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控制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品牌是企业的“身份证” 人力/智力资本是品牌IP化战略更重要的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21:03
品牌价值与科技创新 - 中国上市公司立足于科技创新这一根本动力,以创新的多元化、原创性、颠覆性优势破解传统人口、资本等要素规模报酬递减桎梏 [1] - 品牌逐渐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需求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推动品牌发展 [1] - 品牌IP化战略是集战略与执行、人力与物质、增长与价值等于一体的系统价值创造战略提升计划 [5] 品牌的核心作用 - 品牌是企业的"身份证",能够与客户建立紧密联系并使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 - 品牌能够为产品带来更高利润,消费者愿意为品牌产品支付溢价 [3] - 品牌促进产品向现金流变现,增加第三方忠诚度并降低融资成本 [3] 品牌的市场优势 - 品牌有助于提高产品市场份额,扩大毛利空间并提高行业进入壁垒 [3] - 品牌使企业在与上下游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掌握产业链主导权 [4] - 品牌加快市场覆盖,帮助经销商快速获取客户反响强烈的产品并建立低成本库存 [4] 品牌IP化战略的支撑要素 - 品牌IP化战略外围由韧性增长、人力/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战略与技术前沿整合构成 [5] - 人力/智力资本是品牌IP化战略更重要的力量,需建立企业家精神发挥的平台和柔性文化氛围 [5] - 合理平台是人力资本转化为智力资本的前提,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互促进 [6] 韧性增长路径 - 在技术前沿和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加持下,企业迎来柔性化运营策略和差异化能力的韧性增长路径 [6] - 韧性增长路径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持续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价值 [6]
美国发动关税战的原因与我国如何应对
第一财经· 2025-04-28 19:53
美债—美元体系的内生矛盾 - 美债—美元体系的内生矛盾是"特里芬难题"的发展,即美国需输出美元满足全球贸易需求,导致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同时需控制国债规模以保持财政可持续性 [2] - 美国通过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暂时解决了《布雷顿森林协定》中的"特里芬难题",但长期仍面临海外美元积存与国债规模控制的矛盾 [2] 美国关税战的逻辑与计算错误 - 美国关税战的逻辑起点是贸易逆差导致财政不可持续,目的是通过短期征收关税解决财政困难,长期促进制造业回流并提升居民储蓄率 [2] - 美国关税税率计算采用"10%"和"0.5乘以美国认定的该国综合关税率"中的较大值,但公式中的弹性取值错误,实际进口价格对关税的弹性约为0.95,而非美国政府假设的0.25 [3] - 美国关税公式高估所需关税税率约一倍,因实际进口需求弹性为-2.1,而美国政府假设为1 [4] - 美国关税公式实现贸易平衡的前提是其他国家不进行关税反制,但实际较多国家进行了反制 [4] 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进口价格上涨导致美国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耶鲁大学模型显示平均13.3%的关税将增加美国家庭2700美元成本,推高核心通胀1.7~2.1个百分点 [7] - 关税战导致双边贸易减少,对美出口国美元储备减少,同时加大美元和非美货币的脆弱性 [7] - 美债收益率连续上涨,动摇美元信用和储备地位,美国政府暂停部分加征关税并转为谈判 [7] 应对关税战的建议 - 加大财政对冲力度,短期增加赤字规模并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中长期增加民生和消费支出比重 [9] - 加大货币政策对冲力度,择机降准降息以提升出口竞争力并降低融资成本 [9] - 提升居民收入并建设有效内需市场,持续提振消费并提升实际购买力 [10] - 进一步开放包容,优化关税和补贴措施,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加快区域经济联盟建设 [10] - 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形成完备产业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