器将继续携手产学研各方推动更多中国技术、中国方案融入国际标准体系 [6] - 为全球制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6] - 应聚焦科技创新上水平 聚焦需求变化提效果 聚焦产业生态强引领 [5] - 优化标准体系 推动中外标准兼容 [5] - 为全球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5]
交通运输部:推动港口码头领域标准化建设
第一财经· 2025-05-20 16:53
港口基础设施 - 我国沿海港口总体规模世界领先,全球货运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分别占八席和六席 [1] - 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均居世界首位,自动化码头集装箱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由中国港口创造和保持 [1] 港口标准化建设 - 我国构建了以安全、绿色、智能、高效为主要特征的港口标准体系,涵盖码头建设指南、作业要求、操作规范等领域 [1] - 在铁路轨道质量检测、集装箱电子箱封等领域发布18项国际标准,另有18项国际标准已获立项并加快制定 [2] - 累计发布交通标准外文版550余项,其中125项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应用于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等重点项目 [2] 国际标准合作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成立港口码头分委会,秘书处落户中国,这是全球首个专注于港口码头标准化的技术机构 [4] - 我国与71个国家和区域组织签署125份合作文件,发布2300多项国家标准外文版,中俄民机、煤炭领域标准互认超过250项 [4][5] - 我国国际标准总体转化率超过83%,在电子商务、船舶与海洋技术等领域积极研提国际标准提案 [5] 港口码头分委会工作重点 - 分委会将聚焦通用标准(如术语标准)、设施和系统标准(如港口布局指南、码头操作系统网络)开展标准制定 [5] - 重点围绕港口码头作业、设施、系统、技术综合应用等方面推动标准统一与协调 [5]
我国累计发布交通标准外文版550余项
快讯· 2025-05-20 15:13
今天(5月20日),交通运输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表示,"十四五"以来, 在国家标准委指导下,我国标准的"软联通"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标准"走出去"步伐更加稳健。累计发布 交通标准外文版550余项。其中,围绕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发布多领域多语种的标准外文版125项, 并成功应用于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中国标准在国外认可度明 显提升。 ...
“华龙一号”十周年:中国核电闪耀世界的“国家名片”
中国经济网· 2025-05-14 18:53
核电建设成就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以68.7个月建成投运,成为全球唯一按计划建成的三代核电首堆项目,突破行业普遍超80个月的建设周期难题 [5] - 工程进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操作员需经过4年以上严格培训和考核才能胜任主控室工作 [5] - 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为全球核电建设树立新标杆 [5] 运营表现 - 福清核电5、6号机组WANO综合指数满分,连续两年实现"零非停",累计发电近650亿度 [7] - 示范工程两台机组即将分别迎来连续安全运行1000天 [7] - 30项WANO指标中25项达到世界卓越水平,运用AI预测性维护技术提高设备可靠性 [7] 产业链发展 - 带动近6000家企业构建完整核电产业链,核岛主设备国产化率从88%提升至90%以上 [10] - 实现核反应堆压力容器100%国产化,直径4.5米、重达430吨 [10] - 形成700多项国内专利、65项国际专利与2044项标准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 [10] 国际化进展 - 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机组提供当地12%电力供应,创造6万个就业岗位,培养2000名本土核电人才 [12] - 全球41台在建、在运"华龙一号"机组,获得英国监管机构正式批准 [12] - 单台机组年发电超100亿度,减排二氧化碳816万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