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搜索文档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讨论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事项黄坤明主持会议 王伟中林克庆出席会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3 09:35
会议指出,当前,"百千万工程"正处于聚力攻坚、提升突破的关键阶段,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 堵点、激活动力,加快完善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助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要着力完善县域 产业发展、产业链协作等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扩权强县、强县扩权改革和县镇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兴 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要健全改革抓落实制度机制,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加强改革调度和评 估,强化督察问效,确保取得实效。要打造广东改革品牌,支持鼓励佛山市、茂名高州市等省级改革创 新实验区加强改革探索,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改革,加快构建产业升级、 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 会议还对近期重点改革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强调要进一步加快我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在建立数据 合规高效流通机制和丰富应用场景上下功夫,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更好促进数据产业繁荣发 展,助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要规范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评价 指标体系作用,准确把握审计标准和要求,强化审计结果应用,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好自然资源资产 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新一批基层改革典型案例的推介, ...
关于加快北京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1 06:16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基础建设 - 实行统一目录管理并动态更新共享开放属性 由市数据管理部门统筹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量梳理公共数据目录 [2] - 遵循"一数一源一标准"原则开展基础数据治理 形成城市基础数据底座 完善数据异议处理反馈机制 [2] - 制定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制度 建设登记平台 鼓励企业对持有数据资源及产品服务进行登记 [3] 公共数据流通渠道优化 - 升级市大数据平台 通过数据模型接口等形式提升共享服务能力 促进市级数据下沉与基层数据反哺 [4] - 依法依规有序开放公共数据 优先开放民生相关领域全量目录和样例数据 升级开放平台基础设施 [5] - 规范授权运营管理 探索分类分级授权机制 建设公共数据专区 明确授权条件及退出机制 [6] 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 - 建立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 公共数据运营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区分公益与商业用途收费 [7] - 强化授权运营监管 要求运营机构公开使用情况及收费标准 依法查处价格违规及垄断行为 [8] - 布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 建设数据流通增值协作网络 推动语料库共建共享赋能AI应用 [9] 数据应用场景拓展 -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鼓励水电热气等企业开发公共数据 支持定制开发高质量数据集 [10] - 加强央地协同 探索京津冀数据协同机制 制定区域公共数据共享清单 [11] - 推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优先开展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高价值数据场内交易 [11] 数据产业生态培育 - 完善数据产业链布局 支持数据采集标注分析挖掘等技术应用 鼓励开发数据模型等产品 [13] - 培育数据要素型企业 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13] - 支持数据行业协会发展 加强行业自律 推动数据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13][19] 创新激励与安全管理 - 试点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成立行业性区域性运营机构 纳入国有资产监管 [14] - 强化数据安全保护 建立分类分级风险评估机制 开展流通安全风险评估 [15] - 鼓励数据产权市场交易等领域先行先试 防止数据腐败 及时纠正苗头性问题 [16] 保障机制建设 - 加强政府性投资支持数据基础设施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对数据企业的融资服务 [18] - 推动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 制定分类分级流通交易等标准规范 [19] - 建立审计数据共享机制 开展开发利用成效评价及第三方评估 [20]
数据要素越用越值钱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17
数据生产总量及增长 -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增速较去年提高2.56个百分点 [1] - 人工智能、智能设备、低空经济和机器人等领域数据量增长较快 [1] 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活动 - 2024年约66%的行业龙头企业和30%的数据技术企业购买过数据 [1] - 利用大模型的数据技术企业和数据应用企业数量分别增长57.21%、37.14% [1] - 数据资源涌入带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和价值化进程推进 [1] 数据资源特性及利用 - 数据是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其价值在于流动和使用而非储存 [1] - 数据在流动、使用、共享中不断增值,我国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但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 [1]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 我国已建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枢纽,累计支撑调用超5400亿次 [2] - 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面临供给不足、开放度有限、安全与成本困境等问题 [2] - 可采用"授权运营"模式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激活市场活力 [2]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问题 - 东部地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交通物流、电力行业活跃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 需优化中西部地区和部分行业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 - 建议采取特色数据驱动特色产业的做法,寻找更多落地场景 [2]
抓好《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落实 提高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新华社· 2025-06-06 11:23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的核心意义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标志着中国政务数据共享工作进入法治化建设新阶段,政务数据被定位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重要领域[1] - 该条例是打破"数据孤岛"的关键抓手,通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2] - 条例将示范引领公共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促进各类数据资源融合利用,提高全社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3] 条例实施的重大举措 - 明确共享工作五大原则:统筹协调、标准统一、依法共享、合理使用、安全可控,并首次禁止数源部门擅自增设共享条件[4] - 建立共享申请答复流程时限机制,要求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校核纠错及争议解决机制,推动"以用促改"[4] - 实施政务数据统一目录管理,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强化平台集约化、标准化建设[5] 条例落地实施路径 - 开展政务数据回流基层试点,建立数据回流责任机制并梳理供需清单[7] - 推进"一表通"建设实现基层数据"只报一次",精简整合报表减轻基层负担[7] - 重点打造交通物流、卫星遥感、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场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