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转型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第三代储能电芯量产,为何选择587Ah?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0 20:23
宁德时代587Ah电芯量产发布 - 公司正式宣布量产交付下一代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587Ah电芯 定义大容量储能最优解 [1][3] - 该电芯历经三年研发测试 在集成空间利用率上取得新突破 系统零部件总数从3万个减至1 8万个 降幅达40% [3] - 电芯严格遵循45吨危险品运输限重 杜绝业内超容导致的超重违规及运输安全隐患 [3] 产品性能提升 - 电芯在安全可靠性、能量密度、寿命衰减、系统效率上全面提升 全生命周期投资回报率提升5% [3] - 电芯能量密度达434Wh/L 较上一代提升10% 系统能量密度提升25% [5] - 充放电循环中能量效率(RTE)初始值达96 5% 实现全生命周期内RTE缓衰减 [5] 生产与品质保障 - 单体缺陷率达到PPB级(十亿分之一) 安全把控等级达7 5西格玛 [4] - 生产节拍提升50% 碳排放减少57% [4] - 自放电引起的故障率相对于叠片电池低一个数量级 [9] 安全技术创新 - 采用"三维防御体系"(安全电解液、不扩散阳极、耐热隔离膜) 实现高安全性 [9] - 在过充、热失控、针刺等条件下不起火、不爆炸 通过多项国家强制标准测试 [9] 行业地位与成就 - 公司连续四年获得储能电芯全球出货量第一 全球部署超256GWh储能项目保持零事故纪录 [6] - 通过280Ah、314Ah等产品迭代行业标准 587Ah电芯将成为品质与价值新标杆 [6]
中成股份拟跨界涉足储能领域 并购标的盈利前景堪忧
上海证券报· 2025-05-30 02:52
公司股价表现 - 中成股份并购重组预案复牌后首日股价高开低走,次日一度逼近跌停,5月29日收盘逆势大跌超5% [2] - 二级市场对重组反应剧烈且"纠结",复牌首日开盘一度涨停但随后大幅跳水,次日以逼近跌停价开盘后收盘仍跌超5% [8] 并购标的概况 - 中成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向中技进出口购买中技江苏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3] - 中技江苏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6349万元,主营业务为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营,主要产品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4] - 中技江苏在储能业内知名度较低,业内人士表示"没听说过"且其参赛项目未获奖 [5] 标的财务数据 - 中技江苏2023年营收1446.55万元、净利润149.13万元,2024年营收3990万元、净利润1815.92万元,2024年净利润率高达45.5% [6] - 2024年储能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率普遍在2%至10%,部分企业亏损,行业人士称"如此高的利润率几乎不可能实现" [6] 商业模式风险 - 中技江苏核心盈利模式依赖峰谷电价差获利,但江苏等地已明确缩小电价峰谷价差,预计将削薄20%至30%利润空间 [7] - 新能源全面入市交易增加电站收益不确定性,商业模式技术门槛低易被复制 [7] - 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企业技术要求快速提升,企业需提升智能化交易能力 [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系统集成环节竞争残酷,50%以上储能系统企业将被淘汰 [6] - 排名前十的储能系统集成商将瓜分八成以上市场份额 [6] 公司转型背景 - 中成股份主业萧条、业绩亏损,此次收购是向储能等绿色能源业务延伸的急迫选择 [8] - 公司面临两难抉择:不转型则传统主业难以为继,转型则面临储能行业技术迭代快、竞争激烈的挑战 [9] 市场分歧 - 有观点认为中技江苏背靠通用技术集团,并购有望实现业务转型和业绩逆转 [8] - 也有观点质疑标的公司规模偏小、商业模式单一,能否支撑上市公司转型有待观察 [8] - 标的资产评估定价、业绩承诺等关键信息尚未最终确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