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
搜索文档
拓宽产品形态和功能 健康险迎发展重要机遇期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22
政策核心与行业背景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深化健康险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行业监管、优化发展环境,以更好满足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 [1] - 行业面临产品形态单一、经营能力不足、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等问题,其中产品同质化尤为突出,2024年健康险市场保费收入前五的险企市场份额高达62%,产品重合度超过70% [1] - “价格战”成为部分险企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导致行业利润率持续承压 [1] 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 - 《意见》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标志着时隔22年后该产品类型将再度回归市场 [2] - 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被视为保险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有助于通过浮动收益提升产品吸引力,激发市场增长潜力 [2][3] - 在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分红型健康险契合了发展浮动收益型保险的趋势,并满足消费者对“返还型”或“储蓄型”产品的需求 [3] - 监管部门支持开发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产品,有助于改变当前市场短期产品居多、难以提供持续保障的状况,引导产品回归保障本源 [3] - 方正证券研报预测,监管评级良好的头部保险公司将持续创新推出分红型重疾险,推动健康险保费增长 [3] 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 - 《意见》首次提及“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该产品更强调“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作用,用以支付医保报销后的自付和自费部分 [5] - 上海、南京等地已探索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健康险,上海“医保个账专区”已新增27款产品,提供风险保障超3571亿元 [5] - 与主要依靠保障范围和性价比的现有产品不同,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将主要依靠高性价比的附加服务,如健康管理服务和创新药品、器械等 [6] - 《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有望于今年完成部分初稿,并推进药品入院及直赔快赔系统对接,为中高端医疗险和医保个账医疗险的发展提供可能 [6] 健康管理与产业协同 - 《意见》明确要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7][13] - 中国精算师协会数据显示,参与健康管理服务的客户其重大疾病发生率平均降低18%,住院理赔成本下降22%,健康管理成为险企控制赔付支出、优化经营效益的关键抓手 [7] - 消费者需求推动转型,83%的保险客户愿意为包含健康管理服务的产品支付10%至30%的溢价,76%的潜在客户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投保决策核心考量因素 [7] - 头部险企已率先布局,如中国人保集团搭建“医、药、康、护、健、险”大健康生态体系,中国太保发布“352大健康服务蓝图”,中国平安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 [8] - 健康保险在业务结构中占比提升,将有利于险企进一步降低利差损风险,提升死差、费差利源贡献,增强盈利能力 [8] 产品体系与监管框架 - 《意见》对商业医疗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疾病保险四大类险种进行重点规划 [2][12][13] - 商业医疗保险被定调为“积极发展”,包括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并鼓励长期医疗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 [4][12] - 总体要求是到2030年,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健康保险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11] - 监管方面将强化健康保险专项统计和监管评价制度,细化独立核算财务规则,并严厉打击恶性竞争、套取费用、销售误导等违法违规行为 [17]
看好健康险的二次腾飞机遇:——《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点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0 19: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保险行业给予“看好”评级 [7]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看好健康险的二次腾飞机遇” [2] - 新“国十条”在健康保险领域迎来专项落实 外部环境、客户需求变化叠加政策支持态势下 看好低利率时代健康险产品的二次腾飞机遇 [3] - 低利率叠加医保改革的大背景下 健康险产品有望迎来二次腾飞 [6] 政策内容与影响 - 9月30日 金管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标志着新“国十条”在健康保险领域的专项落实 [3] - 明确健康保险的四大分类:商业医疗保险(积极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大力发展)、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大力发展)、疾病保险(稳步发展) [4] - 强化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与健康产业协同 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4] - 《意见》明确四大“新提法”:允许监管评级良好的险企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险业务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创新保险及药械企业合作方式 推进团险发展 [5] 行业趋势与公司展望 - 从险企角度来看 低利率态势下险企步入经营的理性思考期 对利源中死差、费差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6] - 从客户角度来看 创新产品的推出及按疗效付费等创新支付方式的尝试有望满足多元化需求、提升客户体验 [6] - 预计本轮发展中商业医疗保险将接棒重疾险成为关键产品 [6] - 近期保险板块超调态势下 报告推荐中国人寿(H)、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阳光保险 建议关注中国太平 [6]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 - 中国人寿(A股)收盘价39.62元人民币 合并总市值9,737亿元 25E PEV为0.73 [9] - 中国平安(A股)收盘价55.04元人民币 合并总市值9,508亿元 25E PEV为0.65 [9] - 中国太保(A股)收盘价34.88元人民币 合并总市值3,161亿元 25E PEV为0.55 [9] - 新华保险(A股)收盘价61.76元人民币 合并总市值1,732亿元 25E PEV为0.69 [9] - 中国人保(A股)收盘价7.87元人民币 合并总市值3,346亿元 [9] - 中国人寿(H股)收盘价21.86港元 合并总市值10,655亿港元 25E PEV为0.38 [9] - 中国平安(H股)收盘价53.50港元 合并总市值10,405亿港元 25E PEV为0.59 [9] - 中国太保(H股)收盘价30.48港元 合并总市值3,459亿港元 25E PEV为0.44 [9]
《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点评:看好健康险的二次腾飞机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0 15: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3]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看好健康险的二次腾飞机遇” [2] - 新“国十条”在健康险领域迎来专项落实 外部环境、客户需求变化叠加政策支持态势下 看好低利率时代健康险产品的二次腾飞机遇 [3] - 低利率叠加医保改革的大背景下 健康险产品有望迎来二次腾飞 预计本轮发展中商业医疗保险将接棒重疾险成为关键产品 [6] 政策解读与产品分类 - 《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健康保险的四大分类及政策定位:商业医疗保险为“积极发展”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为“大力发展” 疾病保险为“稳步发展” [4] - 政策强化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与健康产业协同 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4] - 政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包括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 建立精算回溯机制 并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成本分摊比例上限及健康险与寿险组合销售 [4] 政策新提法与创新 - 《意见》明确四大“新提法”:允许监管评级良好的险企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险业务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5] - 创新保险及药械企业合作方式 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5] - 大力推进团体健康保险发展 支持保险公司为事业单位开发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 [5] 市场前景与公司推荐 - 从险企角度看 低利率态势下对利源中死差、费差的关注度提升 预计下阶段对保障类产品的重视程度有望逐步提升 [6] - 从客户角度看 创新产品及按疗效付费等创新支付方式有望满足多元化需求、提升客户体验 [6] - 近期保险板块超调态势下 报告推荐中国人寿(H)、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阳光保险 建议关注中国太平 [6]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 - 报告列出了保险行业重点公司估值表 包含A股与H股多家公司的股价、市值及估值指标 [8][9] - A股重点公司估值示例如下:中国人寿收盘价39.62元人民币 总市值9,737亿元 25E PEV为0.73 [9] - H股重点公司估值示例如下:中国人寿(H股)收盘价21.86港元 总市值10,655亿港元 25E PEV为0.38 [9]
中泰证券:商业医疗险迎来新机遇 分红型重疾或重登舞台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07:35
政策核心观点 - 金监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思路一脉相承,健康险高质量发展是践行“新国十条”的必经之路 [2] - A股慢牛有望改善当前持续低利率环境下险资投资生态,新准则实施后股票持仓上涨对险企盈利弹性逐步放大 [1] - 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友邦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上市险企 [1] 政策亮点与行业机遇 - 探索支持分红型长期健康险发展,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3] - 相比当前2.0%传统险预定利率,1.75%分红险预定利率定价下,分红型重疾险的保费会高于普通型重疾险 [3] -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丰富服务形态,更强调“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作用 [4] - 2024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1180.91亿元,支出10661.49亿元,收支增速差压力较大 [4] - 发展商保支付功能,支持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5] - 2024年商业健康险针对创新药械的总赔付额约为124亿元,约占创新药市场规模的7.7%,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5] - 打通数据链条,促进多方协同合作,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和联动赋能,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赔直赔取得突破性进展 [6] - 给与专业健康险公司发展支撑,支持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试点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 [7] - 健康保险产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其分摊的成本不得超过净保险费的20% [7] - 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将迎来新机遇,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 [9] - 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明确了长护险基金支付的36项基本服务项目 [9]
账户式医疗险、分红健康险要来了!险企如何把握健康险新规机遇?
经济观察报· 2025-10-03 13:06
政策背景与核心意义 - 金融监管总局于2025年9月30日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健康保险深化改革方向并支持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等创新发展 [2] - 政策出台背景是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求日益提升但健康保险存在产品形态单一、行业经营能力不足、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阶段性问题 [2] - 《意见》为商业健康保险带来实质性发展机遇包括制度性支持和明确了产品创新、支付改革、数智化应用等多个可落地的方向 [1][3] 主要险种发展方向 - 商业医疗保险被定调为“积极发展”要求构建全覆盖多层次产品体系并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 [5] -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并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5] - 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鼓励对接居家、社区和机构护理需求并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服务 [6] - 稳步发展疾病保险结合疾病谱变化及时修订疾病定义并定期开展疾病发生率检视 [6] - 扩大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的覆盖人群范围 [7] 产品与市场格局创新 - 《意见》丰富了健康保险保障内涵拓展了产品形态使行业可突破“百万医疗险+重疾险”的单一格局开辟更多细分市场 [7] - 政策鼓励开发面向带病人群、罕见病患者、退休人群等特殊群体的差异化产品满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保障需求 [7] - 首次提出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9] 产业协同与支付改革 - 支持保险公司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9] - 此举将使商业健康保险直接嵌入创新药械支付与推广环节形成“保险+医药+医疗”的深度融合 [9] - 推动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支持保险公司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保障责任 [9] 行业现状与发展目标 - 2024年中国短期和长期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合计9773亿元以长期业务为主同年赔付支出4052亿元提取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4679亿元年末余额超2.5万亿元 [11] - 《意见》首次明确健康保险发展的2030年目标即形成满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市场格局 [11] 保险公司发展路径 - 保险公司需抓住产品创新、产业协同、科技赋能、政策红利四条主线推动业务模式由“保障支付”向“综合健康服务与价值经营”升级 [12] - 产品层面注重差异化布局探索长期医疗险、长期护理险、账户式产品等新形态并加强针对特殊人群的定制化创新 [12] - 支付与产业协同层面深度嵌入医疗服务和医药创新环节开发“保险+药械”创新支付模式并加快健康管理服务化转型 [12] - 经营模式上以数智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探索健康险与寿险、养老险打包的综合解决方案并积极利用政策红利参与标准化制定与试点申报 [13]
账户式医疗险、分红健康险要来了!险企如何把握健康险新规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0-01 13:17
政策核心与背景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健康保险深化改革方向并提出了创新产品方向,如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和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 [2] - 政策出台背景是健康保险在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面临产品形态单一、行业经营能力不足、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阶段性问题,制约了服务保障水平提升 [3] - 该意见为商业健康保险带来实质性发展机遇,包括制度性支持和多个可落地的创新方向 [3] 主要险种发展方向 - 对商业医疗保险定调为“积极发展”,要求在七个方面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并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产品 [4] - 提出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鼓励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并支持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 [5] - 对疾病保险提出“稳步发展”,要求结合疾病谱变化及时修订疾病定义,并定期更新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5] - 意见旨在满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保障需求,鼓励开发面向带病人群、罕见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差异化产品,以突破过去“百万医疗险+重疾险”的单一格局 [6] 创新举措与产业协同 - 首次提出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7] - 提出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支持保险公司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保障责任 [7] - 支持保险公司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这将使商业健康保险直接嵌入创新药械的支付与推广环节,形成“保险+医药+医疗”的深度融合 [7][8] 行业现状与发展目标 - 2024年中国短期和长期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合计9773亿元,以长期业务为主,同年发生赔付支出4052亿元,提取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4679亿元,年末余额超过2.5万亿元 [9] - 意见首次明确了健康保险发展的2030年目标,即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 [9] 保险公司发展路径 - 保险公司需抓住产品创新、产业协同、科技赋能、政策红利四条主线,推动业务模式由“保障支付”向“综合健康服务与价值经营”升级 [10] - 在产品层面,可注重差异化布局以突破同质化格局,并加强针对特殊人群的定制化创新,实现“普惠覆盖+特色供给” [10] - 在支付与协同层面,可深度嵌入医疗服务和医药创新环节,开发创新支付模式,并加快健康管理服务化转型,将客户关系延伸到全生命周期 [10] - 在经营与科技层面,可以数智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并探索跨险种融合,打造综合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利用政策红利参与标准化制定与试点申报 [11]
重磅!健康险新规全面深化“产品+服务”:评级良好险企可销售分红型重疾险,探索个人账户式医疗险,不拘一格满足客户所需
搜狐财经· 2025-09-30 22:48
文件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34号文),旨在深化健康保险领域改革,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目标是到2030年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 [1][10][30] 医疗保险 -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强调资金积累作用以支付医保外的自付和自费部分 [2][11][12]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健全费率调整机制,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 [11] - 创新损失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11][12] 长期护理保险与失能保险 - 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保险服务,对接居家、社区和机构护理需求 [7][8][13] - 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支持失能时的人寿保险给付金转换为护理费用 [5][6][13] - 支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为被保险人退休后提供满期保障,并扩大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覆盖人群 [7][13] 疾病保险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重疾险定价难问题 [3][14][15] - 结合疾病谱变化和医疗技术发展,及时修订疾病定义并更新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14] 健康管理与产业协同 - 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支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保障责任 [9][17][18] - 促进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支持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支付方式 [8][17][18]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当前上限为净保费的20% [8][20] 经办承办服务与能力建设 - 规范各类经办承办服务,充分发挥保险公司专业优势,提供健康保障方案设计、健康管理、费用审核等综合服务 [19] -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并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以优化承保理赔流程 [32][33] - 支持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更好满足消费者综合保障需求 [4][33] 监管与市场环境 - 健全健康保险专项统计和监管评价制度,细化独立核算财务规则,严厉打击恶性竞争、销售误导等违法违规行为 [21][33][34] - 制定健康保险示范条款,推进条款标准化、通俗化,并建立失能等级评定、护理服务评价等指标体系 [21][23][34] - 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赔直赔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和联动赋能 [24][26][35]
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要来了!详解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蓝图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20:48
政策核心目标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健康保险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阶段性目标,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1] - 政策旨在通过拓宽产品形态和功能、支持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发展、规范服务等举措,增强健康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通卡点堵点 [1] 产品形态创新与拓展 - 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体系,积极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 [2] - 支持保险公司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2]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健全费率调整机制,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丰富服务形态 [2] - 金融监管部门首次提出“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个人账户资金或可用于支付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用,以及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健康管理服务 [4]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这是金融监管部门首次提出,旨在将收益浮动机制与健康保障需求相结合 [7]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 - 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支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健康保障责任 [5] - 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积极对接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保险服务 [6] - 部分头部保险公司已成立专业健康管理子公司,通过丰富产品线、优化服务体验等方式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6]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试点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 [7] 市场现状与数据 - 健康保险在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面临产品形态单一、行业经营能力不足、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阶段性问题 [1] - 2024年短期和长期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合计9773亿元,以长期业务为主,同年发生赔付支出4052亿元,提取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4679亿元,年末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余额超过2.5万亿元 [6] - 长期医疗保险通过发挥风险管理作用和杠杆功能,为老百姓医疗开支提供跨周期管理能力,但保险公司在医疗费用增长态势中面临风险累积,导致市场供给相对较少 [3]
健康保险迎重磅新规,涉及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等新概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9:08
政策发布背景与总体目标 - 金融监管总局于9月30日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并服务健康中国战略[1] - 政策旨在针对性优化现有政策 打通卡点堵点 明确健康保险未来方向和发展重点[2] - 设定2030年发展目标 使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 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市场格局[2]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健康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医疗卫生等多个产业 关系国计民生[2] - 行业当前存在产品形态单一 行业经营能力不足 基础薄弱 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 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阶段性问题[2] 政策具体措施方向 - 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对商业医疗保险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疾病保险等四大类险种的发展重点进行规划并规范经办承办服务[3] -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引导保险公司加强专业能力建设 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3] - 加强健康保险监管 强化监管引领 规范市场秩序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3] - 优化健康保险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行业规范体系 促进多方协同合作 加强健康保险知识普及[3] 产品与服务创新亮点 - 明确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4] - 提出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该账户或可用于支付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以及购买药品 医疗器械和健康管理服务[4] - 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 注重事前预防 事中干预 事后理赔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鼓励通过健康检查 康复护理等服务履行保障责任[4] 后续监管工作重点 - 金融监管总局下一步将积极与外部门沟通协调 为健康保险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4] - 加快研究出台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等配套业务细则[4] - 强化健康保险业务监管 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4] 政策预期影响 - 政策将推动健康保险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丰富产品供给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5] - 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5]
新规来了!金融监管总局重磅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9-30 18:04
行业政策指引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可持续能力和加强监管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1] - 《意见》是对2024年9月国务院文件中“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要求的具体落实 [3] - 文件为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划定明确路线图并首次提出2030年发展目标 [3][4] 市场规模与现状 - 2024年中国短期和长期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合计达9773亿元以长期业务为主 [3] - 2024年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为4052亿元提取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4679亿元 [3] - 截至2024年末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余额超过2.5万亿元 [3] - 行业当前面临产品形态单一、经营能力不足、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发展瓶颈 [3] 2030年发展目标 - 目标要求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4] - 形成团体与个人健康保险协同发展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市场格局 [4] - 建成更加健全的健康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并充分体现监管效能 [4]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鼓励公众提前进行健康规划和储备 [5] - 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提出对接居家、社区和机构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产品 [6]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以应对低利率环境 [6] - 推动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6] - 有望适当提高健康保险产品中健康管理服务的成本分摊比例 [6] 公司能力建设与试点支持 - 要求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强化主体责任并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 [7] - 要求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保险数智化转型 [7] - 允许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成本分摊比例上限 [7] - 试点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以更好满足消费者综合保障需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