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长期护理保险

搜索文档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新闻网· 2025-10-02 12:16
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深化健康保险领域改革、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监管及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1][2] 总体要求 - 以深化健康保险领域改革和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指导,目标到2030年使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2] - 计划形成团体与个人健康保险协同发展、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 [2] - 目标是健全健康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并充分体现监管效能 [2] 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 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 [3]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健全费率调整机制,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3] - 规范发展短期医疗保险,创新损失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产品 [3] - 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对接居家、社区和机构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服务 [3] - 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支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为被保险人退休后提供满期保障 [3] - 稳步发展疾病保险,结合疾病谱变化及时修订疾病定义,定期开展疾病发生率检视并更新经验发生率表 [4]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4] - 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4] - 支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健康保障责任,升级完善与养老配套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4] - 促进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保险公司健康服务网络建设,促进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 [4] - 支持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4] - 规范各类经办承办服务,支持保险公司做好大病保险服务保障,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服务 [5]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强化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和总精算师管理责任,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完善精算参数动态调整规则 [6] - 加强健康保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6] - 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保险数智化转型,规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优化承保理赔流程和产品开发 [7] - 完善健康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7] - 增强健康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探索符合健康保险特点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 [7]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试点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 [7] 加强健康保险监管 - 强化监管引领,健全健康保险专项统计和监管评价制度,细化独立核算财务规则,强化产品监管 [8] - 优化健康保险产品结构和成本结构,推进降本增效,因地制宜推进改革试点 [8] - 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监管上下联动,引导保险公司优化经营绩效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8] - 督促保险公司强化投诉源头治理,深化总分机构联动以提高销售、承保和理赔服务水平 [8] -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严厉打击恶性竞争、套取费用、销售误导等行为 [8] 优化健康保险发展环境 - 建立健全行业规范体系,制定健康保险示范条款,推进条款标准化、通俗化、简单化 [9] - 逐步建立失能等级评定、护理服务评价、医疗服务评价等指标体系,研究建立服务机构信用评价制度 [9] - 加强健康保险标准化建设,完善保险行业健康管理服务标准 [9] - 促进多方协同合作,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和联动赋能,强化央地协同 [9] - 大力推进团体健康保险发展,支持保险公司为事业单位开发符合规定的产品,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赔直赔取得突破性进展 [9] - 加强健康保险知识普及,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认知度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9]
账户式医疗险、分红健康险要来了!险企如何把握健康险新规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0-01 13:17
政策核心与背景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健康保险深化改革方向并提出了创新产品方向,如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和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 [2] - 政策出台背景是健康保险在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面临产品形态单一、行业经营能力不足、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阶段性问题,制约了服务保障水平提升 [3] - 该意见为商业健康保险带来实质性发展机遇,包括制度性支持和多个可落地的创新方向 [3] 主要险种发展方向 - 对商业医疗保险定调为“积极发展”,要求在七个方面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并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产品 [4] - 提出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鼓励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并支持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 [5] - 对疾病保险提出“稳步发展”,要求结合疾病谱变化及时修订疾病定义,并定期更新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5] - 意见旨在满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保障需求,鼓励开发面向带病人群、罕见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差异化产品,以突破过去“百万医疗险+重疾险”的单一格局 [6] 创新举措与产业协同 - 首次提出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7] - 提出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支持保险公司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保障责任 [7] - 支持保险公司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这将使商业健康保险直接嵌入创新药械的支付与推广环节,形成“保险+医药+医疗”的深度融合 [7][8] 行业现状与发展目标 - 2024年中国短期和长期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合计9773亿元,以长期业务为主,同年发生赔付支出4052亿元,提取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4679亿元,年末余额超过2.5万亿元 [9] - 意见首次明确了健康保险发展的2030年目标,即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 [9] 保险公司发展路径 - 保险公司需抓住产品创新、产业协同、科技赋能、政策红利四条主线,推动业务模式由“保障支付”向“综合健康服务与价值经营”升级 [10] - 在产品层面,可注重差异化布局以突破同质化格局,并加强针对特殊人群的定制化创新,实现“普惠覆盖+特色供给” [10] - 在支付与协同层面,可深度嵌入医疗服务和医药创新环节,开发创新支付模式,并加快健康管理服务化转型,将客户关系延伸到全生命周期 [10] - 在经营与科技层面,可以数智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并探索跨险种融合,打造综合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利用政策红利参与标准化制定与试点申报 [11]
重磅!健康险新规全面深化“产品+服务”:评级良好险企可销售分红型重疾险,探索个人账户式医疗险,不拘一格满足客户所需
搜狐财经· 2025-09-30 22:48
文件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34号文),旨在深化健康保险领域改革,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目标是到2030年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 [1][10][30] 医疗保险 -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强调资金积累作用以支付医保外的自付和自费部分 [2][11][12]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健全费率调整机制,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 [11] - 创新损失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11][12] 长期护理保险与失能保险 - 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保险服务,对接居家、社区和机构护理需求 [7][8][13] - 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支持失能时的人寿保险给付金转换为护理费用 [5][6][13] - 支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为被保险人退休后提供满期保障,并扩大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覆盖人群 [7][13] 疾病保险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重疾险定价难问题 [3][14][15] - 结合疾病谱变化和医疗技术发展,及时修订疾病定义并更新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14] 健康管理与产业协同 - 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支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保障责任 [9][17][18] - 促进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支持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支付方式 [8][17][18]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当前上限为净保费的20% [8][20] 经办承办服务与能力建设 - 规范各类经办承办服务,充分发挥保险公司专业优势,提供健康保障方案设计、健康管理、费用审核等综合服务 [19] -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并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以优化承保理赔流程 [32][33] - 支持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更好满足消费者综合保障需求 [4][33] 监管与市场环境 - 健全健康保险专项统计和监管评价制度,细化独立核算财务规则,严厉打击恶性竞争、销售误导等违法违规行为 [21][33][34] - 制定健康保险示范条款,推进条款标准化、通俗化,并建立失能等级评定、护理服务评价等指标体系 [21][23][34] - 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赔直赔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和联动赋能 [24][26][35]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30 21:45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15项任务举措,旨在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可持续性、加强监管和优化环境,以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1] 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 指导意见对商业医疗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疾病保险等主要险种分别提出深化改革要求 [3] - 截至今年8月末,人身险公司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784亿元,占人身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16.16%;财产险公司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815亿元,占其总保费收入的14.88% [3] - 支持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发展,构建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3] - 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体系,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 [4]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健全费率调整机制,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4] - 创新损失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4] - 商业长护险需对接居家、社区和机构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支持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 [4] - 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提升创新药械的可支付性和可及性 [5]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指导意见强调通过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增强健康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来增强业务可持续性 [6] - 健康保险发展面临产品形态单一、行业经营能力不足、基础薄弱、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阶段性问题 [6] - 强化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和总精算师管理责任,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完善精算参数动态调整规则,完善再保险机制运用 [7] - 加快推进健康保险数智化转型,加强数据积累,规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优化承保理赔流程,提升产品开发科学性和费率厘定精准性 [7] - 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和联动赋能,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赔直赔取得突破性进展 [7] 加强健康保险监管 - 指导意见强调加强健康保险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8] - 加强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严厉打击恶性竞争、套取费用、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销售误导、拖赔惜赔、不合理拒赔、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等行为 [8] - 下一步将积极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持续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快研究出台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等配套业务细则;强化健康保险业务监管,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8]
新华财经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新华财经· 2025-09-30 21:35
国内政策与资金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 [1][1] - 财政部、商务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开发系列周边产品及开设沉浸式消费空间 [1][2]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以构建统一开放的政府采购市场体系 [1] 金融与保险业发展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商业医疗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疾病保险等四大类险种的发展重点 [2] -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1000亿元期限为3个月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2] 行业经济运行数据 - 2025年1-8月软件业收入96409亿元同比增长12.6%,利润总额13186亿元同比增长13.0%,软件业务出口404.4亿美元同比增长6.4% [3] - 2025年二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9252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842亿元;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21126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9936亿元 [3] - 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6%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3] 区域经济与产业政策 - 深圳市印发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对载人航空器适航取证、低空物流、通航航线等项目提供资助,有效期至2026年底 [4] - 上海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基金分为产业投资类和创业投资类,聚焦重大战略及科技创新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4][5] - 北京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发布倡议书,提出不唱衰市场、规范信息发布、禁止恶意压价等10项倡议 [5] 国际市场与央行动态 -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3.6%不变,称通胀下降速度已放缓 [6] - 日本央行在第四季度计划中削减购买超长期国债 [7] - 德国9月季调后失业率为6.3%符合预期,失业人数新增1.4万人高于预期的0.8万人 [7] 金融市场表现 - 中国主要股指上涨,上证指数涨0.52%至3882.78点,深证成指涨0.35%至13526.51点,恒生指数涨0.87%至26855.56点 [8]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24点至7.1186,离岸人民币升13点至7.1262,美元指数跌0.2%至97.712 [8] - 国际油价下跌,WTI原油跌1.22%至62.2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跌1.13%至66.33美元/桶;COMEX黄金微涨0.05%至3857.3美元/盎司,白银跌0.85%至46.615美元/盎司 [8]
推动深化健康险改革!金融监管总局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30 21:13
核心观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指导意见,提出15项任务举措,旨在通过深化健康保险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监管和优化发展环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1] 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 指导意见对商业医疗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疾病保险等主要险种分别提出深化改革要求 [2] - 截至今年8月末,人身险公司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784亿元,占人身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16.16%;财产险公司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815亿元,占其总保费收入的14.88% [2] - 支持发展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构建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2] - 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体系,鼓励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 [3]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健全费率调整机制,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3] - 创新损失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和罕见病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3] - 积极对接居家、社区和机构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保险服务 [3] - 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支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为被保险人退休后提供满期保障,扩大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覆盖人群 [3] - 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提升创新药械的可支付性和可及性 [4]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指导意见强调通过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来增强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 [5] - 行业存在产品形态单一、经营能力不足、基础薄弱、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问题 [5] - 强化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和总精算师管理责任,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完善精算参数动态调整规则,完善再保险机制运用 [5] - 加强健康保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5] - 加快推进健康保险数智化转型,规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优化承保理赔流程,提升产品开发科学性和费率厘定精准性 [5] - 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和联动赋能,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赔直赔取得突破性进展 [6] 加强健康保险监管 - 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6] - 加强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严厉打击恶性竞争、套取费用、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销售误导、拖赔惜赔、不合理拒赔、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等行为 [6] - 金融监管总局将积极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为健康保险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6] - 加快研究出台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等配套业务细则,督促保险公司落实指导意见要求 [6] - 强化健康保险业务监管,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6]
推动深化健康险改革!金融监管总局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30 20:51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15项任务举措,旨在深化健康保险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监管及优化发展环境,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2] 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 对商业医疗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疾病保险等主要险种分别提出深化改革要求 [4] - 截至今年8月末,人身险公司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784亿元,占人身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16.16%;财产险公司前8个月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815亿元,占其总保费收入的14.88% [4] - 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体系,鼓励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支持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发展 [4][5]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健全费率调整机制,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5] - 积极对接各类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商业长护险,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 [5] - 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提升创新药械的可支付性 [6]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通过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等方面增强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 [8] - 强化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和总精算师管理责任,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完善精算参数动态调整规则 [8] - 加快推进健康保险数智化转型,规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优化承保理赔流程和产品开发 [8] - 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和联动赋能,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赔直赔取得突破性进展 [9] 后续监管与配套措施 - 加强健康保险监管,查处恶性竞争、销售误导、不合理拒赔等违法违规行为,防范化解风险 [11] - 将加快研究出台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等配套业务细则,督促保险公司落实意见要求,丰富产品供给 [11] - 强化健康保险业务监管,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11][12]
四大类险种将迎深化改革!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明确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30 20:19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健康保险行业在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面临产品形态单一、行业经营能力不足、基础薄弱、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阶段性问题 [1] - 2024年保险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9774亿元 [3] 政策指导与发展目标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旨在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1] - 政策目标为到2030年使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形成团体与个人健康保险协同发展、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市场格局 [3] 商业医疗保险发展重点 - 积极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3]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 提升费率与风险匹配度 健全费率调整机制 [3] -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丰富服务形态 [3] - 创新损失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 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3] - 平稳有序开展城市商业医疗保险 [3] 长期护理与失能保险发展重点 - 积极对接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需求 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保险服务 [4] - 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 支持被保险人在失能时将寿险给付金转换为护理费用支出 [4] 疾病保险发展重点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通过"浮动收益+健康保障"组合满足多元化需求 [4] - 将加快研究出台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等配套业务细则以丰富产品供给 [2]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 - 推动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5] - 支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健康保障责任 [5] - 升级完善与养老配套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5] - 部分头部险企已通过成立专业健康管理子公司等方式探索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5] 健康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 - 探索符合健康保险特点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 深耕健康管理 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 [6]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 [6] - 试点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以满足消费者综合保障需求 [6]
重磅!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出台,打通卡点堵点,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13个精算师· 2025-09-30 20:11
刚刚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 《关于推动健康保险 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① 打通卡点堵点 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 ②深化健康险改革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加强健康保险监管 优化健康保险发展环境 1 健康保障需求日益提升 打通卡点堵点 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 1. 健康保障需求日益提升,健康保险重要性不断增强 当前,在老龄化的背景下,人们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近期,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 9岁,每 5年增长1岁。 与此同时,随着医疗新技术等的发展,加之,医保"保基本"的定位,大众对于商业医疗 险等健康险产品,需求旺盛。 尤 其 是 ,对 医 保商 保 快 速 结 算、覆 盖更多 的 医 保外 用 药 、 带 病 人 群 的 医 疗 险 产 品 需 求 等。 因此,如何提升健康保险服务和保障水平,就成为行业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 这一点,在保险业"新国十条"中也明确要求"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 "支持浮动收 益型保险发展" . . . 2. 打通卡点堵点,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 自 2 0 1 4 年 以 来 , 商 业 健 康 险 快 速 发 展 , 2 0 2 4 年 ...
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
北京商报· 2025-09-30 20:08
政策核心 - 金融监管总局于9月30日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1] 商业长期护理与失能保险发展 - 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1] - 积极对接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需求[1] - 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保险服务[1] - 扩大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覆盖人群范围[1] - 支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为被保险人退休后提供满期保障[1] 保险责任转换业务 - 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1] - 支持被保险人在失能时将人寿保险给付金转换为护理费用支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