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雪运动
icon
搜索文档
在全国唱响“要滑雪去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7-21 08:17
武汉冰雪经济发展现状 - 武汉已成为全国拥有室内冰雪场最多的城市 四家室内雪场集中开业 13家冰雪运动场所覆盖全阶段需求[1] - 甘露山文创城国际滑雪场为华中最大室内滑雪场 开业不到一年接待游客近45万人次[1] - 冰雪场地规模定位各异 形成差异化互补格局 企业合力做大市场[1] 冰雪运动推广策略 - 多家企业发力"冰雪小白"市场 通过冰雪进校园活动推动青少年参与[2] - 武商热血奇迹建议举办冰雪积分赛 建立长效机制维持场馆热度[2] - 冰龙冰上运动中心每年举办600多场赛事 通过冰雪联动实现运动"破圈"[2] 产业协同与品牌建设 - 十余家企业组建"武汉冰雪产业传播联盟" 联手推动产业发展[2] - 武汉已形成四季城市IP 冰雪作为冬季IP具备辐射华中/华南/华东的区位优势[2] - 行业计划开展全员联动式IP打造 目标形成与"吃小龙虾 看樱花"同级别的滑雪口号[2] 行业发展机遇 - 企业抓住后奥运时代机遇 借助官方媒体支持实现冰雪经济持续升温[3]
夏日一起去“追风” 吹热“清凉经济”
南京日报· 2025-07-16 08:18
清凉家电消费升级 - 南京京东MALL和苏宁易购门店的空调、风扇、制冰产品等清凉家电销售显著增长,门店推出优惠价格、抽奖活动、满减和买赠优惠等促销措施 [2] - 消费者对空调等清凉家电的需求从"单纯制冷"向"健康节能"升级,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同比增长82%,新风空调销售同比增长116% [3] - 带有加湿和凉风功能的冷风扇、空气循环扇销售环比分别增长62%、89%,新型风扇产品成为家庭夏日清凉"新宠" [3] 文商旅体融合新消费 - 江心洲ROCHO灯塔咖啡融合观景、骑行、露营等生态景点功能,落日前后客流集中,周末客流量达上千人次 [4] - 咖啡馆依托长江文化景观打造,提供看江景、吹晚风、遛宠物、骑行、露营等多元体验,成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4]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明确盘活提升存量空间,丰富传统消费场所文旅业态,推动文商旅体资源深度串联 [4] 冰雪运动经济升温 - 南京冰纷万象滑冰场暑期客流平均每日300人次以上,1456平方米冰面配备3组专业制冷设备,提供夏日清凉娱乐场所 [5] - 中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053亿元,南京室内滑冰滑雪场成为热门打卡地 [6] - 沃德喜马拉雅冰雪乐园推出冰雕滑梯、极地冰屋、冰雪广场等趣味游乐项目,并推出暑期娱雪亲子票等优惠吸引家庭客群 [6]
【经济新观察】河北:“体育经济”释放消费潜力 “文旅新风尚”
搜狐财经· 2025-07-15 21:07
正定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 - 华北地区最大专业室内滑雪场 占地面积超3万平方米 瞬时可容纳1600人同时滑雪 [2] - 建设初级/中级滑雪道各1条及地形公园 中级道最大垂直落差46米 坡度13度 满足专业竞赛/教培/大众滑雪/亲子娱雪需求 [4] - 雪质获资深滑雪爱好者认可 雪道硬度适宜刻滑 高铁2小时可达实现四季畅滑 [4][5] - 配套10余项娱雪项目如雪地摩托/冰上碰碰车 结合"地道战"主题展厅打造"冰雪+研学"特色 [7] - 计划推出少年营/公益电影展演/国家赛/夏令营等活动 补充河北夏季运动空白 激发青少年冰雪兴趣 [7] 冰雪经济与文旅融合 - 差异化定位"全季可玩/全龄可享/全域联动" 与正定古城文旅有机融合 形成新消费场景 [7][9] - 预计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 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7] - 崇礼打破季节壁垒 夏季游客430万人次首超冬季 计划推出314项文体活动强化"文旅+赛事"模式 [9] 河北省体育消费生态 - 2024上半年举办5552场赛事 吸引1343.62万人参与 直接消费269亿元 同比增197% [13] - 通过攀岩联赛/龙舟赛/帆船赛等特色活动 打造"户外在河北"等IP 转化体育流量为经济增量 [11][13] - 帆船锦标赛等国际赛事吸引境外游客 促进滨海旅游发展 [11] 暑期文旅消费创新 - 河头老街单日客流峰值12万人次 升级公共空间 推出实景演出《大唐之山》提升体验 [15] -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累计接待180万人次 今年入园人次同比增150% 沉浸式戏剧成引流利器 [16] - 荣国府夜游项目设7大主题活动 暑期每日3场演艺 结合节日节点强化互动体验 [18] - 针对入境游推出8大主题线路 覆盖城市/塞外/滨海/长城等多元场景 [21]
“十五冬”冰雪场地建设开启“加速度”
辽宁日报· 2025-06-28 09:32
赛事规划与建设进度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承接3分项18小项雪上竞赛 规划面积788公顷 其中滑雪场占地667公顷 [1]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设计28条雪道 总长度27997米 最长连续滑雪线路接近5公里 总造雪面积151.34公顷排名全国前五 雪道最大落差800米为全国仅有的六家之一 [1]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场地容量可舒适容纳11404人 最大接待22422人 5条索道与3条魔毯保障每小时13400人运力 [1]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项目预计2026年10月底完工 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 今年内将完成雪道土石方工程量的70% 运动员村等建筑主体砌筑 水处理工程主体施工 [2] - 西露天冰雪运动中心承赛核心区规划建设跳台比赛出发区 雪道 裁判塔等设施 符合奥运比赛标准 目前核心区已开展土方挖掘 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造雪达到试跳条件 [2] 赛后利用规划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赛后冬季开放28条雪道 全季运营将改造运动员村为准三星至准五星酒店群 建筑一层打造商业街 引入旱雪 卡丁车等特色旅游项目 举办音乐节 露营等活动 [2] - 西露天冰雪运动中心赛后设置展示 攀岩 蹦极 跳伞 观景等体验项目 四季冰雪运动场地规划建设训练小跳台群 滑雪道 雪圈道等 冬季滑雪夏季使用人工仿雪材料实现四季畅滑 [3] - 西露天冰雪运动中心未来可举办体育赛事 文艺活动 兼具大众健身 休闲娱乐功能 实现工业遗存活化利用与矿坑生态治理结合 [3]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中关村示范区分园创新发展综合评价结果等事项 市长殷勇主持会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22:35
中关村示范区分园创新发展 - 中关村示范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 需用好综合评价结果推动各分园补短板强弱项 提升园区发展质效 [1] - 将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引入专业运营管理机构 提升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运营能力 [1] - 推动分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 [1] - 持续落实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任务 优化"一区多园"产业空间创新资源布局 [1] - 将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 加强前瞻布局和政策衔接 支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1] 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挥"双奥之城"优势 利用冬奥遗产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 [2] - 组织群众性冰雪运动 发展特色冰雪旅游 推动商文体旅深度融合 [2] - 提升冬奥场馆市场化运营水平 保障高品质冰雪赛事举办 [2] - 培育冰雪经济经营主体 实现产业高水平融合发展 [2] 总部经济发展 - 总部经济是首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将实施《若干措施》培育总部企业 [2] - 精准服务企业 发挥"服务包"机制作用 落实便利措施促进总部企业在京发展 [2]
让赛事流量加速转化为经济增量
辽宁日报· 2025-05-17 08:40
赛事经济规模与成效 - 2024年共举办6500多场各类体育赛事 参赛及观赛人次达940余万 拉动综合消费近百亿元 [1] - 通过体育优势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取得实质性成效 [1] 政策支持与补助措施 - 出台《关于发展赛事经济促进体育消费的措施》 涵盖职业体育赛事 国际级体育赛事 全国体育赛事和群众性精品赛事4类 共13条办赛经费补助措施 [1] - 补助标准为30万元至300万元 对首次引进辽宁并能持续举办的职业体育赛事"首赛"追加100万元奖励 [1] 赛事申办与重点项目 - 今年以来已申办成功和正在申办的全国以上级别体育赛事达126项 远超历年平均水平 [2] - 重点项目包括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 2025年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 2025世界匹克球锦标赛中国站 2025年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等 [2] - 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计划设置8个大项16个分项 拟承办6个大项10个分项 在沈阳 大连 抚顺3个赛区举行 [2] 冰雪经济发展规划 - 加快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 大连普湾滑雪场和冰上运动馆 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等重点场馆建设 [2] - 新雪季将承办国际国内赛事 组织辽宁特色冰雪活动 增加群众性冰雪赛事数量 推动"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变 [2] "三大球"项目发展策略 - 完善职业俱乐部支持政策 探索政府 省队 俱乐部共建合作新模式 [3] - 加大职业俱乐部在投融资 场地设施 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保障力度 [3] - 打造"三大球"城市联赛 建设国家级青训中心 选拔培养优秀人才 [3] 全民健身赛事布局 - 持续开展"攀登辽宁""徒步辽宁""冰雪辽宁"等十大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活动 [3] - 重点举办匹克球赛 农耕农趣健身大赛 县域羽毛球赛 足球赛 乡镇篮球赛等特色赛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