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税收政策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中、外资机构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8-07 00:59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已发行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 [1] - 政策旨在统一债券税制 减少税收导致的收益率曲线扭曲 防范利率风险累积和金融市场投机 [6] - 恢复增值税预计2025年带来40亿元税收 2026年增至250亿元 其中金融债利息税收占比分别为20亿元和130亿元 [6][7] 短期市场反应 - 政策公布后机构抢购"老券"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 收盘下降1BP 3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样下降1BP [2] - 存量国债收益率普遍走低 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报1.6975%和1.919% 较近期高点下降5BP和4.2BP [2] - 新发券需6BP~8BP收益率补偿 新老券利差预计5BP~10BP 短期市场演绎"抢老券"行情 [2] 中长期市场影响 - 债市将形成新老券分化格局 新券曲线大概率高于老券 但政策不影响整体债市方向 [2][5]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3年1月2.9%降至2025年7月1.7% 政策有助于抑制过度投机 [6] - 基本面仍待改善 债市机会大于风险 建议逢调整配置新券 信用债及同业存单性价比提升 [5] 资金流向变化 - 信用债、同业存单相对性价比提升 机构关注配置机会 [3] - 公募基金税收优势凸显 自营账户需缴纳25%所得税和6%增值税 基金享受免税和半价优惠 银行理财或追加委外投资 [3] - 部分资金可能转向南向债券通 当前不受增值税调整影响且近期扩容 [4] - 政策可能引导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和信用债市场 契合"增强资本市场改善势头"目标 [5] 国际投资者观点 - 国际投资者国债持有比例曾逼近10% 机构更关心中长期政策明确性而非免税 [1] - 贝莱德认为明确税务政策可降低资产政策风险 有助于人民币资产国际化 [2] - 法巴预计银行可能将投资转向享受双免税收的公募产品 [3]
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中外资机构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第一财经· 2025-08-06 20:53
新规核心影响 -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已发行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 [1] - 国际投资者持有中国国债比例曾逼近10% 机构更关注中长期政策明确性而非免税安排 [1] - 新规引发机构抢购存量免税债券("老券")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日先升后降 收盘下降1BP 3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样下降1BP [2] 短期市场反应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近期高点1.7475%降至1.6975% 30年期从1.961%降至1.919% [2] - 测算显示新发10年期国债需提高6BP-8BP收益率补偿税负影响 [2] - 预计新老券将形成5BP-10BP利差 债市利率或小幅调整(5BP以内) [2] 资金流向变化 - 信用债及同业存单相对性价比提升 机构建议关注配置机会 [3] - 公募基金税收优势凸显:免所得税且利率增值税享半价优惠 银行理财或追加委外投资规模 [3] - 南向债券通不受增值税调整影响 近期明显扩容可能吸引资金流入 [4] 中长期影响 - 新规对债市为脉冲式影响 中长期难改利率下行趋势 [5] - 债市将形成新老券双曲线定价 新券曲线大概率高于老券 [5] - 政策或引导部分资金从利率债转向股票市场和信用债市场 契合"增强资本市场改善势头"目标 [5] 政策背景分析 - 中国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税收优惠必要性下降 [6]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3年1月2.9%降至2025年7月1.7% 政策旨在防范利率风险累积 [6] - 预计增值税恢复今年带来40亿元税收 2026年250亿元 其中金融债利息税为增量税源(今年20亿元 2026年130亿元) [6][7]
买国债、地方债要交税了?债基、银行理财躺枪?
搜狐财经· 2025-08-04 13:58
财政部新规核心内容 - 新规规定从8月8日起新购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需缴纳增值税 实行新老划断政策 [1] - 金融机构自营类增值税税率为6% 资管产品类税率为3% [2] - 资管产品实际增值税率为2.91% 加上附加税后综合税率为3.26% [3][4] 债券市场影响分析 - 新规对债券收益率产生约0.06%的影响 不同品种和期限债券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5] - 当前政府债和金融债存量规模达133万亿元 2025年1-7月发行额23.1万亿元 [6] - 预计年内利息增值税收入约140亿元 后续规模可能达到千亿级别 [6] 资管产品影响评估 - 短期影响有限 老债免税政策可能导致资金流向老债品种 [9] - 中长期影响较小 0.06%的收益率影响在债券熊市中相对微不足道 [10] - 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收益率将主要依赖票息收入 年化收益约2% [1] 投资策略建议 - 通缩周期中应追求稳定收益而非高收益 控制回撤比追求收益更重要 [13] - 固收+产品在股市下跌时可能出现较大回撤 22-23年曾出现-6%至-7%的下跌 [12] - 多元化FOF产品配置中债、美债、A股、美股和黄金 通过资产配置获取低波动回报 [13] 政策背景分析 - 取消免税政策旨在增加财政收入 缓解财政收支压力 [9] - 当前资产荒环境下债券不愁销售 免税优惠意义减弱 [9] - 财政部作为发债方和征税方 最终财政净收支影响尚不确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