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博弈

搜索文档
中国稀土出口份额骤降,美国稀土战将胜出?美媒:数据揭露背后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6-10 22:35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掌控全球60%的稀土储量并构建完整产业链 在钕铁硼永磁材料领域专利占比达64% [1] - 中国独创"溶剂萃取法"使稀土分离纯度达99.9999% 技术被列入《瓦森纳协定》管控清单 [1] - 中国稀土永磁材料技术转化率82% 显著高于美国的37% 控制全球87%稀土氧化物和90%金属镓产能 [1] 西方国家的应对措施 - 美国组建"稀土安全供应链联盟"整合澳大利亚莱纳斯和德国巴斯夫资源 日本住友金属与印度合作建设年处理8000吨稀土分离厂 [3] - 澳大利亚阿达纳矿业获美国1.2亿美元贷款开发Wingellina项目 其镨钕氧化物储量全球第三 [3] - 2023年全球稀土产量增12% 美国芒廷帕斯矿增产40% 澳大利亚Mount Weld产能提升25% [3] 全球稀土格局变化 - 中国稀土产量占比从2016年83%降至58% 但稀土永磁材料全球市占率仍达87% [3] - 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投产使东南亚稀土精炼产能突破3万吨/年 [3] - 中国稀土废水处理技术实现95%循环利用率 美国芒廷帕斯矿因环保问题三次停产 [3] 技术壁垒与产业挑战 - 欧盟评估显示重建中国式稀土产业链需500亿欧元 且面临中国在终端应用领域的专利封锁 [3] -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90%精炼产品仍需运往中国加工 澳大利亚莱纳斯在美工厂因专利问题推迟投产 [5] - 美国F-35战机单台稀土用量417公斤 其中63%依赖中国供应链 [5] 中国技术深化与市场控制 - 中科院"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使永磁体磁能积提升18% 宁波韵升超薄磁钢占全球智能终端市场45% [5] - 欧盟"原材料法案"计划投资15亿欧元 但德国研究显示本土化需15年技术迭代 [5] - 中国将稀土永磁体纳入出口管制目录并启动期货交易平台建设 [5] 国际企业战略调整 - 特斯拉与澳大利亚北方矿业签六年供货协议 空客投资加拿大Vital Metals稀土项目 [5] - 波士顿咨询测算完全替代中国供应链需230亿美元投资 产品成本将上涨37% [5] 产业治理权转移 - 中国通过"专利池+标准体系"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链治理权 [7]
明天,开盘必读!
格兰投研· 2025-06-08 22:29
又到了开盘必读的时间了,老规矩,还是从宏观开始。 本周最重要的事情明确锁定在即将在伦敦举行的中美高级别会谈。 从近期通话情况来看,此次谈判类似一个月前瑞士会晤,来的突然,但结果可能会超预期。不过通话时 长才90分钟,说明我们和对面仍处于试探阶段,还得下面双边好好谈。 在我眼里,当前中美贸易博弈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了。 原来,是"明牌对决",互相加关税。 现在,是逐步转向以芯片、稀土为代表的产业链博弈与底牌对抗。 川普天天发文说稀土,充分表现出对稀土供应的极度焦虑。 没办法,谁让我们控制全球约70%的稀土产量,掌握92%的加工市场份额呢? 不是只有美国人卡我们脖子,我们也能卡美国脖子。 美国人因为拿不到稀土,心里着急得很,没完没了地针对我们,又是不卖发动机,又是各种 芯片制裁。就是希望我们赶紧松手,再不松手放行,美欧几个车厂就要被迫停产了,更要命 的是军工方面,一旦稀土库存用完了,导弹也造不出来了。 考虑到美欧企业当前稀土库存紧张,美国试图在巴西、澳洲等国家重建稀土供应链至少需要1.5~2年时 间,因此这张牌还能好好打。 这次打完电话之后给美方出口稀土,也说的 整体而言,谈判大概率有利好释放,不管是能谈成放松 ...
稀土,可能真的是美国的命门?不是我说的,是他们自己说的
搜狐财经· 2025-06-07 14:23
稀土的战略地位 - 稀土是现代工业的关键材料 广泛应用于手机 汽车 军事装备等领域 [5]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和供应国 掌握这一战略资源命脉 [5] - 美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行业高度依赖稀土供应 产业链安全受到威胁 [5] 美国汽车行业的困境 - 美国汽车制造商警告稀土短缺可能导致产业崩溃 [5] - 数十家美国车企担忧原材料短缺 部分考虑转移生产基地 [7] - 美国汽车产业加入的高科技元素几乎都依赖稀土材料支持 [7] 中美稀土博弈 - 美国主动通过外交途径请求中国放松稀土管制 [3][9] - 稀土管制可能影响美国数百万工人就业和社会稳定 [3][9] - 中国通过稀土控制有效打击美国产业链 形成战略威慑 [12] 稀土资源管理 - 稀土成为中国在全球经济博弈中的关键筹码 [12] - 需要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保持战略优势 [13] - 稀土管控和利用将在全球经济博弈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13]
万万没想到!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允许对限制稀土出口的国家动手
搜狐财经· 2025-05-06 22:05
美国国会这次的操作,出手快,动作猛,一纸法案扔出来,直指那些限制稀土出口的国家。什么意思?谁不听话,就可能被制裁。这不是开玩笑, 这是写进法律的威胁。先不谈内容,单说姿态,就已经不遮掩了。摆明了:你不卖,我就找你麻烦。 咱们也得警惕。不能只看对方手法多,还得看我们自身应变。管控资源出口,不等于闭门造车。要在合理框架下,保护好自身战略利益,同时保持 产业链稳定。用规则说话,但底线要守住。该硬的地方不能软,该亮剑的时候不能犹豫。 这场较量,已经不再只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它背后是技术主导权、话语权的全面博弈。美国希望用法律工具绑住对手的手脚,其实暴露的是它心里 的不安。真正自信的国家,从来不靠这种方式来维持优势。 下一步关键,就看全球怎么回应。是选择妥协,还是强化合作,共同对抗单边霸权?留给市场的时间不多了。尤其是那些还寄希望于"中立"的企业 和地区,恐怕也要尽快表态——到底站在哪一边。 翻一下这份法案的具体条款,说白了,就是赋予美国更多手段去干涉、甚至惩罚那些"让它不满意"的国家或企业。这种不确定性,对全球产业链是 一种严重扰动。尤其是对依赖精密零部件、高技术出口的企业来说,这不是压力,是悬在头上的利剑。今天你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