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东风已至,"预期差"行情修复,透视平安医疗养老新看点
格隆汇· 2025-10-20 14:43
政策利好与行业影响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为产品创新提供发展空间[1] - 政策首次明确支持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分红型长期健康险等新型产品,并鼓励纳入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推动行业从费用补偿向全周期健康保障转型[5] - 政策提出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的健康服务体系,并设定了2030年建成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的目标[5] 中国平安的战略契合与产品创新 - 平安人寿于9月推出的e生保系列产品采用“基座+自选”组合模式,客户可自主选择叠加不同保障计划,并涵盖质子重离子、CAR-T细胞免疫治疗等前沿疗法[6] - e生保系列新增术后康复责任,结合院外购药“一站式”服务,构建覆盖住院前、中、后的全流程保障,并推出“安有医”服务计划提供就医陪诊、专家会诊等权益[6] - 产品设计包括家庭投保优惠、共享免赔额以满足家庭多元需求,并提供20年保证续保承诺与百万级保额设置[6] 三季报业绩预期与市场表现 -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平安第三季除税后经营溢利按年升8.1%,首九个月增长率升至5%,第三季净盈利按年增长或达31%,带动首九个月按年增长6%[1][16] - 10月20日中国平安A股涨1.41%,H股涨1.58%,H股一度大涨2.79%[1] - 券商预计主要上市险企NBV同比增速都在20%以上,平均增速32.6%,且总体投资收益仍有韧性[10] 新业务价值与战略协同 - 受益于预定利率下调及“报行合一”深化推进,券商预计Q3大部分险企的新业务价值率继续提升,平安的NBV同比增速有望延续甚至超过中报势头[12] - 摩根士丹利预期平安三季度有较高的FYP(首年佣金)增长,利润率亦会适度改善[13] - 平安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布局,首个高品质康养社区“颐年城·静安8号”在上海启幕,已完成全国五大城市布局六大项目[14][15] 投资端表现与长期趋势 - 近期长端利率有所上行,有利于缓解险企配置压力,上市险企积极增配高股息策略对冲利率下行影响[16] - 中国平安因股票市场利好及较高配置,预期第三季业绩稳健,资产管理亏损减少和人寿业务高增长推动净盈利表现强劲[16]
四大类险种将迎深化改革!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明确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健康保险行业在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面临产品形态单一、行业经营能力不足、基础薄弱、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阶段性问题 [1] - 2024年保险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9774亿元 [3] 政策指导与发展目标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旨在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1] - 政策目标为到2030年使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形成团体与个人健康保险协同发展、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市场格局 [3] 商业医疗保险发展重点 - 积极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3]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 提升费率与风险匹配度 健全费率调整机制 [3] -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丰富服务形态 [3] - 创新损失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 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3] - 平稳有序开展城市商业医疗保险 [3] 长期护理与失能保险发展重点 - 积极对接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需求 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保险服务 [4] - 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 支持被保险人在失能时将寿险给付金转换为护理费用支出 [4] 疾病保险发展重点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通过"浮动收益+健康保障"组合满足多元化需求 [4] - 将加快研究出台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等配套业务细则以丰富产品供给 [2]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 - 推动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5] - 支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健康保障责任 [5] - 升级完善与养老配套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5] - 部分头部险企已通过成立专业健康管理子公司等方式探索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5] 健康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 - 探索符合健康保险特点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 深耕健康管理 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 [6]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 [6] - 试点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以满足消费者综合保障需求 [6]
健康保险迎重磅新规,涉及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等新概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9:08
政策发布背景与总体目标 - 金融监管总局于9月30日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并服务健康中国战略[1] - 政策旨在针对性优化现有政策 打通卡点堵点 明确健康保险未来方向和发展重点[2] - 设定2030年发展目标 使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 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市场格局[2]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健康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医疗卫生等多个产业 关系国计民生[2] - 行业当前存在产品形态单一 行业经营能力不足 基础薄弱 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 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阶段性问题[2] 政策具体措施方向 - 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对商业医疗保险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疾病保险等四大类险种的发展重点进行规划并规范经办承办服务[3] -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引导保险公司加强专业能力建设 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3] - 加强健康保险监管 强化监管引领 规范市场秩序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3] - 优化健康保险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行业规范体系 促进多方协同合作 加强健康保险知识普及[3] 产品与服务创新亮点 - 明确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4] - 提出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该账户或可用于支付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以及购买药品 医疗器械和健康管理服务[4] - 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 注重事前预防 事中干预 事后理赔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鼓励通过健康检查 康复护理等服务履行保障责任[4] 后续监管工作重点 - 金融监管总局下一步将积极与外部门沟通协调 为健康保险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4] - 加快研究出台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等配套业务细则[4] - 强化健康保险业务监管 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4] 政策预期影响 - 政策将推动健康保险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丰富产品供给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5] - 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5]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积极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6:4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旨在推动健康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 [1][3] 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 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并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 [4] - 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对接居家、社区、机构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服务 [4] - 稳步发展疾病保险,结合疾病谱变化及时修订疾病定义,并定期更新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5] - 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5] - 促进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健康服务网络建设,探索与药械企业按疗效付费等创新支付方式 [5] - 规范各类经办承办服务,支持保险公司提升大病保险等经办业务的运行效率 [6]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强化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和完善再保险机制 [7] - 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规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优化产品开发、费率厘定和承保理赔流程 [7] - 增强健康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探索符合其特点的发展战略,并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 [7] 加强健康保险监管 - 强化监管引领,健全健康保险专项统计和监管评价制度,并细化独立核算财务规则 [8] - 规范市场秩序,引导保险公司优化经营绩效管理,并强化销售、承保和理赔服务水平 [8] -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恶性竞争、销售误导、不合理拒赔等行为 [8] 优化健康保险发展环境 - 建立健全行业规范体系,制定健康保险示范条款,推进条款标准化、通俗化、简单化 [9] - 促进多方协同合作,推进跨部门信息互通,支持区域性、特色化产品发展,并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赔直赔 [9] - 加强健康保险知识普及,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险的认知度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