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资源扩优提质
icon
搜索文档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 [1][2] -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会保险补贴 [1][2] - 有序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2] - 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1][2] - 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 [1][3] 低收入群体帮扶 - 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2] - 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 [2] - 合理确定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挂钩 [2]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1][2] - 制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 [2] 基本公共服务优化 - 细化制定分地区分领域基本服务项目清单、基本质量标准、均衡评估办法 [2] - 推动数字智能技术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快信息数据互通共享 [2] - 推进婚姻登记等常用服务事项取消户籍地限制全国通办 [2] - 采取常住地直接提供、跨区域协同经办等方式,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 [3] - 推动人口集中流入地城市"一城一策"制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办法 [3] 教育资源扩优提质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扩大优质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 [3] - 将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学校纳入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或托管帮扶 [3] - 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3]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1][3] - 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向农村学校等倾斜 [3] 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 [4] - 逐步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4] -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1][4] "一老一小"普惠服务 - 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4] - 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 [4] 保障措施 - 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用,提高预算内投资支持社会事业比重 [4] -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 [4] - 完善各级政府民生实事清单制度 [4]
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 更好满足“上好学”的期待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8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 - 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1]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1][2] - 实施"县中振兴计划",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2] - 合理规划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主要依据学生规模分配到区域内的初中,并向农村等学校倾斜 [2] 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措施 - "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1][2] - 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2] - 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2] - 引导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强化行业企业实践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2] 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 - 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保持基础教育资源动态充裕、结构合理 [1][3] - 综合把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近期和中长期教育资源布局 [3] -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1] 教育公平与普惠政策 - 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教育权利 [2] - 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1] - 逐步提高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 [1]
十项政策举措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科技日报· 2025-06-11 08:49
民生保障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出台综合性民生政策 [1] - 政策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四方面10条政策举措 [2] - 针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问题,提出实施提能增收行动,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提升技能等方式帮助增收 [2] 教育领域措施 - 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目标让更多孩子接受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 [3] - 基础教育领域将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5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3] - 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未来将从改善条件、优化结构、产教融合三方面推动提质扩容 [3] 医疗卫生服务优化 - 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目标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4] - 2025年持续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由三级综合性医院牵头建立网格化医疗服务新体系 [4]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重点提升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4]
六部门解读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最新政策举措 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民生保障政策框架 - 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4方面10条政策举措,聚焦解决公共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1] - 20多个部门协同参与政策制定与执行,强化跨部门统筹协调,将民生建设纳入国家"十五五"发展蓝图 [2] - 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社会事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预计2023年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30%以上,采用"项目+政策"双轮驱动模式 [2] 低收入群体帮扶措施 - 民政部推进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扩围增效,并拟出台《社会救助法》 [3] - 研究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及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实现核对信息系统全国联网,精准对接救助供需 [3] - 建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机制,实行动态监测、分类救助的闭环运行模式 [3] 教育资源优化布局 - 基础教育领域将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5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重点改善县域高中办学条件 [4] - 高等教育领域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资源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能力培养 [4] - 推动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扩大,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同等教育权利 [4] 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 推进国家医学中心与区域医疗中心"双中心"建设,缓解跨省就医难题,城市医疗集团由三级医院牵头建立网格化服务体系 [5] - 90%以上县域将建成紧密型医共体,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模式 [5]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强基层儿科、中医等服务能力,重点提升中心卫生院诊疗质量 [5]
高考后的重要信号!高中扩容、“双一流”扩招,来了|「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9:01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 核心政策方向为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促进公平 完善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调配机制 [1][3]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 解决高中学位不足问题 [4] - 5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实施"县中振兴计划"改善县域高中办学条件 [4] - 2024年新增公办学位121万个 优质学位875万个 优质学校占比提升8.5个百分点至28.9% [4] - 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1036.2万人(同比+68.4万) 在校生2922.3万人(同比+118.7万) 增速创20年新高 [5][6] - 县中托管帮扶覆盖率达25% 近60%普通高中生在县中就读 [8] - 宁波市普通高中录取比例从2023年55%提升至2024年65.9% 通过创办8所综合高中实现 [8] 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 "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 2024年扩招1.6万人 2025年计划再增2万人 [10][11] - 重点改善高校宿舍条件 解决6-8人间宿舍问题 支持新建改扩建校区 [11] - 新增高教资源向中西部倾斜 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中外合作办学 [11] - 福耀科技大学优化师生比至6:1 2025年招生缩减至50人 聚焦个性化培养 [12] - 扩招聚焦新工科方向 如材料科学、智能制造、车辆工程等 [13] - 复旦大学设立100余个"微专业" 2025级新设120个培养项目 复合型人才培养比例将超1/3 [13][14] 教育结构优化 - 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向农村学校倾斜 [4] - 综合高中、科技高中等特色高中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 [8][9] - 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强化产教融合与行业实践培养 [10][13] - 精准扩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非简单总量扩张 [13]
事关你我,这场发布会释放多个民生红利
新华网· 2025-06-10 16:30
教育资源扩优提质 - 基础教育领域将完善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 聚焦扩大总量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 [3] - 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实施"县中振兴计划"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3] - 合理规划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 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向农村学校倾斜 [3] 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 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5] - 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5] - 引导高校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 强化行业企业实践培养 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5]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 优化"双中心"建设模式 推动落实十大功能定位 缓解跨区域就医难题 [6] - 2025年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由三级综合性医院牵头建立网格化医疗服务新体系 [6] - 推进90%以上县域建成紧密型医共体 推广"分布式检查 集中式诊断"模式 [6] 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 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 覆盖托育机构 社区嵌入式托育等 [7] - 统筹0-6岁育幼资源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 [8] - 通过设施改造 质量评估 人员培训等措施推进托育服务规范化 专业化发展 [8] 其他惠民举措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 通过发展产业 转移就业等方式帮扶 [9] - 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 合理确定补贴水平 [9] - 完善孕期妇女产前检查服务 鼓励为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 [9]
刚刚,六部门重磅发声
金融时报· 2025-06-10 16:13
普惠托育服务 - 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 托育机构 社区嵌入式托育 幼儿园托班 用人单位办托 家庭托育点为网络 [2] -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 推进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协调可持续发展 [2] - 通过设施改造 质量评估 人员培训 安全检查等措施推进托育服务规范化 专业化发展 [2] 社会保障扩面 - 重点覆盖灵活就业人员 农民工 新就业形态人员 高校毕业生 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 [3] - 持续关注低保对象 特困人员 返贫致贫人口 重度残疾等困难群体 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 [3] - 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社保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借助银行等社会力量实现"就近办" [4] 社会救助体系 - 加快推进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 逐步扩大监测范围 [6] - 推进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扩围增效 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 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 [6] - 研究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和核对办法 推进核对信息系统全国联网 [6] 教育资源优化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 解决高中学位不足问题 [8] - 5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实施"县中振兴计划"改善县域高中条件 [8] - "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 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9] 医疗卫生服务 - 2025年推进90%以上县域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推广"分布式检查 集中式诊断"模式 [10]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99元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10] - 由三级综合性医院牵头建立城市网格化医疗服务新体系 [10] 财政投入力度 - 2025年全国教育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均接近4.5万亿元 分别增长6.1%和5.9% [12]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延续降低失业 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12] - 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将适当提高 [12]
利好来了!今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3:39
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政策部署 基础教育领域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以解决高中学位不足问题 [1] - 5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1] - 实施"县中振兴计划"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1] - 合理规划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 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并向农村倾斜 [2] 高等教育领域 - "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为高考生提供利好 [2] - 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改善办学条件 [2] - 新增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中外合作办学 [2] - 推动高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强化产教融合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2] 政策目标 - 构建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调配机制 [1] - 系统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 - 最终实现更多孩子获得更丰富优质教育的目标 [2]
中办、国办: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 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快讯· 2025-06-09 17:09
教育资源扩优提质行动计划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 通过挖潜扩容扩大现有优质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 [1] - 将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学校纳入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或托管帮扶 [1] - 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1] 普通高中建设规划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 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1] - 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主要依据学生规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 并向农村学校等倾斜 [1] 高等教育发展措施 - 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1] - 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逐步提高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 [1] 产教融合改革 - 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改革 引导高校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 [1] - 强化行业企业实践培养 支持高校针对社会急需紧缺技能开展"微专业"建设 [1] - 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