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在邹平举办,交流研讨乡村全面振兴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大众日报· 2025-10-13 09:04
论坛概况 - 论坛名称为“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在邹平市举办,主题为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1][2] - 主办方包括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参与者涵盖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 [2] 粮食安全与稳产保供 - 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是头等大事,尽管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但总体上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 [2] - 稳产保供措施包括稳面积与增单产两手发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 农业组织模式与科技应用 - 建议通过横向联合做大做强联合社,以及纵向发展“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推动小农户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3] - 莘县通过科技赋能改造老旧大棚7万余亩,占全县大棚总面积五分之一,使大棚土地利用率从50%提高到70%,亩均收入增加2.5万至3万元,增幅达40%以上 [3] - 推广物联网监测和自动化设备使每个蔬菜大棚平均节省人工30%以上、增产30%以上,全县54家蔬菜生产企业和3630户个体农户受益显著 [3] 农产品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 -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核心是将乡村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产品价值通过品牌化手段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需突出“原产地”优势 [4] - 曲阜市陵城镇通过组建片区党委,统筹资源重点发展“玉米全产业链”和农文旅融合项目,将采煤塌陷区生态包袱转化为发展密码 [4] - 崇文湖片区招引国际垂钓基地项目后,整合十几个村子的水面资源,与60多家水产养殖户签订直供协议,每年淡水鱼订单达1500万斤 [4] 乡村运营与人才发展 - 当前需更加注重乡村运营和经营,通过对资源优化配置和资产有效运营来提高乡村发展水平、质量和效率 [5] - 乡村运营人才需要走职业化道路,例如浙江淳安下姜村实行市场化薪酬招募职业经理人,腾讯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发起乡村CEO培训计划 [5] - 建议因地制宜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乡村运营人才,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5] 农村规划与公共服务 - 建议加强对农村人口与劳动力转移的普查监测,根据人口变化趋势优化调整乡村振兴规划,客观确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和重点 [5][6] - 需加强县域内城乡融合的养老、托幼、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6]
韶关乡村运营一线观察:古村焕新、田园生金、城郊出彩的共富实践
南方农村报· 2025-10-09 17:04
核心观点 - 韶关市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激活乡村资源,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农民就业与共同富裕 [5][9][10] 运营机制创新 - 全市培育31个整村运营行政村、1个整镇运营乡镇,组建105家镇级强镇富村公司,新增营业额9621.48万元,带动2245人就业,为村集体分红259.9万元 [6][7][8] - 南塘村通过村集体公司化运营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机制,2024年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9万元 [18][19][20][21] - 北乡镇构建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多方协同格局,将公司年利润30%用于村集体积累、20%用于农户二次分配,覆盖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5万元,农户人均增收超2000元 [24][25][26] - 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如大陂村"庭院龟业"年销售额750万元,光辉村草菇项目年产值100万元 [29][30][31] - 试点"乡村职业经理人"机制,北乡镇通过"师徒制"培育8名本土乡村CEO,完善专业人才体系 [32][33][34] 资源资产盘活 - 马屋村系统性盘活1391亩耕地、3000亩湿地森林、300亩水库水域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40][41][42][43] - 全市出台政策推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创新"宅基地+产业/民宿/文旅"等模式,通过"粤农交"平台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430宗、金额3.28亿元 [45][46][47][48][49][50][51] - 马屋村盘活113亩闲置鱼塘引入"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同步发展渔业养殖与加工配套 [53][54] - 开发"碳汇贷""民宿经营权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始兴县设立竹产业风险补偿基金,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55][56] 业态融合发展 - 南塘村融合客家文化、非遗展示与现代旅游业态,投资500万元建设露营基地、书屋等设施,2024年接待游客约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24.6万元 [62][63][64][65] - 马屋村推动"文旅+农业+康养+体育"融合,发展青梅种植、林下药材、森林康养及品牌赛事,2024年带动周边业态增收超2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2.35万元,较2022年增长164% [68][69][70][71][72] - 北乡镇形成腊味、马蹄、无花果加工集群,开发20余种深加工产品,并培育青年营地、观光园等网红业态,构建"农业+文旅+文创"模式 [74][75][76]
湛江:红土地上的丰收答卷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12:05
文章核心观点 - 湛江市农业经济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呈现全面丰收景象,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29.46亿元,同比增长4.4% [5][6][7] 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作为广东省第一产粮大市,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426.44万亩,产量159.58万吨,占全省总产量12.15%,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 [19][20][21] - 热带作物竞争力显著,水果种植面积178.44万亩,总产量345.56万吨,其中菠萝产量占全省近九成;蔬菜种植面积255.49万亩,产量485.37万吨,均居全省第一,冬种蔬菜77%作为北运菜销往全国,销量约165万吨 [22][23][24] - 畜牧业总产值170.79亿元,牛、羊出栏量居全省第一;对虾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加工规模等七项指标全国第一,筑牢多元化物产供给根基 [26][27][28][29][30][31] 品牌建设与产业链延伸 - 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26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2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667.22亿元,形成饲料加工、预制菜、热带水果、蔬菜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41][42][43] - 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产值约102亿元,同比增长14.6%;通过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如果汁、果醋等 [44][45][46] - “湛品”品牌累计认定176个,多个产品入选国家级、省级农业品牌典型案例;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6.0亿元,同比增长39.8%,超过全省平均增速12.3个百分点 [48][49][50] 创新经营与乡村振兴 - 推广乡村运营模式,成立强镇富村公司41家,强村富民公司105家;培育省标杆农民合作社、省标杆家庭农场222家,居全省第二 [60][61] - 2024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5.9%;通过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及乡村旅游等多业态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55][56][57][58][62][63] - 依托“百千万工程”培育形成粮食、蔬菜、热带水果、畜牧养殖、对虾、饲料加工等多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型 [66][67][68]
如皋在全省率先招募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
新华日报· 2025-09-05 07:46
核心观点 - 如皋市在全省率先引入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制度 标志着乡村运营从探索阶段进入专业化推进阶段 [1][2] - 通过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机制吸引专业人才 基础年薪加绩效奖励最高可达30万元 并允许参与项目投资分红 [1] - 平园池村因业态扩张面临专业化运营挑战 急需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提升千亩荷塘旅游资源的商业化运作 [2] 职业定义与招聘背景 -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为人社部7月公布的新职业 主要从事资源发包 物业出租 居间服务和经营性财产运营等经济活动 [1] - 如皋组织赴浙江考察学习乡村CEO培育模式 借鉴专业人做专业事的运营思路和村企联动发展逻辑 [1] - 7月以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运营人才 在城北街道平园池村 白蒲镇和如城街道开展试点 [1] 薪酬激励机制 - 白蒲镇和平园池村提供基础年薪及保障 另根据工作实绩给予10万-30万元绩效奖励 [1] - 如城街道提供10万元运营经费保障 鼓励参与强村公司项目投资并享受净利润分红 [1] 项目运营现状 - 平园池村拥有千亩荷塘旅游资源 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 [2] - 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业态逐渐丰富 村级集体经济运营管理面临专业化挑战 [2] - 新聘经理人郑勇具有旅游管理专业背景 曾在浙江河南等多省成功策划运营文旅项目 [2] 战略意义 - 专业人才引入将提升乡村业态升级和品牌推广能力 形成他们干得越好村民收入越高集体收益越大的正向循环 [2]
南农晨读 | 溪夏拾趣归
南方农村报· 2025-08-05 09:32
天气预警与灾害响应 - 广东省水利厅8月4日12时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 预计未来24小时局地可能发生山洪灾害[7][8] - 惠州市三防指挥部8月4日12时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过去24小时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8][9] - 未来24小时强降水持续 伴有短时强降水和8级左右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9][10] - 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岩旺村8月3日遭遇今年第三次洪水侵袭 洪水退去后开展清洁淤泥和卫生消杀工作[16][17][18][19] 乡村振兴与农业创新 - 广东省以"真乡"平台强化乡村运营 推动乡村闲置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20][21][23][24] - 封开县推广秸秆青(黄)贮技术 通过全流程服务链将秸秆转化为优质有机饲料资源[27][28][30][31][32][33][34] - 乡村运营目标为开创乡村发展新赛道 带动农民增收和共享发展成果[21][25] 消费趋势与产品创新 - 花胶通过即食化、场景化创新成为年轻女性新选择 覆盖早餐、下午茶及健身加餐场景[36][41][42][43][44] - 社交平台"金蝶花胶创新食谱大赛"推动年轻用户参与 创新吃法包括搭配水果、酸奶等[36][37][38][39][40][44] 文化建设项目 - 中山香山书院打造"四维一体"新型文化地标 聚焦文明实践阵地、文脉传承、文化交流和新入培育[46][47][48][49] 持续天气影响 - 预计4日-5日广东南部沿海市县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珠三角中北部和粤北市县有暴雨局部大暴雨[52][53][54] - 6日粤北仍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需防御山体滑坡、泥石流、城乡积涝及中小河流域洪水等次生灾害[54][55][56][57]
刘洪盛:以“真乡”平台强化乡村运营,推动乡村资源增值增效
南方农村报· 2025-08-04 10:03
核心观点 - 通过“真乡”平台强化乡村运营,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创乡村发展新赛道,带动农民增收 [2][5][6][68] 平台上线与意义 - 全国首个乡村旅游服务平台“真乡”正式上线,首创“一平台三载体”服务体系,旨在推介广东乡村资源,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7][14][15] - 平台上线契合广东亟需强化乡村运营、盘活利用乡村资源资产的实际,推动媒体从“传播者”向“乡村发展共建者”转型 [8][10] 乡村运营的产业基础 - 广东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海域面积42万平方千米、林地面积1.43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3.03% [17][18] - 已涌现一批特色产业:江门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达261亿元,潮州单丛茶种植面积超28万亩 [19][20] - 功能性农产品潜力巨大,如茂名化橘红已被列入“药食同源”名单,已开发深加工产品超200种 [21][22][23] 市场与消费潜力 - 广东常住人口达12780万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818元,高于全国水平的28227元,为乡村运营提供坚实市场支撑 [27][28] - 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如古村落、古民居,以及广府、客家、潮汕等多元文化,为挖掘文化产业价值提供基础 [30][31][32] 资源整合与运营模式 - 快速城镇化导致空心村和“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大量乡村资源长期“沉睡” [35][36] - 乡村运营需重视抱团联动发展,以强带弱,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如采用“村委+企业+农户”等模式 [37][38][39][40] - 首要任务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关键在于立足资源禀赋,开拓新产品、新业态、新功能 [41][43][46][47] 人才培育与主体作用 - 广东省实施“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计划三年内培养超千名乡村“CEO”,以壮大乡村经营型人才队伍 [57][58][59] - 推进乡村运营需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强化“人人都可以是乡村运营师”的理念,并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和发挥“乡村网红”作用 [61][62][63][65][66][67] 发展理念与平衡 - 未来“百千万工程”的着力点在于挖掘、盘活乡村闲置资源,通过运营实现资源增值增效 [49][50][51][52] - 需平衡发展与保护,树立“用原生态的方式保护现有原生态”的理念,在盘活资源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村落原有面貌 [53][54][55][56]
全国首个乡村CEO专委会在杭州设站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06
乡村CEO专业委员会杭州工作站成立 - 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乡村CEO专业委员会杭州工作站在余杭区"禹上稻乡"综合体正式成立 [1] - 工作站将为杭州地区乡村CEO提供人才培育、资源共享、专业指导、组团联动等在地化服务 [1] - 该工作站是全国首个专注于乡村CEO成长培育、创业扶持和交流合作的社会组织 [1] 乡村CEO专委会发展情况 - 乡村CEO专委会由50多位乡村CEO发起成立,目前已吸纳150余位来自全省的成员 [1] - 专委会依据"人才画像"和"成长清单"开展了业务培训、交流沙龙、政策宣讲等活动 [1] - 计划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设站,实现省域全覆盖 [1] "禹上稻乡"项目成效 - "禹上稻乡"项目通过市场化手段助力永安村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翻十番 [2] - 项目培育出众多优秀乡村经营人才,成为省乡促会乡村CEO专委会杭州站点 [2] - 项目成功经验吸引了全国乡村振兴参与者关注 [2] 未来发展规划 - 杭州工作站将成为乡村CEO学习成长和交流合作的平台 [2] - 将持续加强与省内乡村运营人才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 [2] - 探索资源共享、抱团成长、品牌联动的乡村运营新模式 [2]
青创赋能百千万,兴乡筑梦绘云浮
南方农村报· 2025-05-02 12:02
大赛概况 - 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云浮市赛暨第二届"市长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于4月27日在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举办 [2][3] - 大赛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腾讯集团指导,团市委联合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等14家单位共同主办 [3][4] - 主题为"青创助力百千万,兴乡赋能县镇村",吸引30支青年创业队伍参赛 [4][5] 参赛项目领域 - 项目聚焦乡村振兴、县域经济、绿美广东、城乡融合与乡村运营等领域 [8][9] - 通过非遗传承、生态农业、数字乡村、农旅融合等多元途径形成"技术+产业+文化"融合创新矩阵 [9][10] 获奖项目亮点 - 一等奖项目"罗定肉桂名片破圈推广与全链价值开发"以品牌化战略推动特色农产品全球化 [12][13] - 二等奖项目包括罗定非遗竹编研学创新、粤览木易山居度假民宿、菊花全产业链助农创业等 [14][15][16] - 三等奖项目涵盖智慧农业光伏灌溉、无人机服务、乡村文旅运营、花生主题农文旅综合体等 [17][18][19][20][21][22][23][24][25][26] 政策与资源支持 - 中国建设银行云浮市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云浮市分行为优秀项目提供授信支持 [33][34] - 大赛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创业培训、落地对接等全方位支持 [35][36] 大赛影响 - 大赛集中展示云浮青年创新力,实践"政策牵引、青年参与、全域赋能"兴乡模式 [37][38] -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推动青年人才在乡村实施抱负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