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手潮玩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扇巴掌才能退款”的千岛是谁?
36氪· 2025-10-24 07:58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千岛是一个聚焦年轻人兴趣社区与交易的二手平台,主要交易潮玩、谷子、卡牌等兴趣产品 [3][4] - 平台用户数量为3000万,约为闲鱼用户规模的1/20 [12] - 平台已连续6年实现翻倍增长,2025年平台整体成交额预计超百亿元,其中七成来自潮玩 [13] - 公司创始人沈振宇曾为图虫网创始人,公司于2019年创立 [4] 增长驱动与竞争优势 - 平台最重要的增长红利来自于全球大热的泡泡玛特IP Labubu,千岛被视为承接了最多Labubu流量红利的公司 [4][13] - 平台是当下潮玩品类最齐全、价格变动最直观的二手平台,附有近一个月和一年的价格折线图 [17] - 核心业务“闪购”提供官方查验、正品保障、统一仓储发货的服务模式,平台在创业初期人肉整理了超过5万个潮玩词条 [19][27] - 平台要求卖家先将货品寄存,超期收取费用以促使卖家主动降价,从而加快流通速度 [20][21] - 公司注重精细化运营,关注细分圈层的日活数据,例如一个60万人的圈层有60%的活跃度即被认为覆盖成功 [22] 资本支持与商业模式 - 公司在2021年12月完成近亿美元的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高榕资本领投 [26] - 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矩阵和基础设施提升,特别是“闪购”功能建设 [27] - 平台商业模式为社区+交易,与闲鱼、得物类似,并未独创商业模式 [29] 运营挑战与用户争议 - 平台投诉量达11673条,约为闲鱼投诉量(46336条)的1/4,但远低于得物的28万条投诉 [12] - 平台退货政策不友好,发货后一般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需提供开箱视频才能申请售后,福袋渠道则不退不换 [12] - 平台用户年龄层从小学到大学不等,未成年人未经家长同意消费的情况时有发生,衍生出“飞天党”等词汇 [5][11] - 平台曾暴露规则欠缺,例如有7岁儿童在十分钟内消费两万多元参与“抽选”游戏,当时平台缺乏如人脸识别等成年人确认机制 [35][37] - 根据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需取得监护人同意 [37]
11岁女孩花500多元买卡牌,家长称退款时被卖家要求扇孩子耳光5分钟,知名平台回应:非平台规则,系卖家所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3:37
每经编辑|程鹏 近日,一起发生在潮玩交易平台千岛上的退款纠纷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要求退款要扇孩子耳光5分钟"的极端条款备受公众质疑。 10月20日,@千岛潮玩族 发布关于近期网络热点报道的情况说明:感谢大家对近期社交平台中出现的《"退款要狂扇孩子耳光5分钟",二手潮玩交易陷阱 坑惨了谁?》这一文章的关注,我们注意到讨论中存在一些误解和不实信息,特此说明如下:本次交易纠纷因个人闲置交易引发,未使用千岛闪购服务。 文章中出现的聊天截图为买卖双方的私聊截图,并非买家和平台客服的沟通内容。截图中出现的所谓的"未成年退款须知"为卖家个人发送,并非平台官方 规则。买家向平台客服介绍情况时,自述相关交易系孩子使用外婆手机购买。 千岛平台对本次事件反应的问题高度重视,将持续倾听用户声音,与广大爱好者共同优化平台的交易规则及售后机制。我们也会对发送不当内容的用户进 行正向引导,鼓励用户文明沟通,共建友善交易环境。 此前据媒体报道,一位母亲发现自己11岁的女儿在千岛App购买了500多元的卡牌后,便想要找卖家退货退款。但却被告知, "上传家长怒骂孩子的视频 、狂扇孩子耳光的视频(时长需要5分钟,中间不能停,必须有清晰的扇耳光的声 ...
“退款要狂扇孩子耳光5分钟” 二手潮玩交易陷阱坑惨了谁?
凤凰网· 2025-10-21 09:56
公司运营与客户服务 - 平台核心交易模式为“闪购”,提供官方查验、正品保障和统一仓储发货,旨在解决二手潮玩交易的真伪和售后纠纷痛点 [4] - 平台“闪购”商品被归类为卖家寄售的二手闲置物品,因此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即便订单未发货 [5] - 平台客服在用户纠纷中采取不强制干预的立场,建议买卖双方自行协商,导致用户退款维权困难 [6] - 用户投诉集中在客服不处理、商品瑕疵、不退款甚至假货等问题,近30天内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量达391条,累计投诉量高达9782条 [1][6] - 用户联系客服困难,需排队数小时且多为机器人应答,提供的解决方案多为5元或10元小额优惠券,与商品价值不符,有时用户需自付运费将商品回收给平台 [7] 产品机制与潜在风险 - 平台另一核心产品“福袋”采用盲盒机制,用户花费100多元可能获得价值50元的常见款或高达5000元的稀缺款,具有高度随机性 [9] - 有用户因沉迷“福袋”机制,在平台上累计投入金额达上百万元乃至200万元,导致重大财产损失 [2][9] - “福袋”的盲盒机制被指与赌博的“开箱”行为相似,具备付费投注、随机获奖、赌输则本金全失以及奖品交易变现等特征 [10] - 法律观点认为,判断盲盒是否构成赌博的核心在于其是否导向实物交易而非“钱进钱出”,平台机制存在法律灰色地带 [10][11] - 用户尝试就损失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但因取证困难,无法调取平台数据证明法律关系,导致立案失败 [11] 市场地位与增长表现 - 公司在二手潮玩交易市场中规模最大、名声最响,是一个年轻人兴趣爱好社区与交易平台 [1] - 平台2025年整体成交额预计超百亿元,其中潮玩品类占比七成,且已连续6年实现成交额翻倍增长 [1][14] - 公司由字节跳动前高管于2019年创立,抓住潮玩市场爆发和国民级IP出现的机遇,迅速成为赛道第一交易平台 [13][14] 商业模式与行业影响 - 平台提供从全新官方商品到二手闲置交易的全场景服务,核心卖点为“正品保障”与“用户需求分层”,并宣称拥有专业鉴别团队和七道查验工序 [6] - 平台高速增长暴露出管理能力问题,包括在订单量暴增后鉴定能力下滑,以及对“福袋”等存在赌博风险的产品缺乏强势干预手段 [14] - 有观点指出,平台利用盲盒机制制造赌博陷阱,是在赌市场监管的真空地带,对社会层面造成了负面影响,包括有用户借贷参与和大学生受害 [15]
“退款要狂扇孩子耳光5分钟”,二手潮玩交易陷阱坑惨了谁?
虎嗅· 2025-10-20 13:44
公司运营与客户服务问题 - 平台被指客服响应困难,用户需排队数小时且多数情况下为机器人客服,难以联系到真人 [16] - 用户投诉量高达9782条,近30天投诉数为391条,投诉内容密集涉及“客服不处理”、“商品明显瑕疵”、“不退款”及“假货” [5][12] - 针对售后问题,平台提供的解决方案多为5元、10元的小额红包或优惠券,与商品价值不符,部分用户需自付运费和手续费将商品回收给平台出售 [16] - 在未成年人退款纠纷中,平台客服回应称“无法强制,建议双方协商沟通”,未能提供有效支持 [11] - 平台“闪购”频道在页面底部注明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有用户在订单未发货状态下退款仍需向卖家支付订单金额30%的“逃单费” [10] 商业模式与产品风险 - 平台核心交易模式“闪购”主打“官方查验、正品保障”,但实际有消费者反映付款后系统直接默认收货,发现瑕疵、假货等问题后维权困难 [8][14][15] - 平台另一王牌产品“福袋”被指玩法类似赌博,用户花费100多元可能抽到50元常见款或5000元稀缺款,具有随机性 [20][21] - 有用户因沉迷“福袋”投入巨额资金,例如一位用户在3年内投入金额达上百万元乃至200万元,最终导致严重财务损失 [7][18][21] - 平台提供回收机制,但回收价极低,例如用户将抽到的低价款盲盒回收给平台仅得几十元,与投入成本相差甚远 [29] 市场地位与增长表现 - 该平台是年轻人兴趣爱好社区与交易平台,在二手潮玩交易市场中规模最大、名声最响 [3] - 平台2025年整体成交额预计超百亿元,其中七成是潮玩,且已连续6年成交额翻倍增长 [4][28] - 潮玩市场高溢价属性与二手市场需求缺口推动平台迅速积累庞大用户群体,2025年被视为其“黄金时代” [27][28] 法律与监管风险 - “福袋”产品的盲盒销售机制被质疑形同赌博,其具备提供抽奖机会、调高价格“抽头渔利”、玩家赌输赢、奖品交易变现等特征 [23][24] - 有用户在律师协助下试图就赌博问题立案,但因取证困难(如支付记录不足以直接证明法律关系)未能成功,反映出监管存在真空地带 [26][35]
泡泡玛特的无限游戏有危险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21 13:57
泡泡玛特业绩与市场表现 - 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2024年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占公司总营收23.3% [2][10] - 5月20日公司股价盘中达212.2港元/股,市值短暂突破28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2][11]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LABUBU V3全球需求强劲,尤其美国市场将成为2025-26年关键增长驱动 [11] LABUBU爆款养成路径 - 该IP由香港艺术家龙家升创作,泡泡玛特2018年独家签约,2023年通过名人带货(泰国公主/Lisa)及泰国官方营销实现破圈 [4] - 与爱马仕形成跨界CP效应,通过相似饥饿营销策略(限量款/隐藏款)成为社交货币,二手市场溢价达数十倍 [5][6][15] - 第三代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发售时,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免费总榜第四 [8] 全球化扩张策略 - 海外门店选址核心奢侈品商圈:巴黎奥斯曼大道(近老佛爷百货)、伦敦牛津街(毗邻John Lewis) [8] - 通过联名款+限量款打造社交打卡场景,LABUBU带动海外营收增长,美国门店现排队抢购现象 [8][9] 行业挑战与风险 - 潮玩IP生命周期短暂,Molly系列营收占比从C位降至16%,显示"新神替代旧神"行业规律 [13][14] - 公司市盈率超80倍,2024年蜂巧资本、黑蚁资本等股东累计减持超42亿港元,反映资本对高估值担忧 [16] - IP迭代存在不确定性,2022年曾因Molly热度下滑导致股价跌破10港元/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