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低空+旅游”:河南如何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低空旅游示范省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2025年以来低空旅游被多次纳入国家促消费政策,包括中办国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1] - 河南省政府提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达500亿元,重点推动"低空+旅游"融合,打造"一心一带四区"低空旅游布局[1] - 2023年国内低空旅游飞行小时数增至3万小时,参与人数突破60万人次,人均消费达5000元是传统旅游的5倍[3] - 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开展低空旅游项目,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2000亿元[3] 行业现状与特点 - 低空旅游由飞行体验、空中游览和非定期载客运输飞行组成,能带给游客独特的空中视角与沉浸式体验[2] - 行业与文旅、体育、农业等产业融合催生"低空+文化""低空+研学"等新业态[2] - eVTOL和智能调度系统等低空技术应用使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安全性持续提升[3] - "City Fly"取代"City Walk"成为旅行打卡新标签[3] 发展挑战 - 河南省仅有6个通用机场,远低于全国400余个的总量,且多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5] - 低空空域开放程度有限,飞行审批涉及多个部门,流程繁琐[5] - 产品主要集中在空中观光游览型领域,缺乏体验型产品,且未形成统一行业标准[5] - 大众消费观念不强,市场认可度不高,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突出[5] 发展建议 -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通用机场建设,重点覆盖5A级景区和偏远地区[6] - 推动通信导航网、空域管理网与低空智联网融合,优化空域资源配置[6] - 设立省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推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的审批流程[7] - 开发差异化产品,降低消费门槛,打造"飞行+农事体验"等复合型产品[8] - 加强宣传推广,打造"中原低空之旅"统一品牌,推出精品线路[8] - 鼓励高校开设航空专业,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高素质飞行人员[9]
青年“潮”这看|激活消费热情,“city fly”打开城市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7-04 23:45
低空旅游成为文旅消费新宠 - "city fly"正成为继"city walk"之后各地文旅消费的新宠,江苏多地积极探索低空旅游新业态,用"云端视角"激活消费热情[1] - 滑翔伞、直升机观光、跳伞等成为南京假日旅游的新看点,被不少游客称作打卡"人生照片"的必选项[4] - 社交媒体上以"飞行"为关键词的短视频和打卡笔记浏览量持续增长[4] 江苏多地布局低空旅游 - 南京老山响堂滑翔伞基地每月接待游客量稳定在120人左右,体验者年龄跨度极大[3] - 若航直升机基地规划了5条特色航线,票价从389元到2950元不等,暑期亲子家庭成为消费主力[4] - 苏州出台《苏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单项奖励最高1000万元,开通了金鸡湖、苏州古城等特色航线[7] - 无锡引入滑翔伞、轻型运动飞机、无人机编队表演等项目,拈花湾景区的无人机+烟火秀"天空之环"线上话题播放量超过千万次[7] - 徐州将低空旅游与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发展航空研学项目[10] 低空旅游的商业模式创新 - 低空旅游将传统地面观光由二维视角延伸到了立体的空中视角,拓展了文旅的经营边界[10] - 越来越多项目将飞行与夜游、摄影、餐饮、研学、演艺等深度耦合,催生新的消费模式[10] - 低空旅游未来会更像"空中度假综合体",带动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一揽子服务协同发展[10]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安全是行业发展的首要关口,高频度、高要求的空域审批和运营协调成为行业常态[13] - 专业人才短缺制约行业发展,江苏低空旅游项目普遍依赖外省飞行员、维修人员,缺乏本地化培训体系[14] - 产品创新不足,多数地方仍停留在单一观光体验上,游客复购意愿不强[14]
系牢低空文旅安全带
经济日报· 2025-06-15 05:50
低空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旅游凭借高空跳伞、热气球等"硬核"玩法精准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1]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鼓励多样化低空飞行旅游产品开发[1] - 地方政府配套措施显著:海南通过空域精细化管理吸引160余家通航企业集聚,南京实现低空航线全域覆盖[1] - 行业规模预期强劲增长,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1.5万亿元,旅游板块占据重要比重[1] 消费需求驱动因素 - 低空旅游成为消费升级典型产物,现代游客追求个性化与深度体验,超越传统观光模式[1] - 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低空旅游"搜索量同比激增460%,需求涵盖观光、冒险、商务等多维度场景[1] - 产品设计核心在于提供更高(空间维度)、更独特(视角差异)、更刺激(体验强度)的三重价值[1] 行业安全与监管挑战 - 近期祁连山滑翔伞事故暴露行业安全隐患,任意环节疏漏可能导致严重后果[2] - 监管体系需加速完善,要求法规标准制定速度超过行业创新速度,建立全流程制度保障[2] - 企业运营需强化设备维护(适航要求)与人员培训(资质管理),同步建立保险和应急救援体系[2] - 游客安全意识培养成为产业链重要环节,需形成"企业-监管-用户"三维安全防线[2]
提振消费!广州拟出台33条举措
证券时报· 2025-06-13 15:56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核心观点 - 广州市推出33项具体行动举措全方位激活消费市场 围绕居民增收、消费保障、服务提质、大宗消费升级等五大方面展开[1] - 政策聚焦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 同时通过补贴、免税、金融支持等多维度刺激消费需求[2][3][5] - 房地产政策全面松绑 取消限购限售限价并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及利率 首套商贷首付15%利率3% 公积金利率2 6%[5] - 重点培育新型消费场景 包括直播电商、即时零售、邮轮旅游、低空旅游等 同时推动离境退税、市内免税店等国际化消费设施[3][5] 居民收入提升措施 - 组织国企加强国资收益上缴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推动个人投资交易所政府债券[2] -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至2500元/月 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并常态化清理中小企业欠款[2] - 落实国家育儿补贴政策 加大对生育家庭支持力度[3] 消费场景创新与升级 - 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 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新场景[5] - 推动邮轮旅游建设南沙国际邮轮母港 试点低空旅游点对点服务[5] - 支持国内外品牌在广州首发首秀 吸引首店落户[4] 大宗消费刺激政策 - 开展家电汽车以旧换新 增加补贴品类并组织"五进"团购活动[3] - 优化公积金政策 支持提取公积金付首付同时申请贷款 放宽租房提取限制[5] - 房地产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首套商贷首付15%利率3% 公积金利率2 6%[5] 国际化消费设施建设 - 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 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3] - 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覆盖 推广"即买即退"服务并增加外卡POS机[3] - 推动市内免税店开业 争取增设口岸免税店[3] 金融与资金支持 - 引导银行落实利率自律机制 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并创新电商、教育等场景金融产品[5] - 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教育医疗项目 推动消费文旅领域发行REITs[4] - 运用国债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 加大体育项目建设支持[4]
沭阳以传统焕新重构产业版图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17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 - 沭阳县锚定"江北工业强县"目标,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8个,97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超序时进度4.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冲刺2000亿元大关 [1] - 江苏机器时代文化创意有限公司5年内3次增资扩产,去年开票收入突破12亿元,正在建设年产200万套宠物用品的新项目,投产后可新增产值35亿元 [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沭阳县木质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出台《木质产业焕新三年行动方案》,年内推动70家企业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 [2] - 江苏三只小树新材料有限公司关键工序自动化率突破95%,正在打造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焕新示范工厂 [2] - 沭阳经开区完成低效用地收储盘活10749亩,园区累计建立高企培育库120余家,获批省星级上云企业近400家 [2] 新兴产业发展 - 沭阳县聚焦低空经济、宠物经济等新赛道,实施"3+3"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33.5% [3] - 江苏康之源粮油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使产能提升6倍,生产成本降低50%以上,带动5.5万亩水稻种植,农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 [3] - 宿迁市首个低空经济三产融合项目"花海低空飞行"旅游观光航线带动形成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3] 营商环境优化 - 沭阳经开区推行"975工作法",实施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设立企业"安静生产期",每月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去年累计解决问题426个 [4][5] - 常坤智能科技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开发区派专人全程帮办,解决各类问题20余项 [4]
低空与AI双轮驱动下的旅游场景创新
北京商报· 2025-05-28 23:51
eVTOL技术在低空旅游中的应用前景 - eVTOL凭借运营成本、环保水平、噪声控制及智驾能力等多方面优势,正颠覆传统低空游览模式,为文旅行业注入全新活力 [1] - eVTOL拓展的低空场景不仅限于景区内部,更能将流量在不同景点间有效引流,提升旅游消费频次 [1] - eVTOL以绿色电动能源为核心优势,解决了传统燃油飞机的污染问题,得以进入对环境要求严苛的景区 [5] - eVTOL运行成本较传统航空实现数量级降低,让更多游客能够负担得起低空游览体验 [5] 低空旅游商业化发展路径 - 低空旅游的商业化成功需产业链各方(主机厂、运营商、景区、政策端)协同发力,共建适宜的经济模式与产业环境 [1] - 出行服务企业在低空旅游的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核心职责是为用户提供优质安全的飞行服务 [2] - 初期固定航线适合作为eVTOL载人试运行的启动场景,有助于积累飞行数据、培育民众对低空出行的认知和接受度 [6] - 从固定航线切入,既能降低初期运营风险,又能通过标准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为低空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6] 低空旅游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当前载人eVTOL应用的最大障碍在于政策端决心与空域开放进度,需加强政策赋能推动政府从"算账思维"转向"生态思维" [3] - 文旅创新需打破"技术孤岛",通过导演团队、视觉设计、装备供应商等专业力量的协同,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3] - 出行服务企业应当与上下游产业方紧密配合,共同展开低空场景的开发和航线的设计,辅助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完善 [2] 适宜开发低空旅游的航点特质 - 具备航空消费能力的客群基础 [5] - 具有开阔的空域环境与良好的通信、电磁条件,确保飞行安全 [5] - 具有配套设施(起降场、维修区、游客接待点)的可建设空间 [5] AI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创新应用 - AI为旅游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新质生产力,模式创新从"内容+服务"到"工具+服务+社区"的转型 [7] - AI旅游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温度",通过"工具便捷性+服务人性化+社区归属感"的三重价值重新定义游客与目的地的连接方式 [7] - 差异化服务和智能体赋能是AI旅游平台脱颖而出的重要特质 [7]
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兼联合创始人费岚:低空与旅游融合需全产业链协同,构建商业闭环是关键
北京商报· 2025-05-28 19:07
eVTOL在旅游业的应用与优势 - eVTOL凭借运营成本、环保水平、噪声控制及智驾能力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正颠覆传统低空游览模式,为文旅行业注入全新活力 [1] - 相较于传统直升机,eVTOL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更以绿色环保、低噪声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燃油飞机在部分景区的限制 [3] - eVTOL拓展的低空场景不仅限于景区内部,更能将流量在不同景点间有效引流,提升旅游消费频次 [3] eVTOL带来的旅游场景变革 - 新能源技术赋能的eVTOL,让景区内空游、景点间串联、景点与交通枢纽及酒店接驳等场景成为现实 [3] - eVTOL带来的便捷性与经济性,正让"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体验不再遥不可及 [3] 低空旅游商业化面临的挑战 - 当前eVTOL主机厂虽已具备较强的装备制造能力,但如何将航空器有效融入旅游场景,形成"制造-运营-消费"的完整闭环,仍是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3] - 低空旅游的商业化成功需产业链各方(主机厂、运营商、景区、政策端)协同发力,共建适宜的经济模式与产业环境 [3] - 呼吁更多行业伙伴加入,通过早期布局与经验积累,推动"低空+旅游"从技术落地走向规模化应用 [3]
洪雅县入选全省首批低空飞行试点 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22:54
低空经济政策支持 - 四川省发布《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1] - 洪雅瓦屋山滑翔伞飞行营地入选首批11个低空飞行试点项目 [1] - 政策推动下低空运行管理试点工作取得进展 [1] 瓦屋山滑翔伞营地项目 - 项目位于雅女湖畔建设2000平方米湖面降落平台 [1] - 采用牵引机辅助升空模式提供10分钟飞行体验 [1] - 目标客群覆盖7-65岁人群预计7月进入预飞行阶段 [1] - 依托72%森林覆盖率和Ⅰ级负氧离子环境打造生态飞行体验 [1] 洪雅低空产业优势 - 地处成都1小时经济圈空域受军民航干扰小 [1] - 拥有国家级生态县等多项旅游资质认证 [1] - 适飞空域广阔净空条件优良 [1] - 已形成通用航空+旅游+赛事+物流+制造多元业态 [2]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 无人机表演活动吸引80余名科技爱好者参与 [2] - 农林领域实现单次70-85公斤竹木运输 [2] - 无人机运输使竹木运输效率提升至1小时1吨 [2] - 快递配送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7分钟效率提升180% [4] 基础设施建设 - 洪雅通用机场获批建设预计2026年投用 [4] - 四川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2024年迁建洪雅 [4] - 眉山首条跨场景低空观光航线试飞成功 [5] 赛事与活动 - 川渝滑翔伞联赛吸引1.2万观众参与 [4] - 无人机操作体验活动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 [2] - 低空观光项目启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5] 产业发展规划 - 2025年洪雅被定位为低空经济引领区 [4] - 重点发展飞行体验、航空科普、国际赛事等业态 [4] - 通过"通用航空+"模式培育未来产业 [4]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江南文旅新发展
江南时报· 2025-05-20 16:02
长三角低空经济与文旅融合现状 - 长三角低空文旅项目同质化严重,直升机观光占比58%,无人机表演占28%,热气球体验占7%,其他创新形式仅占3% [1] - 78%游客认为项目缺乏江南特色,67%游客体验后不愿再尝试类似项目 [1] - 2024年游客回头率仅12.3%,远低于古镇游35%的复游率 [2] 同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 企业利润空间压缩,部分项目投资回报周期延长至5-7年 [2] - 重复购置设备造成资源浪费,苏州坠机事件暴露安全隐患 [2] 差异化发展政策与措施 - 长三角建立低空旅游项目备案制度,对同质化项目实行"一票否决",江苏设立2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 [3] - 上海提出文化特色评估体系,2023年12个申报项目中有3个因同质化被否决 [5] - 深圳出台23项安全标准后事故率下降65% [5] 创新产品案例 - 苏州"空中昆曲"结合500架无人机与3D全息投影,实现观众手机互动 [3] - 杭州"西湖空中诗路"AR眼镜体验在亚运会获好评 [3] - 南京"钟山飞阅"首年接待10万人次,收入2000万元,带动周边消费5000万元 [6] - 无锡"樱花空中舞"话题播放量3亿次,产品预订量增长200% [7] 技术与产业生态发展 - 杭州"AR低空导览"半年使用50万人次,游客停留时间延长1.5小时,已申请3项专利 [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景区合作开发无人机高清摄像游览 [6] - 阿里巴巴云技术为西湖开发实时空中导览系统 [6] 特色品牌打造 - 苏州"园林空中视角"定价1980元/人次,三个月接待3000人次高端客群 [7] - 宜兴"紫砂陶艺飞行体验"复购率达35% [7] - 无锡计划2026年建成10个特色项目,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7] 未来发展趋势 - 2026年将出现"智能低空文旅综合体",整合5G、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 [8] - 形成"空中雅集"、"水乡飞越"、"非遗翱翔"三大文化主题系列 [8] - 长三角将建成互联互通低空文旅网络,实现客源跨域导流 [9]
探寻产业发展“新引擎” | 低空旅游乘风“起飞”
证券日报· 2025-05-08 00:27
市场热度与增长 - 八达岭机场2024年接待1.6万人次体验低空旅游项目,同比增长300% [2] - 预计"五一"假期后日均接待量稳定在300人次以上,峰值有望突破500人次 [2]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新规密集落地 [1] - 中国民航局向亿航通用航空与合翼航空颁发全球首批载人eVTOL运营合格证 [5] - 多地出台政策支持低空旅游发展,如海南提出拓展低空飞行器旅游观光场景 [8]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国内直升机、eVTOL等不断迭代升级,预计2030年eVTOL市场保有量突破10万架 [4] - 苏州峰飞航空的eVTOL"盛世龙"完成全球首次跨长江载人飞行 [4] - 广东英德乐天游营地利用5G-A通感一体技术实现20平方公里空域连续覆盖 [4] 商业模式与业态融合 - 低空旅游是"通用航空+传统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业态 [3] - 行业探索"低空+文旅"新模式,如"金鸡湖夜宴"项目配备智能调光座舱与全息投影系统 [4] - 登封市低空经济发展开发有限公司拓展航空科普研学、无人机试飞等业务 [4] 发展挑战 - 空域管制政策限制航线开发与运营范围 [7] - 低空飞行器购置及维护成本高昂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7] - 专业人才短缺,飞行员及地勤服务人员培养周期长 [7] 未来方向 - 行业需通过"低空+"模式实现与农业、体育、教育等领域的深度结合 [9] - 构建"低空+全域旅游"生态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9] - 企业需创新产品与服务,提升运营效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