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支持

搜索文档
构建全产业链支持体系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5-16 10:05
行业创新体系构建 - 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需构建全产业链创新支持体系以提升整体效能[1] - 当前部分企业仍存在手工统计数据导致信息滞后、失真及平台割裂等问题[1] - 需建立快捷数据采集信息化平台实现焊缝二维码扫描、销售数据自动统计等全链条信息共享[1] 技术创新实施路径 - 创新管理需覆盖金点子收集、可行性分析、立项到落地应用及后评价全流程[2] - 对仅提出创意的普通员工也应纳入成果名单并给予奖励[2] - 全程参与者适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原则以激发主动性[2] 创新推广策略 - 推广初期需通过小范围试点验证逐步改变用户固有观念[2] - 分阶段实施可降低改进成本避免大规模应用失败风险[2] - 试点成功后再扩大至大范围应用实现创新成果普及[2] 管理机制优化 - 管理人员需从共享数据中识别改进点引导靶向性创新[1] - 对跨层级提出的管理优化建议需充分论证可行性[2] - 创新评价需以实际落地效果作为核心衡量标准[2]
重磅发布会,要点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08 14:35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背景与意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通过立法确立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与宪法规定相贯通,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2] - 立法表明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会变且不能变,将推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律制度更健全完备 [2] 政策支持与配套措施 - 国家发改委重点推进破壁垒、拓空间、优服务三方面举措: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短,开展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并转为常态化,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招标投标 [3]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工业设备更新等领域支持资金占比超80%,2024年将推出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3] - 配套制度涉及投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领域正在加快实施,地方政府也在完善相关配套 [4] 金融与科技创新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7] - 推动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优化质押融资政策,联合财政部门出台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专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7] 行政执法与权益保障 - 司法部将加大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建立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和监督企业联系点,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遏制趋利性执法 [5][6] 工商联协同推进 - 全国工商联将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推动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和政企沟通机制完善,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8] - 实施"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计划",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等社会责任行动 [8]
平安租赁成功发行市场首单“助力民营企业设备更新”ABS
新华财经· 2025-05-01 22:19
本期ABS紧密衔接今年2月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以及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行动方案》要求。本期专项计划入池的基础资产全部来自平安租赁小微金融事业部的融资租赁资产,该 事业部主要为全国加工制造产值在5000万元以内、拥有2年以上成功经营经验的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小额 租赁服务。入池资产承租人为民营企业的共有8120户,占比99.75%,且本金余额81.89%的资产位于天 津、上海、广东等设备更新政策重点地区,精准匹配政策导向。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近日,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租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025平安租赁 安惠13期助力民营企业设备更新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本期发行规模为45.54亿元,平安证券作为计划管 理人及销售机构。作为市场首单助力民营企业设备更新ABS,该项目标志着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再进 一步。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在大规模设备更新中,民营企业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本期ABS项目创新设计"助力民营企业设 备更新"主题标签,引导社会资金共同为民营企业设备更新做出贡献。未来, ...
美国发动关税战的原因与我国如何应对
第一财经· 2025-04-28 19:53
美债—美元体系的内生矛盾 - 美债—美元体系的内生矛盾是"特里芬难题"的发展,即美国需输出美元满足全球贸易需求,导致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同时需控制国债规模以保持财政可持续性 [2] - 美国通过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暂时解决了《布雷顿森林协定》中的"特里芬难题",但长期仍面临海外美元积存与国债规模控制的矛盾 [2] 美国关税战的逻辑与计算错误 - 美国关税战的逻辑起点是贸易逆差导致财政不可持续,目的是通过短期征收关税解决财政困难,长期促进制造业回流并提升居民储蓄率 [2] - 美国关税税率计算采用"10%"和"0.5乘以美国认定的该国综合关税率"中的较大值,但公式中的弹性取值错误,实际进口价格对关税的弹性约为0.95,而非美国政府假设的0.25 [3] - 美国关税公式高估所需关税税率约一倍,因实际进口需求弹性为-2.1,而美国政府假设为1 [4] - 美国关税公式实现贸易平衡的前提是其他国家不进行关税反制,但实际较多国家进行了反制 [4] 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进口价格上涨导致美国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耶鲁大学模型显示平均13.3%的关税将增加美国家庭2700美元成本,推高核心通胀1.7~2.1个百分点 [7] - 关税战导致双边贸易减少,对美出口国美元储备减少,同时加大美元和非美货币的脆弱性 [7] - 美债收益率连续上涨,动摇美元信用和储备地位,美国政府暂停部分加征关税并转为谈判 [7] 应对关税战的建议 - 加大财政对冲力度,短期增加赤字规模并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中长期增加民生和消费支出比重 [9] - 加大货币政策对冲力度,择机降准降息以提升出口竞争力并降低融资成本 [9] - 提升居民收入并建设有效内需市场,持续提振消费并提升实际购买力 [10] - 进一步开放包容,优化关税和补贴措施,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加快区域经济联盟建设 [10] - 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形成完备产业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