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黄金定价权
搜索文档
家中黄金变现要亏?新规斩断非正规渠道,个人黄金必须"进场"了?
搜狐财经· 2025-11-04 16:10
近期,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黄金税收新规引发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这份文件进行深度解读。 表面上看,这只是针对黄金供应链税率的常规调整,但若拨开表象深入分析,会发现这实则是国家布局未来二十年黄金市场格局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布局中,银行、金店乃至普通民众手中的金条,都成为布局中的重要棋子。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规并非小修小补,其通过十三条规定,对2002年和 2008年的旧规则进行了精准修订。 那么,最关键的调整在哪里?又将对市场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新规明确,只有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这两个国家指定渠道交易的标准黄金 才能享受税收优惠。 原因很简单,个人无法提供合规的增值税发票,导致金店后续销售时无法抵扣进项税,这一损失自然转嫁到卖出价格上。新规精准剪断了非正规渠道的生存 空间,深层意图是将黄金交易引导回官方指定的渠道。 更进一步看,新规将黄金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投资性黄金,如金条、金锭;另一类是非投资性黄金,如首饰、工业用金。 若购买金条用于投资,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时,上游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个人或非会员单位转手卖出时,通常开具普通发票。若下家为非增值税一 般纳税人(如普通投资者),进项税抵扣需求 ...
如何提升人民币黄金定价权,市场建设与国际接轨双轨并行
第一财经· 2025-04-23 20:30
核心观点 - 提升人民币黄金定价权对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和增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需通过市场建设、产品创新、国际接轨与监管协同等多路径推进 [1][3][4] 市场建设与产品创新 - 产品创新需开发更多“黄金+”组合型投资产品,如“黄金+固收”、“黄金+权益类”,以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 [2] -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设计差异化实物黄金产品,如为保值避险型客户提供总价高、加工成本低的简单产品,为年轻客户提供克数小、总价低且设计新颖的产品 [2] - 构建黄金投资完整闭环是当务之急,商业银行可利用广泛网点促进黄金回收,例如工商银行已有800家网点可收购黄金,未来需更多银行参与以提升客户卖出便利性 [2] - 将黄金实物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可确保可追溯性和交易透明度,推动AI技术在黄金交易中的应用能提升市场运作效率 [2] 机构参与与市场活力 - 保险资金进入黄金市场能优化客群结构,其负债中长期、投资中长期的特点与黄金保值属性契合,可增强市场稳定性 [3] - 保险资金作为大体量投资者能带动国内资金流入,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参考,助力全球投资者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配置人民币黄金资产 [3] - 黄金自2009年开发并于2012年推出,肩负“藏金于民”使命,随着资产管理规模扩大,已成为重要资产配置和增值保值工具 [3] - 从央行购金到保险公司业务,再到黄金ETF发展及居民广泛使用,推动了“西金东移”趋势,在复杂国际背景下对提升人民币话语权有积极作用 [3] 国际接轨与监管协同 - 建议养老基金、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借鉴国际经验,将黄金ETF纳入投资组合,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4] - 加强黄金产业链与投资端的协同合作,能有效提升中国在黄金领域的定价权,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其中黄金ETF将发挥积极作用 [4] - 上海黄金交易所将持续优化国际板的市场体系和机构体系,加强与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及ETF管理机构等合作,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吸引更多合格投资者 [4][5] - 完善离岸产品建设,强化沪港金融互联互通,为离岸人民币资金回流提供更多黄金产品和投资服务 [5] - 推进国际板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推动中国标准融入全球发展,扩大中国标准和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5] - 应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中国国情的监管框架,通过投资者教育引导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黄金市场 [5] 长期投资与资产配置 - 黄金ETF在“藏金于民”和资产配置方面肩负重要使命,主要通过强化资产研判、加大投教力度和积极实践三方面推进 [6] - 建议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为5%到15%,并提供多元化ETF产品,未来需持续提升投研与服务水平,倡导中长期配置思维 [6] - 通过发布专业投研报告和提出黄金新周期观点,为客户提供配置依据,旨在缩小与海外市场的差距 [6]
险资配置迈入"黄金时代"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率先开启“黄金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6 18:49
政策试点启动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决定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 [1] - 《通知》界定了试点投资黄金的业务范围、投资方式及投资比例,并确定了10家试点保险公司 [1] - 人保财险、国寿寿险、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在3月24日经上海黄金交易所审议,已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 [1] - 3月25日,国寿寿险、平安人寿分别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了国内保险机构首笔黄金询价交易和首笔上海金定价交易 [1] 试点范围与参与主体 - 试点投资黄金范围包括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黄金现货实盘合约、黄金现货延期交收合约、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黄金询价即期合约、黄金询价掉期合约和黄金租借业务 [2] - 试点参与主体包括人保财险、国寿寿险、太平人寿、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平安财险、平安人寿、太保财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10家保险公司 [2] 行业背景与需求 - 保险行业的资产配置主要集中在债券、股票、房地产等传统领域,但当前面临利率下行、资产荒加剧以及新会计准则切换后投资波动加大等多重挑战 [2] - 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保险资金亟需新的投资品种优化资产组合,除了依靠长期利率债、OCI高股息股票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等传统品种外 [2] - 东吴证券分析师表示,在当前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资金通过配置黄金资产,具有分散风险、保值增值等积极作用,进一步放宽投资品种限制也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压力 [2] 公司策略与观点 - 中国太平表示将利用黄金与股票债券风险特性有明显差异的特点,进一步降低组合的整体波动性,形成更加多元化、分散化的资产配置结构 [3] - 中国人寿表示未来将坚持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发挥好黄金在优化组合、对冲风险、抵御通胀等方面的独特配置价值,提升公司整体投资组合的长期风险收益比率 [3] - 平安人寿称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具有抗通胀能力和保值功能,能有效对冲经济波动和市场风险,且与传统大类资产相关性较低,能够为险资投资组合提供独立收益来源 [3] - 中国平安总经理透露,目前中国平安寿险、产险已获试点资格,将制定审慎的投资策略,稳步推进黄金投资 [3] 市场影响与规模 - 华泰证券研报测算,2024年上半年末,上述十家试点保险公司总投资资产约19万亿元,按照《通知》的投资比例要求,最高或带来近2000亿元的黄金投资需求 [4] - 上海黄金交易所表示,引入保险公司参与市场,有助于更好发挥黄金市场开放和保险业发展的联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人民币黄金市场集聚性和稳健性 [4] - 平安人寿指出,险资购金在推动人民币黄金市场发展、完善人民币黄金定价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黄金市场集聚性和稳定性 [4] - 中国人寿表示险资的入场将为黄金市场带来更多长期资金,提升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促进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增强人民币黄金定价权 [5] 国际视角 - 世界黄金协会首席执行官表示,中国积极探索保险资金参与黄金投资对中国保险和黄金市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消费国,允许保险资金投资黄金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建设与产品创新 [5] - 这一举措将优化中国黄金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提升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全球黄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