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授权

搜索文档
现金及等价物仅够“活”12个月!岸迈生物携21亿美元BD交易赴港“续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22:52
行业趋势 - 国内创新药行业通过BD(商务拓展)模式加速发展,药企通过对外授权实现研发变现,缓解资金压力并加速全球化进程 [1] - 双抗赛道潜力巨大,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34亿美元,预计2034年突破2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2.4% [8] - 双抗药物临床成功率仅8%,低于单抗药物的20%,显示研发难度较高 [8] 公司概况 - 岸迈生物专注于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双抗)领域,自2023年底以来通过授权合作累计斩获超21亿美元交易价值,全球TCE双抗领域交易额排名第二 [1] - 公司创始人吴辰冰曾担任三生制药首席科学官兼研发总裁,拥有20年生物制药研发经验,战略聚焦双特异性抗体领域 [5] - 公司自主研发的FIT-Ig技术平台获得美国专利,解决了传统双抗药物易错配、稳定性差的问题 [6] 融资与估值 - 公司融资历程顺遂,种子轮后A轮融资1000万美元,B轮融资7400万美元,C轮融资1.2亿美元,截至2022年4月估值达4.92亿美元 [6] - 公司估值持续增长,从种子轮0.09美元/股增长到C轮1.55美元/股,与临床进展同步 [7] - 主要机构投资者包括国投创新、德诚资本、元禾原点、夏尔巴、招银国际等 [6] 核心产品与管线 - EMB-01是全球首批进入结直肠癌Ⅱ期试验的EGFR/cMET双抗药物,采用四价设计,有望克服单靶点疗法耐药问题 [8] - EMB-06是靶向BCMA/CD3的双抗,临床前研究显示较低细胞因子释放风险和较好抗肿瘤活性 [9] - EMB-07是中国唯一进入临床阶段的ROR1/CD3双抗,正在中澳两国开展针对淋巴瘤和实体瘤的I期研究 [9] 商业合作与财务 - 公司与Almirall、Vignette Bio、Candid、Juri等达成授权合作,累计交易价值超21亿美元 [9] - 2024年确认收入4.59亿元,实现净利润4770万元,2023年亏损5.95亿元主要来自研发支出和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9] - 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3.86亿元,仅能维持12个月运营,未来需大量资金支持研发和商业化准备 [10] 市场前景 - 全球结直肠癌新增病例超200万例,中国占比超四分之一达54.24万例,中国结直肠癌药物市场规模约31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年均增速9.1% [8] - 全球范围内有7款在研EGFR/cMET双抗药物,EMB-01研发进度相对领先,但强生的埃万妥单抗已进入国内结直肠癌Ⅲ期临床 [8]
创新药授权金额超40亿美元,荣昌生物股价为何下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2:51
荣昌生物BD交易 - 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全球权益(除大中华区)授权给Vor Bio 总交易额达42.3亿美元 包括1.25亿美元首付款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现金+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和最高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另含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分成 [2] - 认股权证可认购Vor Bio 3.2亿股普通股 约占其扩大后总股本23% 行权价0.0001美元/股 [2] - 公司称合作将加速产品全球化开发 增强现金流并分散研发风险 [3] 交易方背景 - Vor Bio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代码VOR) 总市值6922.8万美元(约5亿元人民币) 公告前一日股价单日暴涨74.21% [4] - 主要投资人包括RA Capital、名信资本等知名基金 RA Capital专注医疗领域全周期投资 [7] 产品管线进展 - 泰它西普在中国已获批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 2024年销量突破150万支 [4] - 重症肌无力适应症全球III期临床进行中 获FDA快速通道及欧美孤儿药资格 [4] 市场反应 - 公告后荣昌生物A股跌16.65% 港股跌16.93% 盘中A股一度20CM跌停 [5] - 投资者质疑首付款现金占比低(4500万/1.25亿)及Vor Bio开发能力(市值仅为荣昌1/60) [6] 创新药行业动态 - 2024年国内创新药对外授权首付款超25亿美元 总交易额达500亿美元 已达2023全年水平 [8] - 同花顺创新药指数4月9日至6月13日涨幅超40% 行业进入系统性估值提升阶段 [8] - 全球20大畅销药中17种专利2030年前到期 2024年总销售额2530亿美元 中国药企贡献全球36%临床药物资产(仅次于美国38%) [9]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707重磅授权,创新出海里程碑-20250529
华西证券· 2025-05-29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订立许可协议,将获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多48亿美元潜在付款,增厚税前利润,未来创新产品放量可期,调整盈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1][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 - 707)订立许可协议,授予辉瑞全球(除中国内地)开发等权利,保留中国内地相关权利,辉瑞有中国商业化选择权,集团收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多48亿美元潜在付款,还收双位数百分比梯度特许权使用费 [1] 点评 - 三生制药合计控制三生国健80.88%股权,授权交易款项按沈阳三生70%、三生国健30%分配,预计辉瑞年内付首付款,增厚三生制药税前利润约11.75亿美元,未来获潜在里程碑付款 [2] 创新管线积极推进 - SSGJ - 707是基于专有CLF2平台自主研发的靶向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在中国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包括一线治疗PD - L1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研究(获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晚期妇科肿瘤的II期研究,还获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批准,即将在美国启动临床研究 [3][6][10] 投资建议 - 考虑公司达成重磅授权交易、国内销售良好、新产品获批上市,调整前期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5.9/133.7/145.9亿元,同比增长104.1%/-28.1%/18.5%;归母净利润为95.9/53.2/60.8亿元,同比增长358.7%/-44.5%/14.2%,EPS分别为4.00/2.22/2.54元,对应2025年5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4.7/8.4/7.3X,维持“买入”评级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815.94|9107.98|18590.47|13370.88|14590.34| |YoY(%)|13.94%|16.53%|104.11%|-28.08%|9.1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49.24|2090.32|9589.11|5324.74|6081.50| |YoY(%)|-19.09%|34.93%|358.74%|-44.47%|14.21%| |毛利率(%)|84.98%|85.95%|93.01%|89.53%|90.06%| |每股收益(元)|0.64|0.86|4.00|2.22|2.54| |ROE(%)|0.11|0.14|0.38|0.18|0.17| |市盈率|11.75|7.07|4.66|8.39|7.34| [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展示2024A - 2027E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数据及主要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ROA、ROE、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 [10]