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icon
搜索文档
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中国平安亮出新举措
长沙晚报· 2025-11-20 18:27
公司战略与服务升级 - 公司举行"御享国医"暨"家族办公室"服务落地启动会,标志着服务升级的关键举措[1] - 公司坚守"金融为民"初心,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依托科技赋能推动服务升级[3] - 公司致力于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财富传承与家族服务闭环[3] 业务体系与生态构建 - 公司已构建以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综合金融业务体系[3] - 公司大力发展以平安健康、北大国际医院为代表的医疗健康服务生态[3] 新服务内容与定位 - "御享国医"服务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医疗科技,打造以国医大师周期调理为核心的中西医协同健康管理体系[3] - "家族办公室"服务是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优势打造的一站式高端服务,为高净值客户家庭提供"财富+健康+家族治理"全方位支持[3] - 新服务旨在助力客户实现身心康宁、家庭幸福以及"财富有序传承,家族基业长青"[3] 市场趋势与客户需求 -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公众对高品质健康管理和财富保障的需求持续增长[3] - 高净值客户在财富传承、税务筹划、家族治理等方面提出更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诉求[3] 公司愿景 - 作为综合金融与健康服务领域的引领者,公司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3] - 公司目标是与客户携手迈向"健康有道、财富有序、家风有脉"的高质量生活新图景[3]
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在静安8号,遇见颐年生活的理想模样
第一财经· 2025-11-11 09:02
项目核心理念 - 项目旨在重新定义高品质康养生活,核心是满足长者的归属感、安全感和价值感三大需求 [1][2] - 项目代表从“生存型养老”向“享受型养老”的价值重构,打破传统“照料”与“隔离”的二元困境 [2] - 项目通过“城芯”黄金区位、坚实健康体系与丰富生命体验,将核心理念具象化为日常生活 [1][2] 项目核心亮点:归属感 - 项目坐落于上海城芯,让长者不必远离熟悉的生活圈,深度连接城市记忆 [2] - 打造“15分钟康养生活圈”,信步可达美术馆、剧院、百年老店等,打破传统养老的“孤岛困境” [2][3] - 将老建筑、梧桐树、剧场等城市场景作为与颐年生活链接的重要方式,实现与城市共同呼吸 [3] 项目核心亮点:安全感 - 构建全方位健康保障体系,创新采用“家院联盟”模式打破医疗边界,社区内设内科、全科、中医科等诊室,并有三甲名医定期坐诊 [3] - 3公里范围内有华山、华东等顶尖医院绿色通道,社区内“三位一体”的管家团队提供7×24小时协同守护 [3] - 科技赋能显著,智能床垫、心脏功能贴、毫米波雷达等组成全屋智能护理网络,依托应急响应优势,异常情况下3到5分钟内医护团队可到场 [3] 项目核心亮点:价值感 - 基于“七维健康”理念,为每位长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尊重和再创造其生命阅历 [4] - 精心打造颐年俱乐部,持续推进合唱、书法、绘画等颐年大师课项目,让终身学习、持续成长成为常态 [4] 公司战略意义 - 项目是公司“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构成集团生态闭环的关键落子 [1][6] - 项目解决了支付与服务的确定性,是公司服务国家应对老龄化战略、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重要实践 [6] - 公司已构建“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品质康养社区”三大服务体系,项目补全了医疗养老服务链的重要一环 [7] 战略协同效应 - 截至2025年9月末,在公司近2.50亿个人客户中,近63%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8] - 享有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其客均合同数约3.38个、客均AUM达6.34万元,分别为不享有服务权益客户的1.6倍、4.0倍 [8] - 2025年前三季度,享有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 [8] 行业创新与影响 - 项目提供了“城芯享老”新范式,实现了从“照料型养老”向“参与型养老”的深刻转变,使长者成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 [9] - 项目模式实现了三大转变:从“生存保障型”向“生活享受型”转变,从“单一照料型”向“多元参与型”转变,从“资源分散型”向“生态整合型”转变 [10] - 公司将国际成熟的CCaH模式与中国长者习惯相结合,构建“居家+社区”无缝衔接服务体系,该模式已获国际关注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平安臻颐年”品牌在四年间已完成五城六项目布局,未来深圳福田、蛇口、广州、杭州等项目将陆续亮相 [11] - 未来项目将延续“城芯选址+国际标准+本土服务”模式,结合城市特色打造差异化服务,旨在成为康养领域领先品牌 [11] - 公司目标是以高品质市场切入带动全行业服务标准提升,让高品质康养服务覆盖更多长者 [10][11]
中国平安在深首家医院开业,“保险+康复+养老”协同再进一步
第一财经· 2025-11-03 17:10
行业市场概况 - 中国康复医疗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预计到2025年整体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4] - 市场面临供给端严重滞后,中国拥有超过1亿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300万,但功能障碍患者接受规范康复治疗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4] - 在深圳,康复床位需求约6000张,而实际存量不到2000张,存在超过4000张的缺口,供需矛盾突出 [4] 公司战略定位 - 深圳北医康复医院是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的一次关键落子,标志着公司从事后的"理赔支付者"向事前的"健康合伙人"转变 [3][10] - 医院是平安在深圳总部开设的第一家医院,也是北大医疗集团的第八家医院,定位为自营旗舰康复机构 [1] - 医院作为"价值铰链",旨在串联起平安的保险、医疗、养老业务,实现深度协同 [13] 医院运营特色 - 医院总建筑面积近30000㎡,核定床位301张,配备重症监护区、水疗中心等功能区域,年接诊量预计可达10万人次 [5] - 创新采用"家庭式康复生活馆"模式,构建"无陪无忧"护理体系与家庭MDT(多学科协作),为患者配备"1+N"护士管家团队 [7] - 医院设有神经、骨与关节、儿童、老年、脊髓损伤、疼痛六大专科,形成"多专科康复诊疗矩阵" [7] 科技赋能与AI应用 - 医院将"AI+精准化康复"作为核心战略方向,运作流程包括精准评估、AI分析、机器训练三个环节 [8] - 通过AI精准定位具体肌肉萎缩或神经信号传导问题,并生成量身定制的康复方案,由外骨骼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执行训练 [8] - 平安集团为医院提供科技资源底座支持,其积累的AI医疗技术和保险与临床数据联动的数据库,使得康复方案能动态优化 [9] 业务协同与价值创造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该生态圈已成为保险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 [13] - 通过深度医险协同,例如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提供远程指导避免二次伤害,整体效果是大大降低了车险理赔率 [11] - 医院与平安臻颐年养老中心建立协作,形成"院中—院后—社区—家庭"一体化康养闭环,其运营经验还将赋能平安居家养老业务 [14] 财务与运营表现 - 北大医疗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近41.0亿元,经营持续稳健 [14] - 北大医疗集团已构建完善医疗矩阵,旗下拥有6家综合医院、14家健康管理中心及2家专科康复医院 [14] - 在平安近2.50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 [13]
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头部险企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重点工作
上海证券报· 2025-11-03 01:53
公司战略规划 - 头部险企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重点工作 [1] - 中国人寿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其实现"333战略"蓝图指明路径 [1] - 中国平安持续深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1] 金融"五篇大文章"与重点领域 - 公司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1] - 中国平安将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天职,让金融活水流向"两重"等关键领域,并聚焦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和民生重点需求 [2] - 中国太平将持之以恒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发展"七大保险",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普惠性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 [3] 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 - 中国平安是国内拥有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全牌照的综合金融集团 [1] - 中国平安坚持"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提升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及可及性,以供给侧创新服务金融、医疗、养老消费新需求 [2] 科技创新与应用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成为险企"十五五"规划的重点工作 [3] - 中国平安将深化AI创新和应用,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金融标杆 [2] - 平安产险将不断创新"保险+科技+服务"模式,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 [3] 服务国家战略与风险防控 - 中国太平将落实中央关于稳定资本市场有关部署,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压舱石"作用 [3] - 中国太平牢记植根香港、服务大局的初心使命,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 中国太平将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3] - 平安产险将聚焦国家"十五五"规划的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和保障支持力度 [3]
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
每日商报· 2025-10-31 06:17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 [1] - 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增长15.2%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 [1]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5.4%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归母净资产达9864.06亿元,分红后较年初增长6.2% [1] -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329.40亿元,同比增长7.4% [1]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46.2% [2] - 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 [2]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9% [2] 投资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2] 战略方向 - 公司深化发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 [1][2] - 公司坚守综合金融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强化保险保障功能 [1] - 公司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和"三省"服务工程 [2]
机构眼中的“资产明珠”,中国平安三季报再度起舞
格隆汇APP· 2025-10-29 17:31
资本市场环境与公司定位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呈现上行趋势,上证指数在4000点关口徘徊,创近十年新高[2] - 高盛报告预测涵盖A股与港股的MSCI中国指数未来两年有望再涨30%[2] - 中国平安作为横跨A股与港股的金融龙头,其2025年三季报成为观察市场机遇的重要窗口[3]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概览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3] - 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大幅增长45.4%[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9864.06亿元,较年初增长6.2%[3] - 业绩公布后股价应声上涨,A股早盘跳空高开,盘初一度涨超3%报59.7元,创两个月新高[3] 保险主业表现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46.2%,较中期39.8%的增速进一步加快6.4个百分点[7] - 标准保费口径下的新业务价值率同步提升9个百分点至30.6%[7] - 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7.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9] 渠道转型成效 - 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大涨29.9%,渠道新业务价值整体增长23.3%,较中期增速提升6.3个百分点[9] - 三季度末个人寿险代理人达到35.4万人,环比增加1.4万人,队伍转向“质量双增”的精细化运营[9]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飙升170.9%,较中期168.6%的增速继续小幅攀升,成为价值增长的“爆发级引擎”[9] 综合金融协同效应 - 公司通过“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交叉渗透率,集团有近2.47亿个人客户[14] - 享有多个业务线服务的客户其客均合同数与客均管理资产远高于单一服务客户[14] - 统一的客户数据中台实现需求精准匹配,形成“服务引流-产品转化-价值提升”的闭环[16] 医疗养老生态建设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270亿元,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近588亿元,同比增长2.6%[18] - 居家养老业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提供650多项定制化服务[18] - 搭载居家养老服务权益的养老年金险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58%,客户保单继续率高达98%[18] - 近63%的个人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其客均合同数约3.38个、客均AUM达6.34万元,分别为不享有生态圈服务客户的1.6倍、4.0倍[19]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寿险新业务价值的比例近七成[19] 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 - 监管层引导行业回归保障本源,聚焦长期、高价值的寿险及健康险产品,与公司寿险改革方向契合[23] - 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及应对老龄化政策为医疗养老产业创造历史性机遇[23] - 公司超6.41万亿元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有望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中寻求更稳健的长期回报[23] - 华泰证券基于DCF估值法给予公司A股和H股目标价分别为76元人民币和75港元,较市价有显著潜在升幅[24] - 华泰证券预计公司2025年新业务价值增速有望达44%,并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24] 科技赋能与核心竞争力 - AI技术深度融入代理人渠道,助力精准招聘、智能培训和个性化销售支持[26] - 在投资端,AI赋能的风险定价与投资决策模型有助于获取良好的投资收益率[26] - AI赋能保险风控能力提升,强化异常行为识别、智能风险评估与预警[26] - AI是公司医疗养老生态闭环的“连接器”与“放大器”,帮助构筑差异化壁垒[26]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6:55
公司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大幅增长45.4% [10] - 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 [10] - 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329.40亿元,同比增长7.4% [10]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9,864.06亿元,较年初增长6.2% [10]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357.24亿元,同比增长46.2% [10] - 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为30.6%,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 [10]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 [10]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9%,银保等渠道贡献了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5.1% [10] - 截至2025年9月末,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为35.4万 [24] 财产保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 [11] - 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61.16亿元,同比增长3.5%,非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01.31亿元,同比增长14.3% [30] - 整体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 [11] - 财产保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151.43亿元,同比增长8.3% [30] 保险资金投资 - 2025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11] - 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2.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9% [32] - 不动产投资余额为2,035.50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3.2%,其中物权投资占比82.7% [33] 银行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383.39亿元 [11] - 平安银行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 [34] - 截至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9.60% [11]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2%,较年初上升0.40个百分点 [11] - 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42,148.41亿元,较年初增长0.5% [35] 综合金融与客户经营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个人客户数近2.50亿,较年初增长2.9% [11] - 客均持有合同2.94个,较年初增长0.7% [13] - 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的留存率达97.5%,服务时间5年及以上客户的留存率为94.4% [11] - 2025年前三季度新增客户2,628万,同比增长6.8% [13] 医疗养老战略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270亿元,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近588亿元,同比增长2.6% [15] - 在近2.50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15]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客均合同数约3.38个、客均AUM达6.34万元 [15] - 截至2025年9月末,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4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11] - 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布局5个城市,共计6个项目 [19]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平安的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覆盖近2.50亿个人客户 [38] -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AI坐席服务量超12.92亿次,覆盖80%的客服总量 [40] - AI代码渗透率达10%,AI辅助销售990.74亿元 [40] - 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91.5亿元 [39] - 车险智能出单实现89%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 [39] 资产管理业务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近8.6万亿元 [37] - 资产管理业务通过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融资租赁和平安资产管理等公司经营 [37] 股东结构与员工持股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18,107,641,995股,其中A股10,660,065,083股,H股7,447,576,912股 [7] - 卜蜂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商发控股有限公司等合计间接持有H股964,427,077股,约占总股本的5.33% [9] - 截至报告期末,核心人员持股计划持有A股27,002,742股,占总股本的0.149% [47] - 截至报告期末,长期服务计划持有A股及H股572,330,860股,占总股本的3.161% [51]
中国平安(02318) - 海外监管公告-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5-10-28 20:32
业绩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营业收入8329亿元,同比增长7.4%[12][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营运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7.2%[12][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29亿元,同比增长11.5%,三季度当季同比增长45.4%[12][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资产9864亿元,较年初增长6.2%[12][13] - 2025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357亿元,同比增长46.2%[12]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非年化)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12] - 2025年前三季度产险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12] 用户数据 - 个人客户数从2.42亿增长至2.50亿,增长2.9%[24] - 客均合同数从2.92个增长至2.94个,增长0.7%[24] - 价值客户数较年初增加5%,达0.4亿[24] - 成长客户数较年初增加2%,达1.3亿[24] 业务板块业绩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母营运利润787.68亿元,占比67.7%,同比变动1.9%[16] - 财产保险业务归母营运利润150.74亿元,占比13.0%,同比增长8.3%[16] - 银行业务归母营运利润222.21亿元,占比19.1%,同比下降3.5%[16] - 金融赋能业务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02.4%[16] 各渠道及业务表现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新业务价值占比65%[31]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9%[31] - 社区金融服务渠道存续客户全缴次继续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非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占比35%[31] - 2025年1 - 9月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01.31亿元,较2024年增长7.1%,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7.0%[34] - 2025年1 - 9月产险车险保费收入1661.16亿元,较2024年增长3.5%[34] - 2025年1 - 9月产险非车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较2024年增长14.3%[34] - 2025年1 - 9月银行净利润383.39亿元,较2024年下降3.5%[36] - 2025年1 - 9月银行负债成本率1.73%,较2024年优化0.47个百分点[36] 其他关键指标 - 2025年9月30日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2%,较2024年提升0.40个百分点[36] - 2025年9月30日银行不良贷款率1.05%,较2024年下降0.01个百分点[36] - 平安集团核心充足率165.4%,综合充足率197.1%[38] - 平安寿险核心充足率134.5%,综合充足率185.7%[38] - 平安产险核心充足率177.0%,综合充足率214.2%[38] 业务拓展 - 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4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13] - 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布局5个城市,上海项目"静安8号"已运营,深圳项目拟年底前试运营[13]
中国平安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45.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0:25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达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季度单季增速为15.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大幅增长45.4% [1] - 公司营业收入达8329.40亿元,同比增长7.4%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归母净资产为9864.06亿元,分红后较年初增长6.2% [2]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357.24亿元,同比强劲增长46.2%,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 [3]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 [3]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170.9%,银保、社区金融等渠道贡献了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5.1% [3] - 健康管理服务已覆盖超1600万客户,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4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4] 财产保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 [5] - 整体综合成本率为97.0%,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车险保费收入增长3.5%,非车险保费收入增长14.3% [5] - 产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534.44亿元,同比增长3.0%,营运利润151.43亿元,同比增长8.3% [5] 资金运用与银行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投资组合规模超6.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9% [6] - 平安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净利润383.39亿元,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6] - 平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2%,较年初上升0.40个百分点,企业贷款余额16885.61亿元,较年初增长5.1% [7] 客户经营与综合金融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50亿,较年初增长2.9%,前三季度新增客户2628万,同比增长6.8% [7] - 客均持有合同2.94个,较年初增长0.7%,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的留存率达97.5% [7] - 在近2.50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3%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8个,客均AUM达6.34万元 [8] 医疗养老战略与科技赋能 - 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270亿元,医疗险保费收入近588亿元,同比增长2.6% [8]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医疗养老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8.7万家 [9] - 公司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积累超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AI坐席服务量超12.92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 [10][11] - AI技术助力产险车代渠道89%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寿险“111极速赔”闪赔占比58%,AI辅助销售990.74亿元 [11]
政策东风已至,"预期差"行情修复,透视平安医疗养老新看点
格隆汇· 2025-10-20 14:43
政策利好与行业影响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为产品创新提供发展空间[1] - 政策首次明确支持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分红型长期健康险等新型产品,并鼓励纳入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推动行业从费用补偿向全周期健康保障转型[5] - 政策提出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的健康服务体系,并设定了2030年建成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的目标[5] 中国平安的战略契合与产品创新 - 平安人寿于9月推出的e生保系列产品采用“基座+自选”组合模式,客户可自主选择叠加不同保障计划,并涵盖质子重离子、CAR-T细胞免疫治疗等前沿疗法[6] - e生保系列新增术后康复责任,结合院外购药“一站式”服务,构建覆盖住院前、中、后的全流程保障,并推出“安有医”服务计划提供就医陪诊、专家会诊等权益[6] - 产品设计包括家庭投保优惠、共享免赔额以满足家庭多元需求,并提供20年保证续保承诺与百万级保额设置[6] 三季报业绩预期与市场表现 -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平安第三季除税后经营溢利按年升8.1%,首九个月增长率升至5%,第三季净盈利按年增长或达31%,带动首九个月按年增长6%[1][16] - 10月20日中国平安A股涨1.41%,H股涨1.58%,H股一度大涨2.79%[1] - 券商预计主要上市险企NBV同比增速都在20%以上,平均增速32.6%,且总体投资收益仍有韧性[10] 新业务价值与战略协同 - 受益于预定利率下调及“报行合一”深化推进,券商预计Q3大部分险企的新业务价值率继续提升,平安的NBV同比增速有望延续甚至超过中报势头[12] - 摩根士丹利预期平安三季度有较高的FYP(首年佣金)增长,利润率亦会适度改善[13] - 平安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布局,首个高品质康养社区“颐年城·静安8号”在上海启幕,已完成全国五大城市布局六大项目[14][15] 投资端表现与长期趋势 - 近期长端利率有所上行,有利于缓解险企配置压力,上市险企积极增配高股息策略对冲利率下行影响[16] - 中国平安因股票市场利好及较高配置,预期第三季业绩稳健,资产管理亏损减少和人寿业务高增长推动净盈利表现强劲[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