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债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利息纳入征税债券发行 新发债券定价博弈将加剧
证券时报· 2025-08-08 20:00
债券利息增值税政策落地 - 8月8日起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新发债券规模近440亿元 [1][4] - 政策采取新老划断方式 2025年8月8日前发行的债券继续免税至到期 [5] - 首批附带增值税的债券包括2只合计800亿元的国债 票面利率需补偿税负 [7] 债券发行规模与结构 - 8月8日起发行的债券总规模达2519.23亿元 其中续发国债占2060亿元 [6] - 新发行地方债359.23亿元 金融债80亿元 合计439.23亿元 [6] - 政策银行和券商在新规前密集发债 如农发行单日发行420亿元金融债 [9][10] 市场影响与定价变化 - 新发债券票面利率需提升以补偿税负 30年期地方债利率达2.15% 高于国债收益率 [7] - 预计7年以上国债收益率上行10-12个基点 7年以下上行8-9个基点 [11] - 新老券利差扩大 存量免税债券可能成为稀缺资产 [11] 政策目标与市场效应 - 促进债券市场合理定价 避免资金空转 改善实体企业融资环境 [13] - 缓解财政收支压力 2025年上半年税收同比下降1.2%而支出增长3.4% [13] - 修正税制强化国债基准利率功能 引导资金流向权益市场 [13] 发行节奏调整 - 政策导致短期债券市场供需变化 发行节奏出现调整 [10] - 中小银行面临的发行成本上升影响较大 [10] - 市场对优质资产需求仍旺 整体影响较为温和 [10]
消金公司上半年密集发行金融债 累计规模达255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8
本报记者 李 冰 在王蓬博看来,金融债发行"门槛"高,优势特征明显,预计未来符合金融债发行要求的消费金融公司会 积极布局该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渠道是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大势所趋。 实际上,年内兴业消费金融已发行四期金融债,总计金额达到75亿元。前三次兴业消费金融债分别于2 月28日、3月28日、4月24日完成簿记发行,利率分别为2.53%、2.55%、2.32%,发行总额分别为20亿 元、15亿元、2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迄今已累计发行金融债10单,发行总额超百亿元。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通过金融债等方式加速 补充资本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专业化的消费信贷机构,消费金融公司通过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已成为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预计2024年下半年,消费金融公司在多元化融资渠道布局上将持续加 大力度。"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对消费金融公司而言,金融债不仅可以拓展融资渠道,还有助 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风险。 (责任编辑:关婧) 整体而言,年内消费金融公司发行的金融债期限普遍为3年,票面利率则集中在2.22%至3.00%区间不 等。在募集资金方面,多 ...
海尔消金首次发行15亿元金融债 今年以来消金公司金融债已超20单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8
今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密集落地。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年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累 计发行金融债已超20单,合计规模已超400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对消费金融市场无疑是一 大利好。下一步,应支持优秀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补充资本,适当放开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额度 和用途限制,推动消费金融公司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提升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提振 消费、扩大内需进程中彰显消费金融公司的担当和作为。" (责任编辑:关婧) 近年来,金融债相比其他融资渠道成本更低,优势明显,成为消费金融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同 时,发行金融债的门槛高,对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等均有严格要求。 本报记者 李 冰 日前,中国货币网发布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金")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 情况公告。公告显示,海尔消金成功发行规模为15亿元的金融债。 海尔消金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本次是海尔消金首次成功发行金融债,预计年内公司还 会再次发行金融债。" 据悉,海尔消金发行的金融债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2.35%。 ...
新发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将对险资大类资产配置影响几何?
证券日报· 2025-08-08 00:43
华源证券研报称,新发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恢复征收增值税,短期内对保险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程 度在1%左右,同时,保险公司可通过将资产配置转向高股息资产、购买老债等方式进行对冲 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等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保险机构的债券配置规模大、占比高, 这一调整将对其带来何种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整体来看,对新发国债等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险企净利润的静态影响较 小,但对险企在不同债券品种间的配置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险企还可能增配权益类资产,在一定程 度上替代债券。整体上看,增值税政策的调整并不会影响债券作为险资配置"压舱石"的地位,债券仍将 是险资配置的"基本盘",而权益资产配置则可能呈边际提升态势。 国金证券也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按照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归母净利润数据测算,预计新政策的影 响幅度在0.26%到1.77%之间,整体影响较小。 难改债券"压舱石"地位 那么,上述新政策对险资机构未来的大类资产配置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实际利息收 益的小幅下降不会改变债券作为险资配置"压舱石"的地位,但从边际变化来看,在市场利率下行背景 下,部分保险机构将选择增配权 ...
主流券商债市观点汇总
2025-08-07 13:1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债券市场(国债、地方债、金融债、信用债)[1][2][3][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利率债市场展望 - 长端利率债(10年国债)短期或超跌反弹,但突破前低需降准降息催化,预计未来1-2个月运行区间为1.65%-1.80%[2] - 10年国债1.6%为底部位置,1.8%-1.9%为阶段性极限位置,短期触及1.8%难度较大[2] - 三四季度交际为风险窗口,政府债供给回落叠加反内卷效果验证期,基本面指标或扰动债市[2] - 债市高波动状态或延续,受政策预期、政府债供给、赎回因素及地缘政治等扰动[2] 增值税新规影响 - 新老券双轨定价:8月8日前发行的老券免征增值税,机构或加速囤积老券推动利率下行;新券票面利率或按1.05-1.06倍定价(银行实际税率5.6%)[3][5] - 新老利差或分三阶段演绎:阶段性收窄→走阔→趋势性收窄(因老券流动性下降及税收优惠到期)[5] - 信用债性价比提升(税收不变),信用利差或收窄[5] - 政策意图或为抑制债市过热,中期可能调整其他税收政策[3] 政策与流动性 - 8-9月政府债供给高峰,央行或配合流动性,若调整加剧可能重启买债[2] - 下半年政策重心或从财政转向货币政策,降息或抹平增值税影响并带动利率下行[2] - 央行买债及增值税调整或带来阶段性行情,但趋势性突破需等待催化剂(如央行买国债)[5] 市场情绪与策略 - 债市进入"hard模式",10年国债或小幅上台阶至1.65-1.75%区间,建议逢情绪好转换券止盈[3] - 修复行情或持续,10年和30年国债短期可能回到1.65%和1.85%前期水平[5] - 慢跌急涨成新常态,10年国债1.75%顶部接近探明,需耐心等待下行催化剂[5]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募基金节税优势明显,债券ETF或获资金流入支撑[3] - 权益市场对债市压制或阶段性结束,但需关注股债跷板效应[3][5] - 反内卷政策效果验证期或加剧基本面扰动[2][5]
我的理财,真的要交税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8-07 05:26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 小白轻松入门~ 晚上好呀,我是简七编辑部的卫星~ 最近有不少关于税收的消息—— 一是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债、金融债的利息收入要恢复征收增值税了。 二是境外收入、投资收益的征收力度也在加大。 很多朋友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理财也要交税。 心里开始琢磨:我的投资,到底哪些要交税?会有多大影响? 别慌,今天咱们就来理理这笔账。 01 咱们平时的股票、基金,涉及的税收主要有两种: 增值税:机构(比如基金公司、银行)投资赚钱后要交的税,它们交的税多了,也会影响到我们的产品收益。 个人所得税:你个人投资赚钱后要交的税,比如股息、炒股盈利等,税率通常是20%,有的品种暂时免税。 先放上一张汇总图,接下来详细说一说—— | | 投资品种 | 利息收入/分红 | 买卖价差 | 备注 | | --- | --- | --- | --- | --- | | 賃 券 | 国债/地方债 /金融债 | 免征个税 利息月入<10万, | 暂免 | 具金理财要交增值税, 可能影响净值 | | | | 免征增值税 | | | | | 可转债 | 20%个税 | 暂免 | | | | | (券商 ...
财政部出手!8月8日起,买债券也要收税了!这是利好,还是利空?
搜狐财经· 2025-08-06 17:53
政策调整 - 财政部宣布自2025年8月8日起恢复征收新发行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的增值税 [1] - 银行等自营机构债券利息按6%税率征收 资管产品(含公募基金)按3%简易税率征收 [1] - 政策可能进一步扩展至债券买卖差价征税 并恢复居民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 [7][8] 市场影响 -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30.67万亿元 主要投向债券市场 税负转嫁将导致收益率下行 [1][3] - 当前银行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2.12% 预计将跌破2% 与5年期定存利率1.3%差距缩小 [3] - 居民存款规模达162.9万亿元 6月单月新增2.5万亿元 政策旨在引导资金流向股市、楼市 [5][10] 行业传导机制 - 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直接受冲击 税负成本将通过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传导至投资者 [1][3] - 债券市场30万亿元规模面临重构 资金可能向权益类资产迁移 [1][10] - 历史经验显示1999-2008年20%利息税曾用于刺激消费 当前通缩环境下政策工具复用可能性高 [8][10] 资产配置趋势 - 低风险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显著 理财与存款利差收窄至0.2-0.5个百分点 [3][14] - 资金可能被迫寻求更高收益资产 但投资者风险偏好受股市套牢、楼市低迷抑制 [11][13] - 建议分散配置至基金定投、黄金等品种 但需警惕市场波动风险 [14][16] 宏观经济导向 - 政策核心目标为激活162.9万亿元居民存款 推动消费与实体投资 [5][10] - 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政策逻辑相似 通过税收工具改变储蓄行为 [8][10] - 需关注后续政策组合拳 包括可能推出的消费刺激措施与就业市场改善 [17][18]
债券增值税调整,对商业银行有何影响?
环球网· 2025-08-06 13:12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谭雅文】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债和 金融债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综合多家机构分析,普通自营机构按税率6%,资管产品(包括公募基金)按3%征收。8月8日以前发行的相关债券继续 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第三阶段,随着税收优惠的债券陆续到期,由于税收制度差异造成的这部分利差消失,市场上存量的绝大部分债券利息收入均开始征税,持有至到期策略的 性价比降低,或引导三类债券的主要配置机构(如:国有大行)加强交易盘的配置比重,进而有利于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使得新老券利差迎来趋势性 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作为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机构,此次调整对其影响引发市场关注。央行5月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目前国有大型银行持 有全市场 30%左右的债券,但绝大部分为持有到期,其债券交易量仅占全市场的5%左右。 机构认为,银行作为老券持有人,将因老债券的免税优势短期获得浮盈。然而,新债券投资方面,银行新投政府债、金融债税收成本增加,中泰证券静态测 算得出,下一年税收成本增加约232亿元。由于新政策8月份开始,对20 ...
债市税收改革落地在即 机构配置逻辑迎来调整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02:16
范雨露 制图 业内人士认为,恢复对新发国债、地方债及金融债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后,短期"老券为王"、中期定价 上行、长期税制公平,债市站上结构重估的新起点 ◎记者 张欣然 近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对外发布公告称,自8月8日起恢复对新发国债、地方债及金融债利息 收入征收增值税。 多重因素推动债市税收改革 根据两部门公告,自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 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在该日期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含在该日期 之后续发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调整坚持"增量征税,存量不变"原则,意在明确市场预期,平稳过渡。这一调整, 标志着债券市场税收制度迎来重要转向,投资者结构、定价逻辑、财政收入预期或将发生一定变化。 招商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伟表示,此前,除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免利息收入增值税外,对其他 债券品种,无论是利息所得还是资本利得,都已征收增值税,适用税率为6%。此次调整意味着对于债 券增值税的征收不再有"例外"。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债券应税金额包括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与转让 ...
票息资产热度图谱:2.1%的资产怎么布局?
国金证券· 2025-08-05 22: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8月4日,存量信用债中民企地产债和产业债估值收益率及利差整体高于其他品种,与上周相比,非金融非地产类产业债和地产债收益率大多下行;金融债中城农商行资本补充工具、租赁公司债估值收益率和利差较高,收益率基本下行 [3][8] - 公募城投债中江浙两省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低,贵州部分地区收益率高,与上周相比收益率下行为主;私募城投债中沿海省份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低,贵州部分地区收益率高,收益率下行比例高但期限间有分化 [2][15][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存量信用债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 - 各券种不同发行方式和期限的存量规模及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有差异,如私募城投债存量规模66331亿元,1年以内永续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为1.89% [10] 存量信用债加权平均利差 - 各券种不同发行方式和期限的加权平均利差有差异,如私募城投债1年以内永续加权平均利差为47.58BP [11] 存量信用债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较上周变动 - 各券种不同发行方式和期限的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较上周大多下行,如非金融非地产产业债(国企)公募债1年以内永续较上周下行5.27BP [12] 存量信用债加权平均利差较上周变动 - 各券种不同发行方式和期限的加权平均利差较上周大多有变动,如私募城投债1年以内永续较上周变动-2.65BP [13] 公募城投债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 - 各省份不同行政层级的公募城投债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有差异,如江苏省地级市1年以内非永续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为1.58% [16] 公募城投债加权平均利差 - 各省份不同行政层级的公募城投债加权平均利差有差异,如江苏省地级市1年以内非永续加权平均利差为28.80BP [18] 公募城投债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较上周变动 - 各省份不同行政层级的公募城投债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较上周大多有变动,如浙江省地级市1年以内永续较上周下行4.80BP [21] 私募城投债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 - 各省份不同行政层级的私募城投债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有差异,如江苏省地级市1年以内非永续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为1.78% [25] 私募城投债加权平均利差 - 各省份不同行政层级的私募城投债加权平均利差有差异,如江苏省地级市1年以内非永续加权平均利差为34.59BP [27] 私募城投债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较上周变动 - 各省份不同行政层级的私募城投债加权平均估值收益率较上周大多有变动,如浙江省地级市1年以内永续较上周下行3.45BP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