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最高出资80%,天津出台创投新政
搜狐财经· 2025-07-23 10:21
政府引导创业投资政策 - 天津市提高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财政出资比例上限至70%(单独一级)和80%(市区两级合计)[1][7] - 允许财政出资部分在退出时以超额收益为限让利,按出资比例和绩效动态调整让利比例[1][7] - 延长基金存续期,优化投资期与退出期设置,简化退出流程并鼓励滚动投资[1][7][8] 创业投资方向与激励机制 - 重点引导资本投向早期硬科技、未来产业领域,持股2年以上的机构可获得社会资本部分投资额比例奖励[5] - 建立国资创业投资基金跟投机制,明确跟投标准并鼓励决策人员参与[10] - 对国资基金实施差异化考核,降低短期回报要求并设置风险容忍度[11] 金融工具与服务创新 - 推动投贷联动,支持银行开发"贷款+外部直投"产品并加大科技贷款投放[12] -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分担比例,创新"积分贷+积分担+积分投"模式[13] - 区域性股权市场试点认股权服务,优化新三板挂牌审核绿色通道[16][19] 退出渠道多元化 - 支持设立二级市场基金和并购基金,鼓励通过股权回购、转让、上市等多途径退出[20] -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争取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建立私募股权报价系统[19] - 优化创业投资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流程[20] 产业与资本协同 - 整合国资系统存量创投基金,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链核心技术设立新基金[9] - 科研院所可发起概念验证基金、种子基金促进成果转化[9] - 推动闲置楼宇厂房资源匹配科技企业需求,提供租金减免支持[15] 人才与配套服务 - 为创投机构提供5日内完成登记的快速审批服务,建立天使投资人备案制度[21] - 行业协会强化自律管理,搭建培训、路演和国际交流平台[23] - 落实创投人才"海河英才"卡政策,覆盖教育、医疗、住房等福利[24]
广东出台促创投发展行动19条,明确省内及广深创投备案部门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11:20
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 - 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共五章19条内容,第四章整章围绕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2] - 明确广东省、广州市及深圳市创投企业备案管理归口部门,分别为广东省发改委、广州市发改委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2] - 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直投"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母基金投资子基金和直投项目可在保本微利基础上适当让利 [3] - 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按照基金生命周期、投资领域等进行差异化考核,适当延长存续期 [3] 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提升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一批优秀创业投资机构,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投资 [3]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发展,强化与港澳联动 [3] - 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探索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4] 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 加大"险资入粤"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广东省创业投资基金,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穿透后底层资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的,可优化风险因子计量最低资本 [5] - 落实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政策,发挥其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企业重组等方面专业优势 [5]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增信支持 [5] - 鼓励商业银行子公司、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为创业投资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5] 创业投资与项目对接机制 - 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组织创业投资企业、天使投资人等与创新创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线上线下对接 [6] -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计划成果项目常态化投融资对接机制 [6] - 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围绕企业专利产业化开展领投和针对性服务 [6] 创投企业备案管理 - 广东省内符合国家相关备案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可向省发改委申请备案,广州市、深圳市内企业分别向广州市发改委、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申请备案 [7] - 新政明确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创投企业的各自备案归口部门,旨在做好创业投资行业统计分析,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 [7]
广东出台促进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改革完善政府出资创投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9 15:44
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旨在通过全链条政策支持推动创业投资做大做强 [1] 培育优秀创业投资机构 - 鼓励大型国有企业 行业骨干企业 科研机构 创新创业平台等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投资 [2] - 引导创业投资机构规范运作 提升股权投资 产业引导 战略咨询综合服务能力 [2]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发展 聚焦新领域新赛道 深耕高新技术专业领域 [2] 重点投资方向 - 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 投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 [2] - 重点投资产业链上下游的"专精特新"企业 [2] - 政府出资创业投资基金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直投"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 政府出资基金优化措施 - 改革完善基金考核 容错免责机制 按基金生命周期 投资领域差异化考核 [2] - 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适当降低放大杠杆比例和返投要求 [2] - 延长政府出资创业投资基金及其参投子基金存续期 [2] 国资外资参与机制 - 完善国有资金出资 考核 容错 退出相关政策措施 [3] - 探索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考核国资创业投资 建立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 [3] - 优化QFLP试点机制 支持境外创业投资机构规范开展跨境投资 [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加大"险资入粤"力度 支持保险机构投资省内创业投资基金 [4]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 [4] - 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创业投资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4] 健全退出机制 - 推荐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纳入上市融资 债券发行 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4] - 支持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备案 畅通外币基金退出渠道 [4]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申请实物分配股票试点 开展基金份额转让试点 [4] 政府支持配套措施 - 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 [4] - 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4] - 落实支持创业投资的税收政策 优化备案管理 [4]
广东再出手:五方面力促创业投资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5-16 22:44
广东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要点 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提升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一批优秀创业投资机构 [1] - 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等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投资 [1] - 引导创业投资机构规范运作,提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综合服务能力 [1]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发展,聚焦新领域新赛道、深耕高新技术专业领域 [5] - 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投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 [5] - 支持投资产业链上下游的"专精特新"企业 [5] 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 加大"险资入粤"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广东省创业投资基金 [6] - 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穿透后底层资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的,支持优化风险因子计量最低资本 [6]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依法依规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 [6] - 鼓励商业银行子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等为创业投资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6] 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 推荐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6] - 支持发展并购基金和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6] - 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 [5]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 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发挥引导放大功能 [5] - 争取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国家级基金加大在广东省投资力度 [5] - 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 [6] - 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6] - 落实支持创业投资的税收政策,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 [6] 优化市场环境 - 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平台改革先行优势 [5] - 强化与港澳联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5] - 落实新版《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为外国投资者设立创业投资机构提供服务保障 [5] - 建立创业投资新出台重大政策会商机制 [7] - 各部门出台涉创业投资重大政策前应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7]
广东再出手:五方面力促创业投资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21:50
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 - 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等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投资 [1] - 引导创业投资机构规范运作,提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综合服务能力 [1]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发展,聚焦新领域新赛道、高新技术专业领域、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产业链上下游的"专精特新"企业 [4] 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 加大"险资入粤"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广东省创业投资基金,优化风险因子计量最低资本 [5]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依法依规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 [6] - 鼓励商业银行子公司、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等为创业投资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6] 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 推荐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6] - 支持发展并购基金和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6]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 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争取国家级基金加大在广东省投资力度 [5] - 落实和完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制度,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政策措施 [5] - 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6] - 落实支持创业投资的税收政策,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 [6] 优化市场环境 - 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平台改革先行优势,强化与港澳联动 [4] - 落实新版《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为外国投资者设立创业投资机构提供服务保障 [5] - 建立创业投资新出台重大政策会商机制,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6] 行业影响 - 广东省推动创投发展走在前列,引领全国创投高质量发展 [7] - 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展科技金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7] - 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支持创业投资、科技发展的系列方案 [7]
广东: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申请实物分配股票试点
快讯· 2025-05-16 18:05
创业投资支持政策 - 广东省积极推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1] - 支持科技型企业进行境外上市备案 畅通外币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1] -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申请实物分配股票试点 [1] 资本市场功能拓展 - 充分发挥沪深交易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北交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及其"专精特新"专板功能 [1] - 拓宽并购重组退出渠道 [1] - 支持发展并购基金和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1] 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 - 依法依规支持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 [1]
广东: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
快讯· 2025-05-16 18:01
广东省创业投资政策 - 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1] - 方案提出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 [1] - 要求健全符合创业投资行业特点的国资管理制度 [1] - 探索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1] - 建立尽职合规责任豁免和激励约束机制 [1]
4000亿,四川开抢VC/PE
投资界· 2025-05-16 11:28
四川创投政策 - 四川省出台"四川创投21条"政策 目标到2030年末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达500家 管理基金2000只 规模4000亿元 打造全国创业投资高地 [3][4] - 实施创业投资主体倍增计划 支持优秀管理机构在川发展 鼓励上市公司和"链主"企业开展创业投资 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税收优惠 [4] - 完善政府引导基金让利模式 按照"政府引导基金让利—国资基金微利—市场化基金盈利"原则吸引社会资本 单一国资对创业投资基金出资比例可提高至70% [4][6] 募投管退机制 - 允许基金出资不与注册地挂钩 建立收益分享机制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5] - 完善风险容忍与容错机制 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60% 对种子期企业可提高至80% 单个项目允许100%亏损 [6] - 放宽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要求 子基金存续期原则上不超过12年 可延长至15年 拓宽退出渠道包括S基金和区域性股权市场 [7] 产业布局与成果 - 四川省政府引导基金体系自2015年建立 已推动爱乐达 极米科技等30多个项目上市 2024年新增认缴规模275亿元 全国排名第三 [9] - 成都形成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绵阳聚集76家航空航天企业 宜宾以宁德时代为核心构建新能源产业链 [10][11] - 2024年四川省GDP突破6 46万亿元 稳居中西部第一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12] 区域分工协作 - 成都市重点建设创业投资机构集聚区 德阳 绵阳 宜宾同步打造集聚区 [4] - 绵阳聚焦航空航天产业 宜宾发展动力电池 自贡打造新能源 新材料 无人机三大千亿集群 乐山重点发展光伏及电子信息 [11] - 资阳聚焦医疗器械 德阳发展数字经济 各市分工明确形成完整产业格局 [12]
全链条护航创业“种子”落地生根
经济日报· 2025-04-09 06:11
创业支持政策体系完善 - 2024年出台《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募投管退环节 引导保险资金 银行资本等长期资本进入创投领域 建立创业项目与投资对接机制 [1] - 《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提出构建创业培训 创业服务 创业孵化 创业活动四创联动支持体系 推动政策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升级 [1] - 多地实施高校毕业生零首付注册公司 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 北京提供3年免费场地支持 深圳推出乐业办公体系助力中小微企业 [1] 创业生态现状与挑战 - 政府过度干预与监管缺位并存 市场机制作用受限 中小企业存在隐性歧视和差别化对待现象 [2] - 中西部创投资金规模偏小 城市揽才竞争加剧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 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持续 [2] - 创业培训活动缺乏效果评估和长效机制 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较低 [2] 创业支持体系优化方向 - 需减少行政干预 推动执法常态化规范化 健全民营企业投诉维权机制 建立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3] - 建议建立创业培训动态评价和长效追踪机制 加强区域协作推广飞地孵化模式 设立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联盟 [3] - 鼓励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 加大金融机构对创业主体支持力度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3] 社会创业环境建设 - 需确保政策连贯性和稳定性 提升社会对创业认可度 加强优秀创业者宣传 [3] - 开展创业宣传教育活动 培养公众创新思维 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