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重视“以我为主”的科技和内需-20250810
东吴证券· 2025-08-10 23:25
市场表现 - 本周全A日均成交1.70万亿,较上周缩量超1100亿[8] - 万得微盘指数周涨幅3.76%,中证2000指数周涨幅3.54%[11]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创十年新高[22] 市场风格 - 市场回归"小微盘+红利"的杠铃结构,小盘股相对优势明显[11][14] - 成长股相对价值股的优势在正数区间震荡回落[17] - 活跃资金持仓表现占优,私募重仓指数周涨幅2.88%[20] 产业趋势 - 机器人、军工、基建和贵金属成为本周强势方向[37][38] - 下周重点关注TMT类事件,包括2025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和HTC VIVE智能眼镜发布会[41] 中期配置 - 行业配置围绕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三条主线[42] - 科技自立自强方向关注人工智能、自主可控、新型能源科技和数据要素[42] - 扩大开放方向关注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和入境旅游等[42]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可能加剧市场不确定性[45] - 海外降息节奏及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不确定性或影响A股资金面[45]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宏观政策真空期,关注AI等产业趋势-20250803
东吴证券· 2025-08-03 13:33
市场表现 - 本周全A日均成交1.81万亿,较上周缩量390亿[8] - 万得微盘指数本周上涨1.46%,中证2000指数下跌0.01%,创业板指下跌0.74%[12] - 两融余额增至1.98万亿,创年内新高[25] 市场风格 - 小盘股相对大盘股滚动30日收益差在正数区间震荡回升[15] - 成长股相对价值股滚动30日收益差在正数区间震荡回升[18] - 活跃资金持仓表现优于其他参与者,市场情绪指数上涨0.14%[21][22] 产业趋势 - 创新药领域达成多项大型BD交易,光模块受益于微软、Meta云业务超预期[41] - AI应用获政策支持,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41] - 下周重点关注TMT类事件,包括大疆扫地机器人发布、中芯国际业绩披露等[42] 中期配置 - 2025年行业配置聚焦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三大方向[43] - 科技自立自强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自主可控芯片、新能源技术等领域[43]
2025年7月政治局会议点评: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上海证券· 2025-07-31 17:11
发展展望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时期,长期向好趋势不变,要推动经济质升量增[3] 经济形势 - 肯定今年经济成绩,认为当前经济有风险挑战,但外部压力有所下降,要巩固经济回升势头[4] 政策导向 -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与灵活性预见性,聚焦稳就业等,完成全年目标,实现“十四五”收官[5] 宏观政策 - 下半年政策力度增加,维持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财政加快债券发行使用,货币或降准降息,结构性政策支持多领域[6] 内需释放 - 释放内需潜力,消费实施专项行动,投资依托“两重”项目,基建投资有支撑[7] 改革开放 - 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扩大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外贸有望恢复[8][9] 风险防范与民生保障 - 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资本市场风险,做好民生保障,就业优先[10]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年内AI二波启动,关注国产算力和应用-20250727
东吴证券· 2025-07-27 10:46
本周市场回顾 - 本周全A日均成交1.85万亿,较上周大幅放量超3000亿[8] - 本周微盘和中盘偏强,科创50领涨,周涨跌幅4.63%[12] - 以滚动30个交易日相对收益看,小盘股相对优势在正数区间震荡回落,成长股相对价值股优势在正数区间震荡[15][18] - 本周社保和基金重仓股表现最佳,社保重仓指数周涨跌幅3.65%,基金重仓指数周涨跌幅3.07%[21] - 两融余额增加至超1.94万亿,市场情绪周初跃升后逐渐降温[30] 产业趋势交易回顾与展望 - 本周强势方向有雅江水电站&顺周期、稀土小金属、海南自贸、半导体设备和芯片设计[42] - 下周泛科技类有纳米材料大会、固态电池大会、理想i8发布会、全数会智能工业展;非科技类有中美瑞典谈判和美联储利率决议[45] - 2025年行业配置围绕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活跃内循环关注“两重、两新”、“化债”和消费新增长点;科技自立自强关注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关注跨境电商等[46]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节奏及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不确定、地缘政治事件、行业基本面不确定[49]
广东上半年进口创新高,领先全国增速12.2个百分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6:34
广东进出口总体表现 - 上半年广东货物贸易进出口4.55万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1] - 进口1.66万亿元,同比增长9.5%,领先全国外贸进口增速12.2个百分点,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 [1] 进口增长驱动因素 -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带动机电产品进口1.16万亿元,大幅增长19.3%,占进口总值70.1%,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 [2] - 关键零部件进口显著增长:中央处理部件增长322.5%,航空器零部件增长27.5%,集成电路增长14.3% [2] - 工业原材料进口增加:天然及合成橡胶增长24.6%,铝矿砂及其精矿增长12.1%,未锻轧铜及铜材增长8.2% [2] 产业升级带动高端装备进口 - 航空航天装备进口增长63.8%,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31.5% [2] - 半导体制造设备增长47%,机床增长14.6%,轻工机械增长12.7% [2] 消费品进口情况 - 消费品进口1349.2亿元,增长3.3% [3] - 重点品类增长:乘用车增长48.1%,食用油增长39.5%,食用水产品增长33.4%,乳品增长20.9%,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增长8.9% [3] 进口来源地表现 - 主要来源地增长:中国台湾增长27.4%,东盟增长6.3%,韩国增长14.1%,日本增长12.4%,欧盟增长13.1% [3] - 自"一带一路"国家进口6437.8亿元,增长5.7%,占进口总值38.8% [3] - 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增长16.1% [3] 政策支持措施 - 支持大湾区临港粮食加工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南方粮食重要集散中心 [4] - 扩大进口矿产品目的地检验范围 [4] - 应用跨境快速通关改革,支持打造跨境电商供应链总部和IT产业全球供应链中心 [4] - 对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等制定个性化监管措施 [4]
商务部:在云计算、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领域加快开放试点,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6-13 15:29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青岛举行 由商务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包括1场开幕式暨跨国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 3场主题活动和涵盖4大板块的多场平行活动 [2] - 截至新闻发布会 确认参会跨国公司嘉宾471人 包括境外嘉宾342人 境内嘉宾129人 首次参会"新面孔"达102人 占总数的22% 参会企业来自全球六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 新兴市场企业占比超过50% [2] - 习近平主席指出 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 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 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 [2] 外资政策支持 - 商务部将进一步扩大开放 放宽外资市场准入 落实《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在云计算、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领域加快开放试点 有序扩大其他服务领域自主开放 [3] - 将修订并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 为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提供更多机遇 [3] -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确保外资企业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 支持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 [3] 外商投资服务保障 - 商务部将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服务保障进外企等方式 协调解决外资企业重点关注议题 [3] - 加快推动重点外资项目落地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为外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引导各类基金与外资企业开展股权投资合作 [3]
商务部: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放宽外资市场准入,修订并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快讯· 2025-06-13 11:48
扩大外资市场准入 - 商务部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放宽外资市场准入 [1] - 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落实《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1] - 在云计算、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领域加快开放试点 [1] - 有序扩大其他服务领域的自主开放 [1] 开放平台利用 - 将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等现有开放平台 [1]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1] 鼓励外商投资政策 - 修订并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1] - 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 [1] - 为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提供更多机遇 [1]
重磅文件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改革尖兵在新时代的又一次“探路”
中国青年报· 2025-06-13 08:54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版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与战略定位 - 中央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定位为2020年实施方案的升级版,聚焦"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深化改革[1][2] - 重点部署四大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精细化治理模式[2] - 累计已有3批48条创新举措获国家发改委推广,示范效应显现[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23年深圳研发投入达2200亿元(占GDP 6.46%),企业研发占比超9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3] - 科技部支持深圳建设国家实验室等平台,实施"预算+负面清单"科研经费管理,试行科技成果转化长周期考核[3] - 广东省将建立省市共担的国家实验室保障机制,支持企业参与芯片设计制造等攻关任务[4] 金融与跨境业务创新 - 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已覆盖55家跨国公司,业务规模达3400亿美元,实现资金自由划转与混用[2] - 前海国际船舶登记中心筹备机构成立,河套合作区已落地5家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如全球计算联盟)[6] 对外开放与贸易发展 -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同比+16.4%),出口规模实现"32连冠"[5] - 将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5] 行政权限与实施机制 - 广东省已下放117项省级行政职权至深圳,近期拟新增20项[7] - 国家发改委建立"落地方案+操作规范+应用场景+评估体系"全链条落实机制,依法赋予深圳管理权限[6]
新华时评丨开放的中国 共赢的丝路
新华社· 2025-05-23 21:05
丝博会概况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开幕 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1] - 累计吸引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境外客商参展 展销特色商品达3万多种[1] - 累计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总投资额567.76亿美元[1] 陕西开放发展 - 陕西积极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成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2] -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各项指标屡创新高[2]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实现中亚地区"五国七城"航线网络全覆盖[2] -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投运推动中国进出口中亚货物快速集散分拨[2] 科技创新展示 - 本届丝博会首次设立低空经济展区 300余家领军企业参展[2] - 人形机器人 3D打印药片等高科技展品亮相[2] 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 哈萨克斯坦面粉 巴基斯坦家具 尼泊尔卡垫等一带一路国家商品受关注[3] - 各国参展商期待通过丝博会寻找中国发展机遇[3] 平台价值 - 丝博会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能级开放平台[3] - 丝博会展现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3]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重视了解金融的价值和作用 以扩内需、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力量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14:00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 - 金融在国家迈向法治文明和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过去存在对金融的偏见和误解[1] - 金融市场具有十二大特征,包括一般等价物功能、支付清算作用、储蓄到投资转化、风险分散对冲、信息流作用、流动性创造、财富管理平台、与科技双轮驱动、推动法治水平、再造契约精神、提升市场透明度、作为社会文明力量[2] 中国经济发展重点 - 内部改革需关注收入分配和科技进步,逐步让内需成为主要推动力,扩大内需需基于收入稳定增长、合理预期和未来信心[2] - 外部需求仍重要,扩大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力量来源[2]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 金融通过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实现资源优化[2] - 金融工具设计可实现风险的跨期分散和对冲[2] - 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完成金融由单一流动性创造过渡到双重流动性创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