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

搜索文档
读懂莫朴
人民日报· 2025-09-07 05:54
展览概述 - 浙江美术馆为纪念莫朴诞辰110周年举办"朴直向阳"艺术与文献展 通过文献资料与视觉营造呈现红色文化主题 [2] - 展览采用整体策展思路 整合典藏、研究、教育、传播环节 全面展示莫朴艺术生涯 [5] - 内容分为四大板块:倾心向太阳、朴直燃心灯、美育又重谈、唤起新感情 对应其革命者、艺术家和教育者多重身份 [5] 艺术创作特色 - 莫朴创作坚持"人民性"准则 将绘画艺术与祖国命运、人民生活紧密联系 [3] - 代表作木刻连环画《铁佛寺》共111幅 取材淮南抗日根据地真实事件 采用民间美术风格与粗犷线条 [3] - 创作构图有力形象充实 包括《清算》《入党宣誓》《南昌起义》等作品 通过细节刻画揭示时代主题 [3][4] 艺术教育贡献 - 莫朴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与浙江美术学院院长 推动"中西融合""传统出新"艺术理念 [3] - 提倡生活写生与素描基础训练 促成"浙派人物画"流派形成 奠定中国美术学院教学特色 [3] 展览创新形式 - 文献作为独立展品呈现 采用幻灯播映展示摄影作品 [5] - 设置主题声音互动与"莫朴数字人"技术 结合"悦藏"小程序实现藏品资源数字化共享 [5] - 公共教育活动包含@青年说、@画速写、@刻木刻等模块 运用视频+图文传播模式 [5]
因何奔赴一座城(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苏超"为什么能走红破圈?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激发了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畅快"玩梗",跨城观 赛,比拼志愿服务,宣介特色风物,无处不是"群众唱主角"。 "人民性"正是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活力蕴藏在人气之中,城市运营要始终眼中有人,用接地气的办法 吸引人、凝聚人 近两年,参观美院毕业展成了时尚,不少地方甚至"一票难求"。比如,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日均接待量 超万人次,其中逾七成是非专业的市民;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展单日最高接待量超3万人次。 不禁联想到线上线下持续火热的"苏超",以及前不久刚落下帷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如今,人们奔赴一 座城的理由丰富多样,可以是一次展览,也可以是一场球赛、一部电影,甚至是一顿美食,这为我们观 察城市运营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核心是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 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提高城市吸引力,就要从"城市如何更好服务人"破 题。 群众性是成就城市现象级IP的关键变量。 透过"苏超"看治理,相关部门注重精准识别并及时响应公众需求。比如,江苏在省级层面协调13个地级 市,提升办赛能级、优化赛事组织;各城市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