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搜索文档
大连位列全球金融中心榜第70位
搜狐财经· 2025-09-28 11:25
大连市委金融办表示,"十五五"期间,大连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防风 险、强监管、促发展"工作主线,重点围绕期现联动、航运金融、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精准发 力,持续增强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为大连"两先区"高质量 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赵晖 9月25日,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报告(GFCI 38)"正式发布。榜单显示,大连在本期排名中位列全球第70位,较上期提升4位,综合得 分上升11分,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 自2015年3月首次进入该指数榜单以来,大连已连续22次入选,是我国内地12个入围城市之一。全球金 融中心指数(GFCI)作为国际公认的金融中心发展评价体系,每半年发布一次,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的竞争力进行专业评估,有金融界"晴雨表"之称。"十四五"以来,大连排名从第111位提升至本期第70 位,累计上升41位,反映出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金融体系韧性与服务能级不断增强。 ...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三 与前两名分差收窄
新华网· 2025-09-26 09:49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 - 香港整体评分上升4分至764分,继续位列全球第三、亚太区第一 [1] - 香港与第一名纽约和第二名伦敦的分数差距分别收窄至2分和1分 [1] - 香港在金融科技的排名由全球第四跃升至第一 [1] 分项竞争力表现 - 香港在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及声誉与综合方面的排名进一步上升至全球第一 [1] - 香港在人力资本及金融业发展水平方面分别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 [1] - 在银行业、投资管理、保险业及融资领域的从业员评价中,香港均继续保持全球三甲内 [1] 政策与发展方向 - 特区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公布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强化金融体系 [2] - 政策措施包括推动股市、固定收益市场和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并深化扩大互联互通 [2] - 加速发展新增长点,包括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 [2] 优势与定位 - 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为全球投资者提供稳定、可预测的政策和投资环境 [1] - 香港凭借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以及内联外通、国际化和多元包容的特质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需要 [1] - 国家是香港最坚实的后盾,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已发展成为全球一流的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 [2]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 香港维持全球金融中心第三位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22:05
9月25日,香港金融发展局发文对该报告表示欢迎。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洪丕正表示:"展望未来,构建 稳健的基础设施以及能够支持行业发展且具有前瞻性的监管框架,对于持续提升香港的竞争力至关重 要。今日公布的《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充分体现规划的前瞻性,有助巩固香港作为领先固 定收益及货币枢纽的地位。 我们非常欢迎这一系列优化措施,可促进发行和流动性、拓展离岸人民币 业务,和强化市场基建。" 香港金融发展局行政总监区景麟表示,"我们透过近期的行业拓展与交流得悉,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 领域均呈现招聘增加的正面趋势,反映业界信心增强。 香港韧性十足的基建、充满活力的人才库以及 创新动力,将巩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于亚洲及全球的领导地位。"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周亮)9月25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在英 国伦敦和中国青岛同时发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8)"。 根据报告,中国香港地区维 持全球金融中心第三位的总排名,并在亚太区继续居首。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评估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该指数显示,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排名全球第 一, ...
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国内地金融中心表现突出
搜狐财经· 2025-09-25 20:57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 -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 伦敦 香港 新加坡 旧金山 芝加哥 洛杉矶 上海 深圳 首尔 [1] - 十大金融中心可划分为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纽约 伦敦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 评分差距缩短至1分 第二梯队包括旧金山 芝加哥 洛杉矶 上海 深圳和首尔 与第一梯队整体评分差距近10分 [3] - 全球金融中心整体平均评分较上期上升0.6% 其中50个金融中心排名上升 19个保持不变 51个出现下降 [3] 中国内地金融中心表现 - 中国内地共有12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 排名前5的为上海全球第8 深圳全球第9 北京全球第22 广州全球第33和青岛全球第35 [4] - 所有中国内地金融中心评分均上升 其中8个排名上升 包括广州上升1位 成都上升1位至全球第38 杭州上升5位至全球第58 大连上升4位至全球第70 南京上升2位至全球第74 武汉上升3位至全球第76 天津上升1位至全球第81 西安上升9位至全球第82 [4] - 上海和深圳在营商环境 人力资本 基础设施 金融业发展水平 声誉5个方面几乎全部位列全球前15 其中深圳金融业发展水平达全球第5 [4] 金融科技发展水平 - 金融科技排名前二十的金融中心城市中 中美各占六席 香港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深圳创历史最好表现 纽约 新加坡紧随其后 [5] - 上海金融科技排名上升9位进入全球前十 广州 北京 成都分别上升1位 1位和2位 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座城市进入金融科技前十名 [5] - 新加坡 伦敦 苏黎世 东京 多伦多 巴黎等金融中心在金融科技领域排名巩固提升 但中美仍具有明显优势 [5]
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排名出炉,新加坡再次逼近第三名香港
第一财经· 2025-09-25 16:48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总体排名 -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首尔 [1] - 全球金融中心整体平均评分较上期上升0.6%,其中50个金融中心排名上升,19个保持不变,51个出现下降 [4] - 前十大金融中心可划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纽约、伦敦、香港和新加坡,评分差距缩小至1分,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整体评分差距近10分 [4] 顶级金融中心竞争格局 - 新加坡评分较上期上升13分,升幅高于其他顶级金融中心 [4] - 香港连续三期守住全球第三之位,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发展新增长点 [5] - 第一梯队金融中心(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之间的竞争极为激烈 [4] 区域金融中心表现 - 亚太地区有6个金融中心进入全球前15,地区平均评分上升1.27% [5] - 北美金融中心平均评分上升0.56%,该地区14个金融中心中有4个评分下降 [5] - 亚太、北美和西欧三个地区领先金融中心评分大幅超过其他地区 [5] 中国内地金融中心表现 - 中国内地共有12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排名前五的为上海(全球第8)、深圳(全球第9)、北京(全球第22)、广州(全球第33)和青岛(全球第35) [5][7] - 中国内地所有金融中心评分均有所上升,其中7个金融中心排名再次上升,例如杭州上升5位,西安上升9位 [8] - 上海、深圳在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几乎全部位列全球前15,深圳金融业发展水平达全球第5 [8] 金融科技领域排名 - 金融科技排名前二十的金融中心城市中,中美各占六席 [8] - 香港金融科技首次排名全球第一,深圳创下历史最好表现,纽约、新加坡紧随其后 [12] - 上海金融科技排名上升9位进入全球前十,广州、北京、成都排名分别上升1位、1位和2位 [12] - 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座金融中心城市进入金融科技前十名 [12]
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座城市进入金融科技前十名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6:24
全球金融中心总体排名 -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 伦敦 香港 新加坡 旧金山 芝加哥 洛杉矶 上海 深圳 首尔 [1] - 全球金融中心整体平均评分较上期上升0.6% 其中50个金融中心排名上升 19个保持不变 51个出现下降 [1] - 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可划分为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纽约 伦敦 香港和新加坡 评分差距缩短至1分 第二梯队为旧金山 芝加哥 洛杉矶 上海 深圳和首尔 与第一梯队整体评分差距近10分 [2] 中国金融中心表现 - 中国内地共有12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 排名前5的为上海 深圳 北京 广州和青岛 [2] - 上海和深圳在营商环境 人力资本 基础设施 金融业发展水平 声誉5个方面几乎全部位列全球前15行列 其中深圳金融业发展水平已达到全球第五 [2] - 在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排名中 香港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深圳创下历史最好表现 [1][3] 金融科技发展格局 - 金融科技排名前二十的金融中心城市中 中美各占六席 纽约 新加坡紧随香港之后 [3] - 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座金融中心城市进入金融科技前十名 [3] - 金融科技排行榜区域多样性特征初显 但总体而言中美仍具有明显优势 [3] 行业发展环境与预期 - 全球金融从业人员对金融业发展的预期保持稳定乐观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前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全球经济增长略有改善且随通胀下降 [1] - 监管的可预测性 灵活性 监管质量以及监管响应速度被多数受访者认为是影响金融中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1]
港交所IPO热潮折射香港金融活力与经济韧性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16:00
香港IPO市场活跃度 - 逾160家企业正排队等候在港开展首次公开募股(IPO) [1] - 2025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IPO集资额已超越2024年全年总量 [1] 香港金融市场优势 - 香港保障资金和信息高效自由流动 作为高度开放的自由港 [3] - 普通法体系 法治精神以及透明的监管环境为投资者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3] - 香港是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超级联系人 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国际资本引进来 [3] - 香港拥有成熟且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涵盖股票 债券和衍生品等丰富产品线 [3] - 高效的交易系统和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为企业融资和投资者交易提供坚实基础 [3] - 香港特区政府持续优化上市制度 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来港上市 [3] 金融中心地位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 并在亚太区居首 [3] - 充满活力的IPO市场是衡量金融中心实力的关键指标 [3] 经济影响 - IPO市场活跃带动相关专业服务领域发展 [4] - 更多来自科技 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 推动香港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 [4] - 股市活跃带来的财富效应会传导至消费市场 为香港经济复苏注入动能并加快经济转型 [4]
香港VS新加坡:港股上半年IPO全球第一,亚洲金融中心之争悬念再起
华夏时报· 2025-07-12 15:30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迎来43只新股IPO,较2024年同期的30家增长43.3% [2] - 新股融资金额累计1067亿港元,超越纳斯达克成为全球交易所IPO融资规模首位 [2] -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潮持续升温 [5] - 2025年6月港交所出现单日16家内地企业递表纪录,当月共74家企业递表创月度新高 [5] 香港与新加坡金融中心竞争 - 英国Z/Yen集团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整体评分上升11分,维持全球第三、亚太第一,对新加坡领先优势扩大至10分 [2][4] - 2023年3月新加坡曾以1分优势超越香港,2024年9月香港重新领先1分,最新差距拉大 [4] - 香港资产管理规模增速长期低于5%,新加坡保持10%复合年增长率,去年两城规模已接近 [2] - 香港股市2024年上涨约18%,上半年中美摩擦期间仍上涨超过15% [7] 两地发展策略差异 - 香港重点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背靠中国高科技发展,推动科技产业化金融服务 [6] - 新加坡在电子、高科技、能源等产业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更为丰富 [6] - 香港发挥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作用,新加坡侧重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 [8] - 香港美国商会调查显示70%美企对港持积极态度,超60%认为投资规模将继续增加 [7] 区域金融合作前景 - 香港正发挥"双重角色":助力内地企业全球化与引进国际资本 [5] - 新加坡总理表示将保持中立立场,与中国和美国均维持良好关系 [7] - 专家建议两地加强合作,共同探讨新金融业态和国际金融合作可行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