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矿业
icon
搜索文档
美议员:就算美国班门弄斧,中国定会把我们打得一败涂地
观察者网· 2025-11-20 10:49
美国对稀土供应的担忧 - 美国国会议员对依赖中国稀土供应表示严重担忧,认为美国在稀土领域难以与中国竞争[1] - 有议员指出中国在稀土问题上已遥遥领先,美国根本追不上[1] - 担忧的背景是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以及中国掌控全球稀土价格[2] 美国应对策略的分歧 - 策略分歧在于应全力发展替代技术,还是仅仅试图在稀土开采加工领域追赶中国[2] - 有议员呼吁采取类似曼哈顿计划的行动来结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4] - 部分观点认为解决方案应包括开采加工更多稀土以及开发完全绕过稀土的替代方案[4] 美国公司的进展与挑战 - 三家主要矿业公司MP Materials、Lithium Americas和Niron Magnetics获得美国政府资助,MP Materials获得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换取15%股份[2] - 公司高管未明确回答美国摆脱中国供应依赖需要多长时间[2] - Niron Magnetics使用氮化铁新技术替代稀土元素,但扩大产能仍需时间和资金,目前从克级规模提升到吨级规模[5] 替代技术研发 - 开发无需依赖关键矿物的零部件和新技术被视为重要应对措施[1] - 有议员展示明尼苏达大学华裔教授正在开发的稀土替代技术,并强调需要吸引全球顶尖人才[4] - 替代技术从问世到应用仍需要数年时间[1]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生产全球绝大部分稀土,这些材料对电动汽车、电子产品和国防组件至关重要[2] - 中国以外的稀土行业在经验和专业技术方面存在缺口[6] - 西方稀土产业经历过多次虚假繁荣,重建供应链需要时间[6]
与沙特矿业巨头Maaden成立稀土合资公司 MP Materials(MP.US)涨超10%
智通财经· 2025-11-19 23:42
公司股价表现 - 周三MP Materials股价上涨超过10%至64.49美元 [1] 合资企业成立 - 公司宣布与美国国防部及沙特国有矿业巨头Maaden在沙特共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 [1] - 计划在当地建设稀土精炼厂 [1] - 该举措被公司称为"重塑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的关键一步" [1] 合资企业股权结构 - MP Materials与美国国防部共同持有合资企业49%股权 [1] - Maaden持股比例不低于51% [1] 合作方投入 - 美国方面的全部出资由国防部提供"无追索权融资" [1] - MP Materials负责技术投入,包括稀土分离、精炼工艺,以及全球供应和市场渠道方面的专业能力 [1] 下游产业链拓展 - 公司还在与沙特方面讨论在当地支持或合作开展磁体制造业务,以进一步完善下游产业链 [1]
巴西的豪赌:美国只给5亿,巴西怎么就敢看上中国的稀土定价权?
搜狐财经· 2025-11-14 23:22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向巴西稀土矿企Serra Verde提供4.65亿美元贷款,旨在支持其为西方世界供应重稀土原料,并挑战中国在稀土领域的长期定价权 [1] - 此举的战略意图并非比拼总产量,而是针对中国“资源+技术”优势体系中的关键环节——重稀土分离,打入战略楔子 [4] - 挑战定价权的成败最终将回归工业成本和效率,西方需构建具有足够规模和韧性的“替代生态圈” [7][9] 美国DFC贷款的战略意义 - 贷款金额为4.65亿美元,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了最高的政治和战略信用背书,使该公司成为西方“供应链安全”战略的一部分 [6] - 这笔“战略担保”有助于该公司吸引后续私人风险投资、获取西方分离技术合作以及锁定长期高端买家 [6] - 美国政府曾为本土稀土公司MP Materials的轻稀土氧化物提供每公斤110美元的最低价格保障,此举为国际稀土市场设定了重要的价格锚和战略溢价信号 [6][7] 重稀土的行业地位与技术壁垒 - 重稀土是真正的“工业维生素”,赋予永磁体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对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F-35战机等高技术及国防工业至关重要 [3] -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核心技术壁垒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熟、完整且可大规模商业化的分离精炼体系,这是数十年积累的独特优势 [3] - 巴西Serra Verde矿区出产的正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其特点是重稀土含量高,但提炼过程复杂且对环境负面影响大 [3] 挑战定价权的潜在挑战 - 重稀土的湿法冶金提炼在环保和技术难度上挑战巨大,西方更高的环保标准通常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 [7] - Serra Verde的年产量为6500吨,是亚洲以外的重要参与者,但与中国的庞大总量和精炼产能相比仍显单薄 [9] - 要真正撼动定价权,需要越南、澳大利亚等更多资源国的供应以及更多精炼厂形成合力,构建具有足够规模的“替代生态圈” [9]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博弈 - 该事件是地缘政治意志通过金融工具的具现化,资源之争已演变为技术、资本与地缘意志交织的长期博弈 [9] - 世界正在为“去中国化”的供应链付出代价,这场围绕稀土定价权的博弈刚刚开始 [9]
美国加强稀土资源争夺,但障碍重重
日经中文网· 2025-11-07 11:08
美国政府战略与投资 - 美国国防部向美国MP材料公司投资4亿美元,成为其最大股东,该公司拥有美国唯一正在运行的稀土矿山 [2][9] - 美国政府以重要矿产国内生产体系不足为由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国防部和能源部依据法律推进对民营企业的直接投资 [5] - 特朗普政府的危机感源于美国稀土进口对中国的高度依赖,稀土广泛用于纯电动汽车马达和美军F35战斗机等关键领域 [6] 市场动态与企业表现 -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限制部分稀土及相关技术出口,占世界产量70%的中国加强管制引发市场关注 [3] - 在10日的美国股市,广泛股票遭抛售,但稀土相关企业股价飙升,美国稀土公司股价比前一天大涨14% [3] - 美国政府为加强稀土国内生产,相继收购美国和加拿大矿业企业股份 [9] 行业趋势与需求前景 - 预测未来稀土需求中,30%至40%将伴随脱碳化技术的普及而产生,但相关技术在特朗普政府下面临逆风 [2] - 开采和冶炼等相关产业加紧启动,但脱碳相关需求的低迷可能成为障碍 [2] - 中国在2025年1月至10月启动11项重要原材料出口管制,已与历史最高的2011年持平 [7]
赤峰黄金下一增长曲线:稀土
BambooWorks· 2025-11-04 14:04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纯利达9.5亿元 按年大幅增长141% [2] - 第三季度收入达33.7亿元 按年增长66.4% [2] - 首三季收入达86.44亿元 按年增长38.9% 纯利急增86%至20.5亿元 [2] - 首9个月矿产金销售量达1.07万千克 按年下跌2.56% [3] - 黄金销售单价达每克729.58元 按年急增44.1% [3] 业务收入构成 - 黄金业务首9个月销售额达77.8亿元人民币 占集团总收入90% [3] - 铜产品业务收入3.83亿元 占集团首9个月收入4.4% [3] - 稀土业务首9个月产品销售量448.9吨 贡献收入7,736万元 占总收入0.9% [3]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金价在第三季由3,303.2美元升至3,859.03美元 升幅近17% [2] - 全球央行及投资者为分散美元贬值风险减持美债增持黄金 [2][6] - 铜价今年曾飙升30% 国际铜研究小组预测2026年全球精炼铜市场将短缺15万吨 [3] - 稀土被视为重要战略资产 用于生产电动车及人形机械人摩打 [4] 公司战略与资源布局 - 公司拥有老挝塞班金铜矿和加纳瓦萨金矿两座境外大型金矿 2024年集团黄金产量15.16吨 [2] - 公司布局稀土业务 拥有老挝稀土矿和塞班矿区稀土资源 均为价值较高的中重型稀土 [6] - 公司与厦门钨业成立合资公司赤金厦钨 持股51% 稀土业务有望带来二次增长曲线 [6] 市场估值与预期 - 市场估计公司今明两年盈利有望增长86%和17% 达到32.8亿和38.3亿元 [6] - 公司今年市盈率为16.7倍 低于招金矿业的28倍和山东黄金的22.9倍 [7]
对抗中国?有人回过味儿了:为啥是澳大利亚出钱,更何况还干不过…
观察者网· 2025-10-24 17:05
协议概况 - 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旨在对抗中国在稀土及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1][4] - 协议规定美澳两国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各自投入10亿美元,用于采矿和加工,并为关键矿产设定价格底线[4] - 协议签署后,部分澳大利亚矿业公司股价大幅上涨,但一些小型企业仍难以获得融资,因投资者担忧其无法与中国成熟的稀土产业竞争[2] 澳大利亚稀土产业现状 - 澳大利亚本土没有稀土市场,其稀土精炼厂的建设成本几乎是亚洲地区的5倍,主要由于高昂的能源与劳动力成本[1] - 澳大利亚政府为刺激稀土产业发展提供补贴,例如为西澳大利亚州投资18亿澳元的伊鲁卡资源公司精炼厂项目提供大力支持[1] - 澳大利亚虽然拥有大量稀土储量,但其生产基础设施仍不发达,加工相对昂贵,人才储备也不如中国[5] 竞争挑战与时间预期 - 国际行业专家普遍认为,美国要建立安全、独立的供应链需要10至20年时间[5] -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研究员表示,即使美国及其所有盟友将稀土加工作为国家项目,至少也需要五年才能赶上中国[6] - 地缘政治学者指出,美澳关键矿产协议缺少细节,两国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与中方竞争[6] 市场地位与潜在影响 - 中国在稀土开采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全球产供链市场和企业选择的结果[1][8] -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占澳大利亚出口近三分之一,去年两国贸易额升至近2020亿美元[7] - 存在担忧中国可能采取惩戒措施,包括对澳大利亚铁矿石实施进口限制等不对称回应,定价将是关键问题[7][8]
美澳签完协议,欧盟才发现被卖了,电话打到北京一谈就是两个小时
搜狐财经· 2025-10-23 22:56
美澳关键矿物协议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于2025年10月20日签署关键矿物与稀土供应链安全框架协议 [2] - 两国政府承诺在未来六个月内各出资10亿美元,推动总投资管道规模达85亿美元的矿产开采与加工项目,涉及矿藏价值估计为530亿美元 [2] - 协议旨在通过多元化供应来应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中国掌握全球60%的稀土生产和90%的加工能力 [2] 协议具体内容与项目 - 协议涵盖三类项目:两国联合投资的矿区开发、美国协助澳大利亚提升境内加工能力、澳大利亚主导的独立项目并引入日本作为合作伙伴 [3] - 澳大利亚阿拉富拉稀土公司、北矿业公司和格拉菲内克斯公司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超过22亿美元的融资意向书 [3] - 项目集中于西澳大利亚和北领地矿区,目标开采钕、镨、镝等用于电动汽车电池、风力涡轮机和国防装备的稀土元素 [3] 协议背景与全球供应链现状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商务部报告指出美国稀土进口依赖度高达80%,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5] - 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二大稀土储量国,但出口量有限,此合作意在挖掘其潜力 [5] - 协议包括加速矿山许可、设定矿物最低价格、联合地质勘探和回收机制,以及防止关键资产出售影响国家安全的条款 [5] 市场反应与执行挑战 - 协议公布后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等企业股价迅速上涨 [5] - 分析师指出加工环节需要时间积累,短期内无法与中国竞争 [5] -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美澳面临能源保障大坎,稀土提纯需大量电力,而美国电网问题频出,澳大利亚加工产能大多处于初步阶段,预计需五年才能勉强追上中国 [7] 中国稀土管制与欧盟的困境 - 中国于2025年10月9日扩大稀土出口管制,新增钬、铒、铥、铕和镱五种元素的限制,并要求磁铁技术出口必须获得许可 [6] - 欧盟企业提交的出口申请积压超过2000份,导致价格波动影响市场 [6] -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在10月21日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进行近两小时通话,表达对管制措施的担忧并邀请其访问布鲁塞尔进行危机会议 [6] 地缘政治与产业现实 - 欧盟汽车、芯片和风电产业高度依赖稀土进口,但在美澳协议中被排除在外,陷入尴尬处境 [6][7] - 中国稀土产业拥有66年发展历史,形成从开采到分离提纯的完整链条,去年发电总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为高耗能提纯产业提供稳定能源基础 [7] - 欧盟内部承认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转向寻求通过稳定渠道与中国进行务实合作 [7][8]
特朗普笑了,“冤大头”终于出现:一年后,稀土会多到用不完
搜狐财经· 2025-10-22 21:33
协议核心内容与目标 - 美澳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旨在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垄断 [1] - 协议具体内容包括半年内投入30亿美元开发澳大利亚稀土矿,潜在矿产价值达530亿美元 [1] - 美国军方计划在澳大利亚建设年产百吨镓金属加工厂,针对雷达和芯片等军工领域 [1] - 美国和澳大利亚将各投资10亿美元,用于推进关键矿产项目储备,并在未来六个月内启动 [7] - 协议强调矿产开采、加工和供应链建设的全面合作,澳大利亚优先向美国提供锂、稀土和钴等战略储备矿产 [9]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与挑战 - 中国掌握全球近90%的稀土精炼产能,形成从矿山到磁体的全链条定价权 [3][5] - 澳大利亚稀土储量占全球约3%,但过去九成稀土矿砂依赖中国加工 [3] - 建设一座高纯度稀土氧化物工厂从动工到投产至少需三年,成本比中国高出30%以上,整个产业链条完善需5到8年时间 [3] - 中国通过专利和技术供应链(如处理放射性废料、酸浸液技术及第四代萃取分离技术)构筑精炼壁垒 [3] - 美国从2010年起尝试提升稀土自给率,但到2025年西方自给率仍不足15%,美国唯一稀土企业MP Materials的深加工仍需中国技术授权 [3] 协议的战略背景与市场影响 - 协议签署背景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美国军工企业钐钴磁体库存仅够半年生产 [1][3] - 作为交换,美国确认支持AUKUS核潜艇协议,帮助澳大利亚建造核动力潜艇 [5] - 协议公布后,澳大利亚矿业股票上涨,Lynas涨4.7%,Iluka涨9%,Latrobe Magnesium涨47% [9] - 特朗普将协议作为对华施压手段,提出三条件以换取降低关税:中国放弃稀土管控、采购美国大豆、解决芬太尼问题 [7] - 西方推动去中国化可能推高全球电子产品价格,并反噬自身科技产业 [5] 实施面临的障碍与长期前景 - 美澳联盟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环保成本上升和中国收紧冶炼设备出口的三重挑战 [7] - 产业链构建需要技术沉淀、政策连续性和市场协同,并非单纯资金投入所能速成 [7] - 澳大利亚新镓加工厂最早2025年底试产,但短期内协议主要能堆积矿产库存,缺少精炼能力难以转化资源 [3][9] - 分析认为澳大利亚可提供可靠的小规模供应以降低风险,但挑战中国主导地位难度极大 [9]
特朗普的稀土豪言遭遇现实挑战,美澳同盟难破中国主导地位
搜狐财经· 2025-10-21 23:55
美澳关键矿产协议 - 美国总统与澳大利亚总理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1] - 协议框架要求美澳双方在未来六个月内各自投入超10亿美元启动首批项目[3] - 美国进出口银行宣布超过22亿美元的投资意向书用于推进澳大利亚关键矿产项目[3] - 协议包含为关键矿产设定最低价格底线的条款[7] 美国国内投资与战略 - 美国国防部宣布将投资高达1亿美元于关键矿产以增强国家安全[3] - 五角大楼采取双管齐下策略国防后勤局计划采购战略资源包括为钴分配约5亿美元为锑分配245亿美元为钽分配1亿美元为钪分配4500万美元[5] - 2025年早些时候国防部收购了MP Materials的4亿美元股份[7]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目前只有一座在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整个产业链存在单一失败点[3] - 美国稀土公司正在怀俄明州推进哈莱克溪稀土项目但该项目仍处于开发和许可阶段实现规模生产仍需数年[5] - 美国1000多个涉稀土的武器系统中有87%的供应链依赖中国供应商[5] - 美国本土最大稀土企业MP Materials的营收80%来自对华出口稀土精矿[7]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精炼产能占比高达92%构成经济学上的进入壁垒[3] - 自2011年起中国稀土专利申请量连续14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形成技术上的专利丛林[3][5] 市场反应与制约因素 - 澳大利亚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s股价过去12个月累计涨幅超过150%[7] - 关键矿产价格持续低迷正制约产业发展澳政府已启动12亿澳元的国家矿产储备计划以稳定市场[7]
美财长喊话中国,如果不取消稀土出口新规,美国将实施严厉处罚
搜狐财经· 2025-10-17 14:49
美国对华稀土政策与谈判立场 - 美国财长贝森特警告中国,若中国不取消新的稀土出口管制,美国将采取严厉惩罚措施,并提出以延长关税休战期作为交换条件,暂缓执行新规 [1] - 美国国防部和能源部已直接投资稀土企业,并与加拿大矿业公司合作开发阿拉斯加矿区,标志着美国正式进入产业政策时代 [1] 美国稀土产业面临的挑战 - 在美国建设一座稀土矿约需29年时间,面临体制问题、高劳动力成本、环保法规和技术人才短缺等障碍 [3] - 美国重建整个稀土产业链条需要巨额投资和长时间积累,难以在短期内赶超中国已形成的闭环产业体系 [3] 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 - 美联储理事米兰警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进一步下行,并呼吁美联储尽快降息以缓解市场不安 [4] - 早前的关税战已导致美国通胀飙升和企业成本上升,美国在稀土问题上施压使其在全球供应链中陷入困境 [4] 中美结构性博弈与前景 - 稀土争执反映中美结构性博弈,美国希望主导全球产业链,中国则致力于保障自身产业安全和推进产业升级 [6] - 美国短期内难以找到显著成效的替代稀土来源,中美竞争不会很快平息,关键在于双方能否在竞争中找到平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