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技术
搜索文档
蓝特光学(688127):国内光学元件领军者 多元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
新浪财经· 2025-10-16 08:28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国内领先多品类光学元件供应商,产品系列包括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玻璃晶圆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XR、光通信与半导体、光学仪器等领域 [1] - 公司与AMS、康宁、麦格纳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紧密合作 [1] 光学棱镜业务 - 微棱镜是潜望式摄像头的核心部件,公司技术能力行业领先,并已成为苹果微棱镜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1] - 随着苹果iPhone 15 Pro max首次搭载潜望式长焦摄像头,该技术正成为旗舰机型标配,并有望向中端机型加速下沉 [1] - 随着北美大客户新机潜望式镜头的下沉以及安卓客户微棱镜业务的拓展,公司微棱镜业务有望实现加速放量 [1] 玻璃非球面透镜业务 - 与传统球面透镜相比,玻璃非球面透镜可减少系统透镜数量,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在下游车载、光通信、智能手机等领域需求旺盛 [2] - 玻璃非球面透镜具备高技术壁垒,公司作为头部厂商,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 公司2022年启动"年产5,100万件玻璃非球面透镜技改项目",待项目完全达产后,产能有望充分匹配下游旺盛需求 [2] 玻璃晶圆业务 - 光波导方案凭借体积轻薄、高透光率等优势成为AR光学系统主流选择,玻璃晶圆是其核心原材料 [2] - 公司是全球少数几家具备折射率2.0、12英寸玻璃晶圆量产能力的企业,受到AMS集团、康宁集团等公司的广泛认可 [2] - 公司未来有望受益于AR眼镜的放量 [2]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5.58亿元、21.30亿元、26.7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66%、+36.67%、+25.78%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亿元、4.60亿元、5.8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99%、+38.09%、+27.48%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3元、1.14元、1.45元,以2025年10月15日股价29.71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35.98倍、26.05倍、20.44倍 [3]
亲述:从滨松仪器工程师到事业部长的“打怪升级秘籍”
仪器信息网· 2025-10-10 11:58
公司历史与文化 - 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全球光子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 [2] - 企业文化强调“先试试看”的创新精神和员工从挑战中获得的成就感 [10] - 公司文化深受滨松市直率、真诚特质的影响,体现在沟通和品控中 [9] 创新与技术发展 - 创新过程强调持续试错,例如从激光内雕灵感发展出用于晶圆切割的“隐形切割”技术,实现无粉尘污染的高精度切割 [10][11] - 技术开发注重性能与市场需求的平衡,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驱动,通过与客户深度共创实现定制化 [12] - 定制化产品已成为电子管事业部的价值核心,占销售额的80% [12] 质量管理理念 - 品质管理超越ISO标准,强调员工需将品质视为己任,秉持“对客户而言,一个不良品就是100%损失”的理念 [13] - 通过优化设计和快速售后响应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优化光源产品散热设计以降低高温环境故障率,将客户反馈转化为产品提升机会 [17] 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市场正从价格敏感向性能优先转变,客户需求升级,合作模式深化,更注重共享开发路线图 [19] - 以“长期积累的可靠性”作为核心竞争优势应对竞争,例如客户因替代产品故障率高而最终回归公司产品 [19][20] - 通过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程强化本地化生产与响应,定位为“快速响应中心”,预计2025年底完工 [20] 未来规划与增长目标 - 电子管事业部中国区2025年增长目标为同比增长5%-8%,目标基于半导体检测、水质监测等国内热点应用制定 [21] - 通过HPC、BHP和日本总部的分工协作形成定制化闭环,提升本地化支持能力以应对中国市场迭代快、定制要求高的特点 [21] - 未来战略强调与本地生态共成长,通过技术合作助力中国客户提升全球竞争力 [21] 产品与技术展望 - 电子管事业部未来方向包括产品延伸和培育“自由启发”的创新文化,鼓励跨界融合以寻找技术突破 [23][25] - 尊重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共生,认为光电倍增管在低光信号检测等高灵敏度领域仍具不可替代优势,同时坚信半导体检测是未来趋势 [26] - 在AI时代鼓励年轻人勇敢挑战,创造“超越预测”的成果,并期望管理层构建包容的试错环境 [27]
8月份公募机构累计调研8338次 涉及771家公司
证券日报· 2025-09-02 00:09
公募基金调研活跃度 - 8月163家公募机构参与调研 覆盖771家公司 调研次数达8338次 环比增长144.73% [1] 行业调研分布 - 医药生物行业获1373次调研 覆盖100只个股 为最热赛道 [2] - 电子行业获1312次调研 覆盖108只个股 个股平均调研频次较高 [2] - 机械设备行业获769次调研 电力设备行业获735次调研 计算机行业获639次调研 分列第三至第五 [2] 重点调研公司及领域 - 医药生物领域迈瑞医疗、百济神州、爱博医疗被高频调研 关注创新药研发、医疗设备更新及集采政策 [2] - 电子领域水晶光电、紫光国微、工业富联被重点调研 关注光学元件、智能终端制造等技术迭代 [2] - 通信行业天孚通信获87次调研居个股榜首 关注高速光模块产能扩张、硅光技术商业化及海外需求 [3] - 机械设备板块大元泵业、电力设备板块欧陆通等中小市值个股获较高调研频次 [3] 机构调研特征 - 134家公募机构调研次数超10次 占比超80% [4] - 博时基金以200次调研居首 嘉实基金177次、华夏基金149次、国泰基金147次等20家机构超100次 [4] - 调研集中于政策支持与技术革新交叉领域 如医药生物创新药、电子行业AI算力基建 [4] - 电子行业调研总次数略降但机构对光学技术、AI芯片等前沿领域关注度未减 [4] - 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中游制造板块调研频次提升 反映对库存周期触底及资本开支回暖的关注 [4]
瑞声科技(2018.HK)2025H1业绩点评:25H1声学毛利率承压 H2有望回升;散热、WLG有望持续强劲增长
格隆汇· 2025-08-23 20:00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收133.18亿元,同比增长18.4% [1] - 25H1归母净利润8.76亿元,同比增长63.1%,若剔除其他收益2.57亿元(主要为收购PSS带来的一次性公允价值重估贡献),净利润为6.19亿元 [1] - 25H1毛利率20.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1] 声学业务 - 25H1声学业务收入35.23亿元,同比增长1.8%,毛利率27.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主要受新品量产爬坡影响 [1] - SLS大师级扬声器出货量同比增长超40%,首发行业最薄扬声器(厚度1.4mm)及大师级同轴对称双扬声器 [1] - 公司预计下半年高端产品爬坡将推动声学毛利率稳步提升,并计划拓展非智能手机设备领域(如智能眼镜) [1] 车载声学业务 - 25H1车载声学收入17.38亿元,同比增长14.2%,毛利率23.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2] - 全栈式车载声学系统亮相上海车展,涵盖高性能扬声器、自研功放及AI算法 [2] - 收购河北初光(产品包括智能麦克风、E-call麦克风等),智能麦克风已实现主流客户车型全覆盖 [2] 光学业务 - 25H1光学业务收入26.48亿元,同比增长19.7%,毛利率10.2%,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 [2] - 塑胶镜头高端化进展顺利:6P镜头出货占比超18%,7P项目稳定出货 [2] - 光学模组收入同比增长20%,32M像素以上模组占比超34%(同比提升超3个百分点),OIS模组销售额超8亿元(同比增长近150%) [2] - WLG技术持续突破,获多家主流客户主摄及棱镜定点 [2] 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业务 - 25H1收入46.34亿元,同比增长27.4%,毛利率22.9%,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 [3] - 电磁传动领域创新推出SuperSlimEngine,获多家头部客户订单 [3] - 金属中框稳定供应中高端机型及折叠机,笔电机壳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18.4%),散热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超45%) [3] 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 - 25H1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56.2%,主要因高信噪比麦克风大规模向海外客户出货 [3] - 毛利率12.1%,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系产品结构变化所致 [3]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因声学毛利率超预期下跌,下调25年净利润预测5%至24.06亿元 [3] - 考虑到WLG持续突破,上调26/27年净利润预测3%/4%至30.81/34.59亿元 [3] - 光学业务盈利能力改善驱动业绩增长,车载及机器人多元化场景拓展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3]
舜宇光学科技(02382):高端化推动手机业务盈利能力改善,车载业务高速成长
东方证券· 2025-08-21 22: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30.36港元(汇率1:1.093)[2][12] - 基于可比公司26年平均33倍PE估值[12] 核心财务数据 - 25H1营业收入196.5亿元(同比+4%),毛利率19.8%(同比+2.6pct),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53%)[1] - 预测25-27年每股收益3.16/3.61/4.11元(原25-26年预测3.09/3.52元)[12] - 25年预测营收428.59亿元(同比+11%),营业利润32.59亿元(同比+23%)[4] - 25年预测毛利率18.9%,净利率8.1%,ROE13.4%[4] 业务分析 手机业务 - 25H1收入132.5亿元(同比+1.7%),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显著[11] - 6片及以上手机镜头收入同比+9%,玻塑混合镜头收入同比+100%,大像面及潜望模组收入同比+20%[11] -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推动平均单价和毛利率提升[11] 车载业务 - 25H1收入34亿元(同比+18%),新获欧洲车企800万像素模组项目定点[11] - 激光雷达定点项目金额超15亿元,技术包括超低反镀膜、自适应可变光圈等[11] - 受益ADAS渗透加速,深化与智能驾驶平台合作[11] XR及IoT业务 - XR业务25H1收入12亿元(同比+21%),AI眼镜成像模组市占率全球第一[11] - AR领域推进全彩光波导技术研发,合作客户近30家[11] - 泛IoT业务手持摄影设备收入显著增长[11]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82.25港元(2025/08/20),52周波动区间41.93-95.3港元[6] - 近12个月绝对回报82.57%,相对恒生指数超额38.86%[7] - 总市值900.48亿港元,流通股10.95亿股[6] 财务预测 成长性 - 26年预测营收472.19亿元(同比+10%),营业利润38.87亿元(同比+19%)[4] - 27年预测营收517.91亿元(同比+10%),归属净利润45.05亿元(同比+14%)[4]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持续改善:24A 18.3% → 27E 19.3%[4] - 净利率稳步提升:24A 7.0% → 27E 8.7%[4] - ROE从24A 11.4%提升至27E 14.4%[4] 估值指标 - 25年预测PE23.8倍,PB3.0倍[4] - 26年预测PE20.8倍,低于可比公司调整后平均PE32.96倍[13]
中科飞测申请光探测装置及光学设备专利,保证光探测器与光收集器匹配精度
金融界· 2025-08-09 12:24
公司专利技术 -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光探测装置及光学设备"的专利,公开号为CN120446155A,申请日期为2024年03月 [1] - 该专利涉及光探测装置及光学设备,包括第一框架与光收集器、第二框架与光探测器以及第一调控组件,通过调节第二框架来优化光探测器与光收集器之间的匹配精度 [1] - 光收集器用于收集来自待测对象的信号光,光探测器用于接收光收集器传输的信号光,第一调控组件沿光收集器的轴向方向调节第二框架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仪器仪表制造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32000万人民币,对外投资了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63次 [2]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255条,专利信息1004条,行政许可39个 [2]
欧菲光(002456.SZ)为大疆Osmo 360供核心摄像模组,凸显光学技术硬实力
新浪财经· 2025-08-04 12:13
产品发布 - 深圳大疆创新发布全新8K超旗舰画质全景相机Osmo 360 支持拍摄原生8K全景视频和1.2亿像素全景照片 [1] - 产品电池续航支持8K/30fps全景视频录制达100分钟 长续航模式下可达120分钟 [1] - 旗舰机型核心摄像模组由国内光学龙头企业欧菲光主供 [1] 技术能力 - 欧菲光在全景相机领域提供摄像头模组等产品 基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1] - 已成功开发适配FOV200镜头需求的折返式AA技术 并实现规模化量产 [1] 公司业务 - 欧菲光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 [4] - 主营业务包括光学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3D ToF、智能驾驶等产品 [4] - 公司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光学光电产品技术服务 [4] 发展战略 - 欧菲光将积极把握海外资本市场机会和业务机遇 实现海内外双循环 [4] - 公司以全球视野参与国际竞争 积极开拓新市场寻找新机遇 [5] - 计划完善全球销售网络 依托技术创新精准匹配客户需求 [5] - 目标突破关键海外客户 把握海外资本市场多元化机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