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美育
icon
搜索文档
枯枝变 “朋友”,山野入画来!2025MOart 夏令营解锁乡村美育新玩法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8:32
枯枝变 "朋友" , 山野入画来! 2025MOart 夏令 营解锁乡村美育 新玩法_南方+_ 南方plus 8月7日下午,伴 随着结营分享会 上师生们真挚的 感悟与对未来乡 村美育的憧憬, 由广东公益恤孤 助学促进会(以 下简称恤孤助学 会)与EPO时尚 集团共同发起的 MOart Program (以下简称 MOart项目) 2025艺术夏令营 正式落下帷幕。 过去七天里,来 自信宜市、阳江 市的46名乡村学 生与13名乡村教 师、陪同人员, 以自然为导师, 以艺术为媒介, 共度了一段满载 感知与创造的美 育旅程。 打破边界:在自 然课堂中唤醒感 知 告别传统教室的 围墙,本次夏令 营将课堂搬进了 惠州的山水之 间。在这里,作 为参营学员的乡 村师生们不再是 知识的被动接收 者,而是化身为 自然中敏锐的观 察者和灵感的主 动捕捉者。 乡村学生们的艺 术表达充满惊 喜。ta们为亲手 收集的枯枝落叶 赋予新生,在立 体书上塑造拟人 化的南极洲动 物,创作出形态 各异的"自然朋 友";户外写生 也不再局限于摹 写形貌,在授课 教师所介绍的色 彩哲学启发下, 孩子们大胆运用 主观色彩,描绘 心中独一无二的 自然世 ...
最美乡愁续写文明新篇
苏州日报· 2025-06-11 08:32
文化捐赠与教育支持 - 张家港市乐余镇向新疆巩留县吉尔格郎乡中心小学捐赠近300本图书,涵盖《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及《爱的教育》《格林童话》等中外经典读物 [1] - 五年级学生哈拉哈提通过书籍附带的测验功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体现捐赠书籍的实用性和互动性 [1] 乡村阅读场景创新 - 乐余镇实施"乡村场景化"阅读提升项目,在永利开心农场开展亲子自然阅读活动,结合翻土播种、烤制面包等实践任务增强阅读趣味性 [2] - 双桥村通过"板凳说书"活动追忆乡土能人樊祥兴,以方言讲述本土故事,强化村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 将农家书屋升级为"悦享空间",在理发店、卫生室等场所设置流动书角,构建"10分钟阅读圈",并组建"乡音伴读"志愿队为老人提供方言伴读服务 [3] 乡村美育与艺术普及 - 乐余镇联合沙洲职业工学院推出"向美而行 乐见美好"计划,开设手机摄影公益课堂,由专业教师黄融融教授村民拍摄技巧 [4] - 通过"八礼四仪"公开课、"一方沃土"全民成长计划等美育活动,构建"感受美—表达美—展示美"的沉浸式教育场景 [4][5] - 开展"田埂艺术家"摄影活动及建筑主题写生活动,鼓励村民参与旧物改造和社区彩绘,将公共空间转化为"时光画廊" [5] 文明实践与道德宣讲 - "村村开放麦"活动以方言快板、三句半等形式宣讲好人故事,如退役医疗兵匡耀东的见义勇为事迹,增强村民参与感 [6] - 永利村村民朱毅推动红白喜事礼金改革,将金钱往来转化为劳力互助,带动周边村庄效仿移风易俗 [7] - 老年大学学员组成"银发反诈团",通过方言情景剧《真假"孙子"》宣传反诈知识,助力当地涉老诈骗案件下降近40% [7]
乡村美育进信宜,这堂课让教学理论转化为实践
南方农村报· 2025-05-07 17:03
乡村美育进信 宜,这堂课让教 学理论转化为实 践_南方+_南方 plus 本次培训回应了 今年3月绘乐盒 回访调研中教师 提出的"强化实 践环节,提升课 堂转化能力"需 求。课程涵盖专 业素养提升、示 范课堂解析、模 拟备课演练三大 板块内容,结合 岭南版美术教 材,紧扣乡村教 师日常教学场 景,帮助教师更 有效地将理论转 化为课堂实践。 此次培训以理论 授课切入,授课 老师用通俗易懂 的语言,系统解 析了美术教师专 业素养的提升路 径;结合乡村课 堂特点与现实需 求,总结梳理教 学重难点;针 对"资源有限情 近日,广东公益 恤孤助学促进会 (以下简称"恤 孤助学会")联 合信宜市新宝 镇、合水镇、思 贺镇及平塘镇中 心学校,在新宝 镇中心小学开展 MOart Program2025年 春季乡村教师美 术培训。去年11 月,信宜市63名 教师已通过两日 培训夯实了基础 教学技能,此次 培训聚焦"教学 能力进阶"主 题,通过"理论 授课+课堂示范 +实战演练"三维 模式,为38名乡 村美术教师提供 了针对性指导。 的陈老师提 出"触觉引导 法",主张让学 生先触摸真实草 叶感知纹理,再 通过不同笔触表 现草的形 ...
文化中国行 | 山水间感知传统文化“耕读传家”精神内核
央视网· 2025-04-22 14:26
央视网消息:在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江西婺源李坑村,隐匿着一座别具一格的"自然学校",它以自然为课堂、以山水为教材,开 辟出一条独树一帜的乡村美育之路。 婺源县秋口镇李坑村,自然风光秀丽,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白墙黛瓦与葱郁草木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诗意的田园画卷。这里的一 山一水为乡村课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素材,学生们春绘油菜夏描荷,秋画丰景冬摹雪。 指导孩子们写生的正是双溪书院院长王义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他,2009年回到家乡,依托婺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创办双溪书 院,开设书法、绘画、太极等传统文化课程,美育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人在景中,景在画里。在这里,传统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可触可感的生活。 伴着清晨升起的第一缕阳光和林间的鸟鸣,孩子们在一招一式间开始了一天的乡村生活。领悟自然之道的同时,在书院的书法课堂 上,孩子们挥毫泼墨,触摸汉字之美。 王义平说,中国的书法呈现的是一种人格,它是一种浩然正气。 书院学生施语桐表示,他理解的写字不只是好看,而是体现了中国古人风骨。 美育不止于艺术,日常的农耕与劳作也是培养孩子锻炼独立人格的"自然课堂"。 当春日绿意与墨色山水相映成趣,孩子们在一笔一划中、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