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开发

搜索文档
大丰实业: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文体旅运营迈过爬坡期,在手订单有望支撑重回增长-20250502
开源证券· 2025-05-02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受地方财政支出承压、项目交付进度和信用减值等因素影响,但2024Q4项目交付顺利,基本面逐步企稳改善;2025Q1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略有下降;考虑公司传统主业承压和费用扩张,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亿、1.90亿、2.57亿元,同比增长93.2%、52.4%、35.1%,对应EPS为0.29、0.44、0.5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9.4、25.9、19.2倍;公司加速文旅运营转型,看好低基数下业绩修复,维持“买入”评级[4] 各部分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当前股价11.28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6.54/8.72元,总市值49.24亿元,流通市值48.89亿元,总股本4.37亿股,流通股本4.33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39.61%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8.43亿元,同比下降4.9%,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2024Q4实现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191%,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152%;2025Q1公司收入2.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下降3.37% [4] 业务情况 - 2024年文体装备、数艺科技、轨道交通、文旅运营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0.72亿、2.72亿、2.12亿、2.62亿元,同比变化-22.72%、+18.14%、+99.95%、+44.26%;各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3%、40.8%、19%、40.9%,同比增加8.9、6.0、13.9、13.7pct;截至2024年底累计文体旅综合体运营项目达20余个,宋韵文化演艺IP《今夕》系列已在湖州、天津实现异地复制 [5]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变化+20%、+13.1%、-6.78%,对应费用率同比变化+1.5、+2.1、-0.1pct;2025Q1三项费用率同比变化+1.4、+2.1、-3.1pct,员工薪酬和营销支出显著增加以支撑主业扩张 [5] 现金流情况 - 2025Q1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0.45亿元,同比增长416%,应收账款及票据同比小幅降低,资金回笼和运营效率有所改善 [5] 订单情况 - 2024H2至今公司公告中标10个大额文体旅集成服务项目,累计订单金额8.04亿元,占2024年收入比重约44%,带动2025Q1合同负债达4.68亿元,同比增长65% [6] 新业务情况 - 4月公司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持股85%),从事匹配文娱体商场景需求的人形机器人开发项目并实现商业化落地,有望贡献新增长极 [6] 财务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38|1,843|2,170|2,476|2,759| |YOY(%)|-31.8|-4.9|17.8|14.1|1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1|65|125|190|257| |YOY(%)|-64.8|-36.0|93.2|52.4|35.1| |毛利率(%)|25.0|33.4|32.4|33.0|33.1| |净利率(%)|5.2|3.5|5.8|7.7|9.3| |ROE(%)|3.3|2.1|3.9|5.9|7.5| |EPS(摊薄/元)|0.23|0.15|0.29|0.44|0.59| |P/E(倍)|48.8|76.2|39.4|25.9|19.2| |P/B(倍)|1.8|1.8|1.7|1.6|1.5|[7]
大丰实业(603081):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文体旅运营迈过爬坡期,在手订单有望支撑重回增长
开源证券· 2025-05-02 16: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受地方财政支出承压等因素影响业绩不佳,但2024Q4项目交付顺利,基本面逐步企稳改善;2025Q1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略有下降;考虑公司传统主业承压和费用端扩张,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90/2.57亿元,对应EPS为0.29/0.44/0.5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9.4/25.9/19.2倍;公司加速文旅运营转型,看好低基数下业绩修复,维持“买入”评级[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当前股价11.28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6.54/8.72元,总市值49.24亿元,流通市值48.89亿元,总股本4.37亿股,流通股本4.33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39.61%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8.43亿元/yoy - 4.9%,归母净利润0.65亿元/yoy - 36%;2024Q4实现收入6.76亿元/yoy + 191%,归母净利润0.12亿元/yoy - 152;2025Q1公司收入2.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0.33亿元/yoy - 3.37% [4] 业务情况 - 2024年文体装备/数艺科技/轨道交通/文旅运营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0.72/2.72/2.12/2.62亿元,yoy - 22.72%/+18.14%/+99.95%/+44.26%;各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3%/40.8%/19%/40.9%,yoy + 8.9/+6.0/+13.9/+13.7pct;截至2024年底累计文体旅综合体运营项目达20余个,宋韵文化演艺IP《今夕》系列已在湖州、天津实现异地复制 [5]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yoy + 20%/+13.1%/ - 6.78%,对应费用率yoy + 1.5/+2.1/ - 0.1pct;2025Q1三项费用率yoy + 1.4/+2.1/ - 3.1pct,员工薪酬/营销支出显著增加以支撑主业扩张 [5] 现金流情况 - 2025Q1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0.45亿元/yoy + 416%,应收账款及票据同比小幅降低,在资金回笼和运营效率上有所改善 [5] 订单情况 - 2024H2至今公司公告中标10个大额文体旅集成服务项目,累计订单金额8.04亿元,占2024年收入比重约44%,带动2025Q1合同负债达4.68亿元/yoy + 65% [6] 新业务情况 - 4月公司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持股85%),从事匹配文娱体商场景需求的人形机器人开发项目并实现商业化落地,有望贡献新增长极 [6] 财务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38|1,843|2,170|2,476|2,759| |YOY(%)|-31.8|-4.9|17.8|14.1|1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1|65|125|190|257| |YOY(%)|-64.8|-36.0|93.2|52.4|35.1| |毛利率(%)|25.0|33.4|32.4|33.0|33.1| |净利率(%)|5.2|3.5|5.8|7.7|9.3| |ROE(%)|3.3|2.1|3.9|5.9|7.5| |EPS(摊薄/元)|0.23|0.15|0.29|0.44|0.59| |P/E(倍)|48.8|76.2|39.4|25.9|19.2| |P/B(倍)|1.8|1.8|1.7|1.6|1.5|[7]
三花智控-初步分析_FY24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现金流激增为主要利好因素,人形机器人开发值得关注
2025-04-01 12:17
纪要涉及的公司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 A,股票代码002050.SZ)[2][15][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心观点 - 2024财年业绩符合预期,经营现金流激增是关键积极因素,人形机器人发展是关注重点,维持增持评级[2] - 预计盈利预测有喜有忧,业绩公布后股价可能表现更好,市场或关注公司战略举措和增长机会[10][11] 论据 - **积极方面** - 2024财年营收同比增长14%,得益于制冷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强劲反弹,该季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9%和38%[2][3] - 全年经营现金流增长17%,超出预期28%,主要受第四季度同比激增75%推动,展现了公司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2][3] - 公司在年报中强调人形机器人机会,致力于与关键客户推进试验和采样合作,同时扩大海外产能和研发能力,有望受益于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显著增长[4] - 投资基于公司受益于中国政策刺激、汽车零部件业务受益于特斯拉销售好转以及对其在人形机器人发展领域战略定位的信心增强[15] - **消极方面** - 2024年第四季度利润表现疲软,同比仅增长约5%,低于预期的10%增长,全年毛利率略低于预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因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竞争激烈的定价环境[5] - 制冷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反映出在成本上升情况下维持盈利能力的挑战,这可能是由于2024年大部分时间汽车和家电客户去库存的持续影响[5][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采用贴现现金流(DCF)估值方法,2026年6月目标价46元人民币,对应2026财年预期市盈率33倍,估值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8.7%,终端增长率为5%[16] - **风险**:评级和目标价的下行风险包括全球电动汽车需求低于预期、汽车领域行业竞争大于预期、全球宏观环境严峻以及人形机器人业务发展慢于预期[17] - **重要披露**:摩根大通是浙江三花智能控制相关金融工具的做市商和/或流动性提供者,目前或过去12个月内是该公司客户,提供非投资银行、证券相关及非证券相关服务,可能持有该公司债务证券等[20][21][22][23] - **评级历史**:展示了摩根大通对浙江三花智能控制的历史评级和目标价变化[25] - **研究覆盖范围**:分析师Karen Li的研究覆盖范围包括多家公司,其中包括浙江三花智能控制[28] - **评级分布**:截至2025年1月1日,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研究覆盖、投资银行客户等不同类别下的评级分布情况[29] - **其他信息**:包括研究报告的制作和分发的法律实体、各地区的监管信息、研究报告的相关风险提示、版权声明等内容[44][45][46][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