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我为主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忙着降息,中国为什么不跟?潘功胜先生这番话说到了点子上
搜狐财经· 2025-09-24 14:48
中国货币政策立场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的原则,不盲目跟随美联储降息 [3] - 两国经济处境完全不同,美国通过高利率吸引全球资本导致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 [3] - 策略是在“稳增长”与“防风险”间寻找平衡,不急于使用猛药而是精准滴灌 [13] 中国央行的政策操作 - 2024年9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下调逆回购利率20个基点至1.5% [5] - 2024年5月再次降准0.5个百分点,并将逆回购利率进一步下调至1.4% [5][11] - 2024年9月降准释放了上万亿长期资金,用于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 [11] 银行体系状况 - 商业银行净息差已跌至1.42%的历史低点,银行利润空间被显著压缩 [5] - 盲目降息可能进一步损害银行放贷能力,并冲击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5]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年初的7.3左右升至近期的7.1附近 [7] - 人民币升值减轻了持有美元借款企业的偿债压力,汇兑损益改善明显 [7] - 人民币升值会削弱纺织品、玩具等薄利行业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订单压力需要警惕 [7][9] 政策策略与效果 - 央行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增强经济韧性以应对挑战 [9][11] - 政策操作体现“小步慢走”的智慧,既未跟随美联储猛降息,又为市场松绑 [11] - 该策略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定心丸,在国际风浪中扮演“稳定器”的角色 [13][15]
货币政策最新定调:如何理解“以我为主”、“支持性”和“Data Based”?
新浪财经· 2025-09-22 21:57
货币政策核心原则 - 货币政策宏观层面的原则为“以我为主”,调控从国内经济情况出发,而非简单跟随[1] - “以我为主”原则由中国央行前行长易纲在2018年底首度提出,核心要义是货币政策主要服务国内经济[2] - 在2022-2023年美联储加息周期中,中国未跟随加息反而根据调控需要降息,体现了“以我为主”的定力[3] 货币政策立场 - 当前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4] - 支持性货币政策首次提出于去年6月,与限制性货币政策相对,代表处于降息周期或利率水平相对较低[5] - 支持性货币政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4] 政策调整方法论 - 货币政策调整采用Data Based方法论,即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进行综合调整[6] - Data Based方法论是国际主要央行依据的基本方法,决策基于经济数据变化及对经济前景的评估[6] -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多元,包括维护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使Data Based调控更为复杂[7] 四季度降息预期分歧 - 部分市场人士预计四季度可能降息,因美联储降息后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增大,且7、8月经济数据走弱[8]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相比6月回落1.4个百分点;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相比1-6月回落2.3个百分点[8] - 另一种观点认为全年能实现5%增长目标,且需考虑银行净息差收窄问题,四季度可能不再降息[10] 政策工具选项 - 目前降准空间比降息更大,但降息对实体经济成本压降效果更好,降息可能以10个基点为中枢,降准以50个基点为中枢[9]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于今年4月提出,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10]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比例为1:12,“十四五”期间发挥7000多亿元作用,撬动投资9万多亿元[11]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重视“以我为主”的科技和内需-20250810
东吴证券· 2025-08-10 23:25
市场表现 - 本周全A日均成交1.70万亿,较上周缩量超1100亿[8] - 万得微盘指数周涨幅3.76%,中证2000指数周涨幅3.54%[11]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创十年新高[22] 市场风格 - 市场回归"小微盘+红利"的杠铃结构,小盘股相对优势明显[11][14] - 成长股相对价值股的优势在正数区间震荡回落[17] - 活跃资金持仓表现占优,私募重仓指数周涨幅2.88%[20] 产业趋势 - 机器人、军工、基建和贵金属成为本周强势方向[37][38] - 下周重点关注TMT类事件,包括2025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和HTC VIVE智能眼镜发布会[41] 中期配置 - 行业配置围绕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三条主线[42] - 科技自立自强方向关注人工智能、自主可控、新型能源科技和数据要素[42] - 扩大开放方向关注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和入境旅游等[42]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可能加剧市场不确定性[45] - 海外降息节奏及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不确定性或影响A股资金面[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