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学模组
icon
搜索文档
高伟电子(01415):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盈利质量超预期,供应链位势提升趋势确定
开源证券· 2025-08-22 2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高伟电子作为海外大客户光学核心供应商 受益于手机光学升级加速及AIoT生态布局 [4]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H1收入13.6亿美元 同比增长132% 略超预期 毛利率11.4% 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 主要因新增产能折旧增加 [5] - 2025H1归母净利润0.67亿美元 同比增长320% 包含一次性税收1000万美元 净利润率5% 符合预期 [5] - 研发费用5400万美元 同比增长49% 研发费用率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4% [5]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81亿/2.39亿/3.09亿美元 同比增速52.4%/32.0%/29.1% [4] - 预期2025年收入32亿美元 同比增长28% 归母净利润1.8亿美元 同比增长52% 净利润率5.7% [5] - 当前股价31.8港币对应2025-2027年PE 20.0倍/15.2倍/11.8倍 [4]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深耕光学模组领域 提升产品技术能力与供应链管理 保障稳定供应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6] - 除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外 积极布局智能驾驶 AR VR MR 微显示及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6] - 重点发展MicroLED显示技术及相关元件 为2027年及后续业绩提供新增长动力 [6]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当前股价31.8港元 总市值274.66亿港元 流通市值274.66亿港元 总股本8.64亿股 [1] - 近3个月换手率35.94% 一年股价区间34.1-15.5港元 [1] - 2023-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9.24亿/24.94亿/31.88亿/40.18亿/52.81亿美元 同比增长-17.2%/170.0%/27.8%/26.0%/31.5% [7] - 同期毛利率13.8%/11.7%/11.5%/11.4%/10.9% 归母净利率5.0%/4.8%/5.7%/6.0%/5.9% [7]
瑞声科技20250821
2025-08-21 23:05
**瑞声科技 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业务分析**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为瑞声科技 属于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零部件行业[1] * 行业涉及智能手机 智能汽车 AI设备 AR/VR设备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16][26][27][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4.7亿元 同比增长18.4% 净利润8.76亿元 同比增长63.1%[2] * 非经常收益来自PSS并购交易 不影响下半年财务表现[11] * 预计全年营收增速不低于18.4%[12] * 上半年毛利率20.7% 同比略降0.8个百分点 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3] * 预计全年毛利率不低于去年22.1%的水平[13]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115.8亿元[5] *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收入46.3亿元 同比增长27.4% 得益于线性马达 创新侧键和金属中框放量[3][9] * 散热业务收入2.21亿元 同比增长45%[9] * 笔电机壳收入7.13亿元 同比增长18.4%[9] * 推出厚度2.33毫米的Super Slim Engine[9] * 传感器和半导体业务收入6.08亿元 同比增长56.2% 主要得益于高信噪比麦克风向海外大客户出货[10] * MEMS麦克风销售规模增长超过50%[3] **光学业务** * 光学业务收入26.5亿元 同比增长19.7%[7] * 光学整体毛利率10.2% 同比改善5.5个百分点[8] * 塑胶镜头毛利率大幅提升超10个百分点[2] * OS模组销售额超8亿元 同比增长近150%[8] * WLG单镜片良率达80%以上 G+P波速混合镜头毛利可超塑料镜头[2] * 预计全年光学业务出货量将超千万 实现50%以上增长[14] * WLG盈亏平衡或盈利点预计在2026年[14] **车载声学业务** * 车载声学业务营收17.4亿元 同比增长14.2% 毛利率23.9%[6] * 占集团总营收约13%-15%[2][5] * 收购河北初光 产品线涵盖智能麦克风 e-call麦克风及RNC传感器[2][6] * 全战式车载声学系统亮相上海车展 包含高性能扬声器 自研功放及AI算法[6] * 定点国内某新能源品牌的SUV旗舰项目 包括32扬声器 40通道功放 算法及调音服务的音响系统[6] **AI及新兴业务布局** * 积极布局AI相关领域 包括机器人 电机 传感器等[16] * 预计2026-2027年AI设备及AR/VR设备将带来新机会[16] * 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点打造高价值零部件 系统及大模组和软件算法垂直一体化能力[26] * 机器人灵巧手方案即将规模化交付 并已斩获多个头部客户项目定点[26] * 全面构建XR AI设备核心能力 在声学系统和显示系统方面不断取得突破[27] * 与国内外多家头部AR AI眼镜厂商合作 有多个定点项目开发交付中[27] **业务展望及预期** * 散热业务预计今年实现至少三倍增长 从去年3.2亿元增至超过12亿元 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双位数增长[3][42] * 麦克风传感器事业部业绩预计从去年的7亿增长到14至15亿之间[15] * 波速混合镜头需求旺盛 今年出货量预计1000万到1500万 明年有望达到2000万[17] * 声学产品全年毛利率预计不低于去年30.2%的水平[30] * 塑料镜头下半年毛利润预计超30% 中长期目标40% 波速混合镜头预计35%以上 长期目标40%[41] * 车载领域通过收购PSS 出光和先锋 实现全面布局 今年营收占比已超10%[16] * 全球化布局完善 在欧洲 亚洲 美洲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中心[28] **风险及挑战** * 声学产品上半年毛利率下降 主要由于新产品转量产项目较多[18][30] * 车载扬声器PSS部分毛利率略微下滑 主要由于整合带来的变化[41] * 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 需配合大客户进行开发[29]
瑞声科技(02018)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8.76亿元 同比增加63.1% SLS大师级扬声器和同轴扬声器继续引领中高端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2: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33.1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3.1% [1] - 每股基本盈利0.76元人民币 [1] 声学业务进展 - SLS大师级扬声器和同轴扬声器出货超1700万只 同比增长近40% [1] - 推出行业首创大师级同轴对称双扬声器 显著改善低频和高频表现 [1] - 发布行业最薄扬声器 单体厚度仅1.4mm [1] - 多款AI眼镜采用公司超薄扬声器解决方案 [1] 车载声学系统发展 - 智能座舱声学系统收入17.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2% [2] - 定点国内新能源品牌旗舰SUV项目 包含32扬声器及40通道功放系统 [2] - 全栈车载声学系统亮相上海车展 展示自研功放与AI音乐分轨算法 [2] - 收购河北初光汽车部件 强化智能麦克风及RNC传感器布局 [2] 光学业务表现 - 光学业务收入2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7% [2] - 塑胶镜头及光学模组出货量增长且ASP持续提升 [2] - 光学业务毛利率达10.2% 同比改善5.5个百分点 [2] - 塑胶镜头毛利率同比改善超10个百分点 高端化策略成效显著 [2]
湖南夫妻做手机玻璃:一举干成首富,公司市值1040亿
36氪· 2025-07-10 08:04
公司发展历程 - 蓝思科技于2024年7月9日在港股上市 收盘总市值达1040亿港元 距离2015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已整整10年 [1] - 创始人周群飞1970年出生于湖南湘乡 15岁辍学赴深圳打工 1993年以2万元启动资金创立恒生玻璃加工厂(蓝思科技前身) [2][3] - 2003年创立蓝思科技 2007年突破0.7毫米超薄玻璃技术(透光率92%)成为iPhone核心供应商 奠定行业地位 [4] - 2015年深交所上市创创业板六项纪录 周群飞以500亿元身价成为中国女首富 2024年以635亿元财富重回湖南首富 [5][7]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核心业务:智能手机/电脑外观结构件营收240.2亿元(占比83.21%) 智能汽车业务27.16亿元(9.41%) AR/VR设备14.35亿元(4.97%) [9] - 客户集中度高:2022年苹果贡献营收331亿元(占比71%) 2023年降至315.12亿元(57.83%) 但仍是最大客户 [10] - 财务增长显著:2023年营收544.91亿元(同比+16.69%) 净利润30.21亿元(+23.42%)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62.28亿元(+36.74%) 净利润23.71亿元(+43.74%) [10][11] - 海外收入主导:2022-2023年国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1.94%和67.55% [11]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全球唯一实现0.1mm UTG玻璃量产企业 占据苹果70% UTG订单 2019年全球手机玻璃盖板市占率达55% [14] - 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超30家车企 特斯拉核心一级供应商 AI硬件领域供应Meta等头部客户 占据全球AI眼镜结构件60%份额 [9][14] - 纳米微晶玻璃技术使抗摔性提升3倍 镜片透光率超95% 新材料技术位列2024胡润中国百强榜榜首 [14][15] 行业前景与挑战 - 全球消费电子零部件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05万亿美元增至2028年1.18万亿美元(CAGR 3%-7.63%) 中国2024年规模达1.98万亿元 [12] - 行业痛点: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 重资产模式导致净利润率仅5% 新兴市场如AI眼镜存在培育不确定性 [13] - 2023年全球行业规模1.2万亿美元 经历V型波动 2024年头部企业营收增速回升至30%+ [13] 战略布局 - 拓展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领域 自主研发灵巧手等部件 2025年技术发布会吸引400余家投资机构关注 [9][16] - 与Rokid合作推出轻量化AI眼镜 布局脑机接口硬件集成 智能汽车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9][14]
闻泰科技: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有关财务问题回复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7-09 19:13
财务数据与资金状况 - 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合计95.97亿元,同比增长146.41%,其中存放于境外款项27.13亿元 [1] - 2025年4月公司拟终止部分可转债募投项目并将约28.46亿元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流,5月已收到重大资产出售交易价款22.87亿元 [1] - 公司境内货币资金51亿元,扣除16亿受限资金后剩余35亿元,与每月39亿元的付现成本相匹配 [3] - 半导体业务每月经营现金净收入4600万美元,2024年底货币资金余额1.88亿美元,无外部借款 [3] 有息负债与融资结构 - 2024年末有息负债总额182.21亿元,平均利率3.75%,其中应付债券占比44.74%,银行借款占比52.63% [5] - 银行借款中商业票据贴现类占比91.26%,平均手续费1.4%,低于货币资金理财收益2.1% [6] - 安世半导体2024年质押借款利率为SOFR+1.25%(约6.55%),推高整体融资成本 [6] - 公司利用商业票据融资主要应对12月被列入实体清单后的流动性需求,同时保留自有资金获取更高收益 [7] 境外资金与受限资金 - 境外资金主要分布在欧洲(安世集团)、香港、印度和美国,2024年增长16.12亿元,主要因赎回货币基金10.2亿元及销售回款增加 [10] - 受限资金16.24亿元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放于兴业银行、中国银行等14家支行,与控股股东存贷款业务无关联 [9] - 公司确认所有银行账户独立管理,不存在联合账户或资金被关联方使用的情况 [9] 预付账款与长期资产 - 2024年末预付账款3.27亿元同比增长126.83%,主要向CORESYSTEM和Wingskysemi支付芯片及晶圆采购预付款 [13] - 其他非流动资产中预付长期资产款1.42亿元,前五大项目占比51.15%,包括向M公司支付的产能保证金3277.91万元 [14] - 安世半导体向关联方Wingskysemi预付晶圆采购款1.03亿元,按行业惯例支付70%预付款 [14] 股权投资与减值情况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4.93亿元中96.55%为非上市公司股权,包括通过上海闻芯等基金投资的59个科技项目 [15] - 光学模组业务相关在建工程2024年计提减值1.05亿元后账面价值5.48亿元,因特定客户项目终止未转固 [20] - 暂时闲置固定资产3.76亿元(主要为房屋建筑物)未计提减值,未办妥产权证书固定资产8.84亿元 [20] 光学模组业务情况 - 2021年收购广州得尔塔及江西晶润设备合计16.92亿元,含机器设备9.48亿元及专利权2.23亿元 [21] - 2021-2023年双摄模组累计产量2800万颗,2023年12月停产后未获新订单 [20] - 收购后持续投入6.53亿元用于珠海产业园建设(含关联方代建费775万元)及设备采购 [22]
闻泰科技: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9:13
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总额7834亿元同比增长3050%其中受限资金1624亿元存放境外资金2713亿元同比增长14641% [1][2] - 有息负债总额18129亿元包括短期借款9662亿元长期借款169亿元应付债券7953亿元当期利息费用693亿元 [3][4] - 商业票据贴现类借款占比9126%平均手续费14%低于货币资金理财收益21%公司利用票据融资具有商业合理性 [5][6] 境外资金存放 - 2024年末境外存放资金2713亿元主要分布在欧洲(1239亿)中国香港(329亿)印度(822亿)美国(259亿)等地 [2][11] - 境外资金增长主因安世集团赎回102亿元货币市场基金香港闻泰新增5212万美元借款以及子公司销售回款增加 [11][12] 募集资金使用 - 2025年4月公司终止部分可转债募投项目将2846亿元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流 [1] - 2025年1-6月产品集成业务使用资金包括购建长期资产43亿元股票回购6亿元债务清偿78亿元 [13] 预付款项分析 - 2024年末预付款项前五大交易对手中CORESYSTEM TECHNOLOGY(1069亿)和Wingskysemi(1028亿)占比超70% [17] - 预付款增长主因实体清单影响下芯片原厂要求预付款及国内供应链培育需要向鼎泰匠芯支付晶圆预付款 [17][18] 光学模组业务 - 收购广州得尔塔及江西晶润设备合计投入1692亿元含固定资产725亿元无形资产331亿元在建工程637亿元 [26] - 2021-2023年双摄模组产量2800万颗2023年停产后光学模组业务累计亏损568亿元 [24][25]
丘钛科技(01478)完成挪威上市公司poLight的私募配售 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 布局XR和机器人光学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22:58
投资协议与私募配售 - 公司以每股2.69挪威克朗的价格认购poLight发行的63,743,112股配售股份,总代价约为171,469,000挪威克朗(约人民币121,721,000元)[1] - 私募配售于2025年6月4日完成,公司获得poLight约32.97%的已发行股份,成为最大单一股东[1] - 公司提名的两名董事于2025年5月21日获委任为poLight董事,占董事会七分之二席位[1] 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 - 私募配售完成后,公司与poLight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 - 双方将结合各自在技术发展、产品布局及客户开发方面的竞争优势,发挥资源整合效应[2] - 合作旨在创造运营佳绩,深化公司垂直整合战略,完善核心底层技术体系[2] 技术应用与业务扩展 - 投资poLight有助于公司将光学模组产品扩展至XR、机器人、无人机、内窥镜、工业相机及光场相机等应用领域[2] - 此举将提升公司光学模组的业务规模和行业地位[2] - 公司将迅速掌握领先技术资源,促进XR和具身机器人等新兴市场的业务发展[2]
闻泰科技: 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股权及业务资产包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7 00:26
公司业务重组 - 闻泰科技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股权及业务资产包,包括昆明闻讯、黄石闻泰、昆明闻耀、深圳闻泰、香港闻泰等子公司100%股权及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的业务资产包 [9][10] - 出售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交易对手为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 [9] - 拟出售资产范围涉及中国大陆、香港、印尼及印度等多个地区的子公司 [10] 审计情况 -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对拟出售资产2023-2024年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 [1][2] - 审计报告确认模拟财务报表公允反映了拟出售资产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 关键审计事项包括长期资产减值和收入确认 [2][3][4] 财务风险 - 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导致产品集成业务采购销售受限,相关长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 [3] - 长期资产减值涉及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金额重大且依赖管理层判断 [3] - 审计机构对资产减值测试方法、关键假设及外部评估专家工作进行了重点核查 [3] 收入确认 - 营业收入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2023-2024年度收入确认准确性对业绩影响重大 [4] - 审计程序包括检查销售合同、实施分析程序、抽样核查支持性文件及执行截止测试等 [4] - 收入确认方法需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审计关注异常波动及截止性风险 [4] 财务报表编制 - 模拟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专为重大资产重组目的而准备 [1][8] - 编制基础包括持续经营假设,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5][12] - 合并程序抵销内部交易,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 [15] 会计政策 - 金融工具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FVOCI和FVTPL [21][22] - 存货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5][36] - 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10-50年 [49] - 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条件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51]
联合光电(300691)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9:26
发展战略与前景 - 未来3 - 5年稳固发展视频监控镜头领域,增加智能显示领域投入,提升投影镜头及光学模组研发制造能力,拓展车载镜头生产规模及AR市场规模 [2] - 看好国内及国际光学业务发展,积极布局安防、消费、汽车、智显相关业务,未来在技术、品质、成本上寻求突破 [3] 业务数据与业绩 - 2024年全球AR市场规模预计达2400亿元,公司AR/VR产品营收同比增长41% [3] - 2024年香港子公司业务收入约1500万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0.02%,扣非净利润下滑46.91%,主要受研发项目与开支影响 [8] - 2024年华东区营收同比下降26.21%,受客户地区业务调整影响 [10] - 2024年研发费用2.13亿元,同比增长24.71%,占营收11.36% [10] 业务板块情况 车载业务 - 车载镜头业务开展良好,毫米波雷达业务2024年底开始陆续交样与小批量出货,2024年汽车镜头与雷达占公司总业务比重不大,今年与明年业绩将体现放量 [4] - 子公司联合汽车2024年获得两项合计3.86亿元毫米波雷达定点项目,交付周期在2025 - 2026年,毛利率水平10% - 35%,具体订单受主机厂车型销售影响较大 [10] AR业务 - AR业务是公司重点业务,重视模组、自制光机、波导片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存储 [3] 其他业务 - 公司掌握全球首创领先的黑光真彩技术,产品能在黑夜环境下呈现真彩影像 [6] 其他相关问题 - 公司业务暂不涉及车载激光雷达 [10] - 公司暂不涉及芯片等相关认证 [13] - 除巩固现有市场,公司正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 [13]
【瑞声科技(2018.HK)】24年业绩大幅增长,25年光学盈利有望持续改善,发力车载、机器人多元化场景——2024年业绩点评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1 16:37
业绩表现 - 24年全年营收273 28亿元人民币 同比+33 8% [2] - 24年全年毛利率22 1% 同比+5 2pct 主要系产品结构改善及运营效率提升 [2] - 24年净利润17 97亿元人民币 同比+142 7% 接近预告区间上限 [2] 声学业务 - 24年声学业务收入82 1亿元人民币 同比+9 5% 毛利率30 2% 同比+1 8pct [3] - SLS大师级扬声器出货量同比+120% 高端产品导入主力机型 未来将拓展智能眼镜等非手机设备 [3] - 下游客户需求回升 重点客户市场份额稳中有增 [3] 车载声学与光学业务 - 24年车载声学收入35 2亿元 毛利率24 8% 收购PSS后整合资源 为欧美一线车企及理想 吉利 小米等提供垂直解决方案 [4] - 24年光学收入50亿元 同比+37 9% 毛利率6 5% 同比+19 5pct 24H2毛利率环比提升3 2pct至7 9% [4] - 塑胶镜头高端化:6P镜头24H2出货占比超18% 7片式镜头24年出货350万支 预计2025年数倍增长 [4] - 光学模组收入同比+55 2% 出货量+20% 32M以上像素模组占比32 0% 同比+4pcts [4] - WLG技术获主流客户主摄及棱镜定点 车载光学与海外头部新能源客户合作项目即将量产 [4] 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 - 24年收入97 1亿元 同比+17 8% 毛利率23 3% 同比+3 2pct [5] - X轴线性马达出货量+15 5% 安卓电机模组营收+36 6% 伸缩镜头VCM电机模组量产 [5] - 金属中框收入+24% 独供大客户折叠手机 笔电机壳收入+53 3% 受益PC市场回暖 [5] - 超薄VC散热技术获主流客户认可 [5] 机器人赛道布局 - 扬声器 麦克风 散热模组 摄像头模组已出货头部机器人客户 [8] - 聚焦灵巧手系统级方案 布局线性执行器 旋转执行器 空心杯电机等 打造零部件 大模组及算法一体化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