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承销反内卷

搜索文档
承销报价须覆盖差旅费等业务支出!交易商协会细化债市反内卷要求
第一财经· 2025-08-08 16:28
监管政策核心内容 - 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报价自律管理要求进一步细化 明确承销成本测算及数据报送的具体要求 [2] - 主承销商需真实合理测算承销成本 覆盖全业务流程投入与所有应计提摊销 包括人力成本 差旅费 运营成本 系统建设成本及其他必要业务支出 [2] - 成本计算范围涵盖总分支机构及业务前中后台 依据上一年度实际支出进行测算 [2] - 建立健全债券承销报价内部管理制度 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3] 违规案例与行业乱象 - 广发银行3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承销服务招标中 6家机构以总承销服务费63448元中标 平均每家机构收费仅1万元出头 平均承销费率仅0.02‱ [3] - 银河证券 兴业银行中标价低至700元"地板价" 明显无法覆盖团队差旅等基本费用成本 [3] - 因发行人选聘中介机构将承销规模作为重要参考要素 部分承销机构为抢占份额不惜"亏本"竞标 [3] 数据报送与执行机制 - 主承销商应于年度财务报告最晚披露日后10个工作日内 向交易商协会分别报送债务融资工具 金融债券承销成本 [4] - 资产证券化产品承销成本需单独计算列示 2024年承销成本数据应于2025年8月31日前报送 [4] - 报送材料需完整包含成本构成要素 明确测算过程及依据 并加盖公司公章或经授权业务章 [4] 发行人端规范要求 - 发行人应合理设置主承销商比选评分指标 充分考虑专业水平 市场声誉等因素 [4] - 不得干扰主承销商独立 客观的报价决策 [4] 监管核查与处罚措施 - 交易商协会将对报送成本明显有失客观和行业公允的主承销商进行重点核查和约谈 并进行公示 [5] - 加大违规行为举报处理力度 市场成员可投诉举报低于成本报价 干扰报价等行为 [5] - 对违反自律规则及通知规定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 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自律措施 [5]
承销报价须覆盖差旅费等业务支出!交易商协会细化债市反内卷要求
第一财经· 2025-08-07 23:01
监管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报价自律管理的通知》 细化债券承销反内卷要求 [1] - 要求主承销商真实合理测算承销成本 覆盖全业务流程投入与所有应计提摊销 包括人力成本 差旅费 运营成本 系统建设成本及其他必要业务支出 [1] - 成本计算范围需涵盖总分支机构及业务前中后台 依据上一年度实际支出进行测算 [1] 承销报价违规案例 - 广发银行3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承销服务招标中 6家机构以总承销服务费63448元中标 平均每家机构收费仅1万元出头 平均承销费率仅0.02‱ [2] - 银河证券与兴业银行中标价低至700元地板价 明显无法覆盖团队差旅等基本费用成本 [2] - 因发行人选聘中介机构将承销规模作为重要参考要素 部分承销机构为抢占份额不惜亏本竞标 [2] 成本报送与监管要求 - 主承销商应于年度财务报告最晚披露日后10个工作日内 向交易商协会分别报送债务融资工具与金融债券承销成本 资产证券化产品承销成本需单独计算列示 [3] - 2024年承销成本数据需于2025年8月31日前报送 报送材料需完整包含成本构成要素 明确测算过程及依据 并加盖公司公章或经授权业务章 [3] - 交易商协会将对承销成本明显有失客观和行业公允的主承销商进行重点核查 约谈并公示 [3] 发行人端规范措施 - 发行人应合理设置主承销商比选评分指标 充分考虑专业水平与市场声誉等因素 不得干扰主承销商独立客观的报价决策 [3] - 市场成员可向协会投诉举报主承销商以低于成本报价或发行人干扰报价行为 违规者将视情节轻重采取自律措施 [3]
金融“反内卷”,不得低于成本报价!
金融时报· 2025-08-04 20:22
核心观点 - 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业务迎来监管新规 重点规范低价竞争和非市场化发行行为 旨在维护市场秩序和风险控制[1][3][6] 承销报价监管 - 明确禁止主承销商以低于成本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要求建立承销报价内部管理制度[3][4] - 发行人需合理设置评分指标 不得干预主承销商独立报价决策[4] - 交易商协会在6月16日已首次发文禁止低价承销费 本次为第二次强化监管[5] 违规案例与执法 - 某银行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标承销费低至700元人民币 引发市场争议[5] - 6家中标机构包括700元、1050元、4998元、3.5万元和2.1万元人民币等不同报价[5] - 交易商协会已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并发现发行人涉嫌引导价格行为[5] 发行规模与承销商数量限制 - 发行规模20亿元及以上不足50亿元人民币 可聘请不超过3家主承销商[7] - 发行规模5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 可聘请不超过4家主承销商[7] - 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默认不超过2家主承销商[7] 定价与包销机制 - 要求按市场化原则确定簿记建档利率区间 需包含可比债券利率或公允价格[7] - 余额包销不得挤占有效申购规模 包销利率原则上按簿记区间上限确定[7] 监督与举报机制 - 建立投诉举报和诚信公示制度 针对发行定价干扰和低价报价等违规行为[8] - 查实案例将记入诚信档案并公示 强化行为约束[8] 行业影响 - 低价竞争导致承销成本无法覆盖 尽调不充分等问题 可能弱化承销机构风险控制职能[6] - 新规推动债券承销回归价值服务本质 遏制低效内卷行为[6]
债券承销反内卷进行时,700元“地板价”乱象遭整肃
第一财经· 2025-08-01 14:28
债券承销市场现状 - 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低价竞争现象加剧,部分承销商以远低于成本的费率竞标以争夺规模排名,如广发银行350亿元二级资本债项目中6家机构平均承销费率仅0.02‱,最低中标价低至700元[6][7][8] - 低价承销现象与优质发行人比例上升、整体费率下行及发行利率下降有关,房地产和城投行业调整导致高费率项目减少[3][8] - 广发银行历史招标显示承销费率持续走低,2022年最低中标费率为0.0046‱,2023年金融债承销费用最低为5000元[9]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通知》明确要求承销商不得以低于成本报价竞标,发行人需尊重承销商独立报价决策[5][6] - 规范簿记建档机制,要求合理确定利率区间并包含市场公允价格水平,余额包销不得挤占有效申购规模[12][13] - 主承销商团机制细化:短期融资券等品种单期发行规模≥50亿元可聘最多4家主承销商,民营企业可动态调整承销商团[12] 典型案例与行业影响 - 广发银行二级资本债项目成为监管重点调查对象,6家主承销商中标总额63448元,中信建投最高3.5万元,银河证券最低700元[6][7] - 其他金融机构如江西银行2020年资本债承销费用均摊后每家仅3750元,中标费率最低0.1‱[10] - 监管强化将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合规与市场化定价,配套细则有望进一步完善[14][15] 监管执行与投诉机制 - 交易商协会将定期监测承销业务并实施自律管理,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并公示[15] - 建立投诉举报渠道,覆盖发行定价干预、恶意排除订单等行为,查实后公示处理结果[15]
债券承销反内卷进行时,700元“地板价”乱象遭整肃
第一财经· 2025-07-31 21:22
监管政策动向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簿记建档发行及承销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加强自律管理 针对发行定价扭曲 非市场化发行和人为干预簿记发行过程等问题 [1] - 《通知》要求主承销商建立健全承销报价内部管理制度 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参与竞标 发行人需合理设置比选评分指标 不得干扰主承销商独立报价决策 [2] - 交易商协会将接受关于发行承销过程中违规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包括发行人和承销机构干扰定价 主承销商低于成本报价等行为 查实情况将记入诚信记录档案 [9] 承销市场乱象 - 广发银行350亿元二级资本债项目中 6家主承销商中标承销费总额63448元 平均每家机构服务费用仅1万元出头 平均承销费率仅0.02‱ [3] - 具体中标服务费差异显著:中信建投3.5万元 中信证券2.1万元 国泰海通4998元 广发证券1050元 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低至700元 [3] - 低价承销现象在金融机构发债中普遍存在 如江西银行2020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承销费用共计1.5万元 由4家机构均摊 平均每家3750元 [5] 市场背景与成因 - 承销商对规模排名非常重视 央企债券和部分金融债在提升承销份额排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4] - 随着房地产和城投行业调整 高费率项目减少 发行利率降低 带动整体承销费率下行 加剧低价竞争 [4][5] - 广发银行2022年二级资本债承销费率低至0.01‱-0.5‱ 2023-2024年金融债承销费用最高60万元 最低5000元 [5] 承销机制规范 - 《通知》优化主承销商团机制:完成注册后不得新增成员 短期融资券等品种可选聘不超过2家主承销商 规模20-50亿元可增至3家 50亿元以上可增至4家 [6] - 发行人发行定向工具 资产支持票据等可从主承销商团中选聘一家或多家主承销商 民营企业完成注册后可变更主承销商团成员 [7] - 重申市场化定价规则 要求合理确定簿记建档利率区间 包含可比债券利率或市场公允价格水平 余额包销不得挤占有效申购投资者认购规模 [7][8] 监管执行与处罚 - 《通知》自8月11日起执行 承销报价管理办法将另行通知 [8] - 交易商协会定期监测债券发行承销业务情况 对违反规则机构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或处分 涉嫌违法将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8] - 针对广发银行二级资本债项目 交易商协会已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并发现发行人涉嫌引导价格等情形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