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垣准固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合作 固态电池研发频现突破性进展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1:56
市场关注的固态电池领域频现突破性进展。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中国整车和动力电池领域上 市公司两两结对的固态电池研发组合所结出的成果正在纷纷浮出水面,通过优势互补、互相赋能,多对 合作组合的固态电池研发时间表开始逐渐清晰。 孚能科技牵手江铃汽车 奇瑞汽车赋能国轩高科 10月28日,孚能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固态电池中试线处于稳步建设过程中。在无人机方面,公司 半固态电池也已送样全球头部物流无人机公司,目前进展顺利。 与江铃汽车合作固态电池研发的动力电池上市公司孚能科技日前在互动平台介绍,公司固态电池中试线 处于稳步建设过程中。与国轩高科合作的奇瑞汽车近日也透露,奇瑞犀牛S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完成 装车验证。 对于上述新进展,孚能科技有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孚能科技的固态电池研发主要与江铃汽 车合作,双方此前签署了固态电池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推动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应用。 根据协议,孚能科技研发的超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将助力江铃新能源纯电平台焕新升级,打造先锋 轿跑新能源车型。新的电池方案具有高安全、轻量化、高成组、高适配、低成本等优势,助力新能源整 车实现长续航,释放更多座舱空间,实 ...
国轩高科(002074) - 002074国轩高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8
2025-10-28 19:1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295.1亿元,同比增长17.21%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 [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连续两个季度营收达百亿元 [2] - 四季度排产持续增长,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水平 [9] 业务运营 - 前三季度动力及储能电池总出货量约63GWh,动力电池占比约70%,储能电池占比约30% [2] - 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主要源于新客户导入、产品结构优化(中高端乘用车及商用车/重卡占比提升)及新能源汽车单车带电量提升 [2] - 公司当前有效产能约130GWh,规划至2027年产能达300GWh,新增产能聚焦快充和大尺寸储能电芯等新一代电池 [7] 储能业务 - 国内大储市场在政策驱动下转向市场化,经济性配置成为核心驱动力,需求空间广阔 [3] - 储能电池订单充足,正加速推进唐山、金寨等基地的产能扩建以满足市场需求 [4]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全固态电池研发稳步推进,上半年已完成中试线落地和内部装车路测,已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力争2025年底前完成设计定型 [5] - G垣准固态电池已基本具备量产能力,正开展客户验证,"001"号测试车行驶里程近2万公里,多家车企测试进行中 [6] - 公司已为大众安徽"与众07"车型配套动力电池,即将开启正式量产装车 [8] 供应链与风险管理 - 上游材料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保障供应链安全并发挥成本优势 [9] - 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汇兑损失,公司通过外汇衍生品交易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对冲风险 [9]
国轩高科
数说新能源· 2025-10-27 11:31
事件:国轩高科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3实现收入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环比下滑2.17%;归母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环比增 长714.52%;扣非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54.19%,环比下滑78.54%。 1、拆分来看,预计公司2025Q3出货23-24GWh,其中储能维持30%左右占比,环比看公司出货保持增长。报表毛利率看2025Q3为17.6%,环比提升2.8pct,基 本回到前期较高的盈利水平; 2、新产品、新业务加速推进,1)固态电池方面,首次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贯通,实现技术突破。2)磷 酸锰铁锂方面,发布了全球首款LMFP超充电芯"启晨二代电芯",能量密度达240Wh/kg,采用5C快充技术。3)商用车方面,发布"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单包 电量达116kWh,同时实现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4)储能方面,发布"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3、展望来看,公司在国内动力市场实现产品、客户结构升级,通过B级车客户配套实现份额提升和盈利改善, ...
国轩高科利润增长1434%!
起点锂电· 2025-10-25 18:13
行业活动概览 - 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金鼎奖颁奖典礼定于2025年11月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规模超1000人,主题为“聚焦新技术 共建新生态” [3][4] - 同期举办CINE固态电池展、钠电展及起点钠电行业年会,显示行业对固态电池与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的并行关注 [4] - 行业参与度广泛,首批参与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等产业链龙头,以及清华大学深圳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4] 国轩高科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归母净利润为25.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4.35% [4][5] - 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尤为强劲,单季营收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归母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 [4][5] - 业绩高增长部分源于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股份在港上市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司合计持有奇瑞控股集团2.77%股权 [6] 业务运营与市场表现 - 动力电池业务增长显著,2025年1-9月国内装机量达26.27GWh,同比增长84.7%,市场份额为5.3% [7] - 储能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推出全球首款单舱20MWh储能系统,设计寿命25年,已获超6GWh在建及意向订单 [7] -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海外订单覆盖12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超过60% [7]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6.05亿元,同比增长17.10%,重点投向磷酸锰铁锂电池与固态电池 [9] - 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首条中试线已贯通,良品率达90%,并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 [10] - 半固态电池“G垣”能量密度达300Wh/kg,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磷酸锰铁锂“启晨二代”电池能量密度达240Wh/kg,支持10分钟快充 [10] 产能扩张与产业链布局 - 产能扩张激进,前三季度在建工程规模从年初的147.99亿元激增至210.40亿元,增幅达42.16%,在建项目总产能规划超100GWh [8] - 8月底连续宣布在安徽芜湖和江苏南京分别投资建设年产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单个项目投资额均不超40亿元 [8] - 构建电池回收闭环体系,并在内蒙古乌海落地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一期年减碳33万吨,全面投产后年减碳超110万吨 [8]
企业“唱主角”,点燃协同创新引擎
新华网· 2025-10-23 08:46
安徽省科技创新企业总体发展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20年增长1.7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3.9倍 [1][4] - 企业研发经费达1143.1亿元,占全省研发经费投入的8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4] -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方阵 [1][4]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2024年全省80.4%的省科技攻坚项目、87.5%的项目资金、超80%的研发经费、超90%的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由企业牵头 [2] - 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2] -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 [3] 科技领军企业与创新案例 - 已培育出奇瑞汽车、阳光电源等核心技术突出、产业链带动能力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3]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瓦时每千克,续航里程1000公里,通过3毫米钢针穿刺测试 [2] - 公司独创自适应固—固界面技术,构建离子传输高速通道,搭载该电池的样车总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 [2] 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与支持措施 - 持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3] - 建立独角兽(潜在)企业培育库,统筹项目、基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3] -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实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 [3]
奇瑞扔出“王炸”、国轩高科推进产线建设 固态电池进程加速
新浪财经· 2025-10-20 16:30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奇瑞汽车展出犀牛S全固态电池模组,电芯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续航里程将提升到1200-1300公里,计划于2027年完成装车验证[1] -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测试车累计行驶里程接近2万公里,公司正积极推进产线建设以满足量产需求[1] - 丰田汽车计划在2027年至2028年间推出配备全固态电池的纯电动汽车[1] 主机厂布局与技术优势 - 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宝马、奔驰等主机厂已公布固态电池装车时间表,多集中在未来三年内[1] - 犀牛S全固态电池模组采用三维绝缘防护设计,能承受50%挤压变形后保持功能正常,电钻钻孔后未发生热失控[1] - 我国科学家近期取得新进展,使固态电池续航从100公斤电池支持500公里有望突破1000公里[2] 上游产业链发展 - 万顺新材拟投资人民币10,000万元设立孙公司,主营铝塑膜业务,以抓住固态电池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2] - 铝塑膜是软包电池电芯封装关键材料,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加速预计将带动其市场需求增长[2]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2]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的“001”号测试车累计行驶里程接近2万公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6:58
公司产品进展 - 公司G垣准固态电池的"001"号测试车累计行驶里程已接近2万公里 [1] - 目前有多家车企的匹配车型正在对该电池进行测试 [1] - 参与测试的车企对电池的性能和测试数据均表示认可 [1] 公司产能规划 - 公司正积极推进产线建设以满足客户的量产需求 [1] - 具体的产能规划将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1]
国轩高科(002074):业绩保持较好增速 新产品、新业务加快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9-17 20: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 扣非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48.5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3.38亿元 同比增长11.33%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31.68% 扣非净利润0.58亿元 同比增长51.55% [1] - 第二季度公司投资收益0.45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1.54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0.43亿元 其他收益3.18亿元 [2] 分业务收入与毛利率 - 动力电池收入140.34亿元 同比增长19.94% 毛利率14.24% 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2] - 储能电池收入45.62亿元 同比增长5.14% 毛利率19.35% 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 [2] - 输配电产品收入2.47亿元 同比下降16.20% 毛利率18.07% 同比下降3.98个百分点 [2] - 其他业务收入5.50亿元 同比增长19.72% 毛利率46.81% 同比下降18.88个百分点 [2]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300Wh/kg 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贯通 [3] - 发布全球首款LMFP超充电芯启晨二代电芯 能量密度240Wh/kg 采用5C快充技术 [3] - 发布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 单包电量达116kWh 实现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 [3] - 发布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 [3] 市场与战略布局 - 国内动力市场实现产品与客户结构升级 通过B级车客户配套提升份额并改善盈利 [3] - 海外市场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美国、捷克、摩洛哥基地后续增量值得期待 [3] - 公司出货保持高于行业增速 第二季度出货环比保持较好增长 [2]
国轩高科(002074):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保持较好增速,新产品、新业务加快布局
长江证券· 2025-09-17 18: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 扣非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48.53% [2][4]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103.38亿元 同比增长11.33%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31.68% 扣非净利润0.58亿元 同比增长51.55% [2][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83元 2026年1.19元 2027年1.65元 [15] - 2025年第二季度投资收益0.45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1.54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0.43亿元 其他收益3.18亿元 [10] 业务分部表现 - 动力电池收入140.34亿元 同比增长19.94% 毛利率14.24% 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10] - 储能电池收入45.62亿元 同比增长5.14% 毛利率19.35% 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 [10] - 输配电产品收入2.47亿元 同比下降16.20% 毛利率18.07% 同比下降3.98个百分点 [10] - 其他业务收入5.50亿元 同比增长19.72% 毛利率46.81% 同比下降18.88个百分点 [10] 新产品与技术突破 - 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300Wh/kg [10] - "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贯通 实现技术突破 [10] - 发布全球首款LMFP超充电芯"启晨二代电芯" 能量密度达240Wh/kg 采用5C快充技术 [10] - 发布"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 单包电量达116kWh 实现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 [10] - 发布"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 [10] 市场前景与战略布局 - 国内动力市场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和客户结构升级 [10] - 通过B级车客户配套实现市场份额提升和盈利改善 [10] - 海外市场积极推动产能布局 美国、捷克、摩洛哥基地后续增量值得期待 [10] - 公司出货保持高于行业的增速 [10]
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中国领跑固液混合电池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7:32
公司财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市值超过800亿元 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1] - 动力电池市占率全国第四 储能电池市占率全球第七[1] - 储能基站&UPS产品2024年全球市占率第一[1] 固态电池技术布局 - 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量产中试线0.2GWh已贯通[1] - G垣准固态电池处于量产关键节点 预计2025年开始放量[1][12] - 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1][7] - 首席科学家朱星宝拥有近20年固态电池研究经验[1] 技术路线与创新优势 - 提出以"固液混合电池"重构行业分类体系 强调离子传导主体为固态电解质[2][10] - G垣准固态电池采用材料与结构全链条创新:电解液固化技术/闭孔隔膜结构/硅电极原位再生技术[4][5] - 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240Wh/kg 研发中产品达280-300Wh/kg 未来目标400-500Wh/kg[3] - 准固态电池可承受3毫米针刺贯穿 安全性显著提升[5] 产业化进程 - 固液混合电池已进入量产应用关键阶段[12] - 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准固态电池规模量产 同行企业规划2026-2027年放量[2][12] - 全固态电池全面落地预计需等到2030年后[2][12] - 国内外多家主流车企已进入产品试用与路试阶段[8] - G垣准固态电池001号测试车累计行驶超1万公里[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固液混合电池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11][16] - 全固态电池方面与日韩企业存在差距 主要聚焦硫化物路线[2][16] - 中国拥有全球近三分之一锂电池研发人才储备[16] - 技术壁垒需通过长期实践积累 非单纯资金投入可突破[16][17] 技术路线分析 - 固态电池存在六条主要技术路线:薄膜固态/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膨氢化合物/复合路线[13][14] - 硫化物路线与溶剂相容性差 难以发展半固态电池[14] - 复合技术路线存在从半固态演进至全固态的可能性[14] - 半固态电池技术不会完全被取代 将部分替代液态电池[15] 行业发展观点 - 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市场占比80% 储能领域为主流材料[3] - 行业需避免无底线价格内卷 警惕质量安全隐患[18] - 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将在全面智能化阶段爆发[11] - 全固态电池被视为中长期战略储备技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