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旅游

搜索文档
贵州麻江:新风景 “低空+旅游”激发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6-02 22:09
文旅项目创新 - 麻江县蓝梦谷景区热气球基地正式启航,开启"蓝莓IP+低空文旅"新篇章 [1] - 热气球基地集飞行体验、科普教育、休闲旅游、飞行员培训为一体,未来将拓展青少年科普课堂和游客欢乐港湾功能 [4] - 营地规划多条飞行路线,结合特色节庆打造主题飞行体验,并计划推出"热气球+非遗体验"等特色文化之旅 [9] 商业模式与产品组合 - 开发低空观光+研学、体育、康养等复合型产品,延长消费链条 [4] - 通过线上预约、个性化定制等技术提升服务效率,让低空旅游更便捷 [4] - 形成"空中观光—地面消费"全链条文旅经济,将热气球体验与蓝莓采摘、户外游戏、亲子研学结合 [4] 市场定位与目标客群 - 热气球营地创新推出飞行培训课程,学员可系统学习飞行原理和操作技巧,结业后获得飞行时长认证 [9] - 目标客群包括热气球爱好者、亲子家庭、研学团体及追求立体化体验的游客 [5][9] - 游客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乡村旅游1号航空港"或"一码游贵州"小程序购买相关产品 [9] 区域经济与产业联动 - 项目以通用航空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推动麻江县绿色智能交通服务及生态康养旅游发展 [3] - "低空+旅游"模式成为撬动文旅市场的"空中引擎",推动黔东南州区域经济增长 [5] - 未来将在麻江药谷江等景区落地热气球项目,为地方经济注入"空中动能" [4] 景区资源与配套设施 - 蓝莓生态旅游景区核心面积2.83平方公里,集生态采摘、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 [4] - 景区提供蓝莓采摘、放风筝、露营、烧烤等近郊游活动,配套完善 [4] - 热气球营地与当地旅游线路整合,打造"空中看麻江+地面深度游"组合产品 [9]
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兼联合创始人费岚:低空与旅游融合需全产业链协同,构建商业闭环是关键
北京商报· 2025-05-28 19:07
她进一步强调,eVTOL拓展的低空场景不仅限于景区内部,更能将流量在不同景点间有效引流,提升 旅游消费频次。而eVTOL带来的便捷性与经济性,正让"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体验不再遥不可及。 针对低空与旅游结合的难点及商业闭环,费岚指出,当前eVTOL主机厂虽已具备较强的装备制造能 力,但如何将航空器有效融入旅游场景,形成"制造-运营-消费"的完整闭环,仍是行业面临的核心挑 战。低空旅游的商业化成功需产业链各方(主机厂、运营商、景区、政策端)协同发力,共建适宜的经 济模式与产业环境。她呼吁更多行业伙伴加入,通过早期布局与经验积累,推动"低空+旅游"从技术落 地走向规模化应用。 费岚指出,传统景区早有直升机观光等航空元素,但eVTOL的出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能源技 术赋能的eVTOL,让景区内空游、景点间串联、景点与交通枢纽及酒店接驳等场景成为现实。相较于 传统直升机,eVTOL不仅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更以绿色环保、低噪声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燃油飞机在 部分景区的限制,为更多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作为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的主题论坛,也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 会的重磅常态化活动 ...
财经聚焦丨“低空+旅游”如何激发消费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5-13 21:48
低空+旅游的消费新活力 - 低空经济以"云端视角"持续点燃消费热情,通过跳伞、直升机观光、无人机灯光秀等立体化体验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1] - "低空+旅游"正从"小众体验"迈向"大众消费",三亚塔赫跳伞基地"五一"假期日均接待量较平日增长约70%,2024年接待跳伞客人超1万人次 [2][4] - 赛迪顾问预测我国低空经济规模2025年将超8500亿元,2026年达万亿元级别 [4] 低空文旅的新玩法与场景拓展 - 三亚塔赫跳伞基地一季度接待量达6000人次,安徽九华山直升机游览开设3条航线,价格区间几百至上千元 [2][4] - 重庆巫山开通直升机俯瞰长江三峡项目,苏州开通金鸡湖、古城低空观光航线,安徽肥西打造空中赏花项目 [4] - 重庆常态化展演5000架无人机灯光秀,黄山休宁县1100架无人机每晚表演文化元素,带动"观演套餐"消费 [5]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低空消费发展 [7] - 合肥对载人eVTOL航线补贴每人100元/架次,重庆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消费超5亿元,苏州对新航线补助2万元/条 [9] - 海南推动低空旅游与酒店民宿、会展赛事融合,四川支持发展航空会展、文创产品,浙江支持eVTOL观光、热气球环游 [9] 行业挑战与发展建议 - 行业初期存在人才短缺、运营不规范、同质化竞争等问题,需通过备案和行业协会引导规范化运营 [11] - 建议实行低空人才落户补贴,差异化竞争深挖本地文化,构建"低空文旅品牌矩阵"提升转化率 [12] - 推动低空设备研发制造产业链形成,探索轻量化低成本设备研发,拓展"低空+研学""低空+康养"等创新模式 [12]
探寻产业发展“新引擎” | 低空旅游乘风“起飞”
证券日报· 2025-05-08 00:27
市场热度与增长 - 八达岭机场2024年接待1.6万人次体验低空旅游项目,同比增长300% [2] - 预计"五一"假期后日均接待量稳定在300人次以上,峰值有望突破500人次 [2]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新规密集落地 [1] - 中国民航局向亿航通用航空与合翼航空颁发全球首批载人eVTOL运营合格证 [5] - 多地出台政策支持低空旅游发展,如海南提出拓展低空飞行器旅游观光场景 [8]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国内直升机、eVTOL等不断迭代升级,预计2030年eVTOL市场保有量突破10万架 [4] - 苏州峰飞航空的eVTOL"盛世龙"完成全球首次跨长江载人飞行 [4] - 广东英德乐天游营地利用5G-A通感一体技术实现20平方公里空域连续覆盖 [4] 商业模式与业态融合 - 低空旅游是"通用航空+传统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业态 [3] - 行业探索"低空+文旅"新模式,如"金鸡湖夜宴"项目配备智能调光座舱与全息投影系统 [4] - 登封市低空经济发展开发有限公司拓展航空科普研学、无人机试飞等业务 [4] 发展挑战 - 空域管制政策限制航线开发与运营范围 [7] - 低空飞行器购置及维护成本高昂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7] - 专业人才短缺,飞行员及地勤服务人员培养周期长 [7] 未来方向 - 行业需通过"低空+"模式实现与农业、体育、教育等领域的深度结合 [9] - 构建"低空+全域旅游"生态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9] - 企业需创新产品与服务,提升运营效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