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
icon
搜索文档
出海速递 | Labubu 催生反向直播带货/“短剧出海”没有秘密:三强格局松动?新面孔涌现
36氪· 2025-06-18 19:29
短剧出海 - 中美韩等多国玩家加速入局,全球竞争的出海短剧市场竞争加剧 [2] - 行业三强格局出现松动,新面孔不断涌现 [2] 中非经贸 - 前五个月中非经贸额创新高,中国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化 [3] - 商务部将推动与非洲国家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现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6] 泳池机器人行业 - 泳池机器人行业或将从"增长优先"转向"效率优先" [3] - 元鼎智能已攻占欧美10万+泳池社区店 [3] TikTok事件 - 特朗普称将继续延长出售TikTok限期 [3] - 中方表示将依据中国法律法规处理相关问题 [3] 自动驾驶 -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测试区域扩展至香港东涌 [3] - 这是继4月底扩大测试区域后的又一突破 [3] 资本市场动态 - 聚水潭集团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37亿股 [4] - 视源股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广发证券香港 [5] - 中楝国际完成300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拓展东南亚业务和AI研发 [5] 跨境电商 - 梵想在美洲、欧洲与中东设立子公司,实现本地化服务 [5] - 速卖通泡泡玛特直播吸引全球24万人观看,Labubu等热门IP瞬间售罄 [6] - 速卖通将加播一场补充Labubu库存 [6] 国际工程 - 中工国际签署3.37亿美元哈萨克斯坦纯碱厂项目二期合同 [5] - 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约24.21亿元,将对未来四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5] AI行业 - 阿里云在欧洲上线多款AI产品,服务当地快速增长的需求 [7] - 软银出售48亿美元T-Mobile股份为AI布局筹资,计划向OpenAI注资至多300亿美元 [7] - 马斯克旗下xAI正洽谈通过股权融资筹集43亿美元 [7] - 红杉中国开源AI基准测试xbench评测集 [7] 电商SaaS - AfterShip推出all-in-one电商解决方案"AfterShip One",服务全球超2万家付费客户 [8] - 公司2021年获6600万美元B轮融资,在全球设有8个办公室 [8] 金融政策 - 《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提出扩大制度型开放 [8] -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9] - 沪港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包含38条合作举措 [10] - 中国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10] 企业动态 - 亚马逊CEO表示AI将导致企业员工规模缩减,岗位结构将迎重大调整 [11]
潘功胜: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证券时报· 2025-06-18 11:17
金融开放举措 - 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个人征信机构 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发展自贸离岸债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试点 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试点 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试点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3]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全口径计算下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 [4] - 初步建成多渠道 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5] - 中国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8] 跨境支付技术发展 -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型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发展 重塑传统支付体系 缩短跨境支付链条 [6] - 智能合约 去中心化金融等技术将持续推动跨境支付体系演进 [6] 国际金融治理 - 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应强化经济监督职能 引导各国支持经济全球化 加强政策协调 [7] - IMF份额占比未能反映成员国全球经济地位 需尽快推动调整以提升合法性 [9] 货币政策框架 - 过去一年出台多项货币政策措施支持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优化中间变量 培育政策利率 提升传导效率 [10] -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是渐进持续过程 未来将不断评估完善 [10]
中国央行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财联社· 2025-06-18 10:45
央行国际合作与金融安全网建设 - 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中国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III》,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全部达标 [1] - 存款保险制度覆盖99%以上存款人并提供全额保障,资管新规全面实施后影子银行风险大幅压降 [1]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改革 - IMF、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份额和投票权调整滞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比低于其全球经济实际地位 [2] - 个别成员国单边主义政策影响国际金融组织治理效率,需推进改革以动态反映成员国经济地位 [2] - 改革方向包括提高新兴市场话语权、践行多边主义并提升治理效率 [2] 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发展 - 传统跨境支付体系问题凸显,全球对高效、安全、包容的支付体系需求增强 [3] - 中国已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新兴支付基础设施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3]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七丨2025中国经济展望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1 18:20
2025年5月17日—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成功召开。18日上午,"主题讨论 七:2025中国经济展望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顺利举办。会议围绕《中国金融政策报告 2025》的发布,聚焦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方向,邀请金融学界、业界的重要专家学者、相关领导,共 同探讨实现金融强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本次主题讨论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原国泰君安证券股份 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主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发布《中国金融政策报告 2025》。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 员会委员王一鸣,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王永利,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全 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李瑶发表演讲并进行圆桌讨论。 《报告》回顾了2024年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 控体系。包括:稳中求进,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金融调控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牢牢守 住金融安全底线。二是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体 ...
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要对稳定币的发展给予更高重视
北京商报· 2025-05-20 22:15
来源:北京商报 5月17日—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召开。在主题为"2025中国经济展望"的分论坛 上,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神州数码(38.720, -0.47, -1.20%)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王永利 表示,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需要中国扎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其中, 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王永利建议,内地从业界、学术领域对稳定币的发展给予更高的重视,并推动数字人民币进一步发 展。"如果稳定币跟某种法定货币等值挂钩,从理论上看,稳定币就是挂钩货币的代币,既然代币能做 到这种程度,我们的法定货币为什么不能?" 王永利同时提醒到,现有美元稳定币五花八门,但太多的美元稳定币不一定是好事。需要建立更加统一 的运行机制。 在进一步谈及金融科技发展时,王永利指出,当前我国在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但重复建设、数据孤岛与安全风险等正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暗礁"。具体来看,各类机构自建支付、 数据系统导致接口混乱,互联成本越来越高,中小机构逐渐掉队;所有数据资产实质由业务经办方(如 平台企业)掌控,而非 ...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神州数码王永利:要对稳定币的发展给予更高重视
北京商报· 2025-05-18 21:08
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发展 - 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推动力 [1] - 行业已取得成绩包括推动银行间支付清算发展 建立银联组织 发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加大与Swift合作 [3] 加密资产与稳定币发展 - 加密资产发展催生法定稳定币 法定货币支付清算体系无法满足全球24小时线上化交易需求 [3] - 美国已出现与美元等值挂钩的稳定币(如USDT USDC) 其影响值得其他国家高度重视 [3] - 稳定币需用新技术提升货币运行效率 降低成本 同时加强风控 [3] - 加密资产领域涌现NFT RWA等数字资产证券化新方向 需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货币运行方式 [3] 数字人民币与金融科技 - 建议内地重视稳定币发展并推动数字人民币进步 法定货币可借鉴稳定币的代币模式 [4] - 指出美元稳定币种类过多问题 需建立更统一运行机制 [4] - 行业在移动支付 数字货币领域领先 但存在重复建设 数据孤岛 安全风险等问题 [4] - 提出以数字人民币为范本构建集约化数字基础设施 利用央行统一App架构归集全量交易数据 [4] - 建议扩展数字人民币模式至身份信息管理 用数字化ID替代实体证件 [4] 数字化转型展望 - 在数字货币 数字资产 数字金融等领域实现突破后 数字社会将产生根深蒂固的变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