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增长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专家:11月或适度加大国债买入规模
搜狐财经· 2025-11-05 08:16
| 工具类型 | 工具名称 | 投放 | 回笼 | 净投放 | | --- | --- | --- | --- | --- | | 准备金 |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常备借贷便利(SLF) | - | - | - | | 中央银行贷款 | | 11 | 35 | | | | 中期借贷便利(MLF) | 9000 | 7000 | -24 2000 | | | 抵押补充贷款(PSL) | 0 | 55 | -55 | | | 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2827 | 3000 | -173 | | 公开市场业务 | 短期逆回购 | 47453 | 53406 | -5953 | | | 买断式逆回购 | 17000 | 13000 | 4000 | |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 200 | 0 | 200 | | |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 | 1200 | -1500 | -300 | 中国人民银行 专家表示,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既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也有利于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11月4日发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公开 ...
7000亿元!央行今日开展操作
华夏时报· 2025-11-05 08:10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3个月(91天)。 因11月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11月5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为等量续作,这有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此外,本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和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预计央行将在本月第二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开展MLF操 作,预计为等量续作或加量操作,以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央行还公布10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数据显示,央行10月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当月净投放2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当前恢复国债买卖,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的支持,也在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有助于稳定 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 王青判断,10月恢复国债买卖不影响四季度降准预期。接下来央行将综合运用各类价格型和数量型政策工具,加大稳增长力度。当前物价水平偏低,货币 政策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董希淼进一步分析称,四季度是稳增长政策发力之时,央行 ...
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10月净投放2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6:27
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净投放200亿元。这意味着自今年1月起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已恢复。专家表示,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 既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也有利于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 Wind数据显示,11月7日将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于央行于11月5日将开展7000亿元 同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这意味着11月该期限买断式逆回购实现等量续做。 对于此次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等量续做的原因,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近期信贷投放速度有所 放缓,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不需要加量投放流动性。央行已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这也是 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方式之一。 "本月将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11月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 作,并且加量续做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意味着11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将延续加量续做, 连续第6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王青说。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与年初暂停国债买卖时相比,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 ...
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4:17
● 本报记者 彭扬 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净投放200亿元。这意味着自今年1月起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已恢复。专家表示,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 既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也有利于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 去年8月,央行开始国债买卖操作,截至去年12月,累计买入1万亿元国债。此后在今年年初,考虑到债 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央行表示暂停国债买卖操作。 Wind数据显示,11月7日将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于央行于11月5日将开展7000亿元 同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这意味着11月该期限买断式逆回购实现等量续做。 对于此次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等量续做的原因,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近期信贷投放速度有所 放缓,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不需要加量投放流动性。央行已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这也是 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方式之一。 "本月将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11月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 作,并且加量续做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意味 ...
央行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稳中偏松政策取向延续
北京商报· 2025-11-05 00:13
结合国债市场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短期国债收益率全线上行,其中1年期国 债收益率为1.3350%,日内上涨1.5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1.7905%,日内上涨0.1个基点。 王青表示,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人民银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 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这在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 投放力度的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本次操作实现200亿元净买入,一方面净买入的操作模式体现了人民 银行呵护流动性市场和稳定债市预期的操作目标,另一方面200亿元的较低净买入规模,也体现了人民 银行无意引起利率过快下行,因此操作稳健避免对债市预期形成过度影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阔,债市整 体运行良好,目前已具备恢复国债买卖的条件。另外,当前恢复国债买卖,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 的支持,也在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有助于稳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 除了流动性投放外,11月4日 ...
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0月份净投放2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11-05 00:06
11月4日,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招标公告显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1月5日将以固 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因此, 在开展上述操作后,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等量续做。 王青认为,11月份央行加量续做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也意味着11月份两个期限品 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仍将延续净投放。主要原因在于11月份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有可能处于较高水平; 10月份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后,接下来会带动配套贷款较快增长;11月份银行同业存 单到期量也有明显增加。以上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 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 态。 明明认为,不排除后续央行加大国债净买入规模对冲其他货币工具到期压力的可能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0月份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净买入模式体现了 央行呵护流动性市场和稳定债市预期的操作目标。同时,200亿元的较低净买入规模也体现了央行无意 引起利率过快下行,操作稳 ...
央行恢复暂停近10个月的国债买卖操作
第一财经· 2025-11-04 23:45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10月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当月净投放长期流动性200亿元 [3] - 此次重启是继2025年1月暂停后的首次恢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宣布将恢复操作,因债市整体运行良好 [3] - 市场分析认为重启操作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释放流动性并稳定市场预期 [3] 操作背景与历史规模 - 央行于2024年8月开始在二级市场进行国债买卖,截至2024年12月累计买入国债规模达1万亿元 [4] - 暂停操作的原因为年初债券市场面临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 [4] 市场对操作规模与意图的解读 - 中信证券认为200亿元的净买入规模较低,体现了央行操作稳健,意在呵护流动性及稳定债市预期,同时避免利率过快下行或对市场预期形成过度影响 [5] - 光大证券指出,若从10月28日恢复操作算起,至10月末仅4个交易日,日均净买入50亿元的规模并不小 [5] - 东方金诚分析,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阔,债市运行良好,为恢复操作创造了条件 [5] 操作对流动性及利率的影响 - 恢复国债买卖操作被视为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的支持,有助于稳定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一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 [5] - 作为长期流动性供给工具之一,重启操作可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面临较大到期压力的背景下,为呵护年底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裕提供保障 [7] - 民生银行预计,恢复操作将稳固债市利率低位运行态势,但不会导致利率大幅下行,央行将保持流动性“不满不溢”,避免形成明显的进一步货币宽松预期 [8] 与其他流动性工具的协同 - 央行于11月5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为对当月到期量的等量续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6] - 11月另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和9000亿元MLF到期,市场预计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可能加量续作,实现连续第6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7]
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释放什么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21:56
中国人民银行11月4日发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这意味着 自今年1月起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已恢复。 | 工具类型 | 工具名称 | 投放 | 回笼 | 净投放 | | --- | --- | --- | --- | --- | | 准备金 |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 | - | - | | 中央银行贷款 | 常备借贷便利(SLF) | 11 | 35 | -24 | | | 中期借贷便利(MLF) | 9000 | 7000 | 2000 | | | 抵押补充贷款(PSL) | 0 | 55 | -55 | | | 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2827 | 3000 | -173 | | 公开市场业务 | 短期逆回购 | 47453 | 53406 | -5953 | | | 买断式逆回购 | 17000 | 13000 | 4000 | |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 200 | 0 | 200 | | |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 | 1200 | -1500 | -300 |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专家表示,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既有利于支持实 ...
央行10月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1-04 21:14
10月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这意味着年底前会加发 5000亿元地方债,11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有可能处于较高水平。 10月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后,接下来会带动配套贷款较快增长。 11月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也有明显增加。 以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由此,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 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这在助力政府债券 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 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11月还有9000亿MLF到期,央行也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综合运 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11月4日,央行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1月5日,中国人 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 (91天)。 数据显示,11月将有7000亿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此,央行11 ...
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释放什么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20:50
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一方面,国债买卖净买入的操作模式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和稳定债市预期的操作目标; 另一方面,200亿元较低的净买入规模,也体现了央行的稳健操作,避免对债市预期形成过度影响。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专家表示,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既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也有利于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 去年8月,央行开始在二级市场进行国债买卖操作,截至去年12月,共累计买入1万亿元国债。今年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 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央行暂停国债买卖操作。 在10月27日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1月4日,央行发布的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 "与年初暂停国债买卖时相比,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阔,债市整体运行良好,目前已具备恢复 国债买卖的条件。另外,当前恢复国债买卖操作,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的支持,也在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有助于稳 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